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
(一)研究缘起
青少年是未来文化传承的责任人。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明确提出:“深化闽台社会人文交流、鼓励青少年交流交往,以及促进文化领域融合发展。利用新媒体、流行文化、互联网广泛开展体验式、沉浸式、互动式交流活动,不断扩大闽台青年共同‘朋友圈’和‘事业圈’。”因此在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进程中,如何激发两岸青少年对闽南文化的认同,激发他们守护闽南文化的热情,鼓励两岸青少年交流互通,关系到未来两岸融合的稳定与长远。
新世代的青少年是网络原住民,网络技术带来的不仅是社会环境的改变,也塑造了他们的文化接受与文化认知。网络生活已经是两岸青少年共同的生活方式,这些青少年在接受信息、生活习惯等方面深受影响。传统意义的闽南文化内涵与传播方式是否契合青少年当前的文化需求,是当前闽南文化传播与传承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文化在生活中获得生存与生长的养分与动力,观察网络对青少年闽南文化认知与传播的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内涵的变化,能更好地理解青少年生活中的“新闽南文化”。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文化特征,传统文化在不同的时代也会被赋予不同的内涵。闽南文化在当下的传播与传承也具有时代特征,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闽南人也会有自己对闽南文化的理解和认知。认识闽南文化的新特征,用年轻人的视角阐释闽南文化的新内涵,让具有时代属性的“新闽南文化”为更多年轻人所接受,更容易找到寻找两岸青少年对闽南文化认知的共同基点,形成更强的心理认同与文化认同。
如何建立起当前青少年与闽南文化之间的关联,是我们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因此,本研究力图通过对生活在闽南地区的大中专学生进行调研,包含闽南本地大中专学生、在闽南求学台籍大中专学生,及其他省份来闽南求学的大学生,以瞭解当前闽南文化在青少年中的影响力,以及生活在闽南的两岸青少年对闽南文化的普遍性认知与认同的程度,为探索两岸青少年融合发展的路径提供实证依据。
(二)研究对象
对年龄段的划分通常与教育、就业和社会参与等方面的政策和统计有关,具体的统计和政策文件可能会有细微的差异。
联合国通常将15到24岁的人群称为“青少年”,并将这个群体分为早期青少年(15-19岁)和晚期青少年(20-24岁)两个子阶段。我国国家统计局一般将15-34岁计入“青年”的范围。此外,在青少年亚文化研究中,通常把1995-2005年之间出生的“网络原住民”称为“Z世代”,认为这个群体的社会生活认知、文化接受习惯较此前群体有较明显的网络特征。参考我国高校学生入学的平均年龄及在校大中专生、硕士研究生平均年龄,本研究将研究对象年龄设定为1995-2005年。
根据台湾网路资讯中心公布的《2023台湾网络报告》18-29岁年龄为社交媒体使用率最高的群体,为95.98%,这一群体与我们所选定的对象年龄范围不仅具有我们所强调的网络特征,也跟我们所圈定的研究对象有较大重合。
本次问卷调查面向闽南地区的闽南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华侨大学、厦门理工大学、泉州师范学院、阳光学院等及周边院校进行网络发放,以年龄在28岁(含)以内(1995年以后出生)且在福建(闽)就读的专科生/大学生及硕博士生为调查对象。
(三)问卷设计
本次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调查对象的人口统计学特征进行统计,包括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出生地、当前生活的地方、在闽生活时间;第二部分主要对调查对象的媒介使用习惯和偏好进行综合梳理,并对调查对象地方文化获取的媒介渠道和媒介类型做进一步瞭解;第三部分主要瞭解调查对象的闽南文化的接受和认同情况,基于文化认同理论,从“认知”“知觉”“情感”“行为”四个维度,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法(“非常认同”“比较认同”“一般认同”“比较不认同”“非常不认同”),分别赋值“5~1”分,测量在闽青少年群体对闽南文化认同的程度;第四部分主要瞭解在闽青少年群体闽南文化的掌握和接受程度;第五部分设置开放式问题进一步瞭解在闽青少年群体的闽南文化获取诉求和建议。
二、信度与效度检验
本次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发放,时间为2023年11月5日—11月11日,回收70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658份,有效率为94%。
根据单纯随机抽样(simple random sampling)理论估算,95%的置信水平下,抽样误差为±3.89%,计算公式如下:
