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专题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中国吉尔吉斯斯坦撤侨行动背后

http://www.CRNTT.com   2010-06-25 11:51:14  


6月16日,在吉的中国公民在奥什机场准备登机。图片除署名外均自新华社
  中评社北京6月25日讯/6月14日,距离吉尔吉斯斯坦南部城市奥什发生骚乱第四天,中国政府第一架救援包机降落在奥什机场。此后三天,共有1300名侨民搭乘9架南航包机返回乌鲁木齐。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包机撤侨行动。《南方都市报》日前登载长篇纪实“中国吉尔吉斯斯坦撤侨行动背后:使馆车曾遭枪击”,内容如下:

  大骚乱大营救

  中国吉尔吉斯斯坦撤侨行动背后的故事

  南都记者 吴珊 鲍小东 

  外面枪声不断,到处在烧房子,宾馆的门窗都被障碍物堵上了,晚上没有人敢开灯。“一旦受到攻击,宾馆四面都在打斗,想转移都没有余地”。

  ———被骚乱围困的华人彻夜难眠

   6月14日,距离吉尔吉斯斯坦南部城市奥什发生骚乱第四天,中国政府第一架救援包机降落在奥什机场。此后三天,共有1300名侨民搭乘9架南航包机返回乌鲁木齐。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包机撤侨行动。南都记者了解到,在骚乱发生第二天,中国政府即激活了一套最高级别的海外突发事件应急机制,首支撤侨工作小组和大使馆的4人小分队进驻奥什和乌鲁木齐机场,在执行第一批接侨任务的途中,使馆车辆便遭遇枪击。

  与此同时,奥什和卡拉苏的民间侨团南方华商协会等承担了联络、集中和安置前方散居侨民的任务,北京宾馆和卡拉苏的红太阳市场等成为危急环境中的民间撤侨中转站。

  官方和民间相互配合,使得这次复杂而危险的生死救援得以成功,17日凌晨1点半,最后一架飞机返抵乌鲁木齐,标志着中国从吉尔吉斯斯坦的撤侨行动基本结束。

  而背后的故事,绝非电视屏幕中出现的“感谢祖国”的横幅所能概括的。在中国历次撤侨事件中,其背后都是一系列领事保护机制的变革和机构改组的影子,外交学院副教授夏莉萍认为,一系列机制化的撤侨行动,表明“外交为民”已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转变的最大特色。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