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南平武夷山市考察朱熹园,详细瞭解朱熹生平及理学研究等情况,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朱熹是南宋时期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中国文化地标,被后人尊称为“朱子”。福建是朱子故里和朱子理学萌芽、发展和集大成之地。朱子是海峡两岸共同的文化先哲,朱子文化是闽台共同的精神家园,是海峡两岸人民共同的文化基因。如何有效促进两岸之间的朱子文化交融,充分弘扬祖国的文化感召力,促进台湾同胞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对于我们今后进一步促进两岸的文化融合发展,推进两岸和平发展与祖国统一,意义重大。
一、海峡两岸朱子文化的交流与相融
朱熹作为中国历史上集理学之大成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其一生秉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学思想,践行教书育人、从政为民的思想,为中华子孙后代留下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瑰宝。福建是朱子的诞生地,同时又是台湾移民的主要来源地,是絶大多数台湾同胞的原乡祖地,结下独特的同文同祖、同根同源“闽台缘”。朱子学在明清之际传入台湾,充分发挥其经世致用之功能,主导台湾思想精神领域达数百年之久。无论是政界还是在民间,台湾都视孔朱一体,“庙宇拜孔、书院祭朱”几成定俗。至今,台湾许多书院仍主要供奉朱子而非孔子,台湾金门的浯江书院朱子祠、嘉义的朱子公庙、新竹的朱子学堂等, 每年都以朱子学为中心主题开展祭典、论坛、节庆、展览等活动,朱子影响可见一斑。朱子思想成为两岸共同的文化内核和文化根基,是两岸文化融合发展的重要桥梁与纽带。近些年来,海峡两岸朱子文化交流精彩纷呈,蓬勃发展,呈现出领域多元化、往来高端化、活动品牌化、机制常态化的特点,为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朱子论坛和研讨会的举办,推动朱子学研究深入开展。
两岸学者通过举办各类朱子学研讨会、论坛等活动,共同探讨朱子文化的理论体系、历史地位、发展脉络、在现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以及朱子文化在两岸融合发展中的作用。这些活动为两岸学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观点、分享研究成果的平台,有助于增进两岸学者对朱子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推动朱子学研究深入开展。
在台湾,由台湾朱子学研究协会、台湾朱氏宗亲文教基金会、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等主办的朱子学论坛,在厦门、上海、金门、台湾多次举办。
在大陆,1995年10月在武夷山召开“海峡两岸纪念朱熹诞辰865周年暨朱熹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学术会议”,这是首次以“海峡两岸”命名的研讨会,来自海峡两岸100多位学术文化界人士首次欢聚一堂,会议由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厦门大学、福建社会科学院等联合主办,闽南师范大学、武夷学院等高校积极参与。之后各类海峡两岸的朱子会议在福建、江西、安徽等地陆续召开,逐年增多。不少朱子学术会议已成常态化,如两岸四地朱子学研讨会、“海峡两岸朱熹陈淳”学术研讨会等。
两岸四地朱子学论坛。此论坛从2009年起采用联合机制形式办会,由福建省闽学研究会、上饶师范学院朱子学研究所、安徽省朱子学研究会、海峡两岸朱子文化交流促进会(台湾)两岸四地每年轮流主持,从徽州到江西、福建,从武夷到台北,一年一个学术主题。这一机制,广泛联络了大陆、台湾和美、日、韩、东南亚各国一大批华裔学者和朱氏宗亲,以朱子学为纽带,进行学术、文化、经济交流合作。
“海峡两岸朱熹陈淳”学术研讨会。1190年,朱子出任漳州知州。他在漳主政期间实施仁政、践行理学、刊刻经书、兴教讲学、培育门人,朱子理学思想在闽南不断实践完善。漳州成为朱熹一生中治学理政的重要一站,有“紫阳过化、海滨邹鲁”之美誉。漳州人陈淳是朱子理学南传第一人,为朱子“四大弟子”之一,深得朱子嫡传,被誉为“紫阳别宗”,终身致力于朱子学说的学习、阐发与传播,对理学思想第一次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解释,形成了朱子学的北溪学派。陈淳有《北溪大全集》五十卷传世,其《北溪字义》是东亚最早的哲学辞典。2012、2014、2016、2018、2022年,闽南师范大学参与主办的“朱熹陈淳研讨会”已成功举办五届,会议围遶朱子哲学研究、朱子与漳州、朱子文化与台湾社会、朱子学与地方社会治理、朱子学与东亚朱子学、朱子学与闽南文化等主题展开深入研讨交流,共有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以及新加坡、韩国、日本等的朱子学专家学者500多人次参与,海峡两岸共同探究朱熹、陈淳学术思想及其现代价值,促进朱子文化活态传承。
