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是家里的珍宝,她的成长历程是家庭生活中最动人的篇章。她从小就是一个普通孩子,我们也像千千万万的父母一样,为她的成长付出了无数的关爱和操劳。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她慢慢地变了,变得特别勤奋自律,变得让我们刮目相看。现在的她自信能干,家庭事业两兼顾,她的出色优秀远远超越了爸妈早年对她的预期,我们倍感欣慰和骄傲。
女儿的运动天赋好,从小模仿能力强。一次偶然的机会结缘乒乓球,她的童年生活因此变得更加充实多彩。
1. 入选少体校乒乓队
1993年冬,有一次夫妻俩同时出差半个月,家里让公婆从永定老家来龙岩帮忙照看。孩子上幼儿园由爷爷负责接送,正巧遇上龙岩地区少体校乒乓球女队教练张建芳老师,去女儿所在的龙岩地直机关幼儿园招生。据说,当时张教练把我女儿那个年龄段的女童,全部集中到大操场跑跳动作模仿,从中挑选了十个小女孩,课余时间到少体校训练,淘汰选拔,女儿入选了。
刚开始女儿积极性很高,每天下午四点半放学后,就去少体校训练至晚上八点半。训练很辛苦,一个月后,孩子开始出现不适反应,她想打退堂鼓,我对她说:“你自己选择去打乒乓球,现在遇到一点困难,就想退缩放弃,这样不好,除非教练淘汰你。” 女儿病好了,又继续去训练。当时她才五岁,在考验心理感受及体力支撑的关口,坚持了下来。后来,张建芳教练在十名后备人选中,逐步淘汰,最终留下两名学生,女儿是其中之一,并成了张教练执教生涯中比赛成绩最好的得意门生。
女儿刚进队,从最基础的动作开始,握拍、挥拍、移步……包括立定跳远、跑步等体能训练。基本动作练得差不多了,就上台学习发接球。每个阶段的学习训练,张教练都是亲力亲为,手把手地指导训练。球艺到了一定水平,教练会让小队员与乒乓球爱好者对手比赛。到少体校乒乓球训练馆打球的业余爱好者,一般都是高手,这些人没有接受过正规训练,球路没有规矩,出手刁钻,可以让小朋友适应各种打法。小队员戏称他们是打野球的叔叔,打野球的叔叔许多是领导干部,但在小队员眼里仅仅是一个对手而已。我女儿是左手横拍,球又打得好,很受打野球叔叔们的喜爱。
女儿第一次参加少儿乒乓球比赛是读小学二年级的时候。那年的“龙岩地区少年儿童乒乓球比赛”在永定县举行,女儿初次征战,教练仅仅是让她去感受比赛的场景氛围。没想到她一上场像只小老虎一样,打得很勇猛,竟然把永定代表队的一位福建省少体校专业队员打败,对方哭着败下阵来,引起全场轰动。初试牛刀,让张教练大为惊喜。
从那时起,接下来的若干年时间,女儿像是开了挂一样,凡是参加比赛必定出好成绩,龙岩地区少儿乒乓球比赛,她几乎包揽了所在年龄组的最高奬项。张教练说:“张雯婧是特别难得的比赛型运动员,她上场打比赛我是最不需要担心的。她的心理素质好,越打越兴奋,越打斗志越旺。她又特别灵气,我坐在台下看,使一个眼神,轻轻一个手势,她就能读懂,知道下一步该怎么打,她比赛时往往能打出比平时更好的成绩。”
2. 赛场出色入选省体工队
1998年女儿四年级代表龙岩女队,参加在石狮市举办的“福建省少年儿童乒乓球比赛”,与福建省少体校、福建省体工队的高水平专业队员较量,获得了第三名。她的左手横拍以及赛场上的拼搏意志力,引起福建省少体校和福建省体工队在场教练的高度关注。赛后,福建省体工队乒乓球女队主教练涂剑凌及福建省少体校乒乓球主教练黄蓉凭着雯婧胸前“龙岩 张雯婧”的标识,找到龙岩市体育局,通过龙岩市体育局找到了我们。两个单位同时恳请我们把孩子送到省里专业训练。
