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二、文化融合

  洋女婿是关键的家庭成员之一。我和他语言不通,生活习俗、文化背景完全不同,我该如何与他相处?这是我来加拿大进入女儿家庭面临的首要问题。这些年,彼此间的理解尊重、学习包容、融合同化,让我们和睦相处。我的付出也得到了洋女婿的高度认可,我从一个“外来人口”成了女儿女婿家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女儿女婿的两人小家变成了现在的六口之家,满满的爱心,让我们中加联姻的家庭生活有趣多彩,其乐融融。

  1. 理解包容

  我和洋女婿彼此间对事物的认知差异大,在一起生活,刚开始确实有许多不习惯,矛盾冲突是必然的。

  语言不通的尴尬。我们晨起见面一句“Good morning ”,他下班回到家一声“Hi”,便是打招呼了,语言交流仅此而已。他们上班早出晚归,晚餐是一家人的交流平台,更多是我和雯婧说话。女儿仍然像小时候一样,喜欢在餐桌上给我分享一天的见闻。我们的谈话刚开始洋女婿大多听不懂,他只能默默地吃饭。

  餐饮习惯的差异。中西餐饮食差异大,洋女婿刚开始对中餐很不适应。中餐用的一些调配料味道洋女婿不喜欢,如鱼露、香茹、木耳等。加拿大的鱼露品质特别好,我偶尔红烧或炒肉会加几滴提香提鲜,香菇木耳也是中餐常用的配料。我之前不知道洋女婿排斥这些香料,以为他仅仅不爱吃而已。有一次与女儿聊天,我才恍然大悟,后来我就少用此类香料。

  泡脚的影响。每天晚上睡前,我有泡脚的习惯。加拿大人的木头房子隔音效果差,起先我并不知道。我的卫生间与女儿女婿的卧室之间隔着一间房,没想到卫生间泡脚的动作声还会影响他们,这件事也是过了许久我才知道。

  家务事分工明确有边界。女儿的家务事夫妻俩有分工,但我并不知道洋人心目中“家务分工”的含义。如管理草坪花圃是洋女婿的份内事,由于认知不一样,我好心办了坏事。

  初到哈法的第一个春天,看到冰雪融化,花花草草冒芽,女儿女婿上班忙,我便去整理家里房前屋后的花圃。刚开始几次洋女婿没说什么,由于语言不通,我还以为他看到老妈帮他干活会很开心呢。拔杂草,修剪枯枝败叶,松土施肥也有不少的事情,国内的亲人朋友提醒我说,别做习惯了累自己。这仅仅是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其实洋女婿心里并不这样认为。

  看我三番几次去整理花圃,或许是他忍无可忍了。有一天,他对雯婧说,叫老妈以后不要去动他的花草地,那些是他的事情,别老抢他的活干,他不喜欢这样。不知是雯婧翻译有偏差,还是洋女婿真实想法就是这样,我当时是听懵了。作为老妈是体贴关心他们,想减轻他们的负担。再说,家里的活有人免费帮着干难道不是好事?没想到洋女婿竟然认为老妈抢他的活干,让他不开心,这与我们中国人的逻辑思维认知差距太大了。这件事对我冲击很大,虽然想不通,但也不再坚持,从此以后我就不再去碰洋女婿的份内事。

  又如,洋女婿在花圃的角落种了一丛小葱,这种葱既可以厨房当香料,又可当花赏,夏天开的小紫花很漂亮。印象中,葱是要剪了才更发,我见花期过了,图个方便就把它剪了当香料。洋女婿看到不高兴了,他让雯婧转告我不能剪。既然他种的不能,那我就自己种,便找过一小块地,种了一片专供我剪作香料用。

  生活很零碎,稍不经意就会有冲突,双方都要有好心态去面对彼此的不同。一方面,我多加注意,知道了情况就当回事,不挑战不执着,学会变通退让,自我反思。另一方面,洋女婿给予了许多理解和包容。我的到来,生活上受到最大影响的是洋女婿,但他总是对雯婧说,尽量克服,只要老妈开心就好。他很善良,不愿看到老妈小心翼翼。

