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从珠江文化研究试论地方学的内容体系

  一、前言

  地方学研究近年在我国方兴未艾,蔚为风气,大从黄河、长江、珠江等各流域文化,经省区为对象地域文化,到名镇名村的乡土文化研究,都接踵而起,彰显我国地方学一片繁荣景象,形势十分喜人。但问题在于,由于地方学是一门具有高度综合性和交叉性的学科,研究对象欠明确,研究人员成份复杂,学科出身不同,研究视野、理论指导、研究技术路线、研究方法等都较大出入,故研究成果,也五花八门,难以定于一尊。但凡一门发展中学科,难免有理出多门,各自显山露水,成果复杂纷繁景象,这当然无可厚非。然而,当它发展经历一个阶段以后,应进入实践总结、理论提升阶段,建立学科基本概念,确定学科对象、任务、方法等,形成地方学理论体系、内涵、知识、技能和方法。这样,地方学才能真正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出现在我国学术之林,而不因为它的综合性和交叉性而失去自己独特性,被其它学科替代、屏蔽或冲淡。而时下即因地方学在这些方面的模糊、疲弱而未能坚挺地与一些成熟的学科平起平坐,在我国学科体系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这就有赖于在既有成果的基础上,加以理论总结和提升,建立学科坚强架构、稳定的研究队伍、推出系统、深入、高水平研究成果。这样的地方学,不由人不信,自然能卓然独步于学术之林。

  本文以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15年来研究珠江文化的成果为例,总结珠江学作为地方学的一种,它的学术历程、学科成果、社会评价等,作为地方学的一个案例,当有助于地方学建设参考。

  二、珠江文化发韧与研究成果

  珠江学以整个珠江流域文化为对象,研究它产生环境、历史过程、各文化要素特质、风格、时空分布规律,文化资源评估和开发利用,以及流域文化差异与分区,文化地域组合及相互关系等。从珠江文化概念提出到上述研究分化与成就取得,大约经历了近百年时间。1926年郭沫若到广东投身大革命运动,在其《我来广东的志望》一文中说:“我们要改造中国的局面,非国民革命策源地不能担当;我们要革新中国的文化,也非在国民革命的空气中所酝酿的珠江文化不能为力。”按珠江有狭义广义之分,后者是上世纪30年代确定的概念,泛指整个珠江流域,而此前珠江仅是流溪河流经广州市从白鹅潭到虎门一段河道,故这里说珠江文化应以广州为中心的区域文化,或称珠三角区域文化。只是珠三角文化概念提出以后,长期无人研究,直到1988年,中山大学教授黄伟宗在《论珠江文化及其典型代表陈残云》一文,才提出珠江文化概念,与60年多前郭沫若所提不谋而合。2000年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在广州成立,正式全面开展以珠江文化为核心的珠江流域文化系统考察研究。15年来,陆续出版《珠江文化丛书》110种,其中约300万字大型史着《中国珠江文化史》从学术上确立了珠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并列的地位、文化特质和风格,是珠江文化研究最浩大的系统工程,为珠江学研究的一个标志性成果,已赢得各方面好评。

  这套《珠江文化丛书》出版发行,前后耗时15年,实际反映了珠江学研究的心路历程。按丛书内容,大致可分为:

  (一)珠江文化发展史。包括司徒尚纪《珠江传》、《珠江文化与史地研究》、《中国珠江文化简史》、《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广东卷》;谭元亨《中国文化史观》、《客家圣典:一个大迁徙民系的文化史》、《广府寻根》、《客家文化史》、朱崇山《珠江文化的历史定位》、张镇洪《岭南文化珠江来》、许桂灵《中国泛珠三角区域的历史地理回归》、黄伟宗《珠江文踪》、《郁南:南江文化论坛》、江门日报社《西江历史文化之旅》等,展现了珠江自诞生以来的历史进程,在纵向上总结了它的形成、发展规律。

  (二)珠江海上丝路历史。基于珠江有8大出海口,海岸线漫长,江海一体,与海洋关系非常密切,故海上丝路研究可视为珠江文化研究的一个重心,也是珠江学研究成就最大的一个领域。粗略统计,涉及海上丝路著作约30多种。代表性作品有陈永正编注《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诗选》、谭元亨《广府海韵——珠江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黄鹤、秦柯编《交融与辉映——中国学者论海上丝绸之路》、黄启臣等《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史》、《海上丝路与广东古港》、王元林《国家祭祀与海上丝路遗迹——广州南海神庙研究》、黄伟宗、薛桂荣《海上丝路的辉煌》、陈立新《湛江海上丝绸之路史》、黄伟宗、谭忠健《海上敦煌在阳江》、谭元亨《开洋》、王元林《内联外接的商贸经济:岭南港口与腹地、海外交通关系研究》,周义《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开发》、黄伟宗《海上丝绸之路与海洋文化纵横论》、谭元亨《海国商道》、刘正刚《徐闻古港——海上丝绸之路第一港》、王潞、周鑫《南海港群——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古港》、王元林《海陆古道——海陆丝绸之路对接通道》、刘永连、谢汝校《古锦今丝——广东丝绸业的前世今生》、陈韩辉、吴哲、黄颖川等《广交会——海上丝绸之路的新生和发展》等。