我们舍不得女儿去省少体校,但省体工队要人,张教练极力支持。张教练说,按常规推送程序是首先进入省少体校训练,拔尖人才再推送省体工队,这次省体工队直接从基层要人是极少见的,你雯婧是特例。这事让我夫妻俩内心极为纠结,孩子太小,运动员之路艰辛,对文化知识学习影响很大。张教练给我们做思想工作,她说,能被省体工队直接看上要走,多少人求之不得……在张教练的鼓励之下,我们最终决定尝试,与福建省体工队签了一年的培训协议。
十岁不到的女儿,远离父母去了福州。我们每两个星期去福州一趟,带着许多东西去看她,甚至还从家里炖好鸡汤带去。然而,带给女儿再多的物品也取代不了父母的牵挂与不舍。女儿在省体工队,住着四人一间的集体宿舍,日常生活自理;运动员食堂免费吃饭,伙食也好。
福建省体工队的学校,有小学、高中、中专、大专不同年级。这些运动员以训练为主,白天训练,晚上文化课。孩子们累了一天,晚上读书就无精打采,文化课的教学时间也不足。我检查女儿的课本和作业本,上了半年的课程,课本还很新,说明用得少。有一次,举办全校作文比赛,不分年级,女儿得了二等奬。她非常高兴地告诉我们,是与大、中专班的哥哥姐姐们一起比赛拿的奬。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她是小学五年级的水平,能拿下二等奬,只能说明文化课与运动训练确实会发生冲突。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时间和精力有限,读书和高强度的体育训练,无法做到两者兼顾。这让我夫妻俩下定决心,想把孩子从福建省体工队带回龙岩读书。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我们一直在纠结思考讨论着女儿的去留问题。当时乒乓界正值邓亚萍时代,有多少家长孩子怀揣着成为邓亚萍第二的梦想。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世界几十亿人、中国十来亿人才出一个邓亚萍,这个概率太低了。虽然曾经的世界冠军郭跃华的教练,现在是雯婧她们的教练,但乒乓球项目已经不是我们福建省的强项。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在传统项目上要出类拔萃,竞争激烈,需碾压的对手太多。走体育发展的人生道路,吃青春饭,如果没有出彩,又没有文化基础,未来的人生之路将异常艰难。再说,女儿的书读得并不差。经再三考虑,夫妻俩决定把女儿领回来读书,把乒乓球当作业余爱好,走普通孩子的成长之路。
主意已定,俩人直奔福州,找女儿的教练和乒乓球女队的主教练商谈。他们再三挽留,希望我们能改变主意留下孩子,最终见我们立场坚定,去意已决,也就同意放人。
我们离开之前,带着孩子去教练家告别,以感谢教练的培养和照顾。临别前,我突然问教练说:“教练,如果雯婧是您的孩子,今天您会怎么做?”教练的表情瞬间凝固,她考虑了良久才回答:“你们都要回去了,我就说实话吧。你们是我执教以来遇到的一对最明智、头脑最清醒的父母。雯婧是很聪明的孩子,把她带回去读书是对的,换着是我也会这样做。体育之路太过辛苦,竞争太残酷,即使出名了,也只不过一时风光,没有文化知识,未来的人生道路也很难。像我一样,总感到自己文化水平不足,工作生活有欠缺。”
3. 乒乓球艺伴随学习生涯
雯婧从福建省体工队回来后,除了正常读书,课余时间还会去龙岩市少体校练球。2000年,雯婧读六年级,又代表龙岩队,参加在厦门举办的“福建省少年儿童乒乓球比赛”。当时,福建省体工队从江苏队引进了一位人才,她代表着福建省少儿乒乓球女队的最高水平,年龄也比雯婧大。在争夺冠亚军的那场比赛,雯婧与这位高水平的姐姐相遇了。这场比赛起先似乎毫无悬念,没想到雯婧放下思想包袱,打得很勇猛。比赛异常激烈胶着,最终雯婧以3:2战胜了对手,得了冠军,又一次引起全场轰动,雯婧的表现也再一次震惊了福建省体工队乒乓球女队主教练涂剑凌。涂教练说:“张雯婧回龙岩读书一年多了,还能把省体工队的头号种子打败,不简单,我真后悔放她回去……”