  2. 渐进融合

  我进入女儿女婿的家庭,促进了家里不同文化习俗的融合,尤其有了小宝贝之后,更多的是我们的客家生活习俗影响了洋女婿。

  餐桌上的变化。加拿大人注重晚餐形式,我们家也是一样,全家人必定相聚一起共进晚餐。晚餐时分也是一家人交流思想、分享见闻、联络亲情的好时光。

  我们家餐桌上的菜品一般也是中西餐结合,有洋女婿或雯婧做的西式菜,也有我做的客家菜。主菜和西餐由雯婧和洋女婿做,我主要管好两个宝贝的晚餐菜碗。我接受西式菜,在餐桌上是中西餐通吃,而洋女婿对我做的中餐是有选择地吃。不过,发现他在餐桌上的选择范围也慢慢在扩大,现在他非常喜欢老妈包的特色饺子、韭菜盒子,也爱红烧排骨、红烧肉、炒牛肉等此类客家菜。而两个小宝贝更是加拿大人被我养成了中国胃,吃正餐,他们也喜欢中餐,尤其是查理,西餐他基本吃不饱。我煮的红烧排骨、红烧各种野生大西洋深海鱼、焖大块肉、炒牛肉等兄弟俩都很爱吃。把肉类蔬菜用剪刀剪细拌一碗饭,老大本杰明一上桌风卷残云,一下子就吃饱了。

  关于喂孩子吃饭,刚开始我与洋女婿的意见也不一致。我们家兄弟俩吃饭的风格迥然不同,哥哥有多快,弟弟就有多慢。查理吃饭细嚼慢咽,要吃很久,拖到后面就难以吃完。我提出要喂饭,查理才吃得饱,但洋女婿不同意。他们给查理吃饭限制时间,没吃完就倒掉。查理晚餐没吃饱,半夜肚子饿了就起来敲爸妈的房门,影响全家睡眠,弄得他们疲惫不堪。这样连续搞了几个晚上,他们只好投降作罢,便釆纳老妈的意见,晚餐时让查理自己先吃,扫尾时由奶奶喂完吃饱。

  关于给孩子们空腹喝冷饮。加拿大人喜欢喝冰水和冰牛奶。我们家小朋友每餐一杯牛奶当汤喝,刚开始洋女婿也给小宝贝喝冰牛奶,我不赞同,提议给孩子们温牛奶。我说小宝贝的肠胃功能弱,太冰冷的牛奶空腹喝下去,容易胃痉挛,影响孩子的食欲,等孩子们长大一些再过渡到喝冰牛奶。刚开始洋女婿不同意,说这里的人都是这样喝的,别破坏了习惯。既然这么说就随他们的意了,后经事实证明我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太冰冷喝下去胃不舒服,孩子们也主动提出要温牛奶,尤其是查理一定要喝热牛奶。在孩子们的需求面前,他们的爸妈只能顺从,尤其是爸爸从完全不接受,到自己也主动去帮孩子们热牛奶,这是颠覆他认知的实质性转变。

  我很重视宝贝们的伙食。我对洋女婿说,孩子们的一日三餐要安排好,营养丰富,才能根正苗壮。本杰明和查理吃好睡好,身体健康,长得很好。经历几年的磨合,洋女婿认同了我的许多做法,也很认可我带孩子的方法,把两个儿子交给我,他完全放心。

  让洋女婿接受中草药。他尝试的第一味草药是蒲公英。初春的哈法,最壮丽的花花莫过于蒲公英的小黄花,而这美丽的小花却被加拿大人视为草坪天敌。如果说加拿大人冬天与冰雪作斗争其乐无穷,那春天围剿房前屋后草坪上的蒲公英就是苦不堪言。蒲公英有极强的生命力,其根茎深扎在土里,难以挖净。加拿大人专门为挖蒲公英设计制造了各种工具,在洋女婿的示范下,我学习使用专用工具挖蒲公英。

  我一个南方人,以前从没见过这种蒲公英。但印象中似乎蒲公英是药食同源的植物,便上网查寻比对,发现这里的蒲公英正是我国北方生长的可食用野菜。初春的第一批蒲公英特别鲜嫩水灵,我便尝试食用,果真炒大蒜或凉拌口感极佳。我又把蒲公英的根茎清洗晒干后收藏备用,家里有人头痛脑热感冒喉疼,抓一把熬水喝,消炎清咽效果好。疫情期间,一家人得了新冠,也用蒲公英熬水喝,全家症状得到了缓解。

  草坪上的蒲公英是加拿大人眼中的杂草,其药食同源的价值却被我用到了极致。洋女婿从刚开始的不理解不接受,到后来他也喝蒲公英水治疗新冠及感冒咽痛,是一个奇迹。他因此转变观念,开始接受中草药和中成药。他肠胃不适时,还特别喜欢从中国带来的肠胃康颗粒冲剂。他说,这是老妈的神药,甜甜的药汤喝下去就见效。我能改变他的成见,也是意外的收获。

  关于室外凉晒衣物。加拿大人洗衣物都是烘干,没有室外晒衣物的习惯,这与我们华人的理念大相径庭。他们视室外晒的衣物为万国旗,影响城市美容,政府对城区百姓在阳台上凉晒衣物有限制条件。衣物长期不见阳光消毒,对我是个极限挑战,便向女儿女婿提出,在合规的前提下晒衣物。他们同意了,我按政府规定用凉衣架在阳台里晒东西。刚开始洋女婿看到还是很不适应,见多了才慢慢习惯,后来他发现太阳晒过的衣物又香又舒适,偶尔也会叫我帮他们家晒被褥。

