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吴清辉:香港兴办私立大学须三思

http://www.CRNTT.com   2010-10-30 00:19:18  


 
  招生第一年做得很辛苦,但是也可以成为奇迹的一年。跟着第二年,一下子就有很多人知道了,很多学生报名。第一年我们招的只有不到三百人,主要是试试水温;第二年,我们就一下子上升到招收一千名学生。现在是维持在每年一千。

  最初因为我们是“私立”的大学,学费在当时的内地又这么高,所以国家先是把我们放在三本的级别上。尽管如此,第一、第二年招收的学生,有些还是很出色,等于证明了我们的教学附加值比较高。办了两年之后我们决定升级,最少想升到二本。跟教育部提出后,教育部很支持,说联合国际学院现在想升一本都可以,知道我们办得不错。不过从生源考虑,一下子从三本跳到一本,会有风险,因此评估之后,我们确认升到二本做两年。然后是除了广东省,在全国范围内基本上都是一本内招生。

  广东省希望我们多招收本地生,今年所有广东省被联合国际学院录取的学生,都是第一志愿。虽然学院是二本,但是最低分数已经超越了二本,所以没有把刚刚达到二本分数内的学生招收进来。我们也招收了不少广东省外的学生,生源的充足给了我们很大的鼓励。

  我们目前采取博雅教育,强调人文关怀,不是像浸会大学那样重视科研。在管理上也采取了香港高等教育的模式,让每个教授都要参加一些委员会,都有一些行政责任。内地很多大学的教授都是不用坐班的,但是我们学院要求必须坐班。这个分别是很大的,在我们学院,学生在上班时间很容易找到老师。我不是要评论大陆的大学制度安排,只是说我们学院有自己的特点。我们采用英语教学,国际化的程度比较高,外籍教师的比例比香港浸会大学还要高。很明显的,“老外”在联合国际学院也不像在其他大学被称为“外教”,而是被自然地视为学校的一分子,也要开会,也要参与决定。在内地很多大学,“外教”的工作就是教书,其他的活动如校务和管理一般不参加,是被当作客人。但是在我们学院,外籍教师与其他教师一样,参与各个层面的运作。基本上,我们用“教授治校”的概念来运营联合国际学院,一定程度上,会给内地学生新鲜的感觉。

  整体来说,到内地联合办学的经验,还是令人满意的。但是由于校园不够大,目前我们在学生总量控制在4200人之说。我们需要达到一个经济规模,还是希望能略为扩大。珠海市政府很积极地表示要支持我们,看看他们能不能提供多一点土地给我们。另一方面,香港浸会大学和联合国际学院,都希望在未来的时间,为珠海市以及广东省多做一些贡献。

  (刘乃强先生为《中国评论》月刊学术顾问)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