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谋求其最大的经济、社会、生态和空间效益,是当今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特别对于区域发展长期失衡的广东,这尤为必要和迫切。基于此,2007年,特别是珠三角与京津唐、长三角并列为全国三大经济区以来,广东省首先提出产业和劳动力的双转移,来解决广东区域发展的失衡问题。2008年初,广东省又出台关于推进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的决定,使双转移掀起高潮,席卷省内各市县,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迈开坚定步伐。本文以此为背景,根据广东发展区域经济和生态差异,指出近年双转移带来的经济、社会、生态和空间效应,但也存在运作、管理和布局等矛盾和问题,并就此提出相应的改良对策与措施。
一、广东发展区域发展反差十分突出,非双转移难以解决区域失衡痼疾
(一)区域发展反差
经过改革开放30年,广东整体上成为全国经济大省,但省内发展水平十分悬殊。而为达到区域协调发展,近年广东分为珠三角、东西两翼和山区四大块,作为实施空间发展战略的四大平台。广东30年历史进程,特别是近几年的经济数据显示,先进的珠三角与后进东西两翼和山区的区域发展水平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拉开了距离。据有关统计,可列表如下:
表1. 广东区域发展状况对照表
表格略
区域发展总体水平近五年两极分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随着时间推移,不但没有弥合,反而朝相反方向发展。这种反差,还鲜明地表现在区域财政收入和居民生活差异上。
表2 2007年广东区域财政收入和居民生活水平对照表
表格略
有人说,广东是全国最富省份,但也是最穷省份,其指的实际是广东内部财富收入地区极不平衡,富裕珠三角与相对贫困三大块恰成霄壤之别。
广东基础设施建设的地区分布不平衡也反映了区域发展极不协调。广东机场、高速公路、港口、大型公共设施等相当一部分集中在珠三角,而其他地区则很稀落。约占全省陆地面积1/4的珠三角拥有广州白云、深圳、珠海、佛山4大机场,而其他占全省3/4面积地区仅有汕头、湛江、梅州3个小型机场,利用率很低。即使珠三角机场,也缺乏彼此间分工协作,部分机场实际处于半休闲状态,如珠海机场利用率一度跌到6—7%,造成土地和空间资源极大浪费。
另外,广东各区域内产业结构和布局也存在很多不协调现象。这一是各地级市内部的工业结构大致相同,主要是电子信息、电器机械、石化、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材、汽车及摩托车、森工造纸等。工业结构相近 或相同,产品相互竞争,导致内耗,“熵”值增大,未能形成结构互补和错位发展。即使是广东四大区域之间,产业结构也很相似。据有关研究其相似系数如表:
表3. 2006年广东四大块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比较表
表格略
相似系数越大,显示地区间产业结构越相似,当相似系数为1,则产业结构完全一致,这个表说明,四大块之间产业结构系都都很高,(小于0.9),使产业转移有一定困难。二是四大块间三次产业结构却差异颇大,据《广东发展蓝皮书》2008统计数据,2006年三大产业比例很悬殊。
表4. 广东四大块三大产业分配比较
表格略
珠三角第一产业严重萎缩,只占国民经济很小比重,以二、三产业为主;而西翼及山区,第一产业约占国民经济20%左右,东翼以第二产业为主,约占国民经济一半,且发展缓慢。这种差异,有利于四大块三大产业转移,实现彼此间产业互补和资源利用。
(二)区域发展引起生态环境变迁
经济发展引起生态问题在各区域都有不同程度的凸现。在珠三角,产业和人口高度密集,高排放,高污染,给土地和环境带来不堪重负的压力,已经受到大自然的报复和惩罚,这类事例不断发生,有的还相当广泛和严重。如据观测,珠三角处于全球三大酸雨区之一,广州又是酸雨集中地。2006年,全省城市河段有17个地级市饮水源达标,主要分布珠三角以外三大块,而广州达标率仅为67.9%,由于交通拥挤,排放大量汽车尾气,广州灰霾天气估计每年长达120天。至全省废水废气排放、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逐年增加。仅工业固体废弃物,2006年比2001年增加了54%,而其综合利用率,2005年比2004年反而下降6.6%。这些污染物承受者,主要集中在珠三角。
