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评分析:高度开放的香港如何应对外部之变

http://www.CRNTT.com   2021-02-10 00:08:37  


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表示,特区政府已正式提请中央支持香港争取第一批加入RCEP
  中评社香港2月10日电(记者 沈而忱)香港疫情持续已过一年,“封关”亦近一年。一年间,香港疫情多次反覆,随之而来的是经济下行、失业率高企,政府忙于抗疫,市民关心“搵食”,不免让人有焦头烂额之感。然而,在这份碌碌营营之中,外界已发生一些值得关注的变化。香港经济高度开放,亦高度依赖外部,若能把握时机,跻身其中,相信香港又将迎来新的春天。

  第一,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去年十月,“十四五”规划审议通过。在“十三五”规划中,注重的是“提升港澳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和功能”、“深化内地与港澳合作”;在“十四五”规划中,中央显然对特区提出了新的要求。最明显的是政治方面,“十四五”明确提出“维护特区宪制秩序”、“落实中央全面管治权”、“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等;而在经济方面,“十四五”规划提到,“支持特区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支持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细细比对,在新形势下,中央对香港提出了“创新”及“融合”的新要求,比“十三五”时期的“合作”更进一步。

  纵观全球环境,其中的原因不言而喻。疫情重创环球经济,且多国未能有效控制情况,不少国家仍在疫情的泥潭中挣扎。反观中国,成为2020年唯一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各国都想与中国进行经济合作,在“一国”之下的香港,拥有近水楼台的先机。另外,内地经济的稳健复苏,亦带动了香港经济的部分回暖,更加证明了香港经济需要内地,甚至是依赖内地。

  为应对当前全球疫情持续、保护主义抬头、中美关系复杂等挑战,中国提出了“双循环”格局。在双循环的语境下,作为联通中国与世界的香港,香港不可能在当前的严峻形势下独善其身,其“联系人”的功能必然会受到负面影响。香港应思考怎样从内循环中寻找商机。国家多次提出香港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正正说明香港在扮演好桥梁角色的同时,应该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十四五”规划中的“支持特区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则点出了香港的要害。疫情放大了香港经济的结构性问题,产业结构单一的弊端已经逐渐显现。金融业在这段时间内受影响不大,反而由于量化宽松等原因,增长速度不亚于疫情前。但旅游、航空、酒店、餐饮等非专业服务业举步维艰,尤其是旅游业,几近弹尽粮绝,致使香港的失业率猛涨。这与香港一直没能培育出新兴的经济增长点有关。疫情在内地催生出不少新业态,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非接触经济”蓬勃兴起,这些在香港几乎没有很好的体现,成为香港科创发展事与愿违的缩影。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