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广东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初探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意义

  2007年10月15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 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奋斗目标,并强调这个目标所包括的内涵、要求、对策与措施, 即“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着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等。生态文明是一个新的科学概念, 它的提出并写进党的十七大报告中, 不仅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指明瞭方向, 提供了行动的指南, 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而且对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关系、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世界观都有重大理论意义。这包括: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根据他们所处工业化社会人类文明发展出现种种人与自然对抗事例, 提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见解, 成为马克思主义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在自然界中没有孤立发生的东西, 事物是相互作用着的, 幷且在大多数情形下, 正是忘记了这种多方面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阻碍我们的自然科学家去看清最简单的事物”。也就是说, 人和自然界通过运动和相互作用成为一个整体, 亦即它们的统一性。然而, 恩格斯又说:“人则通过他们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 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后的本质的区别, 而造成这一区别的还是劳动” 。也就是说,人类和自然界又有矛盾和对立的一面。这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便成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最基本的准则, 也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最基本的理论依据。

  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 即从农耕时代开始,人类便以大自然的主人自居, 征服、掠夺、占有大自然,并以此来谱写自己的文明史, 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乃至当代后工业文明都无不如此。但人类这部文明史的本质何在?恩格斯指出:“文明是一个对抗的过程, 这个过程以其至今为止的形式使土壤贫瘠,使森林荒芜,使土壤不能生产其最初的产品,并使气候恶化”。恩格斯举出一个最显着的例子, 告诫人们不要重蹈这个农业文明的覆辙:“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 把森林都砍完了, 但是他们梦想不到, 这些地方今天竞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 也失去了积聚和贮存水分的中心。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 在山南砍光了在北坡被十分细心地保护的森林, 他们没有预料到,这样一来,他们把他们区域里的高山牲畜业的基础给摧毁了;他们更没有预料到, 他们这样做, 竟使山泉在一年内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 而在雨季又使凶猛的洪水倾泻在平原上。” 这是人类不合理活动遭到大自然报复和惩罚的结果, 显示自然界也有自己运动方式、规律、价值和物质与能量转换模式, 也需要生存和发展, 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人类应尊重、服从自然规律、认识并利用改造自然, 为自己服务。恩格斯充分肯定了人类的这种能力, 在反对自然主义的历史观时说:“自然主义的历史观(例如,德莱柏和其他一些自然科学家都或多或少有这种见解)是片面的, 它认为只是自然界作用于人, 只是自然条件到处在决定人的历史发展, 它忘记了人也反作用于自然界, 改变自然界, 为自己创造新的生存条件”  。恩格斯还说:“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 决不象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 决不象站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 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 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 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些动物强, 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产业革命以来,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类对自然界认识能力大大加强, 不断向生产深度和广度发展, 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 如《共产党宣言》高度评价的那样:“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 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还要大”。现代科技进步又比恩格斯那个时代对自然界利用改造强大得多, 创造的物质财富也非昔日可比。

  人与自然关系并非一成不变, 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这也是认识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恩格斯说过:“辩证法不知道什么絶对分明的固定不变的界限, 不知道什么无条件的普遍有效的‘非此即彼’, 它使固定的形而上学的差异相互过渡, 除了`非此即彼’ , 又在适当的地方承认‘亦此亦彼’” 。在人类历史早期, 人类处在矛盾统一体被动、弱小一方, 主要是适应自然, 以求生存和发展;以后, 随着生产力发展, 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能力大大加强,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并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大自然, 于是出现破坏、掠夺大自然状况, 并引起当今自然界严重后果。

  上述人类文明发展历程和后果, 马克思、恩格斯都做了深刻的、科学的阐述, 并成为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鋭利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但是, 马克思、恩格斯生活时代, 社会生产力毕竟还是有限的,他们并没有预见到今天科技进步竟如此巨大,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之同时, 对大自然也带来巨大破坏和生态灾害, 包括气候变暖、海面上升、物种减少、土地退化、灾害频仍、疾病流行等等, 使人类生存发展面临着巨大危险和灾难, 不得不反思检讨自己对自然界的态度、行为和后果, 继而得到一个处理人和自然关系最佳理论和模式, 即生态文明。这种生态文明即上述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的内容。它的核心是走“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 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这里面充分反映了以人为本, 既承认社会物质生产、又承认自然物质生产;既承认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创造的文化价值, 又承认自然界自身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的生态文明的内涵;发展了马克思曾指出的,在人类社会发展任何一个水平上, 社会物质生产过程, 不仅包括人的生产活动, 而且包括“自然本身的生产力”的教导。要达到生态良好, 不但需要承认自然物质生产, 还要采取各种手段, 保护自然物质生产。报告中指出那些建设目标, 即涵盖了这方面的要求, 这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发展史的要求, 这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发展史上增添了新的一笔。

