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一章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时期福建省对台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时期是两岸和平统一之前一个长期发展过程,也是最终实现国家统一的重要步骤。在这样一个新的历史背景下,福建省对台工作环境与形势正在发生一系列新的重大变化。工作重点与工作方式需要做出新的调整,需要围遶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这一主题与中心工作展开。在福建省对台工作调整过程中,面临一系列新的形势、困难与挑战,同时也为福建省开展对台工作调整、创新、深化合作提供了机遇。

  第一节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时期福建省对台工作的

  独特优势与重要地位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时期,福建省全面开展对台工作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区位、资源与经济等优势,也赋予了福建省在对台工作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更为重要的战略地位,福建省可以发挥更为重要的独特功能与作用。

  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时期福建省对台工作的独特优势

  福建省对台工作及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其他省市或地区相比较具有许多独特的地位与优势。

  (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时期福建省对台工作的历史优势

  福建省与台湾有着长久、密切的历史渊源,闽台历史记忆与历史重显,会让过去的历史转变为当今福建省对台工作的现实优势。

  福建曾是古闽越族居住地区,台湾早期居民,除原少数民族外,主要是来自福建省的移民。公元前221前,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闽中郡,福建首次作为一个行政区划单位,揭开了福建省建制的历史进程。秦汉以后,就有文字记载台湾与大陆的往来,其中主要是台湾与福建的往来。元初至元二十九年(1292),元世祖曾派宣抚使杨祥、礼部员外郎吴志斗赴流求(今台湾)招谕,同年福建都镇抚张洁、福州新军万户张进率军至流求,揭示了福建与台湾的历史渊源久远。元朝中叶在澎湖设巡检司,管理台湾和澎湖民政,隶属福建泉州同安县(今厦门),台湾和澎湖正式纳入中国版图,而且台湾属于福建管辖的一部分,也即在历史上就有闽台一体的特殊关系。在台湾开发史上,颜思齐与郑芝龙不仅是组织大陆移民大规模进入台湾的第一人,也是将大陆生产关系推行到台湾的第一人。明天启元年,福建海澄人颜思齐和泉州人郑芝龙(郑成功之父)率人移居台湾,开拓嘉义与云林等中部地区。早年以福建为根据地的郑成功不仅驱赶了侵占台湾的荷兰人,收复了台湾,而且依中国行政区域设置建立政权,治理台湾。清政府统一台湾后,在台湾设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台湾厦门道,台湾仍属福建管辖。直到1885年,清政府才正式将台湾设立为一个行省。可见,在历史上,台湾长期置于福建管辖之下,而且台湾的开发史,更是一幅以福建漳泉人为主的开发史。大陆移民对台湾的开发,有两条主要通道,分别为:福建到澎湖、再到台南;由泉州港和闽江口东渡再进入彰化、新竹和淡水等地。尤其是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治理台湾时,还于1887年委托德商泰东洋行承包兴建由台北直通福州的海底电缆、台南安平至澎湖的海底电缆,成为福建与台湾连接的另一历史见证,也密切了闽台或台湾与大陆的关系。

  历史上海峡两岸之间的贸易与商业往来,在很大程度上是福建省与台湾省的贸易往来。清干隆四十九年(1784)开放泉州与台湾鹿港通航,接着又开放福州和淡水八里通航,正式揭开了闽台及两岸的海上通航历史,为进一步密切闽台两地或台湾与大陆的经济贸易往来创造了条件。在商业日渐发达的情况下,台湾形成了早期的商会组织“郊”,其中以经营金门、厦门、漳州、泉州、汕头、香港等港口贸易的称“南郊”,郊商30余家。另外,台湾商人也在福建厦门等地进行投资建设。可见,近代以来,台湾与福建之间实现了近现代通信与航运,有着密切的贸易与投资往来。即使日本占领殖民统治台湾之后,福建省与台湾仍有较密切的商业与人员往来,而且许多台商到福建投资发展与建设。其中,厦门鼓浪屿的菽庄花园就是闽台商业往来的历史见证。

  可以说历史上密切的商务、人员往来将福建省与台湾省紧密的连接在一起,形成闽台经济文化圈。闽台之间这种历史渊源与关系,是当今闽台关系迅速发展的重要历史连接与纽带,对当今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尤其是闽台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与重新融合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时期,闽台历史关系赋予了新的内涵,有着重要的新价值,会进一步增强福建与台湾的共同历史记忆,有利增进双方历史文化的共同认同,有助于福建省很好地利用这一独特的历史优势开展对台工作,开创福建省对台工作的新局面,有助于开创闽台关系与两岸关系发展的新篇章。

  (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时期福建省对台工作的地缘区位优势

  福建省开展对台工作的一个最大优势在于福建省与台湾的地缘优势或区位优势,这是一种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从而为福建省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时期开展对台工作及进行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有着更大的发挥空间。

  福建省与台湾省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两个极为重要的战略省份。福建省地处东南沿海,位于台湾海峡西岸,与台湾海峡东岸的台湾岛隔海相望,东北与浙江相邻,西北与江西接壤,西南与广东省相交。海峡东岸的台湾岛,东邻太平洋,南隔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相距约300千米;北滨东海,东北与日本琉球群岛相距约600千米;西靠台湾海峡,与福建省中南部、广东省东部相邻。尤其是福建省与台湾省东西两岸最宽处不超过400千米,最近距离(福建省平潭海坛岛与台湾省新竹海岸)仅有130千米,确立了福建省与台湾省密切的地缘关系与重要的战略地位。

  处于福建省与台湾岛之间的台湾海峡是西太平洋货运主航道之一,也是海峡两岸之间往来的主要通道。在战略地位上,福建省与台湾省均是我国东海与南海的交通要冲,是我国大陆距南亚、西亚、东非和大洋洲最近的省份之一,是通往西太平洋的门户,是我国大陆与太平洋地区国家联系的交通枢纽和向远洋延伸或进入大洋深处的最前沿地域。

  然而,由于历史与国共内战的原因,台湾省自上世纪40年代末以来就成为一个有自己完整治理体系的特殊地区,未能纳入国家(中央政府)的统一治理之下,从而出现了所谓的台湾问题以及复杂的两岸关系问题。在两岸军事对抗时代背景下,福建省对台地理区位优势成为对台军事斗争的最前沿,扮演着对台军事斗争的关键角色,反而不利经济发展,制约了福建省的经济建设与发展。然而,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时期,福建省与台湾的这种独特地缘或区域优势的功能与作用则发生了重大变化,成为对台和平工作的最前沿,成为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的先行者,成为两岸人员往来的重要阵地,扮演着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两岸交流合作的新角色。

  尤其是在当今世界经济中心逐渐从美国、欧洲向亚洲转移及美国重返亚洲战略调整的新形势下,台湾在这一地区的地位与影响力有所上升。中央在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确立国家在西太平洋地区发展战略中,福建省对台工作的地缘战略与区位优势显得更为重要、更为突出。

  (三)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时期福建省对台工作的文化优势

  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文化因素、文化价值与文化交流越来越重要。台湾国民党当局在处理两岸关系发展问题时,政治立场坚定,不愿妥协与让步,极力逥避两岸政治议题或政治对话,但却明确认同中华文化,强调中华文化价值,重视两岸文化交流,甚至希望将中华文化作为两岸关系发展的基础,显示文化因素在两岸关系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是海峡两岸共有的思想体系与价值信仰,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化之下,中国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次文化或地区性文化,台湾就是典型的闽南文化,是福建闽南文化在台湾的延续与传承。由于历史的原因,台湾在中华文化主体下形成一个开放的多元文化,既有主体性的中华文化,也有地区性的闽南文化;既有较强的日本东洋文化,也有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但核心是中华文化,是中华文化体系下的闽南文化。

  台湾民间信仰的主体或主流(不包括少数民族)主要来自大陆尤其是福建省。在中国传统文化与信仰基础上,台湾的婚丧嫁娶、习俗礼节,南管与布袋戏等,全部是从福建传入,都属于闽南文化。闽台相同的文化与语言,决定了福建省在对台工作、在两岸文化交流中的独特文化优势,福建省更易于开展对台文化交流与合作,更易增进两岸人民的情感与心理认同。

  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时期,在海峡两岸共同推动文化交流与合作中,福建省要充分发挥对台文化优势,从次区域文化交流与合作入手,与台湾共同传承与弘扬闽南文化,增进闽台及海峡两岸的中华文化认同,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五)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时期福建省对台工作的资源与经济优势

  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核心之一是加强海峡两岸经济合作与经济发展,促进海峡两岸经济的共同繁荣。经济合作与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资源与经济条件。在新的形势下,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时期,福建省对台工作尤其是闽台经济合作的资源与经济优势正在发生新的变化。

  自然资源与经济资源的差异是福建省与台湾经济合作的重要前提。资源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矿产、能源、土地、人力、技术、资金、管理等,其中有些资源是可以发生转化的。台湾经济发展曾有许多资源与优势,但在经历数百年的开发或发展之后,有些资源优势弱化(如煤炭资源的枯竭与政治问题对区位优势的制约等),当今已没有庞大的发展腹地与足够的自然资源,制约了台湾经济尤其是部分产业的进一步扩展。

