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通缩时期也能创造增长红利

http://www.CRNTT.com   2015-02-16 08:32:51  


  中评社北京2月16日讯/近两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增速逐阶下行,物价总水平也同样出现持续下行。今年1月份CPI跌破1%,仅为0.8%,PPI更是连续35个月负增长,通缩正在成为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突出特征。

  中国证券报发表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研究员张茉楠文章表示,我们必须明确区分这种通缩到底是供给驱动还是需求驱动?到底是“好通缩”还是“坏通缩”?这是科学研判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以及未来走向的关键。

  数据显示,1月份CPI还要较去年12月份CPI回落0.7个百分点,但即便扣除春节因素,CPI环比增速仍然为负。而上游领域中,PPI已经连续35个月负增长。为了对冲价格总水平下行和经济下行压力,央行已经在去年和今年连续“降息、降准”,但仍未能有效缓解通缩压力。

  文章认为,当前的中国的通缩既有供给端因素、也有需求端因素;既有周期性因素,也有结构性因素;既有“坏通缩”,但也有“好通缩”,相比以往都要更为复杂。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经济增速的起伏,中国先后出现过四轮较长时间的PPI下行情况,分别是:1997年6月至1999年12月、2001年4月至2002年11月、2008年12月至2009年11月和2012年3月至今。每一轮PPI的较长时间下行都对应着不同的宏观经济形势背景,并且引起下行的经济因素不尽相同,每轮PPI下行的态势、下行区间及后期走势也不相同,而这次状况与以往有着诸多新特征。

  首先,本轮通缩具有明显的全球性特征。当前,全球许多国家均不同程度遭遇整体通胀率和核心通胀率的“双重下降”。在全球流动性总体比较充裕,多国继续实施量化宽松政策的大背景下,全球通缩风险却持续增强,这背后既包括世界经济增长迟缓,总需求不足等原因,更凸显出一些深层次的结构性因素。

  世界经济仍难以摆脱深度调整压力,全球已由国际金融危机前的快速发展期进入深度结构调整期。世界经济复苏步伐低于预期,产出缺口依然保持高位,一些国家仍然在消化包括高负债、高失业率在内的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同时,由于劳动力人口老龄化、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导致世界经济潜在增速下降和价格总水平下降。根据IMF数据,在1990-2013年之间,全球通胀率平均为11%,2014年该数值预计为3.9%,其中低通胀率的发达经济体,1990-2013年之间年均通胀率为2.3%,2014年仅为1.7%,通缩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一大风险隐患。

  其次,本轮通缩具有明显的输入性特征。当前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都以美元计价,美元升值周期与大宗商品价格明显形成负相关关系。美联储货币政策回归正常的过程中,美元升值效应将通过“进口-购进价格-PPI-CPI”的渠道影响价格总水平,从而可能会加剧未来一段时间的通缩压力。事实上,在1980-1985年和1995-2001年的两轮美元升值周期中,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形,即同样是经济从萎缩逐渐恢复,进入重新增长区间,利率周期也步入加息周期,同时美元、美债收益率双双回升,通货紧缩持续较长时间。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