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思想者论坛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区域性多边及双边合作机制值得期待

http://www.CRNTT.com   2009-03-20 09:42:14  


3月14日,在英国霍舍姆,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的与会人员在会议间隙时合影留念。
  中评社北京3月20日讯/上海证券报日前登载文章“区域性多边及双边合作机制值得期待”,文章说,为弥补全球性多边金融监管机构的不足,区域性的多边金融机构以及双边合作机制可以成为稳定金融体系的重要制度安排。比如区域内中央银行的货币互换,有助于在发生金融危机时减弱外汇市场以及证券市场的波动幅度,从而达到减轻危机负面影响的效果。全文如下:

  对于从次级贷款发放到最终证券化销售这根链条上的风险传染路径和特点,没有一个监管机构能有完全的信息和必要权威,可见推动构建全球银行、证券、保险不同领域的统一监管框架,建立国际危机救助机制有多么紧要。不论新的国际金融体系如何冠名,都需要对经济大国的宏观经济建立一系列指导性约束指标,这是全球经济良性运行的基础。

  全球金融市场近20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其最鲜明的特征是金融自由化、全球化趋势日益凸现,金融市场波动趋于加大,金融创新日新月异,资产证券化也不断深化。特别是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规模呈飞速放大态势,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金融市场价格波动性的增大。在本次金融危机中备受争议的信用衍生产品,大多就是在近10年才兴盛起来的。金融创新的优点是便利了企业的投资、融资以及风险管理活动。与此同时,金融创新也大大增加了金融市场监管的难度。而面对飞速发展的金融市场,金融监管没有相应地与时俱进。

  在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进程明显加速的同时,监管却仍是区域化的,这种监管区域化和经营的全球化并存,使得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始终没有一个权威的监管机构能够准确判断出危机的走势以及全球金融机构所受损失的准确规模。

  专职于跨国金融监管业务的多边机构,在监管能力、权威性等方面都没有与时俱进,传统上最重要、最权威的国际金融监管机构IMF侧重于国际收支失衡调节,而对于证券、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等新兴金融业务,缺乏权威的跨国机构去监管。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