  福建省对台工作尤其是对台经济合作有一定的资源与经济优势。福建省的港口、对外运输、海洋渔业资源、林业资源、水力资源(可开发利用的水资源1075万千瓦)、矿业资源(已探明矿产储量的矿中有86种,其中储量较多的有11种)以及丰富的风电资源等,远优于台湾,在海峡两岸尤其是闽台经济合作中有很大的潜力与优势。

  近年来,福建省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有超越台湾之势。据研究,2004年以来,福建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总额超过过去50多年(1949-2003)的总和,以交通运输为核心的现代基础设施迈上一个新的台阶,高速公路里程已突破2000公里,“一纵两横”高速公路主干网通达全省所有区市;铁路里程累计突破2100公里,温福铁路、福厦铁路、龙厦铁路、厦深铁路、向莆铁路等相继开通或即将开通。交通运输设施的改善,让过去福建省的地理劣势转为新的发展优势,打通了台湾经福建进入内地的通道,有助于促进福建省与台湾更大范围以及海峡两岸的经济合作。尤其是在新的形势下,福建省与台湾的海陆运输体系获得恢复与发展,包括海运、空运等在内的立体运输体系逐步形成。在未来发展设想与规划中,还有经过福建到台湾的京台高速与昆台高速运输体系以及从福建到台湾的海底遂道,将大大缩短福建与台湾的时空距离,有助于形成一个新的闽台次区域经济圈与生活圈。

  福建省这种资源与经济优势,为福建省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时期开展对台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与保障条件,福建省有能力、有资源,更好的开展对台工作,发挥更大作用。目前尽管福建省经济规模与人均GDP远低于台湾,但福建省经济处在持续上升发展时期,台湾经济增速则大大放慢,两者的经济差距在持续缩小。福建省经济规模在大陆的排名已从1978年的第22位持续上升到中上水平,近年保持在12位左右,经济规模已突破万亿元人民币大关。福建省综合实力的提升以及福建沿海城市群的形成,增加了福建省对台工作尤其是经济合作的筹码,厚植了未来闽台经济合作的基础。

  在这些自然资源与经济资源优势之外,福建省还有重要的对台人才资源优势。涉台工作尤其是基层民间交流,语言因素十分重要,目前大陆只有福建闽南地区较为广泛使用闽南语,与台湾闽南人有共同的语言,易于交流与沟通。在两岸和平发展时期,未来涉台工作需要更多懂闽南语、更瞭解台湾闽南文化与社会民情的人士参与,并担当重任。福建省也是对台研究智库与人才最充足的地区,可在对台工作中发挥更重要的政策研究、政策谘询与政策建言作用。

  (五)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时期福建省对台工作的政策优势

  上述福建省对台工作的独特优势确立了福建省在对台工作与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的政策优势。福建省在历史上就是最早对外通商的省份之一,是改革开放后最早实施对外开放的地区之一,也是最早对台实施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省份之一。尤其是在涉台工作与两岸交流合作方面,福建省享有更多的特殊权力与灵活政策,这不是任何其他省份或地区所能相比的。福建省最早开放与实施对台小额贸易及设立对台小额贸易公司,最早设立国家级的台商投资区(海沧台商投资区与杏林台商投资区等),最早设立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并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扩大到全省的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福建省对台工作与两岸交流合作中的这些政策优势促进了福建省对台工作的开展,并取得了显着成效。

  近年来,中央与国家有关部门在制订经济发展规划中,逐渐将海西或福建单独列入,并给予政策上的特殊支持与倾斜。早在2004年9月,福建省在华东召开的“十一五”规划座谈会上,国家发改委便已明确表态支持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尽可能将海西的公路、铁路、港口等建设规划纳入全国交通发展规划。此后,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商务部、农业部、信息产业部、国家林业局、海洋局、旅游局、海关总署、国家电网公司等先后在编制本部门《十一五发展规划》时,将支持海西建设写入各自的纲要之中。目前,海峡西岸城市群列为全国八大重点发展城镇群;海峡西岸现代农业列入全国农业发展规划重点开发区域;海峡西岸经济区列为“十一五”海洋事业六大重点发展区域;福厦沿线升级为国家级信息产业基地;海峡西岸被列为国家12个重点旅游区之一;海峡西岸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一并列为国家林业生态体系建设重点。其中,2004年国务院审议通过的《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提出北京到台湾的高速公路建设规划(代号G3,简称京台高速),起点为北京,途径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安徽、福建,终点为台北,全长2030公里;2008年3月,铁道部与福建省政府在京签署了《关于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新一轮铁路建设的会议纪録》,其中包括了京台、昆台(昆明—台湾)两条高速铁路建设计划;福建规划从2010年起再建1200公里铁路,其中包括京台高速铁路建设,计划以海底隧道方式从厦门入海,扺达台湾。可见,中央政府已将以福建省为主体的海西甚至台湾已逐渐纳入国家整体经济发展规划与布局之中。中央有关部门还对海西建设提供了重要的金融支持。2005年3月,中国农业银行与福建省人民政府签署了《共同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农行在未来五年向福建省提供800亿元的信用额度。同年4月,国家开发行银行与福建省人民政府签署了《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达成未来五年以开发性金融的形式向福建省提供410亿元的政策性贷款。

  可以说,中央及有关部门支持以福建省为核心的海西发展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海西经济的快速发展,进一步确立了海西在两岸经济关系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海西与台湾的经贸合作尤其是次区域经济合作取得长足发展。

  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时期及两岸关系和平框架建构过程中,中央又赋予了福建省在对台工作中有更多资源、更多权力、更多特殊政策与更多责任。这不是其他省市所能享有的,可以说是福建省独有的。尤其是国务院公布的《关于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赋予了福建省在两岸关系发展中享有“先行先试”的政策权力,并提供了大量的经济资源。在此基础上,国务院于2011年11月正式批复《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把平潭建设成为“两岸同胞合作建设、先行先试、科学发展的共同家园”,尤其是赋予了福建省在平潭这一特定地区探索两岸“共同规划、共同开发、共同经营、共同管理、共同受益”的两岸合作新模式。

  中央赋予福建省对台工作与推进两岸关系发展的这些特殊政策,为福建省有效开展对台工作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与便利,福建省可以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时期发挥更大的、更为特殊的作用。

  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时期福建省对台工作的重要地位

  福建省对台工作的独特优势决定了福建省在中央对台工作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尤其是建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是一个重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问题复杂,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协作、配合与努力。其中福建省与台湾历史渊源深厚,关系密切,往来便利,有着诸多独特优势与条件,扮演着更为重要的地位与角色。

  就历史发展过程看,福建省从早期对台军事斗争前沿到逐步转变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经济合作的工作前沿,是一个历史性的战略转变。在两岸关系处于军事对峙时期,福建省就是对台军事斗争的前沿与前线,扮演武力解决台湾的前沿阵地,福建省的经济建设必须符合与服从国家对台军事斗争的大局与战略需要。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时期,福建省对台工作重点逐步转变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前哨站,是两岸交流合作的开拓者、探索者与先行先试者,发挥推进与加强两岸经济合作、文化交流与民间往来的重任,而且未来还要继续担当这样的历史重任。

  福建省要积极扮演中央对台政策与制度创新的重要作用。长期以来,福建省积极落实中央对台方针政策,探索对台工作思路,取得了重要成绩,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时期尤其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建构过程中,福建省应担当与扮演中央对台政策试验性与探索性的角色。一方面,福建省在对台工作与两岸交流活动中,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与有所创新,不断提出新的、富有创造性的政策与措施设想,在获得中央认可后,在福建省试行或推行,然后在其他地区逐步推广。另一方面,中央在制订对台政策中,将会更多的选择与台湾关系十分密切的福建省作为试点或试验,然后全面推广与实施,从而形成一套新的对台政策的建构体系与运作模式。

  福建省获准建立平潭综合实验区,打造“共同规划、共同开发、共同经营、共同管理、共同受益”“五个共同”两岸合作新模式,就是一种全新的两岸合作,在理论上是一大创新,是分裂国家或未统一国家通过局部“一区共治”、“共建共管”实验向全局扩展、最终走向统一的“一国共管”与“共建共管”的一种新创制。如果这一合作模式与制度创新能够成功实现,将为两岸实现和解与和平、进行“共同治理”与社会政治融合甚至和平统一,积累经验,丰富相关理论,开辟新的道路。在某种意义上讲,这一创新丰富与发展了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理论的思想与内涵。

  福建省对台经济工作具有重要地位,在推动闽台经济或两岸经济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与共同繁荣中扮演关键性角色。福建省的经济规模不算大,2010年GDP首次突破1万亿元亿人民币大关,落后于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等经济大省,与台湾GDP也有很大差距,福建省对台贸易额也没有粤台、浙台等贸易量大,台商对福建省投资也较广东省、江苏省等地为少,但福建省在对台经济工作中却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其重要性却远高于这些经济发达省份与其他地区,关键在于福建省与台湾有独特的“五缘”优势,中央赋予了福建省更多的对台工作重任,赋予福建省在对台经济交流与合作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与地位。上世纪80年代初期,设立厦门特区,就有肩负优先开展对台经济工作的战略考虑,像其他三个特区均设立在广东省、与利用港澳优势的战略考虑一样。2010年,中央扩大厦门特区范围,厦门全境内实施特区政策,对厦门以更开放、更特殊的政策开展对台工作尤其是与台湾经济合作创造了新的机遇,也为两岸特区对特区的对接与合作提供了新的条件。另外,福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与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创立也为两岸农业合作开创了新的道路,提供新的合作模式。