文明是一个对抗过程,恰如马克思说过的:“文明如果是自发地发展,而不是自觉性发展,则留给自己的是荒漠。”它昭示和告诫人们必须正视和调整对珠三角环境的政策和实践。而其他三大块地区,生态环境朝不良方向发展亦日见严重,但总体而言,仍比珠三角为优。虽然,广东全省经济增长主要靠粗放经营,由此引起环境生态问题严重程度与经济总量成正比,珠三角环境容量已经达到临界线,个别地区甚至超标,但三大块仍有逥旋余地,因而成为珠三角产业转移选择取向地区。
以上这些区域发展失衡、不协调现实,与日俱增地摆在人们面前。而这种现象的最主要的根源在于生产力发展水平悬殊,生产布局不尽合理和不平衡,并由此一系列经济、社会、环境等问题。
二、“双转移”对区域协调发展的效应
广东省实施“双转移”的一个最大目标,是谋求区域协调发展。而要逼近这个目标,必须以双转移的成效为标志。这应包括双转移产生的经济效应、社会效应、生态效应和空间效应。广东双转移已经实施一段时间,据综合有关材料和实地调研,其产生的效应是显着的,并呈良好发展势头,预兆着光明前景。
(一)经济效应
据在广州、佛山、江门、深圳、东莞等地调研,普遍反映藉助于双转移,使产业和劳动力转移到最适宜它们发展地方,各得其所、各展其长、各谋其利,已取得的经济效应至为明显。据报导,2008年,全省已建29个工业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02.66亿元,利税27.72 亿元,分别为2007年同一指标的4.7倍和5.3倍,2009年第一季度全省工业园区增至32个,建成项目693个,投资586.08亿元,
其经济效益当可预期。
各市区(县)在双转移中经济更大受其惠。深圳市自2006年以来,迁出企业1083家,为新兴产业进入赢得发展空间,带来可观经济效益。近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超过9000亿元。2008年深圳GDP高达7806.5亿元,比上年增长12.1%,人均GDP达13153美元,提前两年实现“十一五”规划指标。2008年佛山市禅城区外迁陶瓷企业90多家。南海区大沥镇迁出铝型材厂29家。顺德区迁出塑料、五金等企业17家,与此同时,又引来一批国内外有影响陶瓷、铝型材、家电、液晶平板显示屏等先进制造业,仅在顺德就有30家企业确定落户。在禅城区落户禅城创意园的陶瓷等企业已达92家。2008年,佛山规模以上汽配制造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16.7亿元,比上年增长28.7%。
另据黄华华省长2007年4月19日在全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中,高度肯定河源市在产业转移上的成就,指出2006年全市工业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和税收分别比上年增长75.2%、67.9%和51.9%,这个速度是很可观的。
(二)社会效应
劳动力作为生产力最活跃因素,它的转移,不仅是生产要素在新的环境下实现经济再生产,而且引起社会结构的变化和重组,产生强烈的社会效应。广东为我国第一人口大省,常住人口达9500万(内含外来工2000万),加上流动人口,广东人口超过1亿人,相当一部分集中在珠三角。伴随着产业转移,劳动力转移也同时发生。在2009年以前27年间,广东总共从农村转移出93万人,但2008年仅一年就达106.4万人,比2007年增长18.2 %。同年,广东省组织培训农村劳动力58.5万人。另据统计,2008年全省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业务工收入达1300多亿元,非农收入占农民收入总额由2007年的71%增加到2008年的73%。仅到2006年全省23个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建成项目79个,已为社会提供2.7万个就业岗位。而按照2012年全省新增转移就业600万人规划推算,届时每年农村居民可增非农务工收入1500亿元以上,比2007年高近一倍。这些人劳动素质的提高和经济收入增加,对淡化城乡二元结构,改善当地生产生活环境、社会风尚是有很大推动作用的。
(三) 生态效应
广东双转变的一个重要驱动力,即为舒缓人与环境紧张关系,改善日益恶化生态环境,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基础。