针对文化接受和认同情况量表分别,采用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KMO取样适当性和Bartlett’s球形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经SPSS检验,调查问卷的 Cronbach’sα系数为 0. 886,说明问卷信度较高。分别四个维度进行信度分析,Cronbach’s α系数是0.899、0.762、0.914和0.912,说明信度较高。
在效度检验上,采用KMO检查变量间的偏相关性,取值在0-1之间。KMO值越接近于1,变量间的偏相关性就越强,因子分析效果就好。KMO值0.8以上适合做因子分析。Bartlett球形检验,用于判断相关矩阵是否是单位阵,即各变量是否有较强的相关性。P>0.05时,服从球形检验,各变量相互独立,不能做因子分析。KMO统计量为0.896,Bartlett’s球形检验值为3987.326,自由度为91,样本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
表1 KMO和巴特利特检验
表格略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调查样本基本信息
回收样本显示,问卷填写者年龄最大为26岁,最小为17岁,其中在读本科生536人,占样本总数81.46%,在读研究生110人,占比为16.72%。这些研究对象包含本地学生与在闽南求学学生。本次调研人群中,超过6成已在闽南居住时间超过2年,其中将近4成超过5年,可见,本次调研对象对闽南文化已有一定的感知时间,部分对闽南文化熟悉程度较高。本次调研包含18份台湾青少年答卷。经统计,本次调研样本基本信息如下表所示:
表2 调查样本结果分布情况
表格略
(二)两岸青少年媒介使用特征与行为偏好
1. 终端载体选择偏好
作为网络原住民,本次调研的青少年均呈现出对网络媒介较强的使用依赖。
经调查,除日常通话功能外,91.19%的青少年手机使用时长在2小时及以上,6.69%的青少年使用手机时长在1小时及以上~2小时(不含),1.52%的青少年手机使用时长在半小时(不含)以下,0.61%的青少年手机使用时长在半小时及以上~1小时(不含)(图1)。
这也显示当前移动设备,特别是手机已经深度植入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对青少年的文化传播也必须关注他们这个突出的使用特征。
作为网络参与行为比对,我们也研究了这些对象的电脑端的网络使用,瞭解他们使用电脑上网的情况。调查结果显示,38.91%的青少年使用电脑上网时长在2个小时以上,22.19%的青少年使用电脑时长在半个小时(不含)以下,20.06%的青少年使用电脑时长在1个小时及以上~2个小时(不含),18.84%的青少年使用电脑时长在半个小时及以上~1个小时(不含)(图2)。
很明显,受调查对象群体更倾向于选择移动终端作为其上网的工具。因此,在进行网络传播时,将重心放到移动端已经是必然的选择。针对青少年所进行的文化内容生产应根据移动终端的载体特性进行创作,生产更多符合移动传播特性的内容产品,而非把传统媒介内容产品简单复制到移动网络中,这也是打开青少年关注传统文化的一道重要关卡。
2. 媒介内容选择偏好
在喜欢的媒介内容类型中,大多数人更喜欢的媒介类型是短视频(61.7%),其次是电影(58.66%)和电视剧(46.81%)。结果如图3所示。
短视频传播是当前网络传播的重要方式,强调冲突性、戏剧性与陌生感的碎片化表达,在青少年中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通过简单粗暴的信息浏览获得的知识点也能满足青少年快餐化的求知心理。短视频传播改变了影像传播的基本逻辑,也让青少年的信息传播、交流、分享的样态有了新的变化。
在本次调研中,传统的影像传播方式仍旧获得了青少年的青睐,这也说明除了碎片化时间的打发之外,青少年也愿意用完整的时间去接受完整的叙事,这对擅长宏大叙事的传统文化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的消息,但如何用青少年熟悉的话语形态进行故事讲述就变得更为重要。因此,掌握具有时代特征的话语方式,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表达,使其具有更强的时代感与群体认同感,将成为留住青少年群体的重要手段。
3. 渠道类型选择偏好
在资讯获取来源上,本次调研结果显示,微信占比最高,达72.04%,抖音次之,占比66.57%,微博和小红书分别占比57.14%和50.76%。跨境渠道如Tiktok、Instagram、YouTube、Facebook等的使用主要是台籍学生。结果如图4所示。
在信息或观点分享上,呈现出了与信息获取渠道相似的结果,喜欢在微信分享信息或观点的青少年最多,其次是抖音,再次是微博和小红书,跨境渠道的使用同样是以台籍学生为主。如图5所示。