  建立两岸共同家园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时期中央对台战略的新思维与重要政策。在落实与实现这一目标政策过程中,核心是要培养台湾民众两岸共同家园与两岸一家的新意识,增进中华民族与中国的认同。福建省建立平潭综合实验区的核心功能之一就是作为两岸共同家园的实验平台,福建省在未来对台交流与社会融合中的战略地位将更为重要。

  设立平潭综合实验区的一个重要功能与意义就是,增进两岸“共同家园”意识与理念,强化两岸同胞的国家认同。建立两岸“共同家园”已成为新时代背景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时期中央对台工作的重要思想与发展路线。2008年12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强调,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包括大陆和台湾在内的中国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家园,两岸同胞有责任把她维护好、建设好。就是说建设包括台湾与大陆在内的两岸“共同家园”,是两岸同胞的共同责任与义务。在现阶段,在两岸政治分歧仍然巨大的情况下,如何形成与培养两岸“共同家园”的意识与理念?如何建设两岸的“共同家园”?有许多措施与途径,其中平潭综合实验区所赋予的“五个共同”两岸合作新模式,就是要为两岸同胞提供一个建设两岸“共同家园”的示范和实验平台,目标就是要培养两岸同胞对“共同家园”或对国家(中国)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培养他们的主人翁精神,增进他们的国家认同,形成新的两岸命运共同体意识,实际上也是落实中央“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重要对台思想,体现台湾人民当家作主的精神。

  现阶段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挑战之一是台湾民众对国家与身份认同发生了很大变化,岛内分离主义意识持续发展,许多民众在国家认同、国家意识方面存在错误认识。面对这样的局面,增强台湾民众对中国与中国人的认同就成为迫切面对的重要课题与任务。平潭综合实验区“五个共同”的重要目标与任务就是通过建立“共同家园”这一实验平台,培养台湾民众对中国人身份的认同与中国的国家认同。因此,平潭综合实验区实施“五个共同”两岸合作新模式的一个重要目标就在于彰显“平潭是两岸人民的平潭”、“两岸人民是平潭的共同主人”这一思想,来塑造“中国是两岸同胞的中国”,“两岸同胞是中国的共同主人”这一意识与思想,从而增强两岸民众对“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共同认同与认知,消解偏离中国统一的台湾主体意识与分离意识,增强中华民族的国家意识。

  可以说,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时期,福建省在对台工作中不仅要扮演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先行先试者或实验者的角色,更重要的还要扮演培养台湾民众“两家一家”、“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两岸共同家园意识,增进两岸的社会融合,实现海峡两岸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为两岸和平统一创造条件。

  第二节两岸经济关系发展新格局为福建省带来的

  挑战与机遇

  一、两岸经济合作发展新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近年来,海峡两岸经济合作与经济关系正在发生重要变化,一种新的两岸经济合作与经济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海峡两岸交通运输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对两岸经济合作与两岸关系发展影响深远。在两岸“三通”尤其是未实现两岸直航之前,海峡两岸经济关系是一种间接、不正常的发展格局。2008年,海峡两岸相继实现海上与空中直航之后,台湾海峡变为繁忙的海上、空中运输走廊,促进了两岸经济关系的发展,也成为台湾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两岸实现直航之后,大大缩短了海峡两岸的时空距离,为海峡两岸经济合作与人员往来提供了便利条件,创造了两岸更大的经济合作空间,大大改变了台湾的经济格局与经济地图。

  两岸贸易与双向投资有了新的发展。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两岸贸易一直呈现较快发展之势,成为推动两岸经济关系发展的重要力量。两岸实现直航尤其是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及逐步落实早期收获清单后,两岸贸易自由化迈出了重要一步,两岸贸易获得新的发展,2011年,海峡两岸贸易突破1600亿美元,有望在三年内突破2000亿美元。

  两岸相互投资格局更是出现全新的发展态势。在台商对大陆投资持续增加的同时,大陆台资企业返台投资与大陆企业对台投资也获得新发展。投资是两岸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与表现形式,也是推进两岸经济合作的重要动力。近年来大陆经济环境发生了新的重大变化,但台商对大陆投资持续扩张的态势没有改变,而且在推进沿海地区投资企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加快对内陆与中西部地区的投资转移,近年来有多个超过上亿美元的台商重大投资项目集中在中西部地区。与此同时,在台湾当局于2009年7月开放大陆企业赴台投资后,大陆企业对台投资迈出重要一步。目前大陆企业对台投资规模不大,到2012年1月底,投资项目合计208项,投资金额3.08亿美元,但意义重大,标志着两岸双向直接投资的发展与新投资格局的形成,而且未来仍会有新的发展。

  两岸经济合作逐步进入制度化、机制化发展新阶段。2008年初以来,海峡两岸签署了十多个经济合作协议,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两会于2009年6月签署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标志着两岸经济合作由过去的市场机制主导向制度保障机制的过度与转变,是海峡两岸经济迈向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开端。其中,“早期收获清单”已付诸实施,并取得初步良好效果,促进了相关降税产品的贸易增长与相关产业的发展,提升了两岸尤其是台湾相关产品或产业的竞争力。未来ECFA的后续协商将陆续展开。其中,两岸投资保护协议已达成阶段性共识,有望在2012年上半年正式签署。最重要的两岸货物贸易协议与服务贸易协议等协商将逐步展开,尽管困难很大,但会持续向前推动。尤其是美韩自由贸易协定(FTA)开放范围很大,实施进程非常紧凑,对台湾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将形成很大压力,有望成为促使台湾加快与大陆协商的动力。随着ECFA的后续协商与落实以及两岸经济关系的全面发展,两岸贸易自由化与经济合作将迈前一个新时代。

  与此同时,两岸经济合作也将逐步进入所谓的“深水区”,涉及复杂的经济利益分配与各自制度的调整与变革,经济竞争也将更加激烈,未来两岸经济合作面临更多的困难与挑战。两岸曾积极推动的两岸租税协议在签署前夕告停,至今未能签署,也没有进一步的讨论。海峡两岸在台商的强烈要求下积极推动签署两岸投资保护协议,但由于在促进投资与投资自由化、国民待遇、争端解决机制等方面的主张存在较大差异,还涉及到两岸相关法律制度的修改与对接,因此数度延后,迟迟无法签署,显示了两岸经济合作面临的困难越来越大。两岸经济合作尤其是制度化协商面临新的困难,但并不会阻碍两岸经济合作的持续进行与发展,两岸经济合作将在新的环境下寻求突破与发展。

  二、两岸经济关系发展新格局对福建省对台经济工作的挑战

  在两岸关系紧张、对峙时期,特别是在两岸“三通”没有实现及两岸经济机制化未建立之前,福建省对台经济合作较其他省市或地区具有更大、更明显的优势,即所谓的“五缘优势”。但在两岸关系进入和平发展时期,尤其是在两岸经济关系格局出现重大变化的情况下,福建省对台经济合作环境发生重要变化,面临新的竞争与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

  (一)福建省原有对台工作政策优势相对弱化

  长期以来,福建省对台工作尤其是对台经济合作方面享有不少特殊政策,包括在小额贸易、投资、航运、通汇、新台币兑换等方面均有特殊的政策,促进了闽台经济交流与合作。但在两岸关系进入和平发展时期,尤其是海峡两岸直航与签署ECFA之后,经济合作在海峡两岸全方位展开,贸易自由化有了新的发展,福建省享有的特殊政策相对减少,政策优势有所弱化。以海西最先享有的“先行先试”这一颇具创见性的独特政策而言,“先行先试”逐步成为改革开放的一个新举措,开始在大陆多个经济开发区或实验区推广,如天津滨海新区、上海浦东、重庆两江等均开始强调“先行先试”,而且获得中央的支持与认可,在区域经济发展与两岸经济合作中,“先行先试”政策在许多地区开始采用,不再是福建省或海西所独有的政策特权。

  在开放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旅游问题上,北京、上海、厦门等三个城市成为首批开放的城市,福建只有厦门市成为第一波对台开放城市,福州市等其他福建大中城市并没有列入,更没有将福建全省作为赴台个人旅游的试点,说明福建省在新形势下对台经济合作享有的独特优势不再突出。

  在这种新的形势下,福建省如何在未来对台工作与两岸经济合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享有更为特殊的政策,是福建省必须面对与思考的重要问题。