珠三角大量劳动密集型、污染环境的产业迁出以后,大大减轻迁出地环境压力,当地生态状况有望向良好方向发展,当然这需要较长时间才能验证。例如中山向河源转移电子通讯业,深圳向和平县转移钟表制造业,东莞凤岗向惠东转移制鞋业,大朗向信宜转移600多家纺织业,深圳向潮州转移陶瓷业,佛山向云浮转移石材加工业等,这些企业在迁出地多半有污染,且集中布局,更加大了它们对环境的危害,迁出以后,不管怎样,都减轻了对当地环境的压力,从这个意义上看,它们即属生态效应之例。但这种转移,不应以牺牲转入地的生态环境利益为代价的,而要尽量避免或减少对迁入地的污染。据调研和有关报导,这些新转入的产业,一是采取工业园的集中布局方式,避免过去“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配置所带来环境污染和整治困难弊端,便于采取各种环保措施,使产业对环境危害降到最低水平。二是转入地工业园选址,都经过环保部门的环保质量评估,达到有关标准才容许转入的。这样就有可能有效地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工业化模式,更符合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所以这种双转移,应是一种双赢的生态效应,亦即许多地区所要求的“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緑水青山”那样。例如南雄精细化工园区接受来自珠三角和邻近省区的60家林产化工企业转移,占地约5000亩,项目厂房距离锅炉50米以上,距离居民区400米以上,达到对这类企业的环境保护要求。投产以来,未出现环境污染事件,预计未来5年内将有200家企业进入这个园区。园区负责人称园区建成是“企业有福,南雄人民有福”。
这其中包括了它避免了人们担心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
(四)空间效应
这是指双转移带来区域空间结合和空间一体化的效应,包括了双转移形成了各地区之间多方面的经济、社会、文化等联系,相互依存、互补、互动,达到彼此间的有机结合。这就有可能突破区域间原来存在的自然区、行政区、经济区、文化区等限制,使各个经济要素在这些地区之间无障碍地流动和组合,并建立为此所需要各种网络,最后达到空间一体化的要求,这应是双转移所追求的一个最大目标。
产业园是双转移主要空间形式,转出地与转入地实际上也是一种空间结合形式。目前,这种产业转移工业园,按照双方城市自身特点和优势,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采取了不同转移布局模式。这包括产业整体迁移,典型有东莞大朗600多家纺织企业悉数迁到茂名市信宜。深圳福田区的钟表企业也分期分批迁到河源市和平县。也有采取直接转移,即某一产业转移由工业园中的企业直接迁移到对方。如顺德龙江产业转移工业园就有不少企业直接迁到德庆产业转移工业园 。还有的是对口扶贫转移,如中山市投入一亿多元资金与经济滞后的河源,共建中山(河源)产业转移工业园。最后有品牌、渠道转移,即由转出方将名品牌,连同企业人马、资金、经营模式等一并转移到对方。如中山火炬集团即按此方式在阳西建立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
不管哪种转移模式,都要达到产业的空间结合和集中。因为从转出地来说,它是一种“腾笼换鸟”过程和结果,带来更高级科技、人才、产业的置换、进入,占领腾出的空间,与第三者发生空间过程。如珠三角部分地区双转移后,境外或其他地区产业进来,由此建立起珠三角与这些地区新的空间关系。而对转入地而言,它是双转移的着陆点,是筑巢引凤。它与转出地的关系并没有因这种转移而割断或疏远;相反,它必须保持和提升与转出地的各种关系,从转出地得到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以保障自己的运行和发展,转出地也有责任和义务来扶植、培育转入地这些企业的健康成长壮大。这样两地将达到一个更高级空间结合和一体化程度。
据报导,广东省府最近对2008年全省各地市双转移的结果进行考核,得出的结论是:产业转移优秀的有佛山、韶关、河源、阳江、肇庆、清远6市,其余15市为良好。而劳动力转移结论是,广州、深圳、韶关、河源、梅州、中山6市为优,其余15市为良好。这个结果表明,产业转移优秀地市都多分布在环珠三角,应为接受相邻经济发达珠三角产业转移所致,两者空间结合程度高;而劳动力转移优秀地市较分散,既有珠三角,也有环珠三角地市,看不出明显分布规律。这与产业转移制约因素多、难度大,而劳动力本身就有很大流动性,转移也较容易等有关。但进一步考察产业园转移结果,全省29个产业园,5个优秀,5个合格,19个良好。优秀者为佛山—清远,中山—河源,中山—肇庆(大旺),中山—阳江,广州—电白。这其中隐藏着一个对应关系,即每对双转移城市,都有着不同产业结构。如佛山是个轻工业高度发达城市,而清远则以第一产业为支柱,中山类似佛山。接受转移的河源、阳江、肇庆,第二产业虽有一定地位,但远逊于中山。这显示同质城市,相同或相近产业结构难以转移;而异质、产业结构差异大城市,容易双转移,效果也较好。于是得到一个启示,双转移对象应选择产业结构差异大、发展水平高低不一城市,以形成区域互补,减少内耗,错位发展格局,最后达到区域协调发展之目的。这与前述广东三大产业在四大块分布悬殊格局相符。
