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宽松货币政策退出 预期影响几何

http://www.CRNTT.com   2009-11-16 10:29:29  


宽松货币政策出现调整,只是迟早的问题。
  中评社北京11月16日讯/继美国、英国及欧元区等经济体上周相继宣布维持宽松货币政策基调后,韩国央行12日决定继续将基准利率维持在目前2%的水平。我国昨日也再度表示,将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会增强政策的灵活性和可持续性。此外,刚刚结束的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也发表联合公报称,短期内继续实施刺激措施。

  据《上海证券报》的报导,而上月刚加过息的澳大利亚,上周再度宣布加息25个基点,将基准利率调升至3.5%,成为全球第一个今年内二度加息的国家。以色列、印度和挪威等国家,今年8月份以来也分别通过加息及上调准备金率的方式,开始退出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曾经的“救市大联盟”,如今开始分道扬镳,还是即将先后携手迈入“退市”时代?部分国家纷纷加息是否表示紧缩周期即将来临?这对复苏中的经济及股市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中国的加息周期何时到来?A股又将何去何从?本期,我们邀请了瑞士信贷、摩根大通、瑞士银行及国元证券(香港)的4位知名经济学家和市场策略员,为您全方位解读“退市”背后的深意及影响。

       “救市大联盟”分道扬镳还是携手“退市”?

  主持人:澳大利亚等国开始退出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否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蔓延至全球主要经济体?当前“退市”的时机是否已成熟?

  李晶:目前着手退出宽松货币政策的国家,主要是在金融海啸中受伤较轻或经济复苏步伐较快的国家,但全球主要央行的跟进加息还需要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各国情况不同、目标不同,在退出的时间与方式选择上,会存在明显差别。

  欧美国家是本次金融危机的肇始地,其救助手段主要针对金融机构,救助及刺激方案的退出可能根据拯救对象的现有情况,分步骤、有针对地裁减其支持性政策。而像澳大利亚这样受到金融危机牵连的国家,其采取的是全方位的强力刺激措施,当其本地经济开始复苏,投资品价格开始飙升后,刺激措施如果持续过久,有可能形成新的经济泡沫,造成新一轮的危机,此时采取类似加息的举措是不错的一种选择。

  陶冬:许多国家在第二季度经济已经走出衰退,随着美国经济走出衰退,全球经济第三季度普遍由负转正,复苏大局已定。在经济步出衰退的时候,货币政策出现微调是合乎逻辑的。那些经济没有受到金融危机太大伤害的国家,如澳大利亚、挪威、印度等,已经逐步开始退出超宽松的货币政策,这的确意味着全球的货币政策的转折点已经出现。

  但是不同的国家在退出时间上会有很大的差别。对于金融体系依然面临重大挑战,信贷发放并不畅通的国家来讲,尽管银行倒闭的风险基本上已经消失,但是除了有毒证券外,很多的零售银行依然面临重大的消费信贷坏账、商业按揭坏账,当这些还没有清理完之前,超宽松的货币政策仍将维持一段时间。

  主持人:部分国家纷纷加息,是否意味着紧缩周期已开始启动?“退市”路径及时间表可能会是怎样的?

  浦永灏:西方的主要经济体仍然非常虚弱,尤其是就业市场和金融行业,其央行都还没有准备退出宽松的货币政策,因此还不能说全球紧缩周期已经开始启动。现阶段,澳大利亚、挪威等国家开始退出宽松的货币政策,主要还是出于减少刺激因素,并不表示真正意义上的紧缩。大多数国家都没有忘记上世纪90年代日本过早退出的教训,因此在经济没有全面复苏之前,全球主要经济体不会退出宽松的货币政策。

  杜丹:部分国家的退出,意味着此前全球为应对经济危机而实施的超级宽松政策正逐步回归中性,目前各国利率水平衡量,仍属于历史最低水平或略高于最低水平,因此部分国家的政策举措并不代表全球已经进入紧缩周期。目前全球经济复苏催生了资产价格快速上涨,逐步退出宽松货币政策有助于抑制资产泡沫的膨胀,但由于经济复苏中存有隐忧,政策扶持不可能完全退出。

  从澳大利亚等开始退出政策的国家来看,一方面是其自身经济从经济危机中恢复得较快;另一方面是其国内资产价格快速上涨,令其面临较大通胀压力。但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冷热不均,退出策略上将侧重于收紧货币政策回收流动性,但扩大政府支出和扶持就业的相关政策将会更晚退出。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