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作为社会一部分,包括了赖以存在的空间、它的社会组织、以生活为本的功能、以共同生活方式为标志的文化,以及表现这些要素发展的历史等。城市作为一个整体,由多个社区组成。为了保障社区存在、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社区必须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等。因此,社区规划应以这些基本概念内涵为出发点,根据一个城市总体规划和布局方案,确定社区建设规划,作为实施城市总体规划一个方面。广州已作过多次城市规划,最后确定广州为一座具有山、水、田、海优美环境、“华南山水商都”、“花园式城市”,空间上确定“东进、西联、南拓、北优、中调”发展方向等。本文在阐述广州社区地域特征基础上,对广州社区建设规划环境试作分析。
一、广州社区现状与评价
近年,随着城市扩大,房地产业崛起,社区才大量出现。广州市提出“以地缘为主,户数服从地缘”原则,每个社区以2000户为基础,全市共划分1426个社区,每个社区平均管辖人口约1800户,若以每户4口计算,则每个社区管7200人,但有大量外来人口未包括在内。这种城市和人口新态势向社区规划提出更高要求,也是本文所要讨论的社区规划问题的出发点。
(一)广州社区类型多、结构复杂
从广州社区形成的时间和文化空间性质来看,可分为传统社区和现代化社区,前者主要是老市民或农民为社区群体,保存较多传统生活方式、风俗文化、价值观念,以及传统建筑等人文风貌。地域上包括广州越秀、荔湾、原东山、海珠、天河、黄埔、芳村区一部分,以及市所辖原番禺、增城、从化、花都县城,以及小城镇和农村,相当于它们的居委会和村委会。传统社区文物古迹众多;建筑陈旧、密度大、质量参差不齐,人口密集、居住环境差、人流、车流、物流密度大;地下管线多。但文化底藴深厚,人际关系较融洽,文化特质较均一。仅就建筑密度而言,荔湾区达66.2%,越秀区达65.99%,东山区达48.1%。
现代化社区包括专能社区、新兴住宅区、经济开发区等。这类社区大部分是近年随着广州城市扩展、商贸中心变迁、房地产开发、产业布局转移、城市规划方向和用地调整、大型工程项目上马、行政区划调整等而产生,反映了广州改革开放的成就,也是城市新面貌的标志。这类社区现代化程度高、人口来源广泛、文化程度较高、白领阶层不少、各种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较先进、完善,环境相对良好,管理水平较高,文化空间性质较为均一,与传统社区形成较鲜明的对照。属于专能社区的主要是大型文教区、科研区、商务区等,如五山高校区、大学城、海珠区官渡生物岛、天河商务中心、北京路、上下九路商业步行街等。社区人口文化特质相对一致,以教学、科研为主业,或以购物为主要社会活动等,这类社区是广州文化窗口,折射出广州城市形象。新兴住宅区近年异军突起,星罗棋布于全市,规模参差不齐,经统一规划,建筑整齐划一,各类生活、服务设施较齐全配套、实行物业管理、治安比较良好、生活质量较高等。这是目前广州数量较大、历史压力最小一类社区。但居民处高楼深院,往来少,人情澹薄、邻里人文关怀不足,甚至老死不相往来。较为典型的如广州市区丽江花园、祈福新村、华南碧桂园,花都区蒙地卡罗山庄等。经济开发区为远离城市中心区而集中成片开发的经济小区,以专业性或综合性产业为主,有固定范围、统一布局、功能分工明显,以蓝领、白领阶层为人口主体,各种组织较健全,管理先进,是现代社区的一个典范。广州有黄埔技术经济开发区、南沙蒲洲高新技术开发园,以及以这个开发园为核心正在建设中南沙海滨新城等。
城乡二元结构使在城市边缘原本就存在着农村,这是“城中村”原生态。改革开放以后,广州吸引数以百万计外来工。一部分外来工在城乡接合部之间形成聚落,也被称为“城中村”,是一种特殊社区类型。在广州有138个这样的城中村,分布在老城区的有46个,其余在新老城区边缘,如越秀区登峰、海珠区鹭江村、天河区猎德村、白云区萧岗村、黄埔区南基村等。这些城中村由于地缘关系,有“四川村”、“湖南村”、“广西村”、“江西村”、“新疆村”等之称,皆为文化共同性的人群聚居之地。这些社区多临时建筑,乱、脏、差严重,人口流动性大,成份复杂、犯罪率高,生活质量甚差,管理困难。城中村在地域上虽被视为城市一部分,但户籍、土地权属、行政管理体制仍是农村旧模式,是城市社区中最需要整治、也最难整治一种类型。
(二)广州社区规模悬殊,区域差异大