三、双转移现状特点
广东双转移虽实施时间不长,但其效应已初露端倪,更显着效应当可预期。然而这到底是一个新生事物,须有一个认识、验证过程;另在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背景下,其制约因素很多,有些因素还难以预测。综合各方资料和实地调研,广东双转移现状有如下特点:
(一)政府主导为主,市场调控为辅
双转移涉及问题甚多,在广东省市场经济发育尚未成熟,尤其在珠三角以外地区更为突出背景下,目前双转移主要依靠省府以行政力量加以指导和实施,如广东省府自2005年以来为此制定4个文件,广东环保和国土部门也出台相应政策意见即是,而市场调控作用还很微弱。现在所建立的工业园区,为政府出面组织、牵头、运作,基本上是政府行为,市场经济规律至少在园区建立方面远未起到决定或主导作用。很多公司、企业只在园区建立后才进入,成为园区产业一部分,而未能成为园区的主宰。
基于此,政府有形的法令和政策指导,与市场无形、自发起作用的经济规律之间的矛盾如何协调,就成为双转移进一步发展、推广所面临的一个迫切问题。
(二)双转移以行政区为框架,而不是以经济区为载体
由于我国经济存在和运行,现在仍以行政区为主要空间形式。有论者认为我国经济仍然是行政区经济。即使珠三角被视为一个经济区,而就全省而言,行政区经济仍高踞统治地位。全省现存32个和即建立工业园区,都是按地级市版图分布,而未能突破行政界线,建立在经济、社会、生态、空间效应及其组合效应最佳地区。
双转移工业园区既由政府牵头,以行政区为依托建立,就难免存在各自为政、条块分割、封闭自居,甚至以邻为壑等现象,其产生的负面效应不容忽视。
(三)双转移区域范围狭小,布局不尽合理
时下广东双转移,以省内为主,主要发生在珠三角与东西两翼和山区之间,如广东全省11个山区及东西两翼地级市已建立的23个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即全在广东境内,罕有在省外,特别是环珠三角广东以外地区,以及范围更为广袤的泛珠三角地区。而在经济全球化和空间一体化背景下,这种转移应着眼于尽可能广大空间,使广东真正成为“世界工厂”。
基于这种范围狭小,产业转移工业园选址、布局难免不尽合理。因尚未出台这方面统一规划,故现有工业园选址、布局对土地资源、招商资源的优化配置考虑欠周全,同一区域转入的工业园区数量太多,既造成土地资源紧缺和园区规模受到限制,又使地方政府无法给予更多的财力支持,由此加剧了招商引资的竞争。此外,多数园区产业混杂,未能形成集群,又缺乏主导产业,使园区产业结构从建园初始就出现不合理现象。
(四) 双转移的转出转入地仍存不少具体问题有待解决
双转移涉及多方利益,从各自立场出发,存在问题不少。对转出方而言,产业转出后,腾出空间,须及时填充,否则很容易造成“空心化”,产生土地、设备闲置等现象,出现新的浪费。
对转入方,为了建设产业园区,必须有相当投入,难免增加财政负担、利息和债务风险。虽然广东省政府大力支持园区建设,但财力毕竟有限,大部分仍须地方政府筹措。另外,转入的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多少带来环境污染问题,由此带来经济效益可能被环境治理扺销。又有不少人消极地吸取环境污染经验教训,对转入有污染产业难免有顾虑,甚至扺触情绪,这都增加了产业转移的困难。
再从劳动者素质而言,有人作过统计,认为在广东劳动者素质偏低,比不上江苏、浙江、上海劳动者素质。广东城乡从业人员初中以下文化水平的占全员的74%,未经任何职业培训的占全员75.3%。特别是劳动力有82.3%为初中以下水平,84%人未经职业培训。这是全省梗概。在珠三角以外,这些比例可能更高。以这样劳动者素质来应对双转移带来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会有很多不适应地方。
四、对策建议
双转移最高宗旨在于达到区域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实现广东全省小康。根据双转移以来成效、存在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宜采取如下对策:
