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清华1922 最好的时光

http://www.CRNTT.com   2010-05-02 09:45:32  


1920年罗家伦等人在纽约合影(后排左罗家伦、右冯友兰、中间坐者为杨振声)。当年,时年31岁的罗家伦被任命为清华大学校长,使清华大学这座留美预备学校纳入国立教育部的管理,成为中国人管理清华的第一任校长。
 
  清华的风气既西化又保存传统,学生毕业时穿白夏布长衫,上着黑马褂,女生穿白色旗袍。男生进城的时候则穿阴丹士林蓝布大褂,在北平城颇为女学生喜欢。时人有“北大老,师大穷,唯有清华燕京可通融”之说。
 
有大楼亦有大师:建筑物也须有学术灵魂
 
  聘名师教学,不论门户只论学术 
 
  “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句话出自清华校长梅贻琦。梅校长自1931年起任清华校长。聘请名师,几乎成为清华当时的“传统”。在梅校长之前的曹云祥、罗家伦二位校长任内,已经延聘大批名师。 
 
  罗家伦曾说,“要办好一所大学,光盖房子是不够的,建筑物内必须有学术的灵魂,才是一个有生命的东西。”他本人延请教师,“毫无门户之见,概以学术标准为衡”,也不受政党关系之影响。文、理、法三个学院的教授均为一时之选。当年,朱自清北上之时,仅是一名北大毕业的27岁的中学教员,但到清华,即被聘为教授。朱自清当时并无突出学术成果,只是在新文学创作上成果颇丰,此外有剑桥、普林斯顿、东京帝大、芝加哥等名校之客座教授。足见清华不以门户、学历为标准。 
 
  清华教员:中西兼容、文理渗透、古今贯通 
 
  这一时期,清华教员中具备博士学历者有84人,以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及李济等教授为核心,清华教师笃信“中西兼容、文理渗透、古今贯通”,形成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清华学派”,傲世群伦。“清华学派”不是埋头研究不问世事,在教课之余,教师们对政治也颇加关心。在胡适主编的《独立评论周刊》上,清华教师的投稿最多。在《大公报》的《星期论文》栏目上,也经常见到学者的长篇文章,或讨论国家大事,或注重科技普及,在民众启蒙上贡献良多。 
 
  这一时期的清华教员,大多都集作家与教授为一身。以文学院为例,著作较丰者有陈寅恪、赵元任、王力、朱自清、杨树达等人,历史系有朱希祖、蒋廷黻、陶希圣、钱穆等人,哲学系有冯友兰、瞿世英、张东荪、金岳霖等人,外文系有陈铨、吴宓、钱稻孙、李健吾、叶公超诸人。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