在调查过程中也发现更多的受调查对象在网络中扮演信息接收者的角色,只有6.99%的对象表示自己经常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分享自己的观点或信息,有30.09%的对象表示自己几乎不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分享自己的观点或信息。这一网络行为与青少年对个体网络虚拟形象的重视有所关联,青少年熟悉网络传播,瞭解虚拟的空间同样会影响他们的性格塑造,如果没有强烈的认同或者不利于个体性格呈现的内容与言论,很难得到他们分享。因此这也对内容生产带来更高的要求,即要尽可获得他们的认同。因此在面对青少年的文化内容传播中,如何克服传者的主体性思维,突显受众思维就更为重要。
4. 地方文化接受偏好
青少年对地方文化的接受习惯也是本次调查的重点。在内容选择方面,饮食文化是他们最热衷选择的内容(81.16%),其他依次是民俗节日(37.99%)、流行文化(34.35%)、山川名胜和文物古迹(31.31%)、方言文化(27.66%)、名人文化(23.71%),对于需要一定知识基础与理解能力的民间工艺与宗教文化选择人数相对较少,均不到20%。具体如图6所示。
青少年用以接触地方文化的文化产品形式选择上也有所差异。在各类文化产品中,本次调查对象更倾向于选择短视频、电影、文创、纪録片、电视剧作为理解地方文化的载体,其中选择短视频的比例为47.11%,喜欢电影的有42.86%,喜欢文创的有41.64%,选择纪録片的有39.51%,选择电视剧的有31.61%,这也与青少年们的媒介使用喜好有较高的一致性。具体如图7所示。
青少年对短视频的喜爱不仅与短视频自身短平快的叙事特征和传播特征有关,也与他们从小生活在视听影像冲击中形成的信息接收习惯和媒介使用偏好息息相关。位居第三的文创产品也远高于其他类型,这也表明在青少年的认知中,文创产品与文化之间具有天然联系,这也是他们获得文化感知的重要渠道。
不过在青少年的认知中,动漫、游戏、动画等更具年轻化、娱乐性特征的文化产品类型反而不是他们所认为的文化传播主要载体。这也与他们所认定的地方文化的严肃性等刻板印象有很大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方文化的传播没有很好地与时代相结合,没有充分利用新的媒介形式和平台,缺乏与时俱进的创造性,没有打破地方文化和青少年之间壁垒。
对青少年获取地方文化相关平台的调查结果显示,抖音、微信、小红书、微博是主要渠道,分别占比为69%、56.84%、54.71%、54.41%。台籍学生则主要通过Tiktok、Instagram、YouTube、Facebook获取相关内容。结果如图8所示。
通过对本次受调查群体的信息获取和发布平台的比较可以发现,虽然在闽青少年群体在对地方文化的获取和对新闻及信息的获取主要集中在微信、抖音、微博、小红书四大平台,但是各有侧重。新闻和信息的获取更倾向于通过微信,其次是抖音、微博、小红书。而在地方文化的获取上,他们更倾向于抖音,其次是微信、小红书、微博。
因此,从总体表现来看,大多数受调查者不仅熟悉网络传播,幷且依赖网络传播接受信息,他们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在移动终端上;社交媒体是他们的主要的信息交换渠道,其中微信、抖音、微博、小红书是最受欢迎的平台;影像化的传播内容是他们接受文化的主要方式,最喜欢的内容形态是短视频;但在喜欢的地方文化产品类型中,青少年对文创和纪録片的喜欢程度超越了电视剧。
(三)两岸青少年文化认同特征表现
本部分基于文化认同理论,从“认知”“知觉”“情感”“行为”四个维度,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法进行调查分析,以更好地呈现受调查对象认同情感的强弱。
通过使用SPSS软件对两岸青年群体对闽南文化认同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总体上看,两岸青年群体对闽南文化的文化认同水平中等(均值为2.41),在具体维度的表现上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文化认知维度最高(均值为 2.94),意味着两岸青年对闽南文化的文化认知水平较高;其次是行为维度(均值为2.55),意味着两岸青年在行动上更愿意为闽南文化瞭解、传播付出实际行动;在情感上的均值为2.16,数值较低,意味着两岸青年群体在对闽南文化的情感上存在不足;知觉维度在分析中均值最低,为1.97,这也说明瞭闽南文化在青少年中的传播效果并不理想,其传播的力度有待强化。
表10 两岸青年群体对闽南文化认同的分析
表格略
1. 文化认知维度
调查通过“您经常留意身边的闽南文化”“您瞭解闽南文化的来源及演变”“您瞭解闽南文化的传承现状”几个问题对调查对象的闽南文化认知状态进行识别。持“一般认同”的群体最多,分别占42%、35%、34%。三个问题中对“您经常留意身边的闽南文化”中,持“比较认同”和“非常认同”的占27%和19%;而在“您瞭解闽南文化的来源及演变”“您瞭解闽南文化的传承现状”中,持“比较不认同”较多,分别占23%和24%。
如图9所示,在文化认知层面,受调查对象对闽南文化的认知整体程度基本维持在“一般认同”的状态,其中在“您经常留意身边的闽南文化” 持“非常认同”和“比较认同”的高于“您瞭解闽南文化的来源及演变”和“您瞭解闽南文化的传承现状”。