  (二)各省市积极展开对台经济合作,呈现全方位的发展态势,福建省面临的竞争更激烈

  在两岸经济合作全面开放之前,福建省在对台工作尤其是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中一直走在前面,中央最早涉台经济政策措施的实施主要集中在福建省,如国务院最初批准的国家级台商投资区就是厦门的海沧与杏林两个台商投资区,两岸“试点直航”选择了福建的厦门港与福州港。然而,在台湾当局两岸经济政策逐步开放与两岸经济合作全方位展开的情况下,大陆其他地区纷纷加入到两岸经济合作的行列,形成一种新的多元发展格局与竞争态势,福建省的独有优势相对减弱。在省市区高层领导赴台考察与经贸活动中,北京、上海及广西等多内地省份领导赴台考察活动引起的关注程度及签署的经济合作协议数量远超过福建省。

  在台商对大陆投资与经济合作布局中,大陆营商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出现新的重大变化,内陆与中西部的资源、成本优势逐步展现出来,对台商形成新的吸引力,福建等沿海地区投资成本上升,不再成为台商首选。同时,内陆省份也以更大的资源与成本优势对台商提供更大、更多的政策优惠,加快了台商投资从沿海向内地转移,对福建省吸引台资与闽台经济合作形成新的压力。目前,台商对重庆、成都、武汉、河南(郑州)、山西(太阳、晋城)、广西等内地投资迅速增加,形成新一轮的投资热,出现一批新的重大投资与合作项目,而台商对福建省的重大投资项目相对有所下降或减少。

  在区域发展中,目前大陆已有30多个城市提出建立区域金融中心设想,其中以争取台湾金融机构为主的区域性海峡两岸金融中心也有多个,对福建省力图建立区域性海峡两岸金融中心形成压力与挑战。在海西经济规模相对不大、金融业不够发达的情况下,福州或厦门能否成为区域性海峡两岸金融中心存在变数。ECFA签署之前,台湾金融机构曾积极布局福建,如台湾富邦银行入股厦门商业银行,后更名为厦门银行。ECFA之后,尽管福建省出台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台湾金融机构在福建投资布局,但效果不明显。台湾金融机构在大陆的投资布局并没有以福建省或海西为主,华东、华南与华北(上海、南京、北京、广州)等成为台湾金融机构布局的重点。到2011年底,大陆6家台资银行分行,长三角有5家(上海、昆山与苏州)、珠三角1家(深圳),福建省与其他地区还没有一家台资银行分行。可以说,两岸经济合作全面展与地区竞争日益激烈,对福建省与台湾经济合作形成新的挑战与压力,面临新的政策调整,需要寻找新的定位与出路。

  (三)福建省面临两岸直航后原有航运优势流失的挑战

  在海峡两岸直航没有实现之前,福建省率先与台湾实现了海上“试点直航”,海峡两岸的转口货物运输通过福建的福州马尾港、厦门港与高雄港进行运输,有利福建省与台湾航运业的发展。但两岸实现海上直航后,海峡两岸经台湾转口到大陆的货物运输,不必再经过福建省的两大港口,而是选择更多的大陆港口,尤其是现代化程度更高、货物流量规模更大的上海、深圳、宁波甚至太仓等港口,福建省与台湾的“试点直航”历史宣告结束,闽台运输量增长放慢。同时,由于福建省经济腹地小,经济不够发达,贸易货物量相对较小,无法成为两岸航运的集散中心,目前福建仅是两岸农产品的集散中心。

  就两岸空中直航而言,福建有厦门、福州等重要空港,距离台湾最近,更具航运优势,但福建省没有特大都市,人口流动量不大,又地处东南沿海边缘,未形成区域性空运中心。在大陆对台开放的众多机场空港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航点班机量远远超过福建的福州与厦门机场。其中,高雄到厦门、台北到福州的航班也远少于台北到北京、上海、深圳的航班。

  在两岸直航之前,民进党上台之后推金门马祖与福建省沿海地区的海上通航或所谓的“小三通”,福建省与金马地区率先实现了“小三通”,而且发展迅速,促进了福建与金马及台湾本岛的航运与商务发展。但在海峡两岸实现直航之后,两岸民众经“小三通”往来两岸的人数增幅有所下降,货物运输增幅放慢,福建省区位航运与对台经济合作优势相对弱化。

  (四)ECFA之后福建省对台经济合作与区域经济整合面临的挑战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过程中,不少学者曾提出两岸经济一体化发展路径设想之一是,率先推动或实现闽台或海西与台湾的经济整合即建立闽台经济自由贸易区,然后逐步扩大到海峡两岸自由贸易。不过,海峡两岸经济合作与经济一体化发展呈现非常规化发展特征。台湾当局为避免在两岸合作中所谓将台湾地方化,对闽台之间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框架一直持排斥态度,闽台经济整合或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主要停留在大陆尤其是福建学者的学术讨论层次,未能纳入政策讨论,更没有两岸的协商。2008年初,国民党重新上台执政后,海峡两岸在很短时间内签署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这是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机制化发展以及两岸经济整合的重要里程碑。在经济一体化概念下,ECFA是两岸自由贸易区的初级形态,中期目标是建立两岸自由贸易区,核心是未来两岸絶大多数货物贸易实施零关税,服务贸易大幅开放,目前正在向这一目标推进。可以说,ECFA的签署,两岸经济合作在海峡两岸全面展开,原本设想的率先在福建省或海西施行的区域性经济一体化发展设想失去现实意义。从目前两岸经济一体化发展态势看,很难再走闽台经济区或海西与台湾经济一体再到两岸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路径,福建省必须寻找新的闽台经济合作道路。

  另外,随着ECFA后续协商与推动,两岸货物贸易协议、服务贸易协议的签署,两岸市场开放全面展开,在两岸实施新的“国民待遇”,福建省很难再有特殊的“国民待遇”,福建省如何扩大与深化闽台经济合作,就需要有新的思路与新的政策选择。

  三、两岸经济关系新格局对福建省对台工作与经济合作的机遇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新的格局的出现与形成,尽管对福建省对台工作尤其是经济合作提出新的挑战,政策优势弱化,地区之间竞争更激烈,但同时也为福建省在新的形势下开展对台工作与开展经济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新的机会。

  (一)中央赋予福建省对台工作与两岸经济合作新的重任

  中央一直非常重视福建省在对台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赴福建省考察对台工作与经济建设,提出许多重要的对台工作政策主张,赋予福建省新的对台工作使命与重任。

  在十七大政府报告中,中央率先提出支持海西等台商投资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主张,也是首次将海西纳入中央的政策规划之中。2009年5月,国务院公布《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不仅海峡西岸经济区由地方政府决策上升到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而且赋予福建省更为重要的对台工作重任,即由福建省主导、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与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尽管由福建省全省、广东省东北、浙江省南部、江西省东部地区共同构成,但主体是福建省,而且国务院文件“意见”也是强调“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意见”第一部分第一条就明确指出,“当前两岸关系出现重大的积极变化,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加快发展和开展与台湾地区合作提供了重要机遇。支持福建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是进一步发展福建省比较优势,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中央对以福建省为主的海西在两岸关系发展中赋了新的战略定位即“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独特的对台优势和工作基础,努力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实施先行先试政策,加强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地区经济的全面对接,推动两岸交流合作向更广泛、更大规模、更高层次迈进”。海西发展的关键是福建省,也是中央赋予了福建省在推进海西在两岸关系发展中的新角色。

  在这样的战略部署下,中央仍赋予福建省在对台工作尤其是对台经济合作中更多的权力与资源,这不是其他省市或地区所能相比的,这是福建省最大的对台政策优势。关键是如何利用好,发挥好,将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效果,将政策设想与规划变为现实。

  (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福建省对台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海峡两岸军事对峙时期,福建省是对台军事斗争的前沿,经济建设受到影响。在两岸关系仍处于对抗与无法直航时期,在两岸经济合作处处受到台湾当局的政策限制时期,中央赋予福建省特殊的对台政策优势与区位优势无法充分发挥,也制约了福建省的经济发展与对台工作的开展以及闽台经济合作。在海峡两岸进入大交流、大合作时期,尤其是在两岸实现直接“三通”与签署ECFA之后,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进入直接、双向往来的新阶段,也迈入全面合作的“ECFA时代”,台湾方面对两岸往来与两岸经济合作的政策持续开放,限制大大减少,闽台经济合作的大环境得到重大改善,闽台人员与货物往来不必再绕道港澳,福建省对台经济合作的区位优势、文化优势、政策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挥与展现,福建省对台工作有了更广大的发展与施展空间。福建省与金马地区及台湾本岛之间形成一个新的通道,有利闽台经济合作与发展。

  福建省如何从过去对台军事斗争与两岸不完全开放下的对台工作及经济合作局面转变为和平发展时期、两岸全面开放背景下的对台工作,如何打好“和平发展”与“经济合作”这两张牌,让福建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新形势下两岸经济合作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是福建省未来对台工作调整与决策的重点。

  (三)平潭综合实验区与厦门特区成为福建省对台工作与经济合作的新引擎

  就大陆对台政策与战略而言,在不同时期或不同时代有所调整与变化。和平统一是上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中央对台方针政策的重大战略调整,在具体政策上,实现海峡两岸“三通”就成为重要的具体工作。“三通”实现后,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与持续推进ECFA的协商、落实,就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时期最重要的对台经济工作重点。ECFA的签署为福建省对台工作与闽台次区域经济合作赋予新的内涵与新的时代意义。

