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德国“武备荒弛”多年,重拾“硬安全”并不容易。德国联邦国防军兵力从1990年的50万人缩减至2022年的约26万人,只有约3/4的主要武器系统可投入使用,60%的直升机不能执飞,潜艇无法起航。2022年以来,德国将大量武器装备援助乌克兰,本国部队甚至面临库存不足风险。同时,德国国防合同推进受繁冗采购政策掣肘,大型军备项目平均审批周期长达50个月,最长高达12年。
其次,德国军费开支达标面临财政约束。从今年慕尼黑安全会议造势至今,《战略》才姗姗来迟,很大程度上表明德国执政党在安全政策方面达成最大公约数之不易,其中最大争议点之一就是花多少钱办多少事。据统计,2022年德国国防开支为578亿美元,以世界银行2022年公布的德国GDP计算,达到北约防务开支标准需852亿美元。受通胀等因素影响,德国增加的财政开支用于防务领域的资金十分有限。德国财政部长林德纳承认,《战略》给出的国防支出承诺需要新的融资,但无法给出成本预测。
最重要的是,《战略》的出台,标志着德国国家安全将不再主要依托对话协商等和平方式,而是更加依赖武力威慑、军事同盟。这种做法能否真正获得安全保障,仍是未知数。
来源:中国国防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