使用SPSS软件对“青少年在闽南地区居住时长”与“对闽南文化的整体认知维度”进行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相关性系数是介于[-1,+1]之间的实数,当相关系数的絶对值介于0.3~0.5之间时,一般认为变量间存在中度相关。从相关分析结果来看,在闽青少年群体在闽南居住时间与对闽南文化的整体认知维度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361,P=0.000远小于0.05。由此可得出结论:青少年群体在闽居住时长与其对闽南文化的认知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说明青少年在闽群体在闽南居住时间越长,对闽南文化的认知越高。
可见,在文化认知维度上,大多数在闽青少年会关注留意身边的闽南文化,但是对闽南文化的来源演变及传承现状不是很瞭解。这也反映了闽南文化传播的现状——重视传播文化形式,但对内涵与历史的传播存在明显不足。
2.文化知觉维度
在“您认为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您认为闽南文化有很深的文化底藴”中,持“非常认同”的占比最高,分别达到53%和46%。在“您认为部分闽南文化需要改善或者摒弃”和“您认为闽南文化的当代传播存在不足”中,持“比较认同”的分别有35%和39%。在四个问题调查中,持“比较不认同”(占1%~6%)和“非常不认同”(占1%~2%)较少。结果如图10所显示:
结果显示,在闽青少年群体能意识到闽南文化的重要性,能客观地看待闽南文化是否需要改善和摒弃,同时对闽南文化的传承现状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近年来,国家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视也引起了民间对传统文化现状的关注,公众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保护的意识也得到强化。不过对于年轻的受众而言,他们的成长环境以及他们的信息接受方式也使得他们仅对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性有所认识,并根据他们的信息接受喜好认识到“只有对传统文化加以改善和摒弃才能够适应年轻人的现代接受习惯”。如何让传统文化接近青少年群体,进入他们的生活圈、朋友圈,是形成文化认同的重要一步。
3.文化情感维度
认同产生往往基于很复杂的激发因素,情感是认同产生的重要基础,它关联着主体的态度。情感的产生与主体的感觉和价值观直接关联。以情感为基础的态度,虽不能精确地描述客观世界,但却能够表达和确认主体基本的价值体系,反映主体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因此基于情感的判断既容易诱发偏见,但也容易产生更强的黏性。这也是文化传播研究重视文化情感的重要原因。
在“您喜欢闽南文化”“您认为很多闽南当地的文化习俗很有趣”“您在闽南生活的很开心”等问题中,持“比较认同”均占比最高,且占比都为36%。持“一般认同”的占比在28%~33%,持“非常认同”的占比在27%~29%,持“比较不认同”和“常不认同”的占比较少,分别在2%~5%、1%~2%。具体如图11所示。
我们使用SPSS软件对“青少年在闽南地区居住时长”与“对闽南文化的情感维度”进行皮尔逊相关性分析,从相关分析结果来看,在闽青少年群体在闽南居住时间与对闽南文化的情感维度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321,P=0.000远小于0.05。由此可得出结论:青少年群体在闽居住时长与其对闽南文化的认知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意味着青少年在闽群体在闽南居住时间越长,对闽南文化的情感维度认同越高。
因此,从情感维度上看,在闽青少年群体对闽南文化情感的认同普遍较高,这也比较有利于在未来的文化接受中,提高他们的接受意愿,进而提升他们进行文化传播的可能性。
4.文化行为维度
文化行为的选择是文化认同态度的呈现。在“您会主动去瞭解闽南文化”“您会购买闽南文化相关的产品”“您会在社交媒体上关注或参与与闽南文化相关的活动或讨论”“您愿意在社交平台上传播闽南文化”等问题的选择中,整体上持“一般认同”的人最多,在34%~37%;持“比较认同”的占比在25%~32%;持“非常认同”的在17%~22%;持“比较不认同”的在5%~15%;持“非常不认同”的在3%~5%。可见,在闽青少年对闽南文化传播意向的行为选择上整体表现倾向于认同,但意愿并不强烈。具体数据如图12所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您会在社交媒体上关注或参与与闽南文化相关的活动或讨论”中,持“比较不认同”的占比15%,持“比较认同”的占比25%,持“非常认同”的占比27%。这就意味着青少年群体虽然对手机使用黏性很高,且每天花费多量的时间在手机上,但是在社交媒体上参与闽南文化的意向行为程度却并不高。这也说明在闽青少年并没有充分利用媒介平台获取和分享闽南文化。