  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中央在赋予福建省担当加快推动海西建设及海西与台湾经济合作重任的同时,再次确立了建立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发展战略,赋予平潭综合实验区实行更特殊、更灵活的政策和措施,开展两岸经济、文化、社会等多领域交流与合作的综合性实验,积极探索“共同规划、共同开发、共同经营、共同管理、共同受益”的两岸合作新模式,为建设“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提供示范。

  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开放开发初期或在较长期时期内,仍以经济建设为主,中央与地方提供了庞大的资金与政策支持,大力推进平潭岛的开发建设与两岸经济合作,让平潭综合实验区成为海峡两岸尤其是闽台经济合作的新热点,更成为福建省加强对台工作与闽台经济合作的新引擎。

  同时,在新的形势下,中央也将厦门特区范围扩大到厦门市全境,特区面积扩大了数倍,意味着厦门特区享有更多的特殊政策,尤其是在对台经济合作中,可采行更多、更灵活、更特殊的政策,加快厦台或闽台经济合作。厦门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与优越的自然环境,对台湾投资者有很大的吸引力,建设厦门两岸区域金融中心也是目前中央正式确立的两岸区域性金融中心,让厦门在未来闽台经济合作中扮演更为重要的新角色,成为福建另一个对台工作与闽台经济合作的新引擎。

  福建省未来要充分发挥与用好平潭综合实验区与厦门特区这两个对台工作与经济合作的新引擎,将福建省对台工作与闽台经济合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四)为闽台经济产业对接与深度合作对供了新的机遇

  长期以来,制约闽台经济合作的重要障碍之一是,福建省虽然距离台湾很近,具有地缘与文缘等多种优势,但福建省与内陆周边地区交通运输体系落后,经济腹地不足,经济发展局限于闽东南等沿海地区。经过福建省多年的努力与海西建设,福建省与周边地区交通设施条件已大为改善与改观,也延伸了福建省的经济发展腹地,大大加快了运输与物流的速度,为福建省与台湾产业的对接、合作、定位提供了新的机遇,福建省对台经济合作的潜力与能力将得到新的发挥。闽台经济合作在两岸经济合作中的地位与角色更加重要,其独特性将得到新的展现与发挥。

  产业合作是ECFA的重要内容之一,已成为海峡两岸经济合作的热点与重点,也是促进两岸经济发展与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福建省经济建设规划与台湾当局提出的“黄金十年”经济建设规划中,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成为共同的经济发展目标,为海峡两岸产业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机遇与空间。2011年10月,海协会与海基会第七次负责人会谈在天津举行,并公布了《海协会与海基会关于加强两岸产业合作的共同意见》,双方同意,继续完善两岸投资环境,发挥产业互补优势,研究双方产业合作布局,扩大产业合作范围,提高产业合作层次,强化合作创新能力,发展自主品牌,促进两岸产业转型升级,预示着两岸全方位的、多元的、深层次的产业合作逐步展开。福建省在“意见”确立了海西产业发展(重点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与建设现代化海洋产业开发基地)基础上,抓住两岸产业合作的新机遇以及台湾产业持续转移的机会,选择优势与重点产业,加快闽台产业合作进程,实现有效对接,深化合作,建设闽台产业成长新走廊。

  第三节两岸社会文化交流新趋势下福建省对台工作的

  新课题

  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时期,海峡两岸社会、文化交流将呈现持续、稳定发展态势,两岸关系将逐步迈入社会融合与文化交融的时代,有助于消除两岸之间的误解与误会,消除对抗与对立,实现两岸的和解与和平,促进两岸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建立和谐的两岸社会。两岸社会、文化交流形势与两岸社会文化关系的发展,为福建省对台工作提供了的新机遇。

  一、海峡两岸社会文化交流发展新趋势

  (一)两岸社会关系与社会交流呈现多元化的快速发展之势

  海峡两岸关系恢复与改善之后,探亲、旅游、经商等两岸交流活动逐渐增多,而且日益密切,两岸社会关系得到新的发展。

  广义两岸社会关系是两岸关系发展过程中两岸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法律等交流与互动的总称。狭义两岸社会关系是两岸经济关系、军事关系与政治关系等之外的两岸社会层面的民间往来、交流与互动等活动,其主要表现形式是海峡两岸民间的交流交往与两岸社会互动。具体而言,两岸社会关系包括了宗亲关系、婚姻关系、商业关系、工作关系、事业关系等多重社会关系。

  两岸社会关系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两岸各种社会交流活动的广泛发展。两岸交流活动形式与范围非常复杂与多样。依台湾“海基会”分类,两岸人员交流分为社会交流、观光交流、专业交流、经济交流、文教交流、婚配与定居交流、金马“小三通”交流与其他交流。依台湾“陆委会”的分类统计,两岸社会交流主要包括探亲、团聚、探病、奔丧、就医与其他等事项。两岸社会交流也有广义社会交流与狭义社会交流之分。广义两岸社会交流应是海峡两岸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种交流活动的总称,而狭义两岸社会交流则主要是与狭义两岸社会关系相关的两岸民间交流往来互动活动。

  近年来,两岸社会交流逐步从单边、不对称、非正常的形态向双向、直接、均衡与正常化方向发展,而且规模持续扩大,交流日益多元化。据台湾“陆委会”统计,1988年,台湾居民赴大陆人数为43.8万人次,1990年达到近90万人次,2000年增加到311万人次,2010年达514万人次,2011年为526万人次;到2011年底,台湾民众赴大陆人数累计达6668万人次,接近台湾人口总规模的3倍。大陆民众赴台社会交流尽管始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快速发展则始于2008年5月国民党重新上台执政之后。2005年以前,大陆居民赴台人数每年总计不超过20万人次,2006年至2008年保持在30万人次左右;2009年开始,随着台湾当局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政策的实施,大陆赴台人数呈现爆发式增长,2009年达到97万人次,2010年达163万人次,2011年为184万人次;到2011年底累计大陆居民赴台总人数达664万人次。2011年,两岸人员相互往来规模达到677万人次,近年内有望将突破1000万人次。

  两岸社会交流与人员往来会持续快速增长,两岸交流的内部结构会出现新的调整。依台湾“陆委会”统计,到2009年8月底,大陆居民赴台申请入境总人数累计达到300.6万人次,实际批准入境人数为293.3万人次,其中狭义社会交流人数最多,为112.8万人次,占38.5%;观光交流居次,计78万人,占26.6%;专业交流49.4万人次,占16.8%;定居与居留31.1万人次,占10.6%;经济交流25.8万人次,占8.8%,教育交流23.5万人次,占7.9%;其他交流12.8万人次,占4.4%;“小三通”9.2万人次,占3.1%。此后,由于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人数的大规模增加(采“团进团出”模式)尤其是“自由行”(个人旅游)政策的持续开放,以及两岸经济合作的扩大与深入,未来两岸社会交流,观光交流规模会大幅增加,已成为最大交流项目;同时经济交流、文化与社会交流的人数会也会有较快增长。其他领域的交流人数虽然都会呈现增长态势,但所占比重将会有所下降。台湾民众赴大陆交流人数因基数庞大,未来增长速度会放慢,但规模会持续扩大;而大陆居民赴台交流人数持续快速增长,规模持续扩大。

  表1-1海峡两岸人员往来规模与趋势(单位:万人次)

  略

  (二)两岸社会交流日趋组织化与机制化

  在海峡两岸社会关系中,两岸社会交流组织化与机制化增强。海峡两岸有广泛的社会团体或组织。据台湾中华征信所统计,到2010年6月,大陆社会团体达23.8万个,台湾则有9422个。这些社会团体与组织既是台湾或大陆政府龢民众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与平台,也是两岸交流活动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与重要互动平台。

  为适应海峡两岸各种交流活动,提高交流效果,台湾与大陆内部纷纷成立了各种各样从事或促进两岸交流与合作的机构或组织,成为海峡两岸对口交流的重要组织者与推动者。如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两岸发展研究基金会、海峡两岸商务发展基金会、大陆探亲服务协会、中华两岸劳动关系发展协会、两岸关系文教基金会、海峡两岸青少年交流基金会等,估计有数百个之多。大陆也先后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海峡两岸经贸协调会、全国台湾研究会、海峡两岸旅游协会、中华经济促进会、海峡两岸互联网交流委员会、广东省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等。两岸这些众多的社会团体或组织既是两岸社会交流与互动的重要载体,也是两岸社会关系发展组织化的重要表现。

  海峡两岸社会团体与组织的交流、往来,通过签署合作协议或建立各种论坛平台,实现了专业化与机制化发展。在两岸关系发展的新形势下,海峡两岸众多社团组织展开广泛往来与交流,签署了许多互动合作协议,达成许多合作共识,举办各种交流论坛。两岸文化组织、体育组织、经济组织、农业组织、工会组织、公益组织等各种社会团体广泛往来,举行定期与不定期的、正式与非正式的交流活动。近年来,先后出现海峡妇女论坛、海峡两岸商会论坛、海峡两岸工会论坛等,这种论坛式的交流逐步呈现制度化与机制化的发展趋势,在海峡两岸轮流举行。以工会交流为例,海峡两岸工会组织团体举办的“海峡两岸工会论坛”与“海峡职工论坛”,促进了两岸工会及劳动界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了两岸职工界的相互瞭解。2011年1-10月,大陆各级工会组织已有110个团队、共计1612人次赴台交流访问,台湾有30多个团队、1500多人到大陆参观访问,近年来两岸职工与工会交流人数超过万人。