(二)系列朱子文化实践活动的举办,加深对朱子文化的情感认同。
两岸开展了一系列以朱子文化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有台湾海峡两岸朱子文化交流促进会发起的“海峡两岸朱子之路研习营”,福建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福建省港区政协委员联谊会、香港朱子文化交流协会、福建省台湾同胞联谊会、台湾中华传统文教交流协会等联合组织的“港澳台大学生走朱子之路研习营”,福建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福建省闽台交流协会、台湾书院联谊会、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等联合组织的“海峡两岸朱子文化寻源之旅”,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福建省关工委学校委、华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联合组织的“海峡两岸青少年朱子文化研习营”,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闽台文化交流中心、南平市文化和旅游局、尤溪县、福建艺术职业学院等联合组织的“闽台青年朱子文化研学营”(此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项目)等等,成为两岸民众朱子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这些活动让参与的两岸学者、学生和朱子文化爱好者跟随朱熹的人生轨迹,探访理学圣地,沉浸式地感受、学习、研讨朱子文化,从而加深对朱子文化的情感认同。
(三)朱子各类文化活动的举办,展示朱子文化的丰富内涵。
两岸举办了一系列朱子文化活动,大型的有朱子文化节、朱子诞辰纪念活动、“朱子之歌·两岸同声”音乐会、朱熹祭祀大典等,“朱熹祭典”已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録。以朱子文化为载体,举办了古琴演奏、书画展览、诗词朗诵、书法篆刻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两岸民众在艺术欣赏中直观感受朱子文化的魅力,增进对朱子学的认同感。如福建尤溪的 “朱子杯”海峡两岸青少年美术书法篆刻现场大赛、福建浦城的“朱子琴声传两岸 寻根相望一家亲”活动、福建南平的“走万里茶道,寻朱子足迹”台湾青年(学子)摄影营活动等,这些活动不仅为两岸艺术家提供了一个以艺术的形式展示和传播朱子文化的舞台,还拉近了两岸同胞的心灵距离,增进了相互瞭解和友谊,进一步推动两岸文化的融合发展。此外,武夷山的“闽台佳偶 山盟海誓”活动,参与活动的闽台佳偶通过同牢合卺、解缨结发、执手同心等一系列的传统婚礼仪式,充分感受“朱子婚礼”的人文魅力和文化底藴。
这些多姿多彩的交流活动,扎根两岸民众日常生活,涵盖了教育、学术、艺术等多个领域,有力地推动了两岸民众的交流与合作,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两岸同胞增进民族认同、促进心灵契合提供了文化支持。
二、海峡两岸“朱子之路”研习营回眸
海峡两岸“朱子之路”研习营由台湾海峡两岸朱子文化交流促进会理事长朱茂男先生(时任世界朱氏联合会会长)倡议,与台湾清华大学杨儒宾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朱杰人教授(中华朱子学会)、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闽北朱子后裔联谊会等共同发起,2008年首届举办。“朱子之路”即走访朱熹出生成长、求学、讲学、终老之地,行程中借由营员们以“走朱子之路,行朱子之道”的精神,感受朱子过化存神之迹,探寻朱子文化内涵,传承发展朱子文化。
“朱子之路”研习营自2008年8月在福建首航后,得到了各界人士的热烈响应、热心参与、热情支持。2013年为“朱子之路”研习营第六届举办时间,时任朱子学会副会长、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陈支平教授得知此事后,深感意义重大,鼎力支持,积极筹谋。至此,朱子学会、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参与到“朱子之路”研习营活动中,毫无懈怠直至今日并将永续。
“朱子之路”研习营的活动时间选在每年7-8月间,营员由最初面向海峡两岸研究朱子学的硕、博士生(名额允许的情况下,亦招收对朱子学具有深厚情感的本科生)招募逐渐向全球招募,同时要求每位营员在报名时提交朱子学(宋明理学)研究论文一篇,活动结束后提交“朱子之路”研习营心得报告一篇,心得报告择优刊登在《朱子文化》期刊。每届还特邀从事朱子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做主题报告。