上初中之后,学业紧张,雯婧就没去打球了。2001年暑假,又接到张教练通知,回队训练,备战当年秋季的龙岩市第十一届运动会,并为参加第二年的福建省运会选拔赛作准备。雯婧利用课余时间回队训练了几个月,在龙岩市第十一届运动会上,她再次拿下了单打、双打及团体冠军。她也入选2002年福建省第十二届运动会运动员名单,代表龙岩队参赛。
在省运会上,雯婧与龙岩另一选手吴翠香临时配对,组合双打,得了亚军,刷新了龙岩市乒乓球项目在省运会的历史记録。依照《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雯婧被授予国家二级运动员的称号。参加省运会时,雯婧读初三,正准备中考,省运会结束,她就彻底挂拍,集中精力和时间读书备考。
读大学后,在厦大漳州校区,一次偶然的机会,雯婧不小心泄露了球技,被拉进了厦门大学乒乓球队。厦大的乒乓球训练馆在思明校区,周末和节假日,雯婧要轮渡过去参加训练。厦大乒乓球队的运动员都是男选手,他们是厦大在读本科生和研究生,雯婧是被当作男选手参加训练和比赛。
2007年,雯婧代表厦门大学乒乓球队,参加厦门市电信杯乒乓球团体赛,她个人也打得非常出色。有一场比赛遇到一位专业队的大姐姐,比赛打得异常胶着,雯婧再一次表现出顽强的意志力与对手拉锯战,后来把对手打倒在地,以致其信心大挫,最终雯婧以3:2领先赢了比赛,引起全场关注。
在加拿大圣玛丽大学就读期间,就更不用说了,雯婧的球技代表着加拿大加东四省的最高水平。该地区乒乓界人士曾想推荐雯婧进入加拿大国家队,但她并不想走这条路。雯婧说,我打乒乓球,仅仅是业余锻练,不想做专业运动员,更重要的是好好读书。
4. 乒乓球的代价与收获
雯婧最终没有走乒兵球发展的道路,却为乒乓球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青少年时期,她的生活除了读书,就是打球,少了许多同龄孩子应有的玩乐。雯婧球打得不错,但她对乒乓球并不喜爱。她说,自己是为了小时候的一句承诺,坚持了下来,其实她讨厌打乒乓球,她的兴趣是音乐和跳舞,喜欢的是钢琴。听了雯婧的心声,我也很感慨,冥冥中阴差阳错,不喜欢乒乓球的人,又与乒乓球结缘,还打得风生水起,这不得不佩服她的诚信、刻苦与坚韧。乒乓球高强度的训练,让她留下了一些伤痛,遇到气候变化,她握拍的左手虎口至今还会劳损疼。她打乒乓球所得的荣誉,对她个人前途的发展也没有起到作用,她获得的国家二级运动员资格仅仅是一项荣誉而已。
当然,有付出总会有收获。十几年的运动生涯,对雯婧的气质、性格、能力的培养影响很大。因为乒乓球,雯婧的少年忙碌而多彩。有人说,独生子女注定是孤独的,但雯婧没有时间和空间来体验孤独感。她的课余时间都在少体校的乒乓球训练馆度过,陪伴她的有教练,还有一群差不多年龄的小队友。这些小朋友既是对手又是玩伴,比赛场上毫不留情,你死我活地拚杀,平时又是开心快乐的好姐妹。她们一起打球,一起玩乐,一起成长,留下许多美好记忆。
因为乒乓球,雯婧从小接触的人多,外出比赛机会多,见的世面比较广。她身上散发出来那种落落大方、阳光自信的运动员气质,让她表现出众。运动员的经历,磨练了雯婧的意志,她吃苦耐劳,独立能干。乒乓球带给她的那种赢得起输得起、遇到困难挫折不言弃的体育精神,无不体现在她的学习工作生活中。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