我们尝试使用SPSS相关性分析对此加以确认,对“除了通话功能外,您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大概有多长”与“对闽南文化的行为维度”两者进行皮尔逊相关性分析。从结果来看,在闽青少年群体手机使用时长与对闽南文化行为维度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067,P=0.226远大于0.05。可见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长与青少年对闽南文化的行为选择之间没有太大关联。
通过对这四个维度的分析可以看出,受调研群体尽管能认识到闽南文化传播的重要性,且在情感上对闽南文化呈现积极的情感态度,对闽南文化的传承现状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但是由于对闽南文化的瞭解程度不高,使其不会在生活中以及媒介的使用中对闽南文化产生更深入的关联。受调研群体身处注意力稀缺的网络传播空间,他们对文化传播有自己的选择意愿,对文化产品的选择与接受更关注自己的偏好。因此,如何提升这个群体的闽南文化的整体认同是未来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四)两岸青少年对闽南文化的认知与理解
对两岸青少年关于闽南文化的认知与理解程度的研究,不仅可以反映出青少年群体对闽南文化的接受程度,也可以反映出当前闽南文化传播的基本情况。
语言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闽南语的掌握情况也是闽南文化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调查结果显示,在闽青少年有45.29%完全无法使用闽南语与人交流,只有20.06%可以用闽南语进行较为流畅的交流沟通。(图13)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60.79%的在闽青少年几乎不使用闽南语,仅6.99%的在闽青少年每天使用闽南语。(图14)
在进一步的瞭解中,受调研人群中33.74%的人原本就是闽南人,虽然在闽南文化圈中生活,但熟练掌握与日常经常使用闽南语的人数却远低于这个值。
为进一步瞭解闽南文化的传播情况,本次调研关注了受调查群体的闽南文化接受渠道(图15),本题为复选题,结果显示,在闽南生活和学习是瞭解闽南文化的主要渠道,其次是结交闽南好友。这也说明,沉浸式体验闽南文化是有效的文化传播渠道。值得注意的是有22.49%的人是通过网上查询瞭解闽南文化,搜索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信息瞭解的主动性。这一结果也与“是否对闽南文化感兴趣”的结果互相印证,(图16)51.06%受调查者表示对闽南文化感兴趣,其中比较有兴趣为36.47%,很感兴趣是14.59%。
对在闽生活青少年感兴趣的闽南文化类型调查时,饮食文化最受欢迎,占比81.76%,其次是民俗文化、语言文化、建筑文化,分别占57.45%、51.67%、30.09%(图17)。这也与网络行为习惯调查的结果一致。
在“您比较感兴趣的闽南文化类型”中,闽南方言文化以51.67%的比例排名第三。可见闽南语作为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闽南文化的一大特色,且大多数受调查者也表示对闽南语感兴趣,但是闽南语自身的学习难度降低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给闽南文化的获取增加难度。
值得关注的是,在闽南文化的接触渠道上,大多数受调查者是因为自己就是闽南人以及来到闽南地区、结交闽南朋友才接触闽南文化的,而通过网上查阅,获取闽南文化的只有22.49%,这也表明闽南文化的传播渠道未跟上传播技术的脚步,传播方式大多还停留在传统传播环境的人际传播和亲身感知,没有充分利用网络打破时空限制进行大范围的传播。
很明显,在缺乏语言理解的基础上,受调查群体对闽南文化中的饮食文化表现出更高的接受和喜爱,毕竟“民以食为天”,对美食执着追求的基因让区域性的饮食文化有了更大的被包容度与被接受的可能。民俗文化、语言文化、建筑文化也是他们比较感兴趣的类型,尽管青少年兴趣点多元,文化融入点同样丰富,但是从兴趣到认同还是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未来如何突破语言和区域地理与心理的“壁垒”,加深他们对闽南文化的认同与认可,是在青少年群体中传播闽南文化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五)在闽青少年的闽南文化获取诉求和建议
本部分为开放性问题。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受调查对象认为当前闽南文化的相关媒体渠道,不能满足自己对闽南文化的瞭解,主要是因为传播渠道、传播力度不够、传播形式等存在不足。
在传播渠道上,一部分受调查者认为没有太多渠道可以接触闽南文化;一部分受调查者则认为传播力度不够,自己很少看到关于闽南文化的相关传播内容;也有一部分受调查者认为已有的闽南文化传播内容没有与时俱进,以文字和图片为主无法吸引受众。
且在研究样本中有75%受调查者对此的反馈也认为当前的媒体渠道无法满足自己对闽南文化的需求,无法深入全面的传播闽南文化。