  (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先进思想武器

  列宁曾指出, 理论一经掌握了群众, 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理论, 产生于当今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矛盾十分尖鋭的时代背景下, 是在总结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许多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的, 具有充分的哲学、生态学、经济学等科学根据,因而是科学、合理和正确的, 是当今协调和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最高准则。我国广大干部和群众长期以来习惯于以人为中心认识自然、改造龢利用自然。“人定胜天”论、唯意志论等广为流行, 并以此来指导、规范自己的活动, 铸成许多不可挽回的失败, 留下沉痛的教训, 这方面事例不胜枚举, “人类反对自然, 没有赢方”。

  当今中国经济正持续发展,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尖鋭严重, 许多生产、社会和环境实践问题亟需解决。在这种背景下生态文明论的提出, 并为广大干部、群众接受和应用, 必将产生良好的效果, 有助于减少工作的盲目性, 增加自觉性, 既发展生产、繁荣经济、改善生活, 又善待自然, 让自然休养生息、恢复元气, 维持自然再生产, 达到人类物质生产和自然生产双赢。

  二、广东生态文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一)生态历史发展

  现代意义生态文明概念虽然出现不久, 但基于这个概念涉及物质、精神、制度文化等层次, 内涵十分广泛, 故可追溯到很古老历史渊源。如中国道家提倡“无为”思想, 不能望文生义理解为“无所作为”, 而是如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博士所说的是“禁止反自然的行为”, 佛教“不杀生”的戒律, “普渡众生”的理想;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兴起“生态运动”等都是生态文明一种表现。广东地理区位、自然条件特殊、开发较晚, 人类活动强度不及中原北方大, 人与自然对抗从总体上说,也较缓和, 故生态环境能长期维持一种良好状况。特别是明中叶以后,以顺德为代表珠三角人民创造了以“桑基鱼塘”为代表的土地利用方式, 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对维护自然和人工相结合的生态平衡作用甚大, 后得到国内外有关专家的高度评价。

  但明清以来, 人类不合理活动也在增加, 大量砍伐森林, 刀耕火种, 耕地上山, 盲目围垦等, 广东生态环境大面积向不良方向转化。清后期广东著名学者陈澧(1801 -1882)有感于人们在粤北过度垦荒, 在珠江下游盲目栏海造田, 致使江水入海无路, 洪灾频仍,写有《大水叹》诗, 其中有云:“非水逼人人逼水, 君不见大庾岭上开山田, 锄犁狼籍苍崖颠。剥削山皮剩山骨, 草树刬尽胡能坚?” 1924年孙中山在《三民主义· 民生主义》中指出, 我国“古代有很多森林, 现在人民采伐木料过多, 采伐之后又不行补种, 所以森林便很少, 许多山岭都是童山。”广东是孙中山活动最多省区, 这里所指当首为广东, 显见民国初年广东生态环境已经问题不少。1943年林学家姚传法警告, 如果“西部、南部的森林继续滥伐净尽, 大好之长江、珠江不久也一定会变成黄河相似的中国灾害”。虽新中国成立后森林有所恢复, 但伴随着政治运动不断, 破坏森林的事件屡有发生。近年已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森林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关键作用, 森林生态意识加强, 毁林现象有所减少。广东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緑化广东”口号, 大片荒山秃岭又緑野盈盈, 景色招人。2006年, 广东森林覆盖率已达57.1%, 已达到维护一个生态系统平衡所需40%覆盖率的标准。这种以森林覆盖率为标志的广东生态环境正朝着良好方向发展。

  (二)生态文明发展现状

  但问题另一方面是, 改革开放近30年, 广东经济迅速增长, 外来人口急剧增加, 资源大量消耗, 水体、大气、土壤等环境严重污染和破坏, 各种自然灾害频仍, 且与农村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相互激荡, 导致广东生态环境日益变得脆弱和恶化, 特别是广东经济发展是以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益的所谓“三高一低”的经济增长方式来达到的, 这与生态文明对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是有相当距离的。另外, 生态文明要求在制度层面上国家参加环境管理, 将环保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环境保护的立法和执法, 以及以环保来促进社会关系的调整等。广东在全国有关环保制度框架下, 也制定不少环保法规和管理办法, 有效地实施对环境保护和治理, 但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力的情况仍不在少数, 环境污染事件时有发生, 不得不花费大量资金、人力、物力加以治理, 说明广东环境制度建设和健全尚需假以时日, 尤其保障环保法律法规公正、公平的执行, 仍要倾注很大努力。

