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家里就开始商量两人的婚事。男方家希望在春节前把我娶进门,日子选在1986年1月31日。由于单位住房紧张,我一直住集体宿舍。向厂里申请一个房间用来结婚,也未能如愿。龙岩没有婚房,婚宴就不请了,仅给厂里各个科室以及龙岩的亲戚朋友同学送了花生糖果,以告知大家。
永定客家女孩出嫁有许多风俗讲究。男方家要根据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选择良辰吉日,日子定下来了,告知女方家,叫“报日子”。双方家长要协商,聘金多少,红包几个,猪头猪肉、牛肉、鸡鸭、面线米粉等等数量都要确定下来。聘金、红包的金额及猪肉粉面等实物的斤数,尾数都要“9”,寓意两位新人长长久久。结婚前一天,叫做“起嫁”,女方家要办酒席,宴请亲朋好友,办酒席用的菜品全部要由男方负责。以前,男方家要宰一头猪,按约定数量,猪头猪肉等东西全部要准备好,贴上红纸,和聘金红包一起由男丁早早送到女方家,客家话叫做“开食”,这个“开”字是挑东西或送东西的意思。女方家要用男方送来的东西,办“起嫁”酒席。近年来,这个风俗有所改革,一般都是折算成钱给女方家,叫做“纳食”。
“起嫁”这天,母亲要到山上砍一枝生长翠緑、枝叶繁茂的油茶树枝,枝干贴上红纸,客家话叫做“青”;还要准备一对提灯;准备一对小公鸡小母鸡,即“种子鸡”。还要准备红枣、花生做“新人枣”,用黑豆和糯米一起炒熟做新人豆。竹蔑箩框里每层都放满陪嫁的东西,有豆子、稻谷、新娘新郎的牙膏牙刷、毛巾、鞋子袜子、衣物,一对枕头枕巾等生活用品,嫁妆多的有好几担陪嫁物品。嫁妆的多少取决于聘礼的多少和娘家的经济状况。这些陪嫁物品,母亲都要提早准备。
母亲给我准备的嫁妆,最像样的一件是一个格子布纹大皮箱,至今还保留着。关于聘礼,父母体谅我婆家困难,什么条件都未提。母亲对我公婆说:“你们也有难处,娶个媳妇不容易,聘礼由你们定,多少都行。”后来,婆家给了999元聘金,“纳食”有五样东西:猪肉49斤,牛肉49斤,鸡鸭合49斤,米粉49斤,面49斤。婆家给的聘礼数属于大行大世(永定话,意思是按行情)。母亲又考虑到婆家房子小,请客不方便,出嫁那天,去婆家喝喜酒的娘家人数减了又减,最后只去两桌人。父母也未去,嫁女儿,父母亲是不能去对方家喝喜酒的,这是永定客家人的传统风俗。我的父母通情达理,婆家对遇到这么好的亲家,一家人都感慨感激。
出嫁那天,新嫁娘出门也需择时辰,送亲队伍吉时出门。时辰一到放鞭炮,新嫁娘出门。踏出大门门坎之时,家族里子孙满堂的好命婆婆会牵着,一边出门,一边讲好话,什么嫁过去子孙满堂,荣华富贵之类的。新嫁娘出门时要放声大哭,“哭嫁”有二层意寓,一是哭了娘家会更发,二是表示对娘家的不舍和感谢养育之恩。跨出大门后,父亲随即要为女儿撑开雨伞,意寓为女儿“避风挡雨”,免受邪气困扰,也寓意开枝散叶。
送亲队伍中,走在最前头的童男拖“青”,就是把贴有红纸的油茶枝拖在地上走。“青”寓意结亲联姻万古长青,枝叶繁茂寓意子孙满堂,家财兴旺。其次是提灯的一对童男,“灯”寓意人丁兴旺,两盏灯是煤油灯,要保持24小时明亮。第三是挑“种子鸡”的男丁,一对“种子鸡”寓意有儿有女。随后就是挑嫁妆的男丁及新娘伴娘,送嫁的男孩都是新嫁娘家族里的亲人,新嫁娘一路上都需打着雨伞。送亲队伍浩浩荡荡,常引路人驻足观看。
永定城关客家女孩出嫁是送亲,把女儿送到婆家,新郎没有去新嫁娘家接亲的习俗。我出嫁时闹了个笑话,我工作所在地龙岩新罗区,属“学佬人”(客家话指非客家的闽南人),那里的风俗就是新郎必须亲自到新娘家接亲,我也曾被同事同学请去做过伴娘。我自认为接亲的习俗好,尊重女性,也体现了新娘的金贵。为此,我对张先生说,我嫁给你提唯一条件,就是你必须亲自到我家来接,否则我就不出门。他也不知道本地风俗,便满口答应。
出嫁那天,时辰到了,却不见新郎官的影子,报信的孩子又说接新娘的车子来了,已经等在三叉路口。当时没有私家车,婚车还是父亲请的面包车。我问母亲说:“怎么新郎没有来?我俩说好了的,他不来接,我就不嫁了。”母亲说:“傻妹子,今天新郎是不能来我们家的,他不能看你出门。”到了车上,发现他在车上等我。他也说,家人有交待,新郎不能到新嫁娘家里。