  海上丝绸之路只是海洋文化的一个重点成份,对海洋文化,珠江文化研究会也推出一系列研究成果。如谭元亨《中国南海海洋文化论》、司徒尚纪《中国南海海洋文化史》、戴胜德《中国南海海洋文化传》、张镇洪、邱立城《中国南海古人类文化考》、潘义勇《中国南海商贸文化志》、蒋明智《中国南海民俗风情文化辩》,这些论著涵盖了海洋文化的有关要素,展示了南海海洋文化的特质与风格,是珠江文化在海上的延伸。

  (三)珠江文化门类著作。珠江文化由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组成,它们又包含不同的文化要素,一起构成珠江文化各个门类的成果。在佛教方面有《中国禅都文化丛书》,包括罗康宁、《出生圆寂地》(惠能)、戴胜德《顿悟开承地》、郑佩瑗《坛经形成地》、谭元亨《农禅丛林地》、洪三泰《报恩般若地》、冯家广《禅意当下地》,以及郑佩瑗《沧海航灯——岭南宗教信仰传播之路》等;在珠江沿线城镇文化方面有谭元亨主编《广信:岭南文化古都论》、抹楚影、谭志新《千年雄州,璀璨文化》、黄伟宗、朱国和《凤岗:客家文化论坛》、黄伟宗《云浮:中国古都文粹》、《良溪——后珠玑巷》、谭元亨《广府寻根,珠玑祖地》、《城市晨韵》,司徒尚纪《侨乡三楼》、黄伟宗、金繁丰《郁南:南江文化论坛》、洪三泰、谭元亨、戴胜德《百年宝安》等。珠江文学艺术方面,有洪三泰《珠江诗雨》、《女海盗》,谭元亨《珠江远眺》、《岭南文化艺术》、《客家与华文文学》,戴胜德《珠江流韵》,黄伟宗《珠江文踪》等。这些论著,以各自学术视野,彰显了珠江文化的风采。

  (四)珠江文化产业著作。为社会实践服务、为建设广东文化大省、强省、为泛三角建设提供文化产业决策参考,始终是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工作的一个宗旨,出版的相关论著或规划、设计成果也为数不少。如洪三泰、谭元亨电视剧本《祝福珠江》、洪三泰《通天之路》,谭元亨《珠江文化之旅》、《顺德乡镇企业史话》、谢鼎铭《海上丝绸之路画集》、冯海波《香茶陶珠——特产及其文化交流之路》、黄伟宗《梅州:“一带一路”世界客都》、崔勇、肖顺达《海上敦煌——南海I号及其他海上文物》等,都为发展某一文化产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有关地区先后建立了文化产业基地,开发了各种旅游文化产品,都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应。例如封开被论证为“岭南文化古都”,开发出岭南第一个状元莫宣卿“状元文化”,引发海内外莫氏大联谊和招商活动;论证徐闻为广东西汉海上丝路第一港,在港址附近建设“大汉三墩”旅游区,游人络绎前来;在南雄梅关和江门良溪,论证前珠玑巷和后珠玑巷两个移民文化和海陆丝路对接点,使广府人联谊活动成为定例,每次参与者数以万计,影响广及海内外。怀集燕岩本为一普通溶洞,利用海燕栖居资源,打造出“全燕文化之都”,成为旅游热点,带动了相关的系列产品;宣传广东新兴六祖惠能禅宗文化,促使其家乡易名为“六祖镇”,成为佛教旅游、休闲基地,全镇不少人赖以为生。东莞凤岗本为普通侨乡,经论证为“客侨文化”之乡,带动了当地商居、制造业和旅游业兴盛。发掘粤北乳源古驿道,提出复原和开发“古道文化”,引起当地高度重视,乳源被誉为“世界过山瑶之乡”,古道旅游成为时尚。在阳江海域出水南宋沉船“南海I号”,被研究会定为“海上敦煌”,明显地提升其文化品位,成为海上丝路游一个亮点。梅州松口镇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树立起“印度洋移民广场”碑,利用这个机遇,发起客属海上丝路研究和客家人联谊活动,盛况空前,其冲击波荡漾海内外。举凡这类活动和文化产业基地建立,都离不开地方学文化成果的支持,舍此无异于釜底抽薪。

