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 |
看电影在中国是贵族消费 | |
http://www.CRNTT.com 2012-01-29 14:45:30 |
电影高票房由高票价制造,“中国人平均每5年才进一次电影院”并非不爱看而是看不起 每年票房均有增长的中国电影产业并不代表越来越多的人有兴趣走进电影院。有统计显示,2010年中国电影有100亿票房,2.5亿人次观影,平均票价为40元。而2009年是63亿票房,2.1亿人次,平均票价是30元。如果扣除票价上涨因素,按2010年的平均票价按30元计算,实际票房应该是75亿,只比2009年的63亿增长19%。这就是说,2010年的100亿票房中,有25亿是涨价涨出来的。 这从观影人数的比较也能看出,美国每年人均观影次数达到5.7次,韩国也达到2.27次。中国13多亿人口,一年的观影人次是2.5亿,也就是说中国人平均每5年才进一次电影院。遥想20年前,《少林寺》以1毛钱的价格就能创下1亿票房,电影均价0.25元的1989年全国也有27亿的票房,足以说明现在的观众并非不爱看定影,而是没钱看定影。高价电影票还使主打低价、促销的团购市场成为潮流,《2010年国内团购网站秋季不完全统计报告》显示,电影票团购已经成为团购行业的“二当家”,仅次于餐饮行业。 制片方一再提涨“最低限价” 分账制之后,高价电影票主要是制片和院线不断涨价且你争我夺的恶果 2002年院线制改革后,电影产业链的收益群体开始出现分化。影院可以自由选择院线加盟来取得影片来源;影院卖出电影票之后采用分账的形式分区利益。按照分账规定,影院方不超过50%——例如电影票60元一张,电影院(含院线)要收30元,剩下由发行方、制片方、电影专项基金(5%)、营业税金(3.3%)和其他附加部分按比例分账。刨除基金和税收这两项支出之后,高价电影票是制片方、发行方、影院不断涨价且你争我夺的结果。 电影票零售价从40元涨到80元背后是制片方要求的“最低限价”从25元跟涨到40元 制片方在电影票构成中的利益是由通行的“最低限价”来保障的。所谓“最低限价”是指片方跟院线在合同中约定,电影院在售票时不能低于这个价格,如果低了就由电影院自己掏钱补齐。表面上片方提高最低票价似乎不一定导致购票价格上涨。但院线在最低票价上浮的情况下仍要维持原有利润或者继续以同样的优惠程度打折促销,那只有涨价一条路,最终还是由消费者买单,这就是典型的“羊毛出在羊身上”。 近年来中国电影票价每一次创出新高都与“最低限价”调涨有直接关系。2002年至2005年,票价普遍在40元左右;2005年涨至60元;《金陵十三钗》、《龙门飞甲》上映前升至80元。与之紧密相联的,2002年,国产电影在一线城市的最低票价是25元,《英雄》上映前涨至30元。2006年,《满城尽带黄金甲》又将一线城市最低票价提至35元,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也延用35元的最低票价,一举获得6.6亿票房。 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国产片《金陵十三衩》此前通知全国各个影院和院线将最低票价上调5元,引发市场反弹。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