通过对词频的统计分析,结果比较清晰呈现出目前在闽大学生所接触到的媒体信息并不能满足他们对闽南文化认知的要求(图18)。由于地方媒体更注重对本地文化活动的报导,虽然这些报导占用了较多的媒体资源,但在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性方面与年轻学生的审美有一定差距。
针对当前闽南文化的相关媒体渠道能否满足大学生群体对闽南文化的瞭解这一问题,大多数受调查者认为“不能”或者“不太能”满足,词频为178;一部分受调查者认为能满足,词频为92。结合词频和具体作答内容分析,不能满足需求的大多数受调查者是通过互联网获取资讯的用户,主要认为如下方面可多加关注:
(1)用户层面:语言和交流是最大的阻碍。
对受调查者中的“在闽台籍学生”以及“在闽外省学生”而言,闽南语是他们学习闽南文化最大的阻力。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①交流沟通:受调查者在听说和表达上都存在困难,且没有文字可以学习,语言不通的问题短时间内较难解决;且部分受调查者认为闽南人在日常生活中或者私下聚会更愿意用闽南语交流,而外省人一般不太瞭解闽南文化的发展历程、文化内涵、民风民俗等方面的基本内容,同时也不了解闽南话常用词彚和表达方式,较难融入本地文化生活。
②内容宣传:对闽南文化等内容的宣传力度不足,且宣传闽南文化的传播者与受调查者或相关人士通常无法更建立直接联系。即便有学习的意愿,由于闽南文化存在多重分支,开始瞭解之时便产生困难,使得原本有意愿瞭解闽南文化的受调查者很快知难而退。而年轻人已对民俗文化兴趣较浅,多数传播内容较为陈旧,文化氛围较浅淡,更加无法吸引新一代年轻人。亦有一部分受调查者认为饮食文化差异是他们学习闽南文化的阻力。
③背景条件:非闽南籍受调查者虽然在闽南地区外的城市学习、生活,而城市的现代化冲淡了传统文化的存在感,使得受调查者在大学所在的城市中,更不易接触闽南文化,且缺少相关的瞭解学习途径。
(2)内容层面:需求的满足是最大的痛点。
由于算法过滤机制,大多数受访者被动处于信息茧房环境中。若日常生活中较少主动关注闽南文化,则不太容易刷到闽南文化相关内容。较少关注闽南文化的原因有:
①受调查者自身缺乏兴趣,较少做出主动关注的行为;
②部分闽南文化特色内容(如闽南非遗等)在网上难以查找。
无法满足需求的非闽南籍与台籍受调查者指出:
①瞭解闽南文化只能通过网络接触,缺少真实体验;
②部分内容(如游神等传统民俗)只有自媒体发布,官方媒体缺位,缺少真实性。
认为能满足的受调查对象中,大部分是闽南籍与台籍,认为当前媒体平台已足够使用,并对闽南文化的需求量不大。
(3)渠道层面:途径的单一是反馈较多的问题。
媒体传播渠道不够多元。闽南文化的传播形式相对较为单调,传播内容缺乏创新性,时代性。
四、基于“新闽南文化”的青少年融合发展路径建议
闽南文化在两岸的交流融合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两岸Z世代的诞生、成长,闽南文化也因他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被赋予了新内涵。“新闽南文化”不仅包含了年轻人对传统闽南文化的理解与创新阐释,也融进了“新闽南人”的时代感知力。闽南师范大学是闽台交流的重要窗口,长期致力于两岸青少年融合发展路径的探索,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等政策方针,充分发挥学校的地缘优势和平台优势,善用相关资源,对两岸青少年融合、新闽南文化传播不断创新方式与方法。
文化传承的前提是瞭解与认同。闽南地区在读大学生是未来参与闽南文化传播的重要主体,不仅本地学生是未来闽南文化传承与传播的主力,当前大量在闽南就读的大学生身临其境感受闽南文化,同样可以参与未来闽南文化的传播,特别是在闽南的台籍学生更是串接两岸闽南文化的桥梁。重视两岸在闽就读青少年的闽南文化接受,关系到未来两岸青少年融合发展的效果。
经过调研,本次问卷调查也比较清晰地反映出在闽南就读大学生的闽南文化接受的特点与接受偏好。我们也尝试针对这些特点与偏好,提出以下建议,让闽南文化融入在闽学习的两岸青少年的生活中,形成更强的闽南文化认同,助推两岸青少年融合发展。
(一)重视网络传播,依托社交平台提高内容触达率
文化传播首先要解决的是信息触达的问题,调研中呈现两岸青少年的信息接受载体具有明显的网络传播特征,他们偏好移动端,在社交平台上也呈现较高的活跃度。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 ,其中10岁以下网民和10—19岁网民占比分别为3.8%和13.9%,青少年网民数量近2亿。根据台湾网路资讯中心的《2023台湾网络报告》2023年台湾民众上网率为84.67%,18-29岁上网率则为98.79%。可以说这两份调研得出两岸青少年的网络使用结果与本次调研的结果是一致的。青少年中网络普及率之高,使得网络化生存已经成为Z时代年轻受众的常态。
当前闽南文化传播依托传统媒介的惯常做法,不仅很难引起他们的关注,更是脱离了青少年们的生活环境,不在他们的视野范围里面。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目前在网络中努力传播闽南文化的成年人大多是“网络移民”,在信息编码时往往有“寓教于乐”的思维,意义追求导向明显。
