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传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中评智库:观察两岸关系 两个基础性视角

http://www.CRNTT.com   2016-05-05 00:17:07  


 
  具体到两岸关系而言,两岸的物质性连结如经济要素互赖、游客互访等与政治文化或者观念性因素如认同等的关系,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吗?还是物质因素的合作外溢到文化观念领域?亦或是观念性因素建构物质性存在或决定物质性因素的属性和意义?或者是观念意义系统主导行为者的行为逻辑?

  自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迎来和平发展的历史机遇,实现了两岸关系的突破性进展,但与此同时,台湾对中国大陆的亲近感,所谓的台湾中国人认同却并未同步提高。很多人在问为什么?窃以为,原因在于两岸的交流仍是物质为主的交流,而缺乏观念性的互动和学习。无论是两岸三通,还是四陆入台(陆资、陆客、陆生、陆配),尤其是陆客,看似是有情感的人的交流,其实,仍是物质性因素的流动。因为陆客赴台仍是商业性行为,鲜有与台湾人深入交流和互动的机会,更没有共同实践的空间。而台湾人的中国人认同,作为群体层面的集体知识(collective knowledge),目前仅是一种历史遗绪(historical legacies)和旧有群体意识的残留,而非跨两岸的群际认同,因此,会随时间的流逝而不断流失,并最终探底,之后才可能逐步反弹。与此同时,台湾人认同则奠基于台湾的自有时空环境和特殊实践场域,并逐渐嵌入生活场景,而逐步被建构出来,且声势渐长。因此,两岸现有的物质性交流可以带来物质利益和经济利益,压制台独,维护和平,但无法型塑我群的群体意识,更不能提供心灵层次的契合。未来随着两岸化(cross-straitization)的深入进行和共同实践场域的建构,有可能出现群际的“中国人”认同(所谓新中国人认同的出现)。

  回顾两岸关系史,我们可以发现,在两岸关系发展初期,两岸物质供给十分匮乏,所以物质性因素,比如两岸经贸往来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促进了两岸的经济互赖和物质要素的流动,也大大缓解了两岸的紧张局势。但1970年代尤其是80年代以后,本土化和民主化大步伐推进,台湾社会观念意义系统严重分化,基于族群和统独等意识形态差异,台湾分野为蓝绿两大认知系统,对两岸互动实践尤其是物质要素往来,不同族群和知识系统意涵界定差异较大,对两岸物质因素交流的效应解读分化较为严重。台湾社会内部不少群体,对两岸交流所带来的流动量产生不安忧虑甚至于恐惧的社会心态,太阳花学运和反课纲微调等都是体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