1. 根据广东经济版图现状,无论传统优势产业、发展中支柱产业、或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主要集中分布在珠三角,次为东翼,再次为西翼,最少为山区的格局,双转移应在保障山区生态安全基础上,向其作双转移的倾斜,注意转移利用当地农林矿产、土地和劳力资源的产业。东西两翼双转移重点应是发展中支柱产业和有发展潜力产业,包括电子信息、石油化工、医药、森工造纸等,形成合理的产业地域分工体系。但不可逥避的环境污染问题始终存在,故对转入地的企业配置,其治污措施必须落实,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废气排放等,一定要在处理场地、具体措施上一一到位,将污染负面效应减少到最低程度,这样才能给迁入地带来福祉,而不是祸及子孙。
2. 广东目前划分四个区域,很大程度上仅停留在认识意义上,除了珠三角,其他三块还不是一般意义上经济区,宜利用双转移机遇,将更多的企业向东西两翼和山区转移,同时在财政、人力和技术资源上给予支持,在政策上给予更多优惠,将这三大块经营为特点不同经济区,如西翼以农业为主导产业,东翼农、工矿并重,山区为生态保护、旅游休闲以及资源赋有区等,形成广东四大经济区并立格局。
3. 应从经济全球化和空间一体化大战略、大视野来看待广东双转移,在珠三角、环珠、泛珠内双转移之同时,应充分利用世界产业向亚太地区转移机会,积极创造条件,将这股潮流引入广东各地。为此,应积极发挥广东2000万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留学生等的积极性和潜力,为双转移服务。如广州每年举行的高交会即不失为一种吸引人才的最好方式。
4. 将广东双转移与国务院批复《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相结合,成为这一工作组成部分。特别是根据这一纲要所提出的珠三角、环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的区域体系,作为配置双转移工业园区的空间框架和实现这个区域体系经济的空间一体化的一个最好形式。而据预设目标,到2020年,珠三角将成为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世界级都市圈,粤东、西北及中部地区涌现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增长极,既然如此,应将规划纲要的区域体系与这个预设目标相结合,以谋取经济和空间效应的最大化。达到这个目标,将进一步验证双转移工作的正确性。
5. 基于本省劳动力素质偏低现状,应大力开展职业技术培训,特别注意提高东西两翼、山区和外来工劳动技能和人文精神,使之成为合格新型劳动者,不仅适应本省双转移,也能应对世界产业向本省转移。据报导,到2008年9月,广东已培训劳动力10万人,带动全省转移就业21万人,未来5年,广东将新增转移本省农村劳动力600万人,组织技能等级培训360万人。应继续和推广这个劳动力培训计划,使之与上述两个双转移保持动态适应。.
6. 针对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现实,应利用双转移机会,鼓励、吸取他们到转移产业园区工作,或作为培训、贮备人才基地,并给予各方面优惠政策,使之安心工作,成为这些园区一支骨干力量。
五、余论
广东双转移到底是一个新生事物,且实施的时间不长,除了上述存在问题以外。当前应特别注意的倾向,一是防止个别地区利用建立产业园区的机会,大规模征用土地,超过园区应占的面积,造成征而不用,或改变用途,重蹈十多年前经济开发区到处泛滥,大量浪费土地资源的覆辙。二是虽有不少报导,称广东“双转移”未对环境造成破坏,而且将环保列为入园准住条件,这固可欣慰。但问题在于,环境破坏或变迁是一个渐变过程,且涉及水、土、气、生物及其组成自然综合体等众多方面,在短时间内,或仅观测某个要素还不足以得出环境未受破坏的结论,特别是对东深供水工程地区,以及珠三角周边生态敏感地区,“双转移”项目选择和地区布局,应当慎之又慎。历史经验告诫人们,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从严格意义来说,是很难修复的。故在“双转移”中建立“生态优先”观点是完全必要的,且是不可替代的。最后,“双转移”需要地区和部门的密切配合,包括各种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与之配套的管理,以及建立长效协调机制等,这都应与“双转移”同步建设和运作,但当前是否为此达到共识和付诸实施,都应作认真检查和做好“双转移”的规划。
(原载《热带地理》2010年第5期)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