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中评社台北论坛:军事互信如何起步

http://www.CRNTT.com   2009-03-29 00:16:08  


论坛在中评社台北会议室举行。
与会者合影。
  中评社台北3月29日电(记者 邹巧韵)中国评论通讯社、《中国评论》月刊、台湾战略学会邀请台湾战略学者,昨天下午在中评社台北会议室举办论坛,研讨“海上安全与两岸军事互信机制建构”问题。

  论坛由台湾战略学会秘书长王昆义主持,评论员有“国防大学”政战学院教授洪陆训,前“国安会”谘询委员翁明贤,前“国安会”谘询委员陈文政,前“国安会”谘询委员、前台联党主席苏进强,前民进党中国事务部副主任张百达。

  王昆义说,最近南海、东海的主权争端又起,我们应思考海上安全是两岸各自的安全,还是属于两岸的共同安全?如果是共同安全,就应该从信心建立措施(CBM)开始。因此,今天的论坛很有意义。

  洪陆训表示,台湾海上安全与两岸军事互信机制的建立可相辅相成,从去年“胡六点”的宣誓、与马英九在“国防”政策中正式的推动,可知双方领导人有最初步的共识,两岸官方都有建立军事互信机制的意愿。目前军事互信机制建立问题重重,根本因素在于政治互信不足,仍把对方视为假想敌。他建议台湾的战略思维,在安全认知上,采取针对性军力建设做有效的吓阻;另一方面,也应把握此和平发展的机遇,以非战争性的军事行动为“国家发展”的目标。

  苏进强表示,海上安全方面,两岸应该有些合作,现在研究这个问题也正是时候。他说,海上安全重要性无庸置疑,两岸军事互信机制若能建立,乐观其成。但至今只见宣示性的政策,不见行动,两岸互信不足、各有盘算。由于两岸战力不对等、资讯不对等、制度不对等,台湾不能一厢情愿;认为北京要主动释出具体善意,在和平且平等互惠原则下循序渐进,尊重台湾的民主发展与制度,给台湾适度的国际生存空间。

  翁明贤指出,要先厘清两岸军事互信是为了军事目的还是政治思考?当战略主轴清楚,才能拟定配套办法;台湾方面不仅要具体授权组织、扩大参与,也要经验传承。就当前情势,两岸军事互信发展应该如同ECFA模式,先签架构再谈内容;军事议题牵涉广泛,两岸更可以跳脱框架,建构更高层次的新理念,举办“两岸安全论坛”建立互信,以体谅、理解作为基点,累积可行性。

  陈文政认为,两岸谈军事互信机制建构,双方军方对此议题都很保留;相互猜忌是信心建立的天敌,过度期待是信心建立的障碍;加上国际因素,两岸独自解决可能性不大。而目前也非谈判的好时机,双方武力悬殊,台湾没有谈判筹码;还是先回到基调,多磨合多沟通,国民两党要合作,军界文人也要合作,有共识基础自然容易水到渠成。

  张百达认为,建构两岸军事互信要由易而难做起,例如建立海上通报机制、海事人道救援等政治敏感度较低的议题着手;军事互信目标也不必要订太高,如建立海上热线,是预防战争与意外瞬间升级。军事上相对吓阻,有助于双方对话,台湾自我防卫能力也不可松懈。在全球化过程中,两岸应思考长期稳定路径,阶段性的政治妥协,无法当成中程政治安排,两岸军事互信持续进行,有助缓解两岸紧张与对立,有利于政治对话环境。

  中评社副总编辑兼《中国评论》月刊副总编辑罗祥喜、台湾战略学会执行秘书古明章等亦参加了论坛。 

  论坛在中评社台北会议室举行。论坛整理稿全文将在《中国评论》月刊和中国评论新闻网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