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纵横 】 【打 印
从“大师文化”到“大老文化”

http://www.CRNTT.com   2010-05-04 12:15:47  


  中评社台北5月4日讯/中正大学机械系教授陈世乐今天在《中国时报》登出文章“从‘大师文化’到‘大老文化’”,认为:“近来学界发生了一些与钱有关的争议事件:教授侵吞研究经费、五年五佰亿计划经费报支浮滥、大学争取弹性薪资吸引人才。这些事件引起诸多讨论,但大多在技术面上论述。笔者认为还有更深层的因素,值得深思。”文章内容如下:

  笔者以为,深层的因素是,台湾学界这二、三十年来产生了典范转移:从“大师文化”转移至“大老文化”。大师致力于学术精神的开拓,提供后辈与学生追求的风范。大老则致力于学术资源的争取,汲汲于各种量化指标的提升。大师一言九鼎,凭藉的是独到的见解与对学术原则的坚持。大老喊水结冻,靠的是掌握与分配资源的权力。

  二十几年前,笔者刚上清大动机系时,国文课上讨论著金耀基教授的“大学之理念”。当时的卓越大学,除了是知识的殿堂,更重要是书中所强调的人格养成所、知识份子摇篮。课堂外,系上师长谈论著像孙如意、梅贻琦等人的故事。这些人并非都是名人,他们也许论文不多、经费拮据,但或在研究上、或在教学上、或在服务上,在校园内留下了“风范”,让年轻师长与莘莘学子们心向往之。人格养成最重身教与潜移默化,需要值得学习的榜样。就是这些校园大师,让大学之所以卓越。

  十几年后回到校园任教,笔者渐渐听不到大师们的故事。取代的是大老们的成就,上百篇论文、几百几千万的研究经费、庞大研究团队。还有,就像战功彪炳的将领需要用满胸的勋章来彰显,学术大老通常囊括了各式头衔与荣誉奖项。学术氛围告诉我们:这就是你们学习的榜样!老师再告诉研究生(未来的老师):成功就是要走这样的路!

  这样学术价值观转变,反映在大学运作上,有些问题陆续浮现。譬如重研究轻教学、品格教育的失落等。研究经费之不当运用,也是其一。由于研究经费多寡被视为教授绩效之一,因此不论是否真的需要,经费之争取愈多愈好,埋下了不当运用的种子。再加上资深教授会传授诀窍,年轻教授就有样学样。

  量化评鉴之风行,也是典范转移后的必然结果。大学之所以卓越,已不再系于那些难以量化的精神象征,而在于各项指标之突出。于是,高指标之人才成为各方争取的目标。挖到一位大老,学校可以少奋斗好几年。因此,弹性薪资成为重要的方案。只是,一些人才(尤其是非本土之国际人才)的淘金心态却少被讨论。当金矿不在,九份金瓜石的沧凉景象将是我们必须面对的。

  笔者深信,台湾大学校园中应该还是不乏大师,有些大老也值得敬佩。只不过,从政策面到执行面,从高层到基层,学术圈已不站在逝去的典范那边。在全球化的二十一世纪,有些转变是不得不然,也不全然是负面的。随着时代的演进,大学有新的价值无可厚非。然而,大学的一些传统核心价值与精神,仍不应被冷漠,否则后遗症恐将层出不穷。哲人日已远,典型在宿昔。又是五四,何日大师文化可再现大学校园,让风檐展读的我们,有值得追寻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