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及其厚植路径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优良文化基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集中体现中国精神和凝聚中国力量的价值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提倡爱家爱国相统一,让每个人、每个家庭都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步入新时代,家国情怀仍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其在凝聚人心方面的作用不可小觑,对于推动人的全面进步和社会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文化自信、增强公民意识等方面均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思想

  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藴含着包括家国同构理念、责任担当意识、修齐治平之道等在内的丰富的家国情怀思想,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家国同构理念

  家国同构理念孕育和产生于中国社会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之中,夏、商时期,伴随着军事战争产生了统治者、官员、军队、刑狱等,形成了阶级、阶层,“国家”也应运而生。西周时期是家国同构理念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施行宗法制和分封制,形成了新的国家统治方式,代表国家最高权威的王是不可僭越的存在。西周统治者通过实行分封制划分天下,将诸侯国分配给子孙、嫡系去管理,并通过宗法制实现大宗对小宗的间接统治,稳定国家秩序,形成了以周天子为中心的“家国一体”格局。在此基础上,家庭、家族和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家庭是最小的社会单位,家族是家庭的扩大,国家则是家族的延伸,由家庭到家族再到国家便是“家国同构”。

  家国同构理念首次被提出是在汉代,为了倡导忠君,汉代经学提出“家国同构”理论,以孝亲为手段,忠君为目的,将国家层面的君臣关系与家庭层面的父子关系相匹配。儒学中藴含着深刻的家国同构理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表明瞭儒家实现天下均平的终极目标,这里的“均平”不是量上的絶对平均、均匀,而是表示一个公平、平衡、合理、和谐的状态,体现了儒家的天下责任观。“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以及“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等观点,都阐明瞭个人、家庭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只有家庭建设得好,国家才能有序发展,而家庭建设的基础又在于个人品行的塑造。“老庄是道家‘身国同治’思想的开创者”,道家注重自身道德的提升,认为治身是治国的基础,治国与治身同理,这种“身国同治”的思想贯穿于道家思想的发展历程。老子曰:“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统治者应该以贵身、爱身的态度对待国家和人民。此外,墨家代表人物墨子主张“兼爱”,提倡爱人如己。他认为社会上的关系不外是国与国、家与家、君与臣、父与子、兄与弟,提出治国治家之道:“为人君必惠,为人臣必忠;为人父必慈,为人子必孝;为人兄必友,为人弟必悌”。即在国家层面统治者要仁惠,官员要忠诚;在家庭层面父亲要慈爱,子女要孝顺,兄长要友爱其弟,弟弟要敬爱兄长。

  综上,儒、道、墨家思想的家国同构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家国情怀思想形成的重要基础,在传承孝道、推动家庭建设、增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责任担当意识

  责任担当意识中,责任是担当的内在本质,而担当是责任的外在行为体现,“没有责任就无所谓担当,没有担当责任就不能实现落地”。责任意识可以理解为个人对自身、家庭、他人、国家负责任的自觉主动性,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态度、价值追求和个人道德情操的体现。担当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使命,藴含着时代赋予人们应担当的责任,反映时代的期待。同时,担当也与一定的现实活动相联系,人们在实际行动中,表现和发展自己的担当。可见,责任担当意识由认知、情感、行为等要素组成,贯穿于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之中,知行合一、积极实践是其精髓所在。

  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责任担当意识形成于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中,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絶学,为万世开太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利济苍生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是家国情怀思想的重要内容。从“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曾子,到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的顾炎武,再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都体现了强烈的责任担当精神,体现了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担当以及对理想信念的不懈追求。同时,中华传统文化中藴含着“贵民”思想,“食者,民之本也;民者,国之本也;国者,君之本也”“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都强调国家治理应以人为中心,重视百姓。由于主体与家国共同体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历代统治者承担维护人民利益之责任,也会加深人民对家国共同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使得人民也树立起保家卫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修齐治平之道