研习营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始业式、结业式,有各地参访,更有学术探讨。
始业式(释菜礼)严格按照升堂点阅、与祭者拜、沃盥、焚香、祭酒、献芹、恭读祝文等程序进行。在开营中,营员们通过行敬师礼、拜师礼、向先贤祈福、齐诵《朱子家训》(营训,见附)、授旗、宣读入营誓词、合唱《走在朱子之路上》(营歌)等活动,洗涤身心,共情共鸣。
研习过程中,师生们追步朱子,探寻朱子文化内涵,在南平、三明、婺源、上饶等地进行深入的走访与考察,足迹涉及文公庙、南溪书院、朱子巷、兴贤书院、朱子社仓、紫阳楼、寒泉精舍、考亭书院、白鹿洞书院、鹅湖书院、婺源紫阳书院等朱子文化遗存,建阳黄坑朱子墓前的祭拜更是重中之重。
研习营不是简单的观光之旅,更是学术之旅,学术探讨贯穿研习营始终。“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围遶朱子生平事迹、朱子思想与实践、朱子学的现代价值等内容,参营学子与专家学者通过专家主题报告、学子论文研讨两种方式进行深入的讨论和交流。参营的专家老师更承担着解疑释惑的导师责任,对营员发布的论文逐篇认真点评。学术研讨与考察实践紧密结合、知行融合的独特研习模式,拓宽营员的学术视野,是对朱子学研究的全新体察和有力推进。
结业式上,营员代表畅谈心得体会,两岸团长分别总结,导师颁发研习营结业证书,研习营活动圆满结束。
2013年7月12日,第六届在武夷山开营,海峡两岸20余所高校57名师生参加了研习营。期间开展了四场营员学术交流会。16日,结业式在江西鹅湖书院举行。
2014年7月15至19日,第七届在武夷山举办,海峡两岸15所高校106名师生瞻仰朱熹圣迹。期间举办“儒商读书会”,开展了三场营员学术交流会。
2015年7月24日,第八届在武夷山开营,海峡两岸15所高校72名师生参加活动。期间组织了四场营员学术交流会。7月27日,结业式在尤溪举行。
2016年7月16日至21日,第九届以“书院文化之旅”为主题,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以及韩国、日本、新加坡等海内外34所高校142名营员从厦门出发,沿泉州、福州、三明、南平等地,一路“游学”,于武夷学院举行结业式。活动旨在探讨朱子与书院的因缘际会。研习营在厦门筼筜书院正式开启旅程。之后参访了同安文公书院、晋江石井书院、福州鳌峰书院、飞谊书院、尤溪南溪书院、开山书院、建阳考亭书院、武夷山五夫镇兴贤书院、武夷山武夷精舍等。期间,营员们聆听了三场朱子学专家会讲,开展了三场营员学术交流会。
2017年7月16日,第十届以“朱子学传承与创新之旅”为主题,于朱子诞生地——福建省尤溪县南溪书院开营,海峡两岸25所高等院校70名师生参加活动。期间,组织了七场朱子学专家主题报告、三场营员学术研讨会。7月22日,在武夷山闭营。
2018年8月11日,第十一届在尤溪县南溪书院举行始业式。海峡两岸29所高等院校71名师生参加了本次活动。研习营主题为“朱子学开创之旅”。期间,组织了六场专家精彩报告,四场营员学术研讨会。8月15日,在武夷山闭营。
2019年7月15日至22日,第十二届以厦门同安为起点,途经尤溪、武夷山、婺源等地,为期九天,与往届相比,历时最长,来自中国大陆、中国台湾、韩国、德国等100余名的朱子学研究者与爱好者参加。此届“朱子之路”扩大到了江西婺源,是最完整的一次“朱子之路”,主题即为“朱子学溯源之旅”。7月16日,始业式(释菜礼)在厦门同安朱子书院举行。厦门同安文化底藴深厚,作为闽南文化发祥地、闽学文化源头和厦门文化原点,拥有丰富的朱子文化资源。同安,是朱熹首仕之地,朱子的足迹几乎遍布同安。可以说,朱子在同安的修行实践奠定了其一生的学术思想基础。营员们参访了同安的朱子书院、梵天寺、文公书院、文笔塔等地。7月22日,营员们前往江西婺源县感受朱子文化,参观了朱子家庙、朱子故居的虹井以及朱子命名的廉泉等。闭营式在婺源顺利举行。
2020年,基于疫情防控需要,第十三届研习营转变观念,秉持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原则,通过国内外专家连线会讲、线上有奬答题、现场直播、新媒体传播等方式展开活动。7月11日,研习营在厦门同安开营,并首次将江西省白鹿洞书院纳入行程当中。此次研习营大胆、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基于互联网的核心技术之一的HTML5技术标准,构建云上研习平台。在云平台上,各种讲座视频、音频、图像、动画以及答题互动游戏,以互联网新元素形式呈现,让营员们随时随地访问学习,不受时间、空间和设备的限制开展线上游学,真正实现了一条“永不落幕的朱子之路”。7月18日,“朱子之路”闭营式在婺源紫阳书院举行。2020年第十三届的“云上朱子之路”参与者达2万余人。
2021年7月18日,第十四届以“朱子学问道之旅”为主题在厦门同安朱子书院开营,115 位专家学者以及有志于朱子学研究的高校硕、博士研究生参加。研习营采用线上直播与线下参营方式进行。期间组织了六场专家主题报告,四场营员研讨会。7月24日,在婺源闭营。