  (三)海峡两岸基层社会交流日益广泛

  近年来,两岸社会领域的交流与交往呈现前所未来有的发展态势,尤其是在两岸高层交流活动增多的同时,两岸民间与基层交流显着增加,成为两岸社会关系发展的重要标志。

  两岸民间与社会基层交流包括了教师、职工、社区、农民、农村、乡镇等参访与交流活动,改变了过去两岸交流集中在商务、公务、专业以及大都市为主的交流模式。2009年开始每年在福建省多个城市举行的综合性“海峡论坛”,是两岸民间与基层经济文化交流的新平台。其最大特点是民间性、广泛性、参与性,尤其强调民间与基层的广泛参与和交流。海峡论坛议题广泛,涉及经济、农村、文化、教育、艺术、学术等多个方面;参加者广泛,有来自海峡两岸各个阶层、各个领域与部门的代表;人数众多,仅台湾参访人员就在万人上下;论坛内容广泛,有经贸交易会,有高层研讨会,有圆桌会议,有专题论坛,有县市主题日,有文体活动。随着两岸关系的持续发展,海峡两岸的民间与基层社会交流会持续增加,并成为促进两岸关系改善的重要社会力量。

  (四)海峡两岸婚姻关系的发展

  海峡两岸血脉相连。台湾絶大多数民众与大陆有着源远流长的血缘关系,有着特殊历史时期形成的亲属关系与姻亲关系,更有新时期形成的通婚关系。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两岸广泛往来与交流,两岸通婚现象增多,婚姻关系以及由此延伸的依亲关系成为两岸社会关系发展的重要表现。据台湾方面统计,到2009年8月,以亲人团聚名义赴台生活的大陆民众达42.477万人次,其中以定居与居留名义在台生活的大陆民众为31.1万人次,其中依亲者19.5万人次,占62.3%;长期居住者7.2万人次,占23.1%;定居者4.4万人次,占14.1%。依台湾“海基会”统计,到2009年8月,两岸婚姻验证人数为31.121万人,依“内政部户政司”资料,同期实际入境在台湾登记的两岸婚姻量有27.1054万对,显示部分两岸婚姻因受台湾当局政策限制而没有在台定居与生活,大多选择在大陆生活。到2010年,两岸通婚量大幅增加,在台登记的两岸婚配估计为30.5万人,其中有投票权的为9.8万人。

  随着两岸关系广泛发展与两岸交流的持续进行,两岸通婚现象的结构与模式也在发生新的变化。早期两岸通婚模式主要是大陆新娘嫁给台湾老兵、劳工与残疾等弱势群体的婚姻关系,台湾女性嫁给大陆的男姓婚姻很少,属于一种特殊历史条件下的特殊婚姻关系。近年来,两岸通婚逐渐向正常婚配关系发展,即两岸民众在正常交流、交往甚至工作学习中形成的正常婚姻关系,婚配者的职业更为广泛,尤其是台湾女性嫁给大陆男性的人数显着增加。随着海峡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两岸交流的日益频繁,两岸通婚现象会持续增加,会更加普遍,更加正常化,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新纽带。

  两岸通婚现象的增加带来两岸社会关系的新调整与新变化。在台湾的大陆婚配人数的增多及后代的成长,在台湾岛内逐步出现一个新的社会群体,可称之为“新大陆人”或“新台湾人”。他们不同于1949年前后进入台湾的外省人及其外省人后代,而是在大陆出生成长、然后进入台湾社会或者新生一代的父亲或母亲来自大陆的一个新社会群体。尽管目前这一社会群体规模不大,但依台湾平均家庭人口3人估算,目前也有近百万人口的规模。另外,在大陆的台湾婚配,生活工作在大陆,也逐步融入当地社会。这种两岸婚姻结合的新家庭对海峡两岸社会融合有重要意义,延续了海峡两岸的血缘关系,有助于增进两岸的相互瞭解与融合,化解两岸的误解与误会,促进两岸的和谐发展。

  (五)两岸工作与生活关系的新变化

  海峡两岸关系的广泛发展尤其是经济关系的发展,台湾民众在大陆工作与生活现象持续增加,大陆民众在台短期学习与工作也在增多,“两岸族”现象出现,成为海峡关系发展的新趋势。

  在大陆经商、工作、求学与生活的台湾同胞越来越多,越来越普遍。在大陆工作生活的台湾同胞有多少人?目前尚未有正式的统计。学界或台商估计在大陆经商、工作与生活的台湾同胞在100万人到200万人之间,其中以台商为大多数。此外,在大陆就读的台生也非常普遍,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均有,其中以大学生最多,估计目前在校的台湾大学生上万人。新台胞居住与生活较为集中的地方包括上海、北京、东莞、深圳、昆山、厦门、福州、广州等台商投资较为集中的地区。尽管台湾当局对大陆居民在台就学与工作生活有很多限制,甚至也没有开放就业与非婚的定居政策,但两岸关系的发展与两岸交流的日益普遍,大陆民众在台就学甚至短期工作的现象在逐步增多。在台湾当局吸引大陆优秀技术人才的政策下,大陆专业技术人才在台从事短期研究与讲学活动自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开始。大陆学生通过短期交流或交换的方式在台求学,2011年台湾当局正式开放大陆学生进入台湾高校就读,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大陆学生在台就读求学,不仅会促进两岸教育交流,而且是两岸社会关系的重要发展。目前台湾当局还没有开放大陆居民在台工作权,不允许在台就业,但台湾当局于2009年7月正式开放大陆企业赴台投资及允许设立部分办事机构后,大陆投资企业派驻台湾工作的员工也已出现,并在持续增加之中。另外,台湾当局于2003年决定正式开放引进大陆渔民,并从过去不允许上岸改为可上岸居住的“岸置处所”,台湾渔船雇佣大陆渔民的人数从1995年的3506人一度增加到2000年的2万多人,此后下降到2008年的6000千人左右。可以说,在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大潮下,在海峡两岸工作与生活的两岸民众不断增多,“两岸族”现象日益普遍,有利增进两岸人民之间的相互瞭解与社会融合。

  (六)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发展态势

  两岸文化交流是两岸社会关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有其自身的特点,在两岸关系发展中具有更为重要的特殊地位与作用,是两岸关系发展的精神纽带。

  中华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结晶,是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在历史发展与社会演变进程中,台湾文化在中华文化体系之下形成自己的独特性,并深受日本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影响,但并不改变其中华文化的主体与基本属性,台湾地域文化则是与福建省闽南地区一样的以闽南文化为主,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岸文化关系就是中华文化体系下的台湾地方文化与大陆中华主体文化的关系,是特殊历史背景下两岸文化领域交流互动与合作的关系。两岸文化交流非常广泛,包括了学术、教育、宗教、艺术、影视、媒体等,而且更加多元与深入,成为两岸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两岸文化交流的机制化有了新的发展。两岸文化交流合作的机制化发展表现在相关文化论坛的定期举办及文化交流活动、相关领域与部门签署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协议,以及各界对签署海峡两岸文化合作协议的积极推动。近年来,海峡两岸先后建立起定期的海峡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海峡两岸新闻与传媒论坛、海峡两岸教育论坛与海峡两岸茶文化论坛等。其中,2009年7月,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湖南长沙举行,首次以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为核心,论坛就深化两岸文教交流达成六个方面、共29项“共同建议”。这是第一次有两岸文教育主管部门参加的沟通和文化交流活动,也是两岸推动的两岸综合性文化交流合作机制与平台。

  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不断获得新的突破与发展。不同文化领域展开不同的、专业或专门的交流活动,而且签署相关的交流合作协议。其中教育交流与合作是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领域,并取得显着效果。海峡两岸高校合作不断深入,签署各种合作协议,两岸学生交流与就学、学历认证取得重大进展。尤其是国民党重新执政后,马英九当局正式开放大陆学生赴台就读,揭开了两岸教育交流的新一页。

  两岸文化交流的广泛发展,也藴藏着巨大的文化产业合作商机,在海峡两岸共同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背景下,两岸文化创意产业的交流与合作成为一种新的趋势,而且潜力巨大,有助于加深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2011年10月,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文化创意产业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

  为促进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长期有序发展,签署两岸文化合作框架协议逐步成为海峡两岸各界尤其是文化界的共同愿望与目标,希望通过签署这一协议,搭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的新平台,促进与推动两岸文化领域的广泛交流与发展,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文化事业的共同发展。

  二、两岸社会文化关系发展趋势下福建省对台工作新机遇

  海峡两岸社会文化关系的新形势、新发展,对福建省对台工作尤其是对台社会文化交流工作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

  (一)福建省积极推进海西“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建设,开创两岸社会文化交流合作的新局面