话说“哭嫁”,客家姑娘出嫁出门时都必须哭。我的一个小伙伴出嫁出门时未哭,别人提醒说:“赶紧哭呀,哭了娘家会更发。”没想到她竟顶了一句说:“我娘家够发了。”她母亲听到抬手就给了一记耳光,她当场大哭。新嫁娘出嫁那天是人生中最大的一天,古时候,皇帝迎面相逢,都要下轿让路。这一天新嫁娘的话是“信子口”(客家话,意为很灵验),说的话容易被应验,所以,要特别谨慎小心。
送亲队伍到了婆家门口,进门也讲时辰。若是吉时未到,大家只能在外面等候。吉时一到,鞭炮响起,婆家接亲。童男手上的“青”有男丁接去,扔在婆家屋顶上;一对灯被接走后,会放到新娘房的窗台上;其他嫁妆之类的也有男丁一一对接。最有意思的是新郎给新娘接雨伞,新娘始终打着雨伞,新郎要把雨伞接过去合起,让新娘进门。当地有一种说法,如果接伞时,新郎不是去接伞柄,而是抓伞背上的伞头,新娘娶进门后,就会听新郎的话,服从新郎管教,但抓伞背头是非常不礼貌,也是违背常理的。有些娘家人会事先教新娘,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就把雨伞扔掉以示抗议。我小时候也真见过那么傻的新郎,不接伞柄,而去抓伞背头,新娘当众狠狠地把雨伞甩入了稻田,新郎自取其辱,大煞风景。
新娘进门有许多规矩,子孙满堂的好命老婆婆边讲好话边牵着新娘入门,同时新娘还要把随身带的花生、红枣,从门外往里,一路洒着进门,直至新房及喜床上。新娘一边扔,孩子们看到会一边跟着捡拾,客家话叫“捡新人枣”,寓意进门后,早生贵子,生活甜蜜,子孙满堂。我小时候,看到新娘进门,也会和小伙伴一起去捡新人枣,分新人豆。小孩子入喜房,尤其是男孩子,爬到喜床捡枣子是好兆头,主家很欢迎。
新娘进了婆家门,由伴娘陪着要待在新娘房里,酒席开宴纔可以出来上桌,新娘桌主要坐伴娘和娘家最亲的人。酒桌位置的安排也讲规矩,一般正厅左边的上上位是婆婆的娘家位,其次才是新娘的娘家位,席间新郎新娘敬酒也是从上上位开始,以表示有上有下。酒席开桌上菜了,放鞭炮,示意开席了,未到的客人一般就不会来了,酒席结束也有鞭炮明示。
酒席过后,会安排在正厅抓“种子鸡”。把鸡笼用红纸盖住,让新娘手伸进去随意抓,抓出小公鸡意寓新娘会先生儿子,反之则是女儿,聪明的新娘会悄悄摸鸡冠,抓出小公鸡,讨得满堂欢喜。左右邻居的孩子们,除了新娘进门之时捡“新人枣”,酒席过后还会到新娘房来讨要“新人豆”。
新娘的娘家人酒席之后准备回去时,会去新房与新娘告别。此时,新娘要放声大哭,这个哭声寓意对娘家人的不舍和对娘家的感恩。新娘的娘家人伴着鞭炮声和新娘的哭声,在一片告别声中离去。
洞房花烛夜,婆婆会炖一只母鸡和许多鸡蛋,一大盆送入洞房,请新郎新娘一同吃。鸡蛋也有讲究,必须是圆圆的水煮蛋,而且要同一只母鸡同一窝下的蛋,寓意子孙满堂,圆满幸福。我的洞房花烛夜,婆婆也满心欢喜地给我俩端来了清炖好的整只母鸡和一窝鸡蛋,清香四溢。当然,只能象征性地吃一些。吃过这盆鸡,身份就彻底转变了,从一个姑娘变成了别人家的媳妇。
我们这一代人的婚姻,许多人仍然是“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那时候的我们,普遍思想单纯保守,在校期间,男女同学不讲话,懂得谈恋爱的人也不多。参加工作了,年轻懵懂,心中也没有一杆秤,不知道要找什么样的人才适合自己,父母的引导会起关键作用。父母是过来人,有生活阅历,会从各方面去综合分析,评估对方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而年轻人面对婚姻大事,自己擦亮眼睛的同时,也适当参考大人的意见。
当时我和张先生恋爱,在单位反响也很大,我的许多年长同事都很不理解。她们说同单位那么多又帅又优秀的男孩不找,偏偏要找一个地质队的人,分居两地的苦头有得吃。当时年轻,还不懂生活的难处,更不知道分居两地的苦头是什么。
我的婚姻最要感激父母。是父母的坚持与鼓励,让两人顺顺地走在了一起。我的母亲眼光独特,关键时刻力排众议,坚信自己的感觉,成全了我和张先生的姻缘。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