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大观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从央行调控意图看货币政策新走向

http://www.CRNTT.com   2013-08-14 08:25:57  


  中评社北京8月14日讯/影子银行激增,传统信贷萎缩,这种暗藏风险的金融变异终于在7月止住了恶化的趋势。央行日前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7月信贷及货币增长超过预期: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4.5%,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5个和0.6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9.7%,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7个和5.1个百分点。7月新增信贷6999亿元,同比多增1598亿元。与此同时,上半年狂飙的社会融资规模则踩下了刹车:7月社会融资规模为8088亿元,比上年同期少2434亿元。最主要的原因,是社会融资总量中的表外流动性(未贴现票据、委托信托贷款、债券股票融资)比去年同期下降2805亿元。

  上海证券报发表财经评论人周子勋文章表示,7月金融数据透露了三个积极信号:一是央行在努力纠正6月货币市场冲击带来的影响。受市场资金紧张、银行流动性压力较大的限制,6月贷款投放不多,以致部分贷款推迟到7月发放,促成了7月贷款的增长,这保证了流动性对促进经济的支撑作用。二是三季度经济呈现企稳向好的积极迹象。近期政府提出了支持铁路、城市基础设施、棚户区改造、环保等领域的稳增长措施,这对信贷需求有一定提振作用。此外,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减轻小微企业税收负担、扩大信息消费、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进出口稳定增长,以及取消和下放部分行政审批权限,这些都在激发中国经济的新活力。三是贷款结构出现积极变化。数据显示,银行贷款中,7月的对公中长期贷款增加2431亿元,较上月多增490亿元;短期贷款增加2284亿元,较上月少增1546亿元。对公中长期贷款环比多增与7月稳增长措施实施、部分项目开工有关。其占总新增贷款的比例也从上月的23%提升到35%,这显然是实体经济企稳的信号。

  在经济出现企稳回升迹象而当前需求下降势头仍未遏制住的大背景之下,针对实体经济的结构性信贷和财政政策将会继续放松。可以预期,未来中国货币政策将在稳健的基调下有所预调微调,在稳增长和防风险之间保持平衡。

  文章分析,为了稳定短期的流动性,央行采用了多种调控工具。可以看到,自6月下旬以来,央行连续5周未执行公开市场常规操作,并在时隔半年后于7月末重启7天逆回购,向市场投放流动性。而在流动性特别紧张的6月,央行通过常备借贷便利(SLF)为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同时,央行还通过再贷款和再贴现向一些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提供了流动性支持。截至6月末,全国流动性再贷款、再贴现总额度共计4641亿元。现在看来,这些措施起到了稳定短期流动性的作用。央行的最新数据显示,7月,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3.54%,比上月骤降3.04个百分点;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3.60%,比上月大跌3.22个百分点。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