  “修齐治平”是《大学》提出的“进学八步骤”的概括,这八步骤又称“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与“八条目”相对应的三项总要求,即“三纲领”,二者统称为“三纲八目”,其中三项纲领为核心,八项条目是实现纲领的手段。“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内圣是个人层面的理想,追求圣人的道德,外王则是政治理想,追求仁政。修齐治平之道遵循由内而外、由小及大的逻辑顺序,是儒家思想中“内圣外王”之道的集中体现,其中,八条目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为“内圣”之道,“齐家、治国、平天下”则为“外王”之道。修齐治平之道诠释了“家国天下”的践履,提供了以格物致知为起点,治国平天下为终点的实践路径。

  修身即修养身心,是在个人道德提升方面的要求,主要表现为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举止符合道德和礼仪规范,择善而从、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修身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事情,其本质是人们长期与自己的坏习惯及薄弱意志作斗争。“论久而后公,名久而后定”,修身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必须时时刻刻约束自己的言行,只有时间长了舆论才会公平,才能确定名声好坏。“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只有修身立德,才能获得好名声。“齐”有治理、整理的意思,“齐家”就是家庭治理,指家族成员能够以礼相待、和睦相处,包括多方面内涵:夫妻之间的相敬如宾、父母子女之间的相互尊重、兄弟之间的相互扶持以及个体对于家庭的责任等。古代先贤认为要管理好国家,必须先从治理家庭入手,其中最重要的是践行孝道,“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孝”不仅仅要赡养父母,更要尊敬、爱戴父母。齐家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社会稳定建立在家庭和睦的基础上。在管理好家庭的基础之上,为官者治国理政也讲究运用合理的方式方法,“制国有常,利民为本”,最关键的是要体恤民情,以利民为根本,时刻为百姓着想。“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为官者也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并时刻铭记于心,做到清正、谨慎、勤劳。

  总之,修齐治平之道注重以身作则,以家为本,在实现个人身心和谐的基础上,促进家庭和谐,进而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国家、民族的繁荣稳定。

  二、新时代中华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思想的重构

  家国情怀是经过中国古代社会几千年的发展和积淀而成的,具有相当成熟相当稳定的地位和作用。随着中国社会进入近代,中国文化整体也实现了转型。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建立,公有制和集体主义精神成为社会的主导价值观,爱国主义成为社会主义的主导文化和价值观。党的十九大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由于时代需要和中国共产党始终把致力于人民幸福作为“初心”,重构家国情怀成为时代诉求。之所以要重构家国情怀,是因为此时的“家”和此时的“国”其存在的基础和关系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所以,必须对传统的家国情怀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使其发挥新的历史作用。

  1.推动传统家国情怀向人民大众文化转化

  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的转化发展实质上是在国家政治结构变迁和社会生产力水平提升影响下所经历的社会发展进程,呈现为忠孝相通、移孝作忠的传统伦理精神转变发展为爱国如家、保家卫国的集体主义精神,这种由旧到新的文化转变发展是不停歇且将会继续向前推进的。传统家国伦理文化向现代家国认同意识的转变就是家国情怀逐步落实其现代价值的历史进程,但传统文化中的忠孝相通联,可是值得注意的是传统社会的家国情怀多展现和贯穿于士大夫阶层之中。家国情怀的传扬和士人精神的培植相伴相生,家国情怀的传扬要靠具备士人精神的主体,而士人精神的培植将家国情怀视成关键内容。“士”这个概念是与平民相对的概念,在先秦时期特指地位较低的贵族,属于民众当中的少数群体,他们多是国人中兼具智慧、能力和名望的杰出人物,即“以才智为用”。而推进家国情怀由士人阶层的文化向人民大众文化转化是家国情怀创造性转化的重要内涵之一。

  家国情怀作为个人对家庭和国家的情感依恋和价值遵照,一定存在着它传承和践履的主体。各式各样的志在家国的人物虽都和家国情怀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可是值得注意的是传统社会的家国情怀多展现和贯穿于士大夫阶层之中。家国情怀的传扬和士人精神的培植相伴相生,家国情怀的传扬要靠具备士人精神的主体,而士人精神的培植将家国情怀视成关键内容。“士”这个概念是与平民相对的概念,在先秦时期特指地位较低的贵族,属于民众当中的少数群体,他们多是国人中兼具智慧、能力和名望的杰出人物,即“以才智为用”。而推进家国情怀由士人阶层的文化向人民大众文化转化是家国情怀创造性转化的重要内涵之一。