  最后, 在生态文明精神层面上, 由于生态文明概念提出时间短,不但普通百姓, 即使很多领导干部也不一定对它理解, 遑论在实践上贯彻执行它的各项物质生产、技术应用、制度管理等要求和规范, 但可喜的是, 经过多年努力, 人们生态意识、生态道德有了提高, 爱护自然、关爱生命、讲究卫生自觉性有了提高, 广州最近通过国家卫生城市评审, 即综合反映了城市卫生面貌成就, 更显示生态文明观念正日益深入民心, 并变为市民一种自觉行动。在生态文学艺术方面, 近年广东文艺工作者也注意到环境文学的创作, 涌现这方面的作品。在生态神学方面, 各种教派恰如马克思所说“宗教是这个世界的总的理论, 是它的包罗万象的纲领”。这也包括了宗教与自然保护的关系。举凡寺庙所在, 生态环境都得到有效维护, 曲江南华寺、肇庆庆云寺、罗浮山冲虚观、雷州天宁寺等, 堪为这方面典例。纵观广东生态文明历史进程, 在历史早期, 与低下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应, 生态环境以原生态为主;明清人类活动加剧了以森林消失为标志的生态环境渐渐向不良方向转化;近现代,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生产巨大物质财富之同时, 人类对自然的索取深广程度空前增加, 人与自然的对抗也日益激烈, 以致到处出现各种环境, 甚至生态危机问题。这逼迫人们寻找新的出路, 生态文明是唯一科学可行的选择。只是它仅为人们粗浅理解, 无论在理论和实践都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和试验。

  三、广东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

  生态文明广及物质、制度、精神文明各个层面,首先要在理论上瞭解它们的内涵, 继之在实践中验证, 才能把握这个新概念的真谛。根据上述生态文明在广东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广东生态文明建设存在主要问题是:

  (一)理论建设滞后

  生态文明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最高准则, 也是最科学合理的一种文化模式, 涉及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各个层次, 需从文化发展历程, 即从人类渔猎业所代表的自然文化、农业所代表的人文文化、工业所代表的科学文化、生态产业所代表的生态文化等演进过程来理解, 这涉及到人与自然关系历史、产业变迁、人类文明史等历史科学;各个文化形态历史又表现在物质、制度、精神等领域。如精神层次的生态文化, 就包括了生态哲学、生态意识和生态思维、科学和教育生态化、生态文化艺术、生态道德、生态神学等。其他物质、制度层次生态文化也无不内容广泛, 分支众多, 纵横交错, 都需要有科学理论的诠释、案例的解读, 并结合实际的考察等, 才能在思想认识上摒弃过去一些错误、陈旧、过时的观念,如“人定胜天”论、“唯意志”论, 或“听天由命”论等, 经过一番扬弃, 才能接受生态文明论。其实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古今中外许多杰出思想家都不乏这方面精辟论述。但或失于总结、或缺乏超前意识,以致这方面理论建设甚为薄弱, 有关论著很寥寥, 普及性作品更稀, 很多干部、群众对“生态文明”概念甚感陌生, 是当前贯彻十七大精神应予重视的一个迫切问题。

  (二)产业结构不尽符合生态文明要求

  生态文明在物质生产方面要求学习、仿效自然界的方式, 实行无废生产。即通过物质和能量不断循环、转化和再生, 支持社会物质生产为无废料生产。而现代社会物质生产是以排放大量废料为特征的。尤其在珠三角和一些经济发达城市, 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了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流经城市的珠江、韩江等河段污染严重、局部地区空气质量下降, 城市酸雨面积大增, 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得不到完全处置、区域整体生态功能下降等等。而这些问题的产生, 一个最主要根源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即各经济部门的生产和管理都是各自为政, 以本部门、本单位为中心开展, 根本或甚少考虑部门和地区之间的联系, 甚至还有以邻为壑现象。这样一种生产形成的废料, 既不能为其他单位部门或地区利用,不但浪费资源, 而且严重污染江河, 受害的一方不只是人类社会, 而且殃及大自然。君不见近年珠江因受大量工业废料、生活垃圾、废水等污料而不堪饮用, 摧毁了蛋民渔业生计, 连游泳水质要求也达不到。珠江沿线佛山、广州、深圳、珠海等城市因用水困难而告急。水资源丰富的珠三角竟成为缺水之区, 这主要是人为的结果。不但陆地如此, 海洋也不能幸难。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 排入海洋的污水、

