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传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战后六十年来日本人怎看待中国

http://www.CRNTT.com   2012-10-05 09:50:12  


 
  而日本民众在此一时期对中国好感度相当低,50年仅为0.5%

  日本政府对华这种敌对意识影响着日本民众,在五十六年代,日本民众对中国的好感度是相当低的。1950年,喜欢中国的日本人仅为0.5%。其后,随着中日两国之间往来的逐渐增多,喜欢中国的日本人略有上升,1957年为2%,到60年代初基本上达到4%以上。中国在日本人所喜欢的国家中的位置也相当低的,相反,美国、英国、法国及瑞典等欧美国家是日本人所喜欢的对象。尤其是美国,始终是一直是日本人敬仰的对象,居日本人“最喜欢国家”的第一位,尽管美国是唯一向日本投掷原子并长期占领的国家。(《日本大国化趋势与中日关系》,黄大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5月1日,P231)

  六十年代末文革让日本人恐惧:假如中国全国都是这样的话,日本不过是弹指之间的事耳

  日本人也并非特别地不喜欢中国,若与苏联相比,中国受日本人讨厌的程度还差得远。据日本舆论调查统计,1957年,讨厌中国的日本人为4%,而讨厌苏联的人则高达31%。但在60年代后期,受到中国文化大革命影响,日本对中国的厌恶感一度超过苏联。(《日本大国化趋势与中日关系》,黄大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5月1日,P232)

  在日本知识界,有相当的知识分子对中国的文化大革命表示不解和忧虑。一位京都大学研究者,他长期致力于向日本国民普及中国的“人民文艺”,当他看到了许多关于红卫兵“打倒资产阶级反动权威的革命行动”的报道,知道了像翦伯赞这样的老先生被殴打的消息。这位研究者说:“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红卫兵要打倒资产阶级,为什么却要从肉体上消灭像翦伯赞这样一些对中国民族非常忠诚的学者呢?”他说:“我看到各地红卫兵乱纷纷,背后还有各种各样的势力支持,我担心中国会象北洋军阀时代那样分裂吧?”(《20世纪日本人的中国观》,严绍璗,《岱宗学刊》 1999年第2期 )

  文革的所展现的“革命形象”也让一些普通日本民众感到了“痛苦的恐惧”。一位曾经看见过在天安门接受检阅的红卫兵的日本人说:“当满载着红卫兵的卡车在广场上通过时,全场爆发出的能量简直让整个空气都在颤抖,那铺天盖地而来的红卫兵卡车,真是不可阻挡的,假如中国全国都是这样的话,日本不过是弹指之间的事耳。”(《20世纪日本人的中国观》,严绍璗,《岱宗学刊》 1999年第2期 )

  七八十年代中日蜜月期,日媒体大幅介绍中国,约七成民众对华抱有亲近感

  1972年9月田中角荣首相访华,是年中日正式建交,此后中日关系不断升温,日本民间和舆论也对日中友好倾注了很大的热情,例如日本民间兴起“熊猫热”、“茅台热”、“京剧热”、“杂技热”,而“日中永世友好"、“日中不再战”逐渐成为日本对华舆情的主流。自1971年夏起,由《朝日新闻》首开先声,刊发了资深记者本多胜一轰动全国的长篇连载《中国之旅》,“重新认识中国”、“积极介绍中国”一时成为除《产经新闻》外其他各大报纸的努力方向。日本广播协会(NHK)电视台1980年开始播放的长篇系列特集《丝绸之路》,引起了日本国民对中国的关心和向往,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中日相互认识的现状、特征与课题》,崔世广,《日本学刊》(京)2011年6期)

  日本媒体的新动向实际上反映的正是这一时期日本民众的心理变化,1979-1988年,日本民众对中国的态度也发生根本变化,约七成民众对中国抱有一种亲近感,与美国几乎不分伯仲。特别是1980年,对华持亲近感的人数甚至达到78.6%的最高峰值;与之相比,对华持有厌恶感的人数仅占14.7%.进入两国复交十周年的1982年,对华持有亲近感的人数为72.7%,首次超越美国的71.4%,中国成为日本民众感情上最易接受的国家。

  虽然两国在此期间曾有多次的摩擦和冲突,在出现历史教科书、光华寮、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宝钢事件等问题时,由于当时中日官方都处理较为理性妥当,这些因素并未导致日本民众对华感情发生大幅度的负面变化。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