中评社:目前在官方规划中,香港在大湾区中大多与“金融”、“法律”、“创科”等词联系在一起,这是否会造成“上层融合了,基层无法融合”的现象?您认为香港的基层市民,特别是基层青年该如何融入大湾区?
方舟:香港青年问题的核心是青年缺乏向上流动性,因为香港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完全由服务业所主导的经济体。第一种服务业是金融及专业服务等高增值服务业,有强劲的国际竞争力,但是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例如2019年金融服务业就业人口占本地就业人口7%左右,却贡献了21%的本地生产总值。第二种则是消费性服务业,包括零售、旅游、餐饮等,能够吸纳大量就业人口,但是集中在基层岗位,上流机会少,例如旅游业的就业人口占香港就业人口的6%,但只贡献了3.6%的本地生产总值。
另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产业化政策的推行,高等教育在本港普及,使得香港青年对于工作的期望较高,不愿意从事消费性服务业的基层岗位和体力、技术劳动。然而,高等教育普及的背后是自资学位的名额大大扩张。自资学位的学生不仅要借贷以应付高昂学费,与公帑资助的毕业生相比,还面临着竞争力不足等问题,导致他们难以找到较为优质的工作岗位。这就造成了职位与劳动力供应错配的现象。
产业结构单一和劳动力供应错配使得香港青年上流十分困难。对此有两个解决办法,第一,在大湾区内地城市为香港青年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也是我刚才提到的,设立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个重要目的。但是,要土生土长的香港青年跨过“硬边界”,到深圳河以北就业是很大的挑战;与香港相比,内地的薪酬又不具有竞争力。因此,我认为第二个解决方法或许更为重要,就是吸引不同类型的内地和海外企业落地香港,为香港带来多元化的产业,创造不同的就业岗位。
中评社:有观点认为,香港除了发挥金融、法律等优势外,还可以利用独特的制度优势,在提高“软实力”方面为大湾区和国家做出贡献。您如何看待这种观点?香港在大湾区中的角色是否可以再扩展和再挖掘?
方舟:香港确实能够在城市规划和管理方面为内地提供经验,比如说香港的公共交通服务,包括地铁、机场的管理,以及公共卫生方面都有其先进的一面,可以成为广东以及内地其他城市的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