  污物经过分解形成过剩营养盐类, 使某些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形成“赤潮”, 导致大量生物死亡。珠江口成为“赤潮”高发区, 暴发时常见死鱼死贝满海滩, 腥臭不堪, 甚至成为鱼虾絶迹的“死海”。而这些赤潮多发生在经济发达地区, 而经济落后地区非常罕见。原因是经济发展增加了对海洋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输入, 从而增加了赤潮发生的可能性。

  (三)落后文化现象仍大量存在, 与“生态文明” 建设目标相悖

  文明与文化自进入农业社会以后, 已成为同义语。近年不断有人从新视角诠释文化或文明的含义, 认为“文化(文明)是人类社会有序化的表现形态, 是大自然有序化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由此出发, 不难发现人类许多活动是与此相悖的。因为人类与大自然虽然各自成一个子系统, 但它们共存于一个地域, 同属一个大系统。过去只强调人类社会的物质再生产, 这当然无可厚非, 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但却忽视或破坏了自然界的再生产, 打乱了人类与自然界的物质、能量交换以及转化的正常秩序, 使之从有序转成无序, 反过来又动摇甚至摧毁人类社会物质再生产的基础。这种以污染环境和危害生态平衡为代价的文化成果, 是一种落后的文化现象, 是文化中的糟粕, 不值得去创造。例如1958年大规模砍伐森林炼出的钢铁, 使用污水养出来的鱼即属其列。时下广东伴随大量工业污染事件和许多破坏性建设而产生的物质财富, 从本质上说即为一种落后文化现象, 从狭隘部门或地区来看可能是一种“政绩”, 但从全局, 特别是从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来看, 则恰好相反, 不值得发扬和歌颂。在环境污染方面, 无论人类还是自然界都没有胜利的一方。

  (四)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进一步强调和贯彻执行

  生态文明在实践上的一个应用和表现即为可持续发展战略。这是近年兴起的协调人口、资源和环境矛盾的重大科学和实践问题。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就是寻求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近年广东各有关部门和地区已经或正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 制定自己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或规划, 描绘21世纪蓝图。这将是对生态文明建设在广东一次验证。但不容忽视的是, 一些地区和部门所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或规划, 一是缺乏长远目标, 有短视行为, 不利于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二是随着领导人的变更而修改, 甚至成为考核政府官员的政绩依据。这样难免使这种战略规划因人而异, 缺乏稳定性和权威性, 达不到有效地指导当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这样做的结果, 很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

  四、对策与措施

  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决策和目的, 以及广东在这方面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为达生态文明广东之目的, 应采取以下对策和措施。

  (一)结合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 开展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教育、宣传和普及工作。务必使各级干部和群众转变人与自然关系的传统观念,牢牢树立起“生态文明”观, 并作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南。为此, 应举办各种“生态文明”讲习班、学术研讨会、出版各类书刊, 以及各种群众性宣传活动等。

  (二)实现“生态文明”的关键之一是建设合理的产业结构和布局, 应针对当前广东经济粗放型增长现实, 调整产业结构,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 实行无废料生产, 从而实现自然资源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

  (三)近年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緑色广东”的战略目标和行动, 这不仅是过去“緑色广东”口号的继续, 而且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外延, 包括緑色生产, 緑色经济。緑色生态环境、緑色意识文化、緑色消费、生活, 緑色管理等, 是建设“生态文明”广东目标的具体化, 应坚定不渝地贯彻执行。

  (四)动员各方面力量, 发挥各部门、各地区积极性, 发起一场建立“生态文明”社会的运动, 包括生态文明的教育, 提倡生态道德、生态文学艺术、应用太阳能和其他无污染能源, 保护和治理环境, 提倡简檏的生活方式等, 形成政府主导, 各民间团体协助广大群众参与的群众性“生态文明”运动, 使之家喻户晓, 成为一种良好社会风气, 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基础。

  五、小结

  “生态文明”作为一个古老而又崭新概念, 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也是传统文明演变的必然选择, 是处理和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最佳模式,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党的十七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基本战略和目标, 不但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学说, 而且对于经济高速增长, 人与自然关系紧张, 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干扰和破坏更具有重大战略和行动意义。针对明清到近现代,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以森林消失, 江河水体、大气严重污染、经济粗放型增长, 以及环保监管, 执法乏力等为标志的生态现状, 而当前关于生态文明理论建设滞后, 产业结构欠佳, 落后文化现象普遍等问题, 提出应结合党的十七大报告学习, 开展生态文明理论教育, 调整产业结构, 发展循环经济, 普及公民生态文明意识, 继续开展“緑色广东”活动, 营造生态文明社会风气, 以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社会生产发展、人民生活富裕、自然生态良好之目的。

  (原载《大连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