  像这些互相影响的小故事还有许多。只要不违反原则,不影响他人,无伤大雅的日常小事,彼此相互兼容适应,理解包容,也就成了生活海洋里的朵朵小浪花,只会给家庭增色添彩。

  3. 互相关心彼此感恩

  俗话说,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我默默地支持女儿女婿,帮助他们把两个宝贝带大,洋女婿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也非常关心老妈,希望老妈在加拿大的日子过得舒心。

  洋女婿首先提议给爸妈解决住房问题。他对雯婧说:“爸妈晚年在我们身边要真正过得幸福,就一定要有他们自己的生活空间。我们家最好的家庭模式就是爸妈既独立居住,又和我们在一起,以后爸妈老了也方便照顾。现在我们家条件许可,当下首先要解决的是爸妈的居所问题……”于是,夫妻俩商量想把房子进行改造,并征求我们的意见。我和张先生完全同意他们的想法,也夸赞洋女婿的远见。还好行动早,疫情前物价处于低谷时期,雯婧夫妻俩比较轻松地圆满解决了父母的居所,改善了我的居住条件。

  洋女婿非常自觉带孩子。为了减轻老妈的负担,他的业余时间几乎是用来陪伴孩子们。他是位好爸爸,除了在外工作干得好,在家带孩子从不推脱,给本杰明和查理读书讲故事,指导孩子做家庭作业,陪两个儿子一起做手工,利用专业知识指导年幼的宝贝学习计算机编程语言等等,陪伴孩子成了他业余生活的常态,兄弟俩也很享受与爸爸相处同乐的时光。他每周有二天在家上班,只要他在家里,孩子们放学回来,爸爸都会安排他们自己玩。爸爸说:“奶奶有自己的生活,也有许多事要忙,你们尽量不要打扰奶奶。”这也为我腾出时间做自己的事情。

  洋女婿也很暖心。他性格温和,心思细腻,考虑问题细致周到。我外出闲逛,他必定会交代雯婧转告老妈,要选择哪条路线更安全;并提醒老妈一些路口的车开得快,过红緑灯时要注意,出门要随身带手机等等。他还指导我过街时,要看到车辆停了,与驾驶员眼神交汇过后纔可以通行,不要完全相信加拿大的车会主动让人。

  每年圣诞节,洋女婿给我买礼物,只有我想不到的,没有他未考虑周全的。有一年圣诞节他给我和雯婧各买了一双加拿大人最喜欢的名牌低邦雪地皮靴,我的这双鞋,他特意加配了纯羊绒鞋垫,他说老妈比较怕冷。

  他看老妈学英语和写稿件,送上一个iPad,还专门去商场寻找好用轻巧的iPad架子,方便老妈书写和上英语课。他为我做事从不声张,总是悄悄地做,给老妈一个惊喜,时常让我感动。

  他牢记着老爸老妈对他的付出,前段时间老爸来探亲,他又让雯婧转告我们说,一家人能够如此幸福,离不开父母对他的支持和帮助,特别感谢感恩。

  洋女婿对两个儿子尊老爱老的引导教育也很重视。他告诉孩子们爷爷奶奶是妈妈的爸爸和妈妈,爱妈妈也就要爱爷爷奶奶,尊敬爷爷奶奶。我长期与孩子们相处,兄弟俩顽皮,有时不听话,祖孙之间也会发生冲撞,若是被他们的爸爸知道了,一定会给予处罚。爸爸反复强调告诫本杰明和查理,对奶奶不礼貌不尊重是零容忍。

  兄弟俩受爸爸的影响,很懂事,也很有礼貌。小小年纪就知道对奶奶虚寒问暖,我偶尔身体小恙,他们懂得花自己的钱给奶奶买花买卡片,让妈妈教他们用中文写慰问卡慰问奶奶。他们生病了得到奶奶的照顾,也一定会当面对奶奶表示感谢。重要节假日,他们会让爸妈带着去买礼物或做些小点心送给奶奶,对奶奶带他们的辛苦付出表达谢意,小小心意给了奶奶许多惊喜。

  说来这些都是日常小事,却能反映一个人的修养品行。洋女婿能做到这些,是他有一颗感恩的心,能看到岳父母对他的付出,并用实际行动来回馈我们的爱心。俗话说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欢喜。随着对洋女婿瞭解的加深,我也一样喜欢认可我们家的洋女婿。“我的女婿”在英语中的表述是“my son in law”,意思是法律上的儿子,我喜欢这个说法。正如客家话所说,女婿是“半份婿郎半份子”,洋女婿也是我半个儿子。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