  (五)珠江历史名人。名人是珠江文化一个载体、珠江文化精神体现者,他们身上反映珠江文化风格。已研究和出版的有关珠江历史名人有仇江等《岭南状元传及诗文选注》、谭元亨《广府寻根》、《顺德人》、《客商》、《客家文化大典》、《肝胆相照——饶彰风与邓文钊》、《华南两大族群的文化人类学建构》、《广府人》,王元林《东莞历史名人》、《袁崇焕传》等。

  (六)珠江自然人文基础。珠江流域自然环境与资源,是珠江文化形成发展的必要条件,这也是珠江文化研究会致力研究考察基本课题。已出(在)版著作有司徒尚纪《中国地理百科·珠江卷》、谭元亨《南方城市美学意象》、许桂灵《广东生态文明论》、陈伟明、王元林《古代中外交通史略》、梁健、邓建华《瑶乡乳源文化铭作选》等。实际上,以上著作,都是在不同程度上使用珠江自然人文基础条件作为背景,继开展实质性论述。这个基础研究,也贯穿研究会工作始终,成为日常研究不可少的一部分。

  上述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15年来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得到各级领导、同行专家、学者、相关部门和地区负责人的高度肯定和赞扬,包括曾任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汪洋、现任省委书记胡春华等都以不同形式表彰研究会工作成就和贡献。《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史》、《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诗选》等还作为广东省领导出国访问的礼品,赠送给东南亚有关国家。在创会10年和15年庆典上收到了各方面的贺信和贺电,说明这些成果立足珠江流域,对保存和发扬光大珠江历史文化遗产,为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参考,同时是建设地方学体系的坚实基础。

  三、地方学内容体系之构建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地方学机构多达数十个,地方学的名称也很多,但由于学科理论久充,内容体系不一,技术路线模糊,研究手段简单等原因,不少机构昙花一现,所提的地方学也销声匿迹,说明地方学发育尚未成熟,仍须倾注极大的努力和热情加以培育、呵护和发展,使之成为配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门显学。

  根据上述,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构建地方学的内容体系,使之研究有所指引。

  (一)地方学研究对象

  一门科学只有独具特有的研究对象才能成立,否则很可能被其他学科取代,而不成为其科学。地方学应是有独特地域文化内涵的特定地理单元为对象,也是地域文化发生、形成、发展于某个地理区域,在此基础上产生区别于其他地区的文化特质和风格,在一个更大区域体系中占有自己的地位、空间和格局。如此一来,地方学所依托或承载它的必然是个形式文化区,有相对稳定范围,但没有不可逾越的边界,否则就是一个功能文化区。不管那种形式文化区,它都应接地气,牢牢地植根于区内土壤,并藉以滋润、壮大自己,最终发展为一门地方学。

  上述珠江文化研究,初始是以广州附近珠江为对象,后来扩展到整个珠江水系。从文化辐射功能出发,珠江文化范围比自然地理即流域范围要广,在它边缘出现一个过渡带,比如粤东潮汕、赣南、湘南、黔北、滇西,以及雷州半岛、海南岛,都属于这个地带内,主要为珠江文化与长江文化过渡带。以珠江流域为对象的珠江学,即在这个区域内研究珠江文化概念内所藴含的相关内容,间或也会涉及过渡带的一些文化现象,但这是次要,为相互比较而言的。

  (二)地方学研究内容

  地方学属于区域地理科学之列,在这个区域存在的自然和人文现象,都属于地方学的研究内容,但重点是区域内的人文或文化现象,自然现象或曰自然环境与资源只是文化发生的条件或基础,不能不顾及,但不是重点。总结珠江学对珠江文化的研究,上述《珠江文化丛书》所列的各部分内容,并不是它的全部,但解析丛书的各部分章节,仍可归纳出珠江学的内容大致可分:(1)珠江文化形成自然基础;(2)珠江文化形成、发展历史过程;(3)珠江文化门类结构;(4)珠江文化特质和风格;(5)珠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6)珠江文化生态;(7)珠江文化区域分布;(8)珠江文化产业。这些内容整合,构成珠江学的基本架构。

  当然,每一个部分内容又可解构出若干单元,作为进一步研究课题。如珠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就包括物质和非物质文化资源,内中又有文博考古、名城名镇名村名人、民族、族群、风俗、宗教、器艺、文学艺术等文化资源,不一而足。

  (三)地方学研究任务

  地方学研究对象是一种客观存在,不以人意志为转移,一个对象可有多门学科研究,但一门学科只有一个特定对象。例如一个几何体,几何学研究它的空间性质和变化,物理学可研究它的物理性质,艺术学可研究它的色彩和美感,如此等等。而研究任务是主观范畴,是根据对象而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地方学立足当地,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故可承担多种任务,为解决地方发展实际问题提供决策参考。例如城市规划,涉及问题甚广,城市规划学或城市地理学等发挥主体作用,但地方学提供城市资料及与城市相关历史、建筑、街区、社会、文化等研究成果,都是城市规划不可或缺的;又如修方志,涉及面更广,地方学与之配合,可谓珠联璧合,大可增补其不足,发挥自己综合性强特长和优势。

