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思想者论坛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经济:CPI破“2”不忧通缩须防滞胀

http://www.CRNTT.com   2012-08-11 08:51:24  


 
  其次,翘尾因素拉低CPI的影响逐渐减弱。7月份翘尾因素对拉低CPI的影响为全年最大。8月份,特别是9月份和10月份,由于基数低,翘尾因素对拉低CPI的影响因素显着降低。第三,不出万一,7月份的猪肉价格,也将成为本轮“猪周期”的拐点,猪肉价格已经连续跌破盈亏平衡点,国家又开始收购储备肉,但猪肉价格已经低到不能再低。监测数据显示,8月份以来,全国猪肉价格呈缓慢上涨态势,随着下半年产能的降低,猪肉价格总体上涨是大概率事件。第四,货币政策基于稳增长的考虑将在保持稳健的基调下偏向宽松,上半年货币投放4.68万亿,预计下半年随着投资力度的加大,货币投放量至少将和上半年持平,全年将在9.5万亿左右,实质上属于稳中趋松的政策。第五,国际大宗商品以及粮食价格下半年重拾升势的概率很大,油价已经在涨,而受美国乾旱的影响,国际粮价对中国粮食价格的心理层面的影响不可小视。

  如果再考虑到下半年将深化资源价格等深层的改革,深化收入分配领域的改革,就影响价格本身的因素而言,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多于拉动价格下跌的因素。这意味着,7月份“1.8%”真的会成为昙花一现的假象,很可能在年底,CPI重新回到 “3”以上。如果我们考虑到宏观经济总体依然疲弱的事实,PPI连续5个月环比下跌是近年来少有的。如果下半年宏观经济,特别是制造业没有明显的回升,而物价又重新回到“3”以上,可怕的中国式的“滞胀”局面就会出现。

  文章最后说,对于一个长期以来过度依赖货币增发作为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政策驱动力的国家而言,出现通缩的概率是非常小的。让人担心的是“滞胀”。“滞”并不是传统经济学意义上的经济增长停滞,而是宏观经济可能在一个比较低的增速上 (比如,8%以下),但物价又上涨,而物价上涨的主要根源就在于为了刺激经济增长,继续超发货币,但在实体经济去库存化,产能过剩的情况下,超发的货币不会进入实体经济,而只会推高物价。当然,避免“滞胀”的政策工具和空间依然存在,免税,改革收入分配,将大量的财政盈余用于弥补养老、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欠账,真正向民间投资开放一切可以赚钱的领域,用供给学派替代凯恩斯主义。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