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了《电子烟管理办法》(以下称《管理办法》),将于5月1日正式施行。《管理办法》指出,禁止销售除烟草口味外的调味电子烟和可自行添加雾化物的电子烟。明确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产品。
新发布的《电子烟管理办法》,初衷旨在规范行业发展,但客观而言,对行业产生的抑制效应是显而易见的。这一政策大环境,构成了对电子烟产业商业模式的根本性挑战。
众所周知,前些年电子烟产业之所以能在极短时间内迅速坐大,恰恰是利用了监管空窗期的漏洞。彼时热钱资本纷纷入局,砸下重金跑马圈地,其逻辑就是“先制造既成事实”,让后续的治理举动有所顾虑。而从职能部门随后的一波组合拳审视,无论是“明确电子烟参照卷烟管理”,还是新近出台针对性的《电子烟管理办法》,其监管意志之坚决、监管手段之强力,都远超了市场原先的猜想。
《电子烟管理办法》场景切入之具体、条款订立之细致,让人印象深刻。比如说,“禁止销售除烟草口味外的调味电子烟和可自行添加雾化物的电子烟”,这相当于封杀了电子烟的一大“卖点”。此前,很多电子烟都主打水果等个性口味,其清新清甜的味觉体验,营造了一种“非烟草”的错觉,让吸食者、特别是一些青少年放松了警惕、忘记了健康焦虑,久而久之深陷其中、乐此不疲。而依照最新的规定,“电子烟”的口味只能是烟草,这大大巩固了“抽电子烟就是抽烟”的常识。
电子烟管理加力,大众健康守护加码。随着《电子烟管理办法》落地,电子烟的蛮荒发展将彻底终结,“打擦边球”的漏洞定被堵上。可以预见,今后电子烟消费人群扩大化的趋势有望扭转,电子烟在社会面的危害将得到有效控制。(来源:深圳特区报 作者:然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