  2005年9月,国务院公布的《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对海西战略定位第一项就是“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提出:“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独特的对台优势和工作基础,努力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实施先行先试政策,加强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地区经济的全面对接,推动两岸交流合作向更广泛围、更大规模、更高层次迈进”。福建省作为海西的主体与主导者,在推进海峡两岸社会文化交流与合作,构建新型两岸关系过程中,中央赋予了福建省更重要的历史责任与时代任务。“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尽管是一个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合作内容,但核心与重点是“人民交流合作”,显然更偏重两岸社会层面的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则是强调两岸人民交流合作方面的制度创新与政策先行,开创两岸交流合作的新局面。

  福建省在中央赋予的这一重要政策方针下,已经出台一系列新的、具试验性或探索性的两岸民间交流合作的政策措施。其中,作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重要平台的“海峡论坛”成功举办三届,取得了较为显着的成绩。近年来,福建省也相继出台一系列海西与台湾民众往来与经济交流的政策措施。福建省是海峡两岸民间与社会交流的前沿,海西是两岸交流“先行先试区”,预示着福建将在未来两岸民间社会交流中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承担更为重要的历史责任。预计未来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福建省将会努力打造“海西”概念,树立“海峡论坛”品牌,推动海西地区与海峡东岸台湾的广泛民间交流与合作。

  (二)福建省要积极扮演推进两岸社会融合的重要角色

  实现两岸社会的广泛交流与互动,化解误会与误解,消除心理与心灵隔阂,实现两岸社会和解与融合,推进两岸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福建省与台湾有着悠久的地缘、血缘、亲缘、文缘、商缘、法缘等密切的社会关系,在消除两岸社会对立、化解矛盾、增进相互瞭解与构建两岸和谐社会方面必然扮演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过去30多年来,在海峡两岸关系改善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闽台之间的探亲、商务、文化与旅游往来获得重大发展,闽台人员往来日益频繁,规模不断扩大,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区域性社会生活圈。据统计,1979年至1996年,台胞来闽探亲旅游人数达到250万人次。新世纪以来,随着闽台之间“小三通”的开通及两岸关系的广泛发展,经“小三通”途经往来闽台的人数大幅增加。2001年1月,台湾当局开放“小三通”政策,到2009年底,闽台海上直航累计运载旅客达到511万人次。据金门港统计,2009年,金门、厦门、泉州等“小三通”客运量达到128.2万人次,首次突破百万人次大关,较上年增长31%,创下开航9年来的最高纪録。依福建省交通厅统计,2011年,闽台海空直航运输量持续增长,年运送旅客达235万人次,其中闽台“小三通”海上客运直航旅客为156.7万人次,占直航客流总量的三分之二,到同年底的累计客运量达800万人次,“小三通”成为闽台人员往来的主要方式。金厦生活圈与闽台生活圈逐步形成,不仅人员往来频繁,而且台湾同胞在厦门购房、购物也日益普遍,将进一步促进闽台与两岸社会融合。

  为促进闽台及两岸社会交流与融合,福建省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台更具开放性、前瞻性与开创性的政策措施,为两岸民众交流与往来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甚至制订一套完整的闽台社会交流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构建闽台社会生活圈,密切两地的社会交流、社会互动与社会融合,为向两岸社会一体化发展过度创造条件。

  (三)推进平潭综合实验区“五个共同”两岸合作新模式,建立“两岸共同家园”的实验平台

  增进两岸“共同家园”与“两岸命运共同体”意识和理念,强化两岸同胞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已成为新时代背景下中央对台工作的重要思路与发展路线。2008年12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阐明瞭海峡两岸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建设包括台湾与大陆在内的两岸“共同家园”,是两岸同胞的共同责任与义务。在现阶段两岸仍存在政治分歧的情况下,如何形成与培养两岸“共同家园”及“两岸命运共同体”的意识与理念?如何建设两岸的“共同家园”?有许多措施与途径,其中福建省规划推动的平潭综合实验区所赋予的“两岸人民合作建设、先行先试、科学发展的共同家园”目标与“共同规划、共同开发、共同经营、共同管理、共同受益”“五个共同”两岸合作新模式,就是要为两岸同胞提供一个建设两岸“共同家园”的示范平台和实验平台,培养两岸同胞对“共同家园”或对国家(中国)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培养他们的主人翁精神,增进他们的国家认同,形成新的两岸命运共同体意识,实际上也是落实中央“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重要对台思想,体现台湾人民当家作主的精神。

  落实与实现这一重要目标,是福建省在未来较长时期内对台工作的艰巨任务,需要做出不懈的巨大努力。尤其是要通过这一试验平台,通过两岸两地的社会交流与密切互动,逐步改变台湾民众错误的国家认同观念。

  (四)通过闽台文化深度交流与合作,强化海峡两岸的文化精神纽带

  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对于加强中华文化认同、培养两岸共同文化价值观方面有着重要作用。福建省与台湾均属于中华文化体系下的闽南文化,两地历史文化渊源深厚,具有推进闽台文化交流与两岸文化交流的先天条件和独特优势。

  福建省要在中央对台政策方针下,充分利用中共中央十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一纲领性文件所创造的重大历史机遇,结合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达成的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共同建议”,制订闽台文化交流合作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深化闽台文化交流与合作,开创闽台及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共同传承与弘扬中华文化。

  福建省在两岸文化领域的交流合作要充分利用“先行先试”的政策,实行更加灵活开放的对台文化交流政策措施,从文化认知系统、民俗信仰系统、规范系统、表现系统等展开闽台与两岸文化交流合作。特别是福建省要充分利用与发挥闽南文化、客家文化与妈祖文化等传统文化在闽台及两岸文化交流中的功能与作用,让这些历史文化传统在海峡两岸之间发杨广大,建构闽台文化圈,让这些传统文化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思想基础与精神纽带。

  福建省要继续加强福建与台湾外岛地区的文化交流合作,让其成为闽台与两岸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桥梁。新世纪之初,福建省率先与台湾当局管辖的金门、马祖及澎湖地区展开经济文化交流。2001年初,福州马尾经济文化合作中心代表与马祖地区代表在福州签署了《福州马尾—马祖关于加强民间交流与合作的协议》;金门地区两岸关系交流协会代表与厦门市两岸交流协会代表签署了《关于加强厦门与金门民间交流交往合作协议》。未来福建省需要与台湾岛内更多的县市、机构签署更多的文化交流合作协议,建立更持续久、稳固的两岸文化交流平台,深化闽台文化交流与两岸文化交流。

  媒体交流与合作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合作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涉及思想教育、文化宣传与话语权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在未来涉台文化宣传与媒体交流合作工作中,福建省要善于利用两地的地理与语言优势与政策资源优势,扮演特别重要的文化交流的前沿性角色。福建影视集团与台湾媒体的良好合作基础上,充分利用东南卫视、厦门卫视、海峡卫视、海峡之声及现代网络媒体,建立福建省两岸媒体交流中心,大担探索,积极创新,走在两岸媒体交流与合作的前面,发挥媒体在两岸文化交流合作中的重要作用。

  第四节两岸政治关系发展对福建省对台工作的影响

  就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而言,在较长时期内,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仍是中央对台工作的重要内容,需要持之以恒的推动。但按照中央对台工作“先易后难、先经后政、循序渐进”的方针,两岸也需要逐步破解政治难题,需要推进两岸政治关系的发展,这是一项十分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两岸政治关系的发展必然会对福建省对台工作带来重要影响。

  一、两岸政治关系发展现状与形势

  两岸关系是一个抽象、笼统的大概念,包括了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政治关系与两岸涉外关系等众多关系。其中政治关系最为重要,但也最为敏感与棘手,是实现两岸关系实质性突破的关键所在。

  目前两岸关系发展主要是经济关系的发展与文化领域的交流合作,政治关系尚未有任何重要的突破与发展,而且两岸均采取搁置政治争议的做法,避免政治议题对两岸经济关系与文化交流的影响。然而,在两岸关系发展的现实中,两岸问题无处不政治,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均与政治密切相关,政治与经济无法完全分割。两岸经济问题,是两岸人民最关心的问题,也是政治大事。两岸经济关系在台湾岛内涉及许多法规、政策问题,本身就是执政党与在野党的政治博弈问题,自然也是政治问题。另一方面,两岸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都是在为两岸政治关系的改善与发展创造条件,累积互信,增进共识,夯实基础。

  2008年,国民党重新上台执政后,两岸两会协商机制的重新启动与两岸一系列协议的签署,关键在于国共之间有了共同的政治基础,即共同反对“台独”,承认“九二共识”,这也是一种政治前提。也就是说,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尤其是两岸协商机制的运作与进行是以政治基础为提前的。

  随着两岸关系的持续发展,两岸经济合作的不断深化,逐步步入所谓的“深水区”,涉及的政治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突出,已无法逥避政治问题,需要海峡两岸共同面对。未来两岸政治关系的发展将会呈现新的特征与趋势。