据新编《广州市志·建置志》,广州各区、县社区平均人口较均匀,约2000人左右,但社区密度(km2/个)却差异很大,市区最稠密越秀区和荔湾区(0.044 km2/个)与最稀疏白云区(3.915 km2/个)有88倍之差。而广州市辖县社区密度较均匀,市区社区与辖县社区之间分布差异却很显着。据计算,广州市区社区密度为0.988km2/个,市辖县为5.325 km2/个,前者为后者的19%。此为中国社会城乡二元结构差异在空间上表现。市区社区高度集中,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而社区稀疏市辖县恰是城市人口转移主要方向。近年,番禺、花都改为市辖区,撤销东山区、芳村区,新成立罗岗区等,市区范围扩大,为吸纳更多城内人口和产业创造有利条件,社区也随而获得较平衡发展。而从化、增城仍为广州市代管县级市、行政上有相对独立性,保持既有社区规模,即变化不大,与广州市区本身社区规模又产生一定反差。
(三)广州社区分布格局多样,社区环境差异显着
基于社区历史进程和发展水平不同,广州社区分布格局也不尽一致。传统社区在城内呈集中成片分布、相互毗邻,如历史最长的越秀、荔湾区内传统街区,即属其列,稍后开发的东山、海珠区也有一部分社区是集中连片的。这种社区便于管理,但历史遗留问题多,是旧城改造主要对象。传统社区中村委会,居民聚族而居,一村一姓,或一村数姓,皆以族缘、血缘结合成地域人群,呈点状散布在城区以外,居民向心力、凝聚力强、宗族、家族势力强大,且与社区政权有紧密联系,是社区建设一个应充分注意问题。
现代社区因历史短浅,多按城市规划制度而建,呈板块或组团式分布,相互间有一定间距,或緑化带,社区空间性质和景观相对均匀,便于社区内部服务和管理,以及社区间联系,有助于构建和谐社区。
(四) 广州先进社区数量偏少,地区分布不平衡
自2000年以来,中央和省府相继发布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广州则从2000年11月开始社区建设试点。到2005年底,广州涌现大批文明社区,使社区建设面貌大为改观,在全市1426个社区中总结出103个各类先进社区作为典范推广,占社区总数7%。而先进社区数量与各区社区总数比例大致相协调,如下表:
表1. 广州市先进社区分布(2005年)
表格略
老城区先进社区分布较均衡,新城区天河区先进典范则比较突出,而新设区先进典范稀少。这种格局说明新兴社区在建设先进社区方面效果优于老城区,更是新设社区难以企及的。
二、广州社区建设布局和管理上存在主要问题
(一)社区建设以往未能列入城市规划范围
由于广州社区有意识的建设较晚,故在历次广州城市规划制定、编修中都未占应有的地位,遑论作为专项进行规划建设。即使在城市小区规划中也强调小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摆设,并列为小区规划的主要内容,但这种“小区”并不是真正意义的“社区”。前者是一个生活空间,主要由建筑物、道路、公共緑地等构成,后者则是个综合性概念,除了“小区”所具有的可视人文景观,还有既可视又可悟意念空间和各种制度构成的功能空间。这样,广州社区建设严重滞后于城市其他各项事业建设和发展,是一个亟待加强建设领域。
(二) 广州社区划分依据单一
目前广州社区以户籍人口为依据,而广州事实上存在大量流动人口,未能纳入社区划分人群范围。这部分人群不能享受社区福利和服务,有失社会公平,不利于社会和谐。当然,面对庞大流动人口,如何科学地划分社区,是一个有相当难度的问题,仍须深入研究。
(三)社区建设滞后于城市扩张,跟不上城市发展步伐
近年广州正在实施“东进、西联、南拓、北优、中调”空间发展战略,行政区划上撤销东山、芳村两区,新建罗岗、南沙区,城区范围不断扩张,但囿于各种条件,这些新市区的社区建设未能同步发展,甚至出现社区空白,急需填补。
(四)居委会管理“行政化”、集权化倾向,与社区功能脱节
长期以来,居委会被街道办事处视为下属机构,承担了许多行政事务,如计划生育、治安、緑化、救济、医疗等,造成沉重行政负担。而居委会作为城市居民自治组织,本不应负担政府行政工作,但实际上又无法摆脱。其实,这些工作完全可由社区承担。这种矛盾应通过理顺居委会和社区关系,加强社区组织作用和凝聚力加以解决。
(五)居民对社区参与意识薄弱
源于习惯势力,居民对居委会信任程度高,有事多找居委会,或所属工作单位。而社区新成立不久,其威望建立尚需假以时日,不少驻社区部门、单位对社区参与意识澹薄,缺乏对社区工作支持,形成社区运作困难局面。
三、广州社区建设规划环境分析
广州社区建设环境是社区规划的基础和重要内容,包括其存在发展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以及保障社区居民生活所需的各种设施,其中环境又可分为城市外部和内部环境,以及人文精神环境三大部分。