因此藉助网络传播的多元化渠道才能更好地在青少年中普及,用两岸青少年高频使用的抖音、微信、微博、小红书,以及海外Tiktok、Ins等平台,从提升内容曝光率入手,进而提高文化内容的触达率。
Z世代是真正的“网生代”,他们的社交系统有更多的虚拟特性,他们更擅长使用网络来打造自己的网络人设,因此给予他们“有用”的闽南文化,进行有效的“信息投喂”,让文化内涵成为他们打造网络身份与性格的工具,助推他们网络虚拟社交的成功率,这也是打破青少年对闽南文化认知中“过时”标签与刻板印象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闽南师范大学组织专家编撰《台湾通史》,并组织师生团队针对少年儿童受众的接受特点把《台湾通史》绘制成漫画书,这一系列绘本也将进行动画改编制作、短视频拍摄。把历史用青少年熟悉的话语形态进行改写,并进行影像化、数字化,是传统文化触达青少年的重要手段。
(二)打造短视频爆款,抓住流量密码
本次调研中对两岸青少年新媒体使用场景以及对新媒体信息的依赖情况的分析结果,有助于针对性进行内容生产,提升闽南文化产品在青少年中的传播效果。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的数据,从上网目的来看,未成年人对于互联网的使用集中在娱乐和学习上。调查中47.5%的未成年人选择“看视频”,40.1%选择“听音乐”,36.4%选择“写作业/查资料”,31.3%选择“聊天”。在具体的应用程序中,短视频类App和其他视频网站最受未成年人欢迎;视频垂类依次为文学类、论坛类、直播类。性别、年龄是用户特征区分的重要依据,也是文化交流与融合过程中的关注重点,因此,在短视频生产应注意用户画像,并在关注用户画像的基础上,打造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文化产品。
在本次调研中,结果显示短视频是两岸青少年主要的娱乐形态,两岸青少年在共同的网络虚拟生活中形成了共同的生活习惯与话语习惯。流行于两岸青少年中的“科目三”便是由网络所打造的地方文化,并进而成为两岸青少年群体共同接受的娱乐文化形态。
闽南文化的现代生活在网络空间的话语能力并不强,对宗教与礼俗的强调使得两岸青少年对闽南文化形成了“落后”“过时”的刻板印象。媒体中出现的民俗专家、学者往往也年龄较大,讲述的内容也很难让青少年快速接受,从而让年轻人“敬而远之”,从心理上疏离闽南文化。网络传播打造的“李子柒”现象,用符合年轻网民审美的方式传播传统饮食文化,从景观打造、人物设定、程序创新等方面对传统文化进行阐述,用贴近生活的方式让网民更易接受、理解另一种生活,进而获得很好的传播效果,实现地方文化的出圈。这也很值得闽南文化在两岸青少年传播中的借鉴。
近期,闽南师范大学宣传部与新闻传播学院联合制作了系列短视频《两岸都在讲的闽南俗语》。这是一组搞笑情景剧,每集时长一分钟左右,表现一个闽南生与一个台湾生的生活日常,尝试在当前的生活场景中把过去阿嬷常讲的闽南俗语用起来。制作初衷是让年轻人知道,这些曾经在民间流行俗语并未过时,而且还很有智慧。
利用网络传播规律,选择符合网络传播的话语形态是闽南文化传播创新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三)应用网络传播规律,重视算法推广
传统文化传播往往注重知识属性,而缺乏群体认同属性,如何打破系统化的知识普及需求,进行碎片化、可视化的知识点描述,突出行为的可模仿性与群体性标识,唤醒网络群体认知的共识性,是传统文化在网络传播中实现话语形态年轻化的首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闽南文化的传播过程中,语言的障碍是较突出的问题之一,因而用好网络内容对闽南文化的内涵阐述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网络传播的符号是多元化、立体化的,文字、图片、影像、声音的融合能够更好地描述文化的深刻内涵。因此,用青少年熟悉的话语形态描述闽南文化,让他们对闽南文化有新的认识,实现文化“破圈”。在“新闽南文化”传播过程中,适当引入普通话,甚至可“以普通话为主,闽南语为辅”的形式进行内容生产,如在短视频中适当融入闽南语词彚,既可增加视频中闽南文化的比重,又可调节视频中的气氛、激发青少年的观看兴趣。同时,通过短视频中的主动邀请等方式,增加线上、线下的交流,促进两岸青少年在社交平台的互动,增进两岸青少年的联系。
此外,瞭解两岸青少年在内容接受中信息需求的痛点,选择合适的选题与关键词,同样有助于提升内容产品的传播效果,也是打造爆款的策略依据。调研中受调查群体提出来的闽南文化特色内容(如闽南非遗等)在网上难以查找、部分内容(如游神等传统民俗)只有自媒体发布,官方媒体缺位,缺少真实性等问题,均需要针对性解决。
因此,在打造两岸青少年所能接受的爆款打造中,应用好后台算法规则,让闽南文化能够以更快的速度传播到青少年群体中,使得更多人能够接触和瞭解传统文化。首先,可以打造闽南文化的虚拟偶像,形成网络文化标识与精神引领,提高认知度;其次,围遶故事可以多角度运营出圈话题,反复引流,让闽南故事能反复发声,算法加权;再次,借力品质网红,打造影响力矩阵,在不同网红的理解与阐释中,让闽南文化更可感,更符合两岸青少年的理解,同时借用私域流量提升闽南文化的影响力。KOL的二次传播能够有效提高文化触达率。