  (四)地方学性质

  根据珠江文化研究过程和成果,可以认为地方学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区域性和应用性学科,是四者的结合和统一。地方学以研究一个特定的地理单元固有文化现象为对象,这个区域即由自然、经济、人文、社会等多个要素构成,且彼此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形成一种有机结合关系,而不是它们的机械相加。研究这个综合有机体,不是单个或少数学科可以完成,而需要它们配合、集成,才能取得预期成果。例如上列珠江文化研究,就是地质、地理、生物、考古、文博、人类、民族、语言、海洋、历史、文化、人口、水文、水利、国土、规划、建筑等学科人员参加,体现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以及技术科学等的综合。这些学科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在研究成果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难划分彼此,清楚地印上学科交叉性的烙印。地方学植根、依托一个特定区域,它的对象在地方,承担的任务在地方,研究成果也为地方服务,所以区域性是它固有性质。也由于此,珠江学无一不以珠江流域为对象,珠江文化即为珠江母亲河而生,珠江学用于其他河流,不可能有珠江文化成果。同样,用黄河学、长河学来研究珠江文化,得到的可能是另一种结果,这是不言而喻的。地方学往往基于社会发展要求而生,即任务带动了学科。例如城市和区域规划与建设,提出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促进了对城市和区域的综合性、整体性研究,结果使地方学应运而生。在广东,广州学、潮汕学、客家学等即如此。近年,泛珠三角经济区规划和建设,需要对珠江流域作综合性、全景式研究,作为泛珠三角经济联合决策参考,珠江学大有用武之地。珠江文化的成就即找到它起作用平台,故地方学的应用性也是不争的事实。例如上述珠江学研究成果,即广为地方服务,有的成为县市区域发展战略依据、产业建设和布局指南、树立城市和区域形象、标志的观点来源,或成为吸引港澳台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宣传材料。广东近年发起海外广府人、客家人、潮汕人寻根问祖热潮和开展联谊活动,即建立深厚的地缘、族源、血缘和文缘基础上,地方学成果对此功不可没。

  (五)地方学研究方法

  基于地方学的对象、性质和任务,它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除通常占有、使用大量地方文献、文物考古资料作为研究基础以外,以下几种方法也是不可或缺,非常有效的。

  一是多学科立体交叉研究。地方学要建立的理论和解决的实际问题,往往是综合性、全面性的,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地区与部门,需要动用各方面理论、知识和技能。这就决定它的研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技术科学相结合、时间和空间科学相结合,观察问题视角是多元、立体、动态的。

  二是野外考察方法。地方学研究对象的资源和信息很多隐蔽于历史荒烟蔓草中,或在人们遗忘的角落里,需认真钩沉、发掘。故野外考察不可或缺,有时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专家学者,平均年龄60岁以上,个别人年届或超过80岁高龄,依然为寻求历史文化遗迹遗址,多次奔走在野外考察荆棘丛中,才有所发现,有所收获。例如粤北西京古道、大庾岭道、湘桂走廊、潇贺古道、南北流江海陆丝路对接通道、西汉海上丝路始发港徐闻、合浦、南江文化走廊、五邑、梅州华侨建筑、粤北瑶壮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两广客家大屋、珠三角历史围垦和基塘农业等,都是亲临其境,现场踏勘,反复论证而下结论的。这些结论业已经过时间考验是正确的,故能为地方或有关部门应用,取得明显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侯仁之先生说,历史地理是一门又古又今,既要读书,又要走路的学问。珠江学研究过程,验证了侯先生此言的正确性。

  三是科学、文史工作者与地方领导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地方学成果,应用于实际、为地方服务,才是它最大一个目的。为此,地方学研究应得到地方政府或相关部门的支持。这样才能使地方学研究与地域发展相结合,并转变为生产力。所以,科学文史工作者研究,野外考察应尽可能有地方干部参与。这不仅有利于工作开展、对提高干部对地情的认识水平和地方学成果的应用推广,也是有好处的。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多年的研究,特别是野外考察都是这样的,故有可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个经验值得借鉴。

  四、小结

  综上所述,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15年的工作历程和成就,实可作为地方学研究的一个范例,也是建立珠江学的实践基础。但一门学科的存在、建设和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地方学应以此为根据,确立自己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作为学科建设的基础。在当今地方学尚未成熟,争议颇多背景下,应走出书斋,广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总结相关经验基础上,提升出地方学建设的理论和应用问题,相信会取得预期效果。

  (原载《三门峡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