(一)外部环境
地理环境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社区人文精神形成与演变的重要因素。广州僻处南海之滨,江海交汇,北有五岭阻隔,边缘区位形成对内封闭、对外开放格局。广州自古山高皇帝远,接受中原政治、文化影响相对少而薄弱,同时较多地接受海外文化,以及保留较多的土著文化(主要是南越文化),几种文化交融整合,形成作为岭南文化主体的广府文化。广府文化一个特点是风气自由、政治气氛澹薄,世俗文化、市井文化发达,有别于正统的中原文化。以商业繁华着称的广州西关市井风情可为广州社区文化的代表。
秦汉以来2000多年,广州一直保持对外通商,商业十分繁荣。清初屈大均说广州“商贾之集,饮食之盛,歌舞之多,过于秦淮数倍”。无论古今,整座广州城沉浸在商业海洋中,各种购物、饮食、娱乐招牌广告至为触目,延伸到城市各个角落。广州商业环境和重商意识在全国罕有其匹,且与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保持着千丝万缕商贸关系,把广州置于世界性商业环境中,这是广州社区建设必须充分考虑的一个要素。
广州为多元文化荟萃之区,古代广州主要接受印度和阿拉伯等外来文化。近世港澳先后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中西文化经过冲撞、交融和整合,形成岭南文化多元性和开放性。近年改革开放,广州又是试验基地,敞开自己的大门,接受国内外各种文化,它们在广州登陆,渗透各个社区。在珠三角有3000万外来工,作为文化载体,遍布在广州大街小巷,同样展示广州多元、开放文化风格。由此决定广州社区文化建设规划必须以此为背景,构建自己的蓝图。
广州不仅是河港,更是海港城市。广州人对海洋资源和空间开发利用,培养了广州文化兼容、变通、冒险、超越等特质和风格。秦汉以来海上丝绸之路,广州是发祥地之一。从唐代到明清,广州一直是对外贸易首位大港。新中国成立以后,广州长期保持“一口通商”地位,广交会至2006年即办了100届。改革开放以后,广州仍不失为我国最大一个外贸枢纽港。清初在广州出现十三行,即为中外贸易之地,也是一个特殊社区。西方文化特别是英语大量融入粤语中,从新中国成立前200多个常用语发展到现在400多个,成为广州最常见语言景观。广州每个社区无不打上西方文化烙印,但又不失自己本根文化。广州文化这种历史和现实是广州社区建设规划不可忽视的文化背景。
(二)内部环境
广州城市内部生态环境深刻影响城市功能、布局和居民生活,也是社区建设规划的空间依托。
云山珠水是广州建城基础,自古就有三山(白云、越秀、瘦狗岭)、二湖(菊湖、西湖)、六脉、八濠等自然和人文景观,生态环境十分优越。广州城市背山面水而建,坊里也是高低错落其中。越秀山麓、中大台地、石牌台地等是广州主要行政区和教育区所在,而东山台地、城南、东关、西关平原先后开发为住宅区和商业区,或商贸住宅区,也是广州主要社区所在。
语曰“山得水而活”,“水得山则灵”,水是广州活力所在。珠江作为广州母亲河,也是一条景观轴线。广州主要建筑物多沿江摆布,从过去爱群大厦到近年白天鹅宾馆、星海音乐厅、广东美术馆、中大北校门广场、潖洲会展中心等,都代表了不同类型社区。过去珠江上蛋艇云集,蔚为大观,蛋民生活、风俗独具一格,为广州最大一个水上群落和社区,至今仍有残存。广州有如此众多河涌和丰富水资源,自是城市建设、营造优美环境社区和繁荣社区文化不可或缺的。
文脉展示城市发展轨迹,也是社区建设内部环境。广州城市核心秦汉以来一直在今中山四路与中山五路,即原儿童公园一带,2000多年未曾变动。今北京路展示广州千年文化街(北京路千年古道)即为广州城市发展时空轨迹。这条中轴线从未中断,世代为城市中心和中轴线。中轴线两侧分布大量历史文物古迹,也形成广州最古老社区。
19世纪初,东山一带被开发,为民国时期达官贵人、西洋教士等聚居之地。东山社区是新式权力象征,至今仍保留许多小洋房,列入文物保护单位。
广州城外向为商贸中心,明清时期西关工商业兴盛,造就了一个富裕商人阶层,于是西关大屋、西关小姐等人文景观应运而生,成为广州商业文化最发达之区,也是广州商业气息最浓的社区所在。
海珠区即河南岛原为广州农耕区。传统农业聚落广为分布。民国时期,河南形成为广州工业区,并沿珠江前航道出现商业街市,但农村仍是河南岛社区主体。
这样,到新中国成立前,因广州城市空间扩张,形成文化区域差异,有“郡城之俗,大扺尚文。而其东近质(朴),其西过(奢)华,其南多贸易之物,而北则荒凉。故谚云‘东村西俏,南富北贫’”。当时流行一句俗语:“有钱无权住西关,有钱有权住东山,无权无钱住河南”,不仅反映广州财富权力分布格局,而且也是社区分化最好注脚。
