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纵横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 
中评论坛:逢中必反毁香港一国两制

http://www.CRNTT.com   2015-04-04 00:04:35  


 
  一言以蔽之,面对“逢中必反”的政治炒作与传媒舆论积压难返,港府与“保皇建制”,返天无术!“二十三条”立法,又久成禁忌,谈虎色变,难矣哉!

  有人愤然说,港府人才济济,独缺“李光耀”也,以致“养奸遗患”矣。何不急起直追,效法新加波政府掌控媒体手段,不屑顾全国际舆论“蜚言流语”,治国稳定为要。李光耀用的不是诉诸权威的“公关”策略,而是威权的直接“封杀”,不留余地。但“一国两制”之下的香港,何以如法炮制,难矣哉!

  “反共情结”植根于港英“奴化教育”乎

  第四,有人也将“逢中必反”和“反共情结”挂钩,归咎于港英遗留的“孤臣孽子”和长期以来的殖民地“奴化教育”,因此,不宜“操之过急”,必须“和风细雨”,慢慢“解毒”。但也有人不以为然,并提醒反观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的“保钓”和“关怀祖国,放眼世界”学运,当年本地各大专院校学子慷慨激昂,美欧各国留学生也都踊跃上街,不为人后,何解?难道必须等到民族存亡之秋,才能认同自己的炎黄血缘吗?

  有人也指出,今日香港社会各界所见,不少领袖群伦、高居要位的“佼佼者也”,不也都是出生于“保钓”和“关祖”的热血青年?而且迟至香港回归前夕,还有不屈不挠,最终壮烈牺牲、魂断钓鱼台海疆的陈毓祥。陈氏也是当年的学联领袖,就如这次“占中”的周永康和岑敖晖同学。而“保钓”期间,恰值大陆“四人帮”风华正茂,假毛泽东之名,专横独断,统驭舆论,令全国媒介毫无透气空间。何独当今香港年轻人,无视改革开放后,转眼间,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不说各类报刊杂志出版,如雨后春笋,至少列强不敢再将中华民族视若等闲。港人对此不引以为傲,反而对北京政权诸多诟病,何解?有人简单一句,曰,“时代变也”,但就是说不出道理,费解!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