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思想者论坛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张尚武事件:不应遮蔽关键细节

http://www.CRNTT.com   2011-07-19 14:53:18  


 
  其实,复杂的个案纠葛中,往往还有一些话题被火急火燎的责任追究遮蔽于无形。张尚武事件,在制度反思和责任分割之前,其实也有不少细节有待厘清、回应,进而反思和调查。 

  在多家媒体的报道中都被提到的一个细节,也是张尚武体操生涯最辉煌的时刻,来自2001年在北京举行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并非大学生的张尚武以“北京体育运动学院大一学生”的身份参赛,并在男子吊环和团体比赛中,各收获一枚金牌,风头仅次于拿到4枚金牌的郭晶晶(据当时新华社报道,郭当时的身份为“北京体育大学学生”)。据张尚武表示,为了参加比赛,领导让他充当北京体育运动学院的大一学生,而且“年纪稍大的队员,充当大四学生”。到目前为止,这一被门户网站提炼为新闻标题的细节未得到涉事高校回应。

  这无疑是张尚武事件中很要害的一个关键点,相关高校以及体育主管部门必须诚恳回应和彻底调查。而且需要强调的是,不是调查和追究“爆料者”张尚武的责任,更不是以爆料者过往表现来辩诬和搪塞。涉事机构需要一五一十地向公众说明白,张所言是否属实?除了“以某某大学学生”名义的粗放违规,还有多少是为了参赛而办全手续的貌似符合规定?还有哪些人和赛事是以这种方式取得荣誉?已经进入公众关注视线的这一现象,如果还是“个别”,那么是多大范围的“个别”?……越是躲闪或者以各种方式行“封口”之实,都是不明智的。 

  7月16日,河北省保定市体育局进行“内部捐款”,将3600元慰问金送到张尚武家中,表示“希望张尚武回来,准备和他协商工作事宜”。这当然可以被理解为“组织关心”,尽管来得有些晚,但“回来”做什么?无法排除有关部门想尽快让其闭嘴(或者别再丢人现眼)的动机。因为在“豁出去了”的张尚武那里,不少细节都令公众诧异,而其可能牵扯出的,绝非个人遭遇那么单一的话题。在教练口中“思想不够灵活,这方面比较薄弱”指的是什么?“逢年过节都会给领导送礼”,是不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体育界潜规则?这一因素与某些实际的队员利益与发展机会之间,是否存在无法摘乾净的因果关联?…… 

  在当事人口中多次出现的诸如“领导”等习惯用语,行政化色彩相当浓重,而这份体育事业的行政化管理色彩绝非只局限于口语表达。并不专业的竞技体育管理层,滞后的运营思路以及竞技观,到目前为止依然呈现尾大不掉的状态,这些都在张尚武几个关键点上的“个人选择”中,无法幸免地施加过影响——— 当然,不止张尚武,而是所有人。“我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张尚武如是说。其实,人们真的希望,这会是“最后一个”。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