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纵横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中西文化的差异:和谐vs冲突

http://www.CRNTT.com   2009-05-16 00:26:39  


“和谐”,是中华文明的核心语汇。
  中评社香港5月16日电/纽约大学终身教授熊玠在《中国评论》月刊五月号发表专文“从社会和谐之思想比较中西文化差异”。作者表示:“中西文化,在社会和谐问题上﹐正好两者有天壤之别。中华文化推崇社会和谐﹐而西方文化则强调人世间冲突与竞争搏斗。我认为在讨论和谐思想上﹐最能体察到中西文化差异之所在。由此亦可分辨中西文化孰为优越。”文章内容如下:

    鸟瞰中西文化精神与观念之别

  比较中西文化一个简易之途,即观其各自的精神何在。钱穆(宾四)先生认为有三大精神构成近代西方文化之根源。一,个人自由主义精神,源自古希腊,亦可称希腊精神。二,团体组织精神,或可叫国家精神,渊源于罗马,亦可称罗马精神。三,宗教的普世精神,来自犹太教与基督教教会的影响。我们可以将之改称为亚伯拉罕(Abrahamic)精神。最近两千多年来,影响西方文化最深的莫过于亚伯拉罕精神。

  至于中华文化,钱穆先生提出了“道德精神”的观点。这代表了中国人内心追求一种做人理想标准的渴望。 因限于篇幅,我们无暇追循他对这个精神论点的详细解释,但宾四先生提出他的这个论点,是要提醒国人绝不可拿别人的尺度来衡量自己;不然,我们一定会“感到自己一无是处”。我这里要附带加一点,即同样的,我们也不能胡乱以我们的思维衡量别人的文化。所以,本文要多花一点时间比较中西文化在精神以及渊源上之不同。这样,我们才能更有意义地分辨二者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差异。

  另外一个比较中西文化的方法, 是检视各个文化的大前提(出发点)何在。譬如一个民族的宇宙观与对人性善恶的界定,再加对于人与群(社会)的看法, 就是文化上三个最重要的大前提。兹分别解释如下:

  (1)西方人自古希腊以来的宇宙观,即是天人对立。其文化中潜在而深植的“冲突”观念亦由此而起。“冲突”几乎变成一切的核心。譬如古希腊神话中,最高至上的宙斯神(Zeus, 相当于中国道教的玉皇大帝)和在他之下的众神之间就有冲突。同样的,众神之间也彼此有冲突。在世界文艺上,古希腊以戏剧着称,而戏剧学开宗明义第一课就是: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要克服冲突,就需要竞争;遂而产生了人生就是竞争搏斗的信念。如果人与天(即古希腊的众神)的竞争搏斗是虚拟的话,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搏斗却是真实的。奥林匹克的竞赛发源于古希腊,即反映了这种竞争思想的制度化与理性化。这虽然表面上与孔夫子的“君子无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很相似。但却有一个最大不同点。即孔子所谓的君子之争,是偶而(或不得已)为之。故曰:“必也……”(假如一定要的话);而非像奥林匹克竞争的制度化与周期化;更没有将赢得竞争、击败别人而得奖牌者加以英雄化。更确切一点,即尽管奥运的口号与理想是:公平,公正,和平,平等,友谊,团结等,却独独缺少了和谐一项。须要指出,虽然有团结,可是它与和谐并不一样。譬如“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是指兄弟们对外有团结,可是内部并无和谐。这种西方竞争搏斗的思想,还得到达尔文在生物学上“物尽天择、适者生存”原理的旁证,变成社会达尔文主义,为西方殖民、侵略、掠夺他人提供了理论基础。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