近年,广州向东发展,出现天河,即广州新中心商务区(CBD),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白领阶层、文化精英,名店、名车、高收入等诸般品牌荟萃,一派新潮都市文化景观,与旧城区形成鲜明对照。对于这种新兴社区,其建设规划方向、模式等应自当别论。
(三)人文精神环境
岭南文化在精神层面特点,包括广州人风俗、宗教、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处世哲学等,都在特定时空表现出来。而社区作为人类行为空间,它的建设必然受这些精神文化制约和调控,构成两者互动关系。
节庆民俗是社区交往的主要内容,居民参与率很高,拥有很强凝聚力,特别是带有很鲜明地方文化特色,是形成社区居民认同感、归属感的重要力量。广州民间节庆一年有76个之多,各月都有,正月多达14个,最少十一月也有2个。社区是这些节庆活动的主要场所,广州端午赛龙舟,往往以村社为单位开展,海珠区龙潭、新滘,白云区石井、天河区猎德等龙舟很出名。在现代条件下,这些节庆民俗活动有些实现了向现代化转换。如番禺黄阁镇将麒麟舞这种古老巫术礼仪改造为现代舞蹈,轰动四方,2000年夺得全国民间艺术最高奬“山花奬”,为所在社区成员深感荣耀和自豪。这类传统元素与现代城市积极向上的精神相结合,反映在当代背景下社区民间文化的一种创新,也是广州社区文化一种发展潮流,其对社区建设规划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广州历史上名人辈出,列入《广州名城辞典》的就有138人,既有流寓,更多的是当地产生的。如唐宋名臣张九龄、苏东坡、崔与之,明清南园前后五子、岭南三大家、近现代各界精英,可谓群英灿烂,照亮广州历史夜空。广州人务实,过去对名人展示少,其实这是一笔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社区建设不可忽视的资源,应作为社区一个标识,凸现社区历史和风格。
广州拥有很多民间神话传说,折射出岭南文化多彩多姿风格。这些民间传说落实到某一地域,也就是历史或现实社区所在。如广州称为穗城、羊城,皆源于五羊神话、海珠石、珠江得名于阿拉伯商人遗珠江中传说等。
岭南人尚鬼,鬼神文化大行其道。广州人崇拜对象很多,各有其庙宇,如水神有南海神庙、妈祖庙、主生育神金花庙、表彰忠义有关公庙、医药有华佗庙等,分布广州大街小巷,供奉香火很旺。这些偶像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有相当向心力。正确对待和整合这些神话资源,也是社区建设规划必须作出的一种选择。
四、广州社区建设规划空间格局
按照广州上述社区建设环境的区域差异,社区建设应尊重历史,正视现实,着眼未来,因时因地制宜,有区别地按照旧城区、新城区和城中村三大块来构建社区建设规划空间格局。
(一)广州旧城区社区
针对广州旧城上述历史和现状特点,应以旧城改造与城市更新为中心。前者赋予旧城以新的生长活力;后者既包括城市物质环境的改善,也包括社会、经济活动的复苏。近年,广州提出的“中调”就是针对旧城区而言的。这个方针不但适用旧城改造和城市更新,也适用于社区规划建设。这其中包括:
尊重旧城历史:一座城市发展历史总是一个不断自我更新、新陈代谢的过程,对广州旧城的传统街区不能不加区别地大片拆除、采取推倒重建的单一开发模式、破坏原有城市空间结构、社会网络和社区,而是根据国家文物保护法和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在追溯旧城历史,保护城市文脉基础上,做好旧城历史复原和改造工作。
保护旧城文化:尊重旧城历史是为了保护旧城文化。旧城历史文化是城市一个灵魂,必须在旧城改造中继承和弘扬广州优秀历史文化,保护广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所要保护的古建筑、传统街区和整体风貌。越秀区北京路步行街所展现广州千年文化风貌,即为构建文化广州社区的良好典范,获得中外人士的交口称誉。
加强经济活力:旧城及其社区囿于传统经济模式,经济远不及新城区富有活力和成效。为此,必须把改造旧城与发展经济相结合,从中获得经济效益,以保障社区建设所需资金。近年广州旧城区内房地产业兴起,一些商贸社区出现,带来显着经济效应。荔湾区上下九商业步行街社区即为成功典范。