(四)着力文化破壁,重视原创网络游戏的开发推广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青少年大多数不掌握闽南语是闽南文化传播的一大障碍。为了突破这一障碍,闽南语进校园的活动也已经开展起来。但语言学习不能一蹴而就,因此,我们在一边推广学习闽南话的同时,应该采取的紧要措施是让在闽生活青少年的生活中有闽南文化,不仅让他们瞭解闽南文化,还应该让他们觉得闽南文化也可以很时尚、很酷、很有意思,这也有利于他们形成认同感,幷且至关重要。
网络传播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元素,促使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融合,产生创新性的文化表达形式。在网络传播中,可以轻松地传播传统文化的各种形式,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这也是文化传承、保存和推广的重要手段。青少年对网络传播的偏好是闽南文化传播媒体选择的重要依据。
游戏是两岸青少年所喜爱的网络形态,也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内容产品,是促成虚拟空间文化消费形成闭环的重要场景。Z世代的青少年们是数字亚文化的精准目标用户,游戏是构造数字亚文化的重要网络空间。国家支持原创游戏开发推广,传统文化主题游戏的开发可以更好地促进文化进入青少年的生活中。
根据闽南特色生活场景设计游戏项目,在游戏流程中融入相关知识与历史故事,形成沉浸式文化虚拟体验空间,让游戏文本贴合文化体验需求,以虚拟文化体验推进文化的传播与认知,形成更有时代感的文化经验,形成更强的群体化意识。闽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与物理信息学院尝试联合开发以闽南传统刺绣漳绣为基础的刺绣体验游戏,通过沉浸式游戏空间打造,将漳州曾经辉煌的“四漳”文化贯穿其中,让游戏玩家认识福建省非遗漳绣的文化发展历程及应用,目前游戏已经完成前台的搭建。
(五)鼓励青少年参与传播,以参与感带动认同感
与网络传播同时成长起来的Z世代的青少年具有天生的网络传播天赋,他们对网络信息敏感,长期在社交媒体中分享自己的生活与态度,因此更擅长创新表达与网络技巧。两岸青少年多元化的认知与视角可以改变闽南文化的媒介形象,有助于讲好有时代特征的闽南故事,以及两岸融合发展的故事。
首先,重视青少年个体表达对闽南生活的阐述能力,用青少年视角展示闽南文化魅力。两岸青少年对闽南文化有不同的理解,鼓励他们在网络空间中分享闽南文化体验,用个体经验讲述闽南故事,构建闽南文化网络体验空间,赋予闽南文化时代个性与活力。账号“闽南狼PYC”以台青视角分享在闽南的生活,用年轻人熟悉的RAP,酣畅淋漓地表达个体文化认同、国族认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其次,培育、扶持青少年文化达人,着力打造优质“网红”。形成独特闽南文化IP。视频博主白菜GG以拍摄短视频、直播的方式呈现闽南日常生活样态,呈现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在内容生产中输出闽南人的精神追求与价值观,以当代年轻人的奋斗精神阐释闽南人的“爱拼才会赢”的精神内涵。
再次,重视青少闽南文化教育,从认知上培养认同与传播主动性。发挥闽南地缘、文缘优势,特别是发挥高校特色专业优势,提升来闽就读的两岸青少年的闽南文化认知的深度与广度,进一步增强闽南文化对两岸青少年的凝聚力。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郑玉玲教授主持《艺文互融:以闽台传统艺术为载体,创新两岸交流人才的人文素养培养体系》项目,发挥学科专业优势,从青年博硕生培养体系入手,以人文素养培育为抓手,提升前来学习的青年博硕学生的闽南文化认知与认同,增强文化自信,进而两岸青年人共同讲好闽南文化故事的能力,进而促两岸青年融合发展。该项目成效突出,荣获2021年福建省教学成果奬特等奬。近5年来,该项目培育博硕生近20人,大部分从事高校、中职院校的教育工作及文化部门的管理工作,未来他们对青少年的闽南文化教育也将产生持续影响。
总之,新媒体为两岸交流开拓出更开阔的公共领域,也为两岸青少年的对话与融合发展提供了虚拟公共空间和分享共同经验的平台。在新媒体的推动下,两岸民众交往、互动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增强,同胞情感也不断强化,共同爱好拉近了两岸民众,特别是青少年的心理距离。
传统媒体语境下,两岸信息交流屏障重重,构建出的交流拟态环境严重偏离现实,对两岸青少年的认知建构有很大的干扰。在新媒体语境下,信息来源丰富,文本交互性更强,不仅信息建构主体由官方推及民间,直接而丰富的信息交流也有效规避了媒体中介的信息过滤。基于共同网络生活习惯的基础上,两岸青少年有了更多的相同的时代意识与价值取向,两岸青少年群体的内容生产,为两岸交流创造出更开阔的公共领域,鼓励两岸青少年在自媒体中表达自我,从民间视角形塑国家认同,培育民族情感,能感染更多青少年加入两岸交流,进而推动两岸青少年融合发展。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