  传统家国情怀的现代转化呼唤着家国情怀成为人民大众所接受和践行的文化追求。“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群众既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文化不属于社会上的任何一个特殊阶层,文化应当属于人民群众,人民群众为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注入了源自其实践活动的生机与活力。若要使人民群众全身心投入家国情怀的传承和转化过程中,实现传统家国情怀向人民大众文化的转变,就需要重新发掘日常生活中能够凸显家国情怀的生动话语来实现。只有将传统家国情怀化繁为简,藉助家风家训等有效载体才能使其具备可行的交流形式并得以实际传播。同时,依靠传统家国情怀中的家国共同体价值理念有助于发挥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滋养作用和丰富大众文化的重要功效。

  2.以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发展新时代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贯穿于民众日常生活中的优良文化传统。滋养培植传统家国情怀的古代社会是藉助仁道礼义和血缘伦理来加以维护并以家为中心的场域,在这里家的养育管理保护功能健全,个人在家庭关系的范围内承担相应的角色与责任。在这里,家族和乡邦是个人的归属之所,个人藉助家庭与国家发生相应的往来交流,所以国对古代民众中的多数人来说是较远的理想模式的存在。所以,传统社会中个人对家国责任的践履奠定在为家族繁盛和睦提供帮助的基础之上,个人在国家层面的经世济民与个人在家庭层面的孝亲敬长、恋乡念土密切相系。

  近代社会以来,个人在西方列强入侵下激发出了舍生忘死、保家卫国的救国意识,这使人民于战火和欺辱的惨痛教训下对民族国家有了更为清晰形象的感知。此时国家强大的力量感和存在的必要性被人们清楚地加以认识,家族因伦理纲常的冲淡则逐渐转变成个人天然血缘羁绊和恋家爱家之情的留存之地。此时,饱满的爱国主义精神显然成为家国情怀的鲜明呈现形式。

  近代保家卫国、兴国强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不仅是对传统家国情怀的继承,更是对保卫国家领土、维护国家主权斗争的时代彰显。近代振兴中华的期许龢民族复兴的愿望使爱国主义精神走到了不同于以往的新旅程,团结一致的中华民族向心力为爱国主义精神的弘扬与提升提供了新契机。“民族精神是指中华民族绵延发展的深层动力和精神气质,中华民族精神是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其表现形式迥异的爱国理念和爱国行动皆彰显着强国兴国的民族精神,从而为传统家国情怀的时代转换注入了精神力量。民族精神的现实性和发展性更是使受凝聚人民向心力的爱国主义精神滋养着的家国情怀具备了时代特征。以家国认同为核心的对家国共同体的归属之心和齐家治国的责任之心是家国情怀的重要意涵。而爱国主义精神中的维护国家统一、忧国忧民和守护中国文化的追求满足了家国情怀的情感需要。其中,追求统一、避免分裂的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构筑和谐完整的家国共同体,确保满足个人的归属感;关心国家发展前途、共情民众的现实生活困难成就个人的责任感;爱惜看重本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中国文化凸显个人对国家的文化认同感。

  正因为如此,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增强人民对国家的认同感、责任感和归属感,为新时代家国情怀的弘扬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综上所述,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根植于千年文化传承,是一种深刻的情感,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挖掘梳理家国情怀思想的内涵及发展脉络,可以发现,家国一体的思想早已深植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而且这种一体的思想使家国情怀具有双向性的特征。一方面是个人对国家,爱国如爱家,在家尽孝、为国尽忠;另一方面是国家对个人,爱民如子、视民如伤。这两种层面共同组成了家国情怀的核心内涵。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是传统文化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古代、近代还是现代,我们都能感受到这种情怀的精神力量。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如何走好每一步,需要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共同的付出和努力,需要我们进一步弘扬新时代的家国情怀。

  作者系中央财经大学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银龄教师。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