生态优先:在旧城改造和社区建设中,生态优先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则。为此,逐步迁出旧城人口,降低容积率,拆除部分旧建筑,加强区内具交通、消防、緑化等设施建设,尽可能改善区内生态环境,为建设文明社区的主要内容。海珠区南华西街社区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此,现已建成为一块旧城区的緑洲,为广州人赞不絶口。
政府介入:旧城改造与城市更新,一方面要藉助房地产开发商的力量,兴建住宅区、商贸区等;另一方面,必须政府介入,运用行政力量保障旧城改造按照有关政策、法规有序地进行,而不是一哄而起,乱拆乱建。当然,社区居民参与也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动员各方面力量,在政府指导下,有规划地开展工作就会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广州新城区社区
广州新城社区历史压力小,很多可在一张白纸上开展规划,故其与老城区社区建设规划的理念、模式应有不同。
生态文化是当今文化发展最高阶段和处理人与环境关系的最理想模式,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必由之路。在社区里,既要保持良好人文环境,又要保护自然。为此,要把创造一个天蓝、水碧、地緑、空气清新、整洁乾净的社区环境放在首位,以“环境优先”理念指导社区一切建设。
社区服务必须制度化,是为行为文化。这种行为文化包括提供方便居家生活的数字化生活方式,建立保障居家安全的防范体系,体现人文关怀的专业化服务理念,以及形成体现家园观念的社区公民参与意识等。
应建设为社区居民一个精神家园。这包括在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培养居民良好的精神风貌,倡导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促进居民身心全面发展。近年,广州城郊出现不少大型住宅区,如番禺“华南板块”所包括星河湾、华南新城、雅乐居、广地花园、锦绣香江、华南碧桂园等,在社区规划建设方面各有创新,形成不同模式。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以建设“新居住文化”为宗旨,以创建学习型社区为切入点,走社区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广州城中村社区
城中村是处于城市社会边缘的社区,既有一定城市但又保留较多农村风貌。这类社区是广州社区管治建设的一个难点,应为社区环境整治和规划的一个重点。
首先应将城中村纳入城市规划范围,在目前改建条件不成熟背景下,也应在规划中视为城市远期发展目标,即从目前村民聚落远景规划为居住区或公共设施、市政设施使用区。次之,选取某些城中村作为改造样板,取得经验,加以推广。2000年,广州市政府确定白云区三元里村、槎龙村、棠溪村,天河区石牌村、黄埔区笔岗村、芳村区茶滘村、海珠区沥滘村作为改造“城中村”的试点,到2007年,已有槎龙村社区、三元里街走马岗社区、机场第一社区、梓元岗社区、天河猎德社区等成为广州社区建设典型,有关经验在全市推广。但基于“城中村”问题复杂,对其改造不能操之过急,近期在城市道路、市政设施建设上可以有条件地妥协迂逥,重点在控制土地利用性质、建筑环境与城市道路等,即“退一步,进两步”策略。再次,待条件成熟,时机到来,即对 “城中村”进行整体改造,特别是设法改变村民传统居住方式、生活方式、传统观念等,达到城市化目的。2007年底,猎德社区的整体改造成功,提供了有益借鉴。
五、小结
广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社区原有一定社会基础,但只在近年才开始真正意义社区建设。基于历史积淀和当代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广州社区存在类型多、结构复杂、规模悬殊、布局形态和发展水平参差不一等特征,以及管理欠妥等问题。应根据社区所处环境不同,即由江海交汇、毗邻港澳地理区位、千年商都、具有海洋文化特质的广州外部环境;山水相依、城市文脉历史悠久、文化区域差异明显、新城区崛起等广州内部环境,以及风俗活动频繁、名人辈出、笃信鬼神等人文精神环境等特点来指导社区规划,并按旧城以改造和更新为主;新城区以现代化标准,建立生态文明;城中村应分期分批、区别对待,达到城市化等理念和模式区别社区规划,并为此采取相应对策与措施。
(原载《热带地理》2008年第5期)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