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思想者论坛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祝华新:网络舆论倒逼中国改革

http://www.CRNTT.com   2011-10-08 09:36:31  


 
  第四类是草根民众及其后盾律师群体。网上有一种“罗宾汉情结”,只要涉及官民和贫富之间的冲突,网民往往不辨案情的是非曲直,一边倒站在弱势群体一边。特别是新闻跟帖,以及近年来日趋口水化的BBS,成为草根之怒的宣泄口,“仇官”“仇富”情绪的垃圾箱。互联网经常成为弱势群体展示伤痕和相互取暖的地方。

  河北青年农民聂树斌被执行死刑后,真凶出现,聂母上诉6年无果,网民一直在为聂树斌呐喊。9月11日,几十名律师在石家庄举办座谈会,签署给最高人民法院和河北省高院重审聂案的呼吁书。律师们的呼声通过互联网广为传播。

  互联网帮助少数普通老百姓成就“杨三姐告状”,解决了某些利益个案,扳倒了个别胡作非为的官吏,有利于缓和基层的官民对峙,减轻草根民众的痛苦。虽然网络舆论的作用力并不足以修复和变更制度,但仍不可低估互联网的“社会减压阀”作用。少数幸运的“杨三姐”,让更多的“窦娥”看到了希望,挽救了他们对公平正义的信心。正如网友“葱头不是干部”所言:“还在上访的人是相信政府的,还在上网的人是相信法律的。”

危机撬动“社会管理创新”

  一次次网络舆论危机,实质是民意通道淤塞、政府应答机制缺失所致的瞬间决堤、垮坝效应。如果政府不能及时疏浚民意通道、理顺应答机制,一味只是封堵民意,只会使民怨的海平面越涨越高。

  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和体制内有识之士,从高发的舆论危机和突发公共事件中警醒,开始上网、用网。

  第一,准确研判互联网上的官民隔阂和对峙,以坦诚的姿态促进官民之间顺畅沟通和良性互动。

  实际上,正如某党内高级干部所言:“网上很多人,拉一拉就是朋友,推一推就是敌人。”公权力如何对待网民,在很大程度上将压迫或扩大官民对话和合作的空间。

  今年3月,在中东“茉莉花革命”的复杂局势中,南京出现了梧桐树风波。地铁建设施工方粗暴放倒了南京主城区不少古老的梧桐树,引起市民不满。黄健翔(粉丝779.2万)、孟非(粉丝447.9万)等南京籍知名网友,在微博上予以谴责。黄健翔建立的“南京的梧桐树”微群,密集发帖3万多条。而草根市民则发起给梧桐树系上“绿丝带”的活动。连海峡对岸的国民党立委邱毅(粉丝110.2万)也在新浪微博表示:将在国民党中常会提案,通过国共对话平台表示关切。南京市政府对民众的诉求表现出极大的包容和认同,迅速出台了南京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古树名木及行道大树保护的意见》,规定原则上工程让树,不得砍树;确需移植的,报市政府备案;实行“补绿”制度,移一补二,以此平息市民的不满。此后,尽管也出现了3月19日上千市民在南京图书馆前的集会,但抗议人群与现场警察并未发生大的冲突,梧桐树风波最终比较平和地落幕,避免了梧桐树与“茉莉花”的合流。

  邱毅在微博发帖赞扬:“很欣慰南京市政府能对法桐移植问题承诺建立一套‘民主决策程序’,若在以后攸关市民权益的公共政策都能循此模式,多方听取市民的意见,并接受市民监督与聘请专家进行客观评析,将成为大陆各城市的典范。”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