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张先生组建家庭也很有时代特色。双方兄弟姐妹多,两人均为家中老大,婚后白手起家,吃过不少苦头,也遇到过难处。一路走来,夫妻俩相互扶持,克服困难,努力工作,建设家庭。
1986年春节过完,蜜月未结束,两人就各自返回工作岗位。我回到龙岩上班,仍然住集体宿舍,过着单身的日子。
那个年代的住房主要靠单位分配解决,我在厂里没有分到房子,意味着无法组建起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这个问题婚前没去多想,婚后就很现实地摆在了面前,张先生每次出差经过龙岩,妻在龙岩却无家可归,生活上十分不方便。
当时,厂里与我年龄相仿的姑娘们,她们找对象首选龙岩城里的,对方有住房,结婚有新娘房,有个像样的家。而我婚后的住房状况是最差的一个,这正好应验了厂里阿姨们之前的说法,我好想在龙岩城能组建起自己的家。
厂里的职工住房非常紧缺,想通过正常渠道排队分配到一个房间,几乎是不可能的,为此我俩很努力地做了一些工作。一方面,张先生争取调回龙岩。调动又谈何容易,受他的专业限制,地方接收单位非常难找。他想扩大专业涉及领域,通过业余学习,参加厦门大学法律专业自学考试,幷且在很短时间内就拿下了法律专业大专学历。另一方面,我在厂里也想尽办法寻找解决住房的途径。
转机出现在1987年。这一年是我的本命年,也是我的幸运年。张先生从地质队调到龙岩地区土地管理局,我在厂里也拿到了单间宿舍,我们在龙岩终于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家。
当时,张先生调动寻找接收单位,得到了龙岩亲戚朋友的许多关心和帮助。龙岩师范学校工作的表哥张茂林,也一直牵挂着表弟的调动事宜。当时的龙岩地区土地管理局正在筹建中,表哥通过熟人关系,让我们认识了该单位的负责人赵勤局长。赵局长见了张先生非常满意,增加编制名额一到,就给张先生单位发去了商调函。同时,龙岩地区冶金公司也同意接收张先生。一直苦苦寻求接收单位未果,这下两个单位同时商调,让我俩非常兴奋。龙岩地区冶金公司答应解决住房,单位地址和职工宿舍楼就在龙岩水泵厂隔壁,对于我们来说,是解决当下住房问题的首选单位,生活上也会有诸多方便。但是,我们正年轻,应该考虑更长远的发展。最后,夫妻俩商定去龙岩地区土地管理局,这个选择也铺垫了张先生后来的发展。1987年3月张先生如愿调入龙岩地区土地管理局。
同年5月,由于得到同学吴秋莲的帮助,我在厂里拿到了一房一厨的一套宿舍。秋莲福建机电学校迟我一年毕业,也分配到龙岩水泵厂。她爱人王锦荣从龙岩铁山电厂调去漳平火电厂,秋莲要随夫前行。我私底下知道这个消息,马上悄悄与秋莲换了宿舍的床位。因秋莲舍友的夫家就在龙岩水泵厂隔壁,婚后不住在厂里,但她还保留了床位。如果我能拿到秋莲的床位,就相当于占有了这间独立居室。但厂里住房那么紧缺,许多人都盯着这个房间,要拿到也困难重重。秋莲办理最后一道调离手续是交宿舍钥匙,果真遇到很大的阻力,在这关键时刻,李克光厂长的一句话破解了我的难题。
厂里拿到了单间宿舍,两人开始白手起家。刚毕业不久,工资低,除了筹建自己的小家庭,还要适当支持婆家,支持弟妹读书。我俩婚后的小日子过得很拮据,小家庭添置物品靠两人省吃俭用。当时银行推出贴花奬,两人商量每月抽10元钱,买贴花当储蓄,一年可存一百多元,用来添置较大件的物品。
两人结婚了许多年也没有电视机。正好有个机会,张先生在福州的大学同学可以买到外汇券购买日立牌电视机,需要三千多元,但两人手头合计也只有一千多元,买电视机的钱还差一大半的缺口。我思前想后,便去找龙岩拖拉机厂工作的万里叔叔。我忑忐不安开口向万里叔叔借钱,叔叔很慷慨,二话不说,从衣柜里拿了1500元给我,让我非常感激。当时,这笔借款算是一笔很大的负债,若干年后才还清。
现在回想那段经历,感慨万千。那时候,我也才二十出头,自己在龙岩城,为了张先生的工作调动,为了有一个小家,非常努力,短时间内,解决了夫妻分居两地的困难,同时,也把小家庭在龙岩安顿下来。
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故事。我们这些来自农村的人,父母没有能力给予支持,事业家庭全靠自己去奋斗。有辛酸苦楚,有眼泪委屈……但年轻时历经了这个过程,学到了许多学校学不到的东西,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可谓受益匪浅。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