  第一,两岸政党关系的逐步突破与发展。两岸关系在某种意义上是政党关系,是国共关系的历史延伸与演变。党际关系的发展是两岸政治关系发展的重要形式与基础。近年来,大陆与岛内的国民党、亲民党、新党之间的关系取得了重大进展,达成许多共识,尤其是国共两党领导人共同发表的“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既是两岸关系改善的重要基础,也为两岸政治关系的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不过,大陆与民进党因缺乏共同的政治基础而未建立正常的互动与往来关系,这正是两岸政治僵局无法突破的关键之一。随着两岸关系的继续向前发展以及民进党两岸政策主张的调整,大陆与民进党之间也会在新的形势下出现新的互动,建立新的关系。民进党作为在野党,为了发展壮大与夺取政权,必然会重新检讨其保守的大陆政策,思考与大陆的互动及两岸关系的发展,若完全逥避或拒絶与大陆的互动,民进党是难以发展壮大的,也是不现实的,因此民进党与大陆的互动仍可以期待。若未来民进党重新执政,作为执政党与执政当局,为稳定政权与政局,为了维持台湾经济发展,就必须面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局,必须继续推进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两岸必会有新的互动模式的出现与形成,从而促进两岸政党关系的新发展。

  第二,两岸将会逐步进入低度政治议题的对话与协商。两岸政治关系是非常多元与复杂的,高度难的政治关系在较长时期内难以突破,但低度政治性的议题的讨论、对话、协商则是可能的。两岸民间学术机构可就两岸政治相关议题进行学术讨论与对话。2009年11月,海峡两岸重要智库在台北举行“两岸一甲子”学术研讨会,双方就“加强两岸政治互信,促进两岸政治关系发展”、“两岸涉外事务探讨、促进两岸安全事务”等议题进行了探讨。这是两岸民间智库首次在岛内就两岸关心的、包括政治议题在内的重要议题进行探讨的一次重要尝试。2010年9月,台湾竞争力论坛与福建东南竞争力研究院等两岸民间智库在台北举行仪式首届“两岸智库论坛”,学者提出“两岸智库要勇于直面两岸敏感性议题”,建议两岸智库“先从两岸都能接受的、现在正在进行的经济交流合作议题开始,逐步进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研究以及海峡两岸现代文化的统合研究,最后进入海峡两岸政治互信、政治交流、政治协商、政治统合的研究。”因此,就两岸政治关系突破的路径而言,可以采取“政府授权,智库先行”的模式。2012年初,马英九连任之后,两岸政治对话议题再次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两岸开展政治对话成为新的要求,成为海峡两岸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第三,两岸高层或领导人的互动会持续增多。党和国家领导人与岛内有关政党领袖进行会谈,也是一种政治互动,有助于两岸政治关系的改善与发展。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先后与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新党主席郁慕明会谈,并布了新闻公报,是一种政治行为,是两岸政治关系的一大突破。此后,海峡两岸高层在两岸及第三地多有接触与会面,均是两岸政治关系进展的一种表现。未来海峡两岸高层的互动与会面会持续增多,可以累积互信,有助于两岸政治关系的推进。如果两岸领导人能够以合适的名义、在恰当的地点举行会谈或会晤,将是两岸政治关系的新突破。

  第四,从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入手,向政治议题的协商过度是可能的发展方向。军事安全问题是两岸重要的政治议题之一。这里涉及两岸军事安全、维护台湾海峡航运安全、武器采购、军事部署等问题,两岸可在条件成熟后进行讨论与协商。同时,两岸也可从共同维持南海主权与资源开发问题率先展开协商与合作,在两岸民间已有共识的基础上继续推动,为建立军事互信机制创造条件,也是未来两岸政治关系发展的路径之一。2011年10月,马英九在“黄金十年、国家愿景”中提出在未来十年内启动讨论与协商两岸和平协议,必然涉及政治议题。其中,可先从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入手,既可作为两岸政治关系的突破口,也可作为探讨两岸和平协议的开端,为建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创造必要的条件。

  第五,海峡两岸在台湾参与国际活动问题上进行讨论与协商,有助于两岸政治关系的改善与发展。两岸政治关系发展的重要障碍之一是,台湾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安排、涉外关系处理、参与国际组织与国际活动等问题。2008年以来,海峡两岸在“九二共识”与相互信任基础上,在没有协商与讨论的情况下,依靠两岸的政治信任,实现了事实上的“外交休兵”,两岸在国际社会的冲突降低,但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在这种情况下,海峡两岸可就台湾参与国际社会组织与活动问题展开初步协商。马英九在“黄金十年:和平两岸”中提出,希望发展两岸在国际社会良性互动的新模式,在对等、尊严原则下,针对气候变迁、环保、人道救援、緑色能源、公共卫生、粮食安全等全球新议题,倡议两岸合作交流,共推国际多边合作。尽管大陆不会完全赞成马英九有关两岸国际多边合作的主张,但支持在一个中国框架的基础上两岸在国际社会建立两岸良性互动的新模式,这也是两岸政治关系发展的方向。

  在上述政治关系改善与进展的基础上,通过启动签署两岸和平协议,推动两岸政治对话与政治协商,是未来两岸政治突破的重要途经与趋势。

  二、两岸政治关系发展对福建省对台工作的影响

  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时期,随着两岸政治关系的发展与变化,两岸关系形势将发生重要变化,这为福建省对台工作带来挑战,也提供了机遇。福建省在未来两岸政治关系发展中将扮演重要角色,甚至是前所未有的新角色。

  第一,对福建省对台工作角色转换与工作重点的影响。在未来两岸政治关系发展中,尤其是涉及台湾政治定位、两岸政治关系定位、结束敌对状态协商、两岸和平协议签署等重大政治议题,均是战略性的、全局性的问题,主要由中央主导与统筹规划,地方协助与配合,参与的程度与广度有所降低,地方的政策与决策权力相对会弱化。在这种情况下,福建省对台工作在继续推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同时,对台政治工作主要是扮演辅助性的支持工作、配合工作与具体的落实工作。这是福建省对台工作角色的重要调整与转变。福建省对台工作的调整与变化,主要是对台工作重点、工作方式的变化,对台工作总体目标不变,都是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国家和平统一服务。福建省面临调整对台工作思路、重点与做法的挑战,以适应新的两岸关系发展形势与需要,充分发挥在对台政治工作中的独特角色与作用。

  第二,福建省扮演更为重要的政治层面“先行先试”者的创新角色。两岸政治关系的发展是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结构性变化,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需要做好大量的基础工作,需要做大量的前期性准备工作,福建省在这方面肩负更为重要的责任,要发挥重要的探索性作用。福建省要开创两岸政治关系发展的新局面,可以从闽台政治关系入手,寻求突破,为两岸政治关系的突破创造条件。其中建立“海西两岸人民先行先试区”,尤其是相关法律与制度建设方面可先行先试,进行新的探索,推进闽台政治关系的突破,进而促进两岸政治关系的创新与突破。

  第三,福建省在涉台政治改革问题上扮演更为重要的试验性角色。在两岸政治关系由低到高的多元化发展路径中,福建省在推进两岸政治关系区域性试验中可以担当重任。目前福建省积极推动与落实在平潭综合实验区实施“五个共同”的两岸合作新模式,其中最重要的一环是推进两岸政治法律制度的对接与实验,寻求两岸制度与管制体制上的某种突破。平潭综合实验区最为重要的价值不是经济开发与经济建设,也不是区域经济发展,而是它肩负的政治责任与在两岸政治关系发展的试验功能。没有台湾问题的考虑,没有两岸政治突破的考虑,就不会有平潭综合实验区的提出与建设。设立平潭综合实验区最重要的是要吸引台湾同胞的参与,实现“共同规划、共同开发、共同经营、共同管理、共同受益”,就是在这个特殊地区实施一套全新的经济制度、社会制度与一定程度的政治革新制度。“平潭综合实验区是探索两岸共同突破政治障碍、促进政治合作的先行试验区。在这一区域中,可以试验将主权与治权适当分离,实现一个中国下的‘治权共享’”,“这一实验区的政治意义和战略价值在于:为共同突破政治障碍、促进和平统一探索新路子。要彰显和实现以上的意义和价值,要求两岸必须从政治层面认识和落实‘五个共同’,从经济层面全力推动‘五个共同’”。

  第四,促进福建省在增进两岸政治互信中的积极作用。增进两岸政治互信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是一个由基本政治互信向高度政治互信的转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其中最重要的一步是消除两岸人民往来与交流的各种人为障碍与制度限制,增进两岸人民的相互瞭解与信任,培养两岸民众同舟共济、荣辱与共与共同发展的思想意识,进而成为增强两岸政治互信的重要动力。福建省在两岸人民交流与交往方面有许多优势,可以充分扮演增进两岸政治互信、改善两岸政治关系的重要桥梁与润化角色。

  第五,推动福建省政治改革进程。在两岸政治关系发展进程中,为了缩短两岸政治上的差距与分歧,拉近双方政治上的距离,在大陆政治体制改革无法一步到位或相对滞后的情况下,福建省可先走一步,率先进行局部的政治改革探索,为两岸政治关系的改善与两岸政治协商、新制度的建立创造条件。两岸政治关系的改善与发展,也会促进福建省本身的政治改革进程。

  (2012年完稿)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