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中评智库:对两岸城市交流的思考

http://www.CRNTT.com   2019-03-30 00:06:11  


 
  二、两岸城市交流的性质、定位与层级

  如果说自2015年8月起,尤其是在2016年5月坚持“台独”立场的民进党上台执政后,沪台两地“双城论坛”能连续4年举办4届,被称作是“两岸城市交流的先行者”,那在“九合一”选举后,越来越多的台湾县市不分颜色,紧追台北,争相与大陆交流,则必将汇聚成势不可挡的海峡两岸的交流大潮。鉴此对两岸城市交流的性质、定位与层级作一客观、明确的界定与阐述很有必要。

  1.新时代对两岸关系性质、两岸城市交流性质应有正确的认识。讲到两岸关系的性质,岛内民众历经这次“九合一”选举,对“九二共识”已从“不知不觉”,逐步进入“慢知慢觉”阶段。但对于两岸城市交流性质,仍有点模模糊糊,概念不清。在这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如今的台湾,是坚守“台独”的民进党当家。台湾方面要推展两岸城市交流的广度、宽度、深度,受限于台湾当局片面制定的政策。由于民进党当局至今仍视大陆为敌手,更因年初“习五点”的发表,加快升级对抗程度,故城市交流回旋的空间必定有限,无法放开手脚多元施展。

  2.“九合一”选举撬动、改变了台湾的政治版图。选后两岸城市交流将有可能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推手,亦是两岸交流的有效形式,因此对两岸城市交流的现实定位更显必要。客观分析、看待这类交流,可看作是当今两岸官方、半官方往来“停摆”后的一种务实、可行的尝试与摸索,是由于蔡英文拒不认同“九二共识”,两岸关系陷于困局下的一种务实的选择,也可以说是在当前两岸关系僵持下的曲折迂回的低层次的交流方式。双方城市交流若能在夹缝中顺势而为,通过转化空间与跑道得以在新常态下顺利进行,不因绿营执政大背景导致两岸关系全面“停摆”而跌入冰点,为今后“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变局创造必要的条件。所以宜以从鼓励与探索的角度来看待、处置。

  需要指出的是,迄今为止,两岸城市交流从无固定模式,无现存的经验。沪台“双城论坛”所形成的“柯文哲模式”,无法原封不动地模仿、照搬。在各地的交流中,彰显优势,先试先行,试、行结合,切忌一哄而起,全面开花。

  3.两岸城市交流因属于地方层级的交流,因此务实、低调特别重要。针对民进党在台湾当家的现实,太显眼会被台当局利用,扣一顶“亲中卖台”的红帽子,政治口水淹没交流成果。两地、三地或多地的交流,无法承载较高的政治期待。

  眼下岛内不少县市长因刚刚上任,并未制定出详尽切实的交流方案,可能还停留在国民党执政时期城市交流的思维,如力争观光陆客人数翻番、多卖本方的农渔产品到对岸等。如此粗放型的交流诚然需要,可带来短时期经济效益,但若长期停留在这种水平,不去想方设法建立可长可久的产业关联,那不用多久,原有的竞争优势即会流失。

  未来两岸城市交流更需立足实际,精准规划,密切协调,尽快通过调研,建立必要的市场机制,以让两岸民众真实感受到两岸交流的红利。台湾民意如流水,选民耐心总有限。长期无感的任何交流注定是不得民心的。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