2023年7月23日,“重走朱子之路”研习营在福州正谊书院开营,为期七天。此次“重走朱子之路”活动以“纪念朱熹诞辰893周年暨台湾海峡两岸朱子文化交流促进会成立10周年”为契机,邀请两岸高校师生百余人走进福州市,参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后前往武夷山市、建瓯市、三明市等地,体悟朱子文化的独特魅力,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研习营学术论坛主题为:“复其见天地之心,宗族·地域·道统:朱子学的探拓与开展”,包括一场专题演讲,三场研讨,四场论坛,从两岸学术交流、书院教育观察、儒学工夫研讨、朱子之路的回顾等方面展开。
至此,海峡两岸“朱子之路”研习营已持续了15年,吸引了来自中、美、日、韩、德、马来西亚、港澳台地区等1500多名学生和朱子学专家学者参加,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感召力与跨时空的生命力。一路走来,“朱子之路”研习营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参加的营员人数及类别越来越多,由刚开始的一届十余人到几十人乃至一百多人,营员由三部分组成,主体是台湾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台湾师范大学、政治大学、辅仁大学、东华大学、东海大学、厦门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海峡两岸30多所院校从事朱子学研究的青年学子与专家学者,其次是韩国、日本、德国、美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的朱子学者,再次为热心朱子学的海峡两岸社会民众;二是参与的组织单位越来越多,有世界朱氏联合会、台湾海峡两岸朱子文化交流促进会、台湾朱子学研究协会、朱子学会、中华朱子学会、福建闽学会、闽北朱子后裔联谊会等海峡两岸社会团体组织,有台湾大学人文与社会高等研究院、台湾师范大学侨教学院、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福建省社科院、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武夷学院、上饶师范学院等海峡两岸高等院校、研究机构,还有闽台缘博物馆、厦门市同安区、泉州市、尤溪县、婺源县等,共襄盛举;三是活动覆盖的区域越来越大,由刚开始局限在福建南平武夷山、建阳,后逐渐拓宽到福建尤溪、政和、建瓯、泉州、厦门及江西上饶、婺源等朱熹讲学为官教化之地;四是活动主题越来越丰富,活动形式不断创新,专题报告、学术研讨、参观游览、文化体验、联谊晚会等各类活动交叉有序进行,学中有乐,乐中有学。
朱子之路的开展有艰辛与汗水,但更充满喜悦与收获。目前,“朱子之路”已成为海内外知名文化品牌。“朱子之路”活动以“走朱子之路,行朱子之道”的精神为指引,坚持以学术带动朱子之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通朱子之路,成为两岸学子共同传承弘扬朱子文化促进两岸融合的重要平台。
三、海峡两岸“朱子之路”研习营的社会文化意义
两岸融合发展,文化融合是前提。福建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强调要“发挥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朱子文化等祖地文化优势,共同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共识、增进认同。”中共中央 国务院下达《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强调“促进文化领域融合发展。鼓励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朱子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两岸同胞心灵契合、根脉归属的重要文化资源。海峡两岸“朱子之路”研习营这一两岸青年学子常态化交流活动,对充分利用文化资源促进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有着重要的社会文化意义。
(一)“朱子之路”研习营的举办是以情促融、践行“两岸一家亲”理念的生动实践。
2016年民进党蔡英文上台后,拒絶承认“九二共识”,其篡改历史,虚构所谓“台湾民族”,建构所谓“台湾文化主体性”“台独史观”,试图从历史观、文化观、民族观等方面割断两岸的历史联系、精神联系和血缘联系,淡化中国文化对台湾民众的影响,用“台独文化”对台湾民众尤其是对青少年进行洗脑。在这种政治环境影响下,台湾青年越来越缺失关于中华文化的历史记忆,越来越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难以形成对台湾历史、两岸关系的正确认知,乃至对“一个中国”的认同感越来愈弱,甚至还产生对两岸统一的扺触情绪。基于此,持续深入推进两岸优秀传统文化交流交融,增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增强血脉相连“两岸一家亲”的情感认同,最终达于文化认同、价值认同、国家认同,意义重大。
在两岸交流中,情感和心灵的交流至关重要,以心相交,以情促融,尊重差异,用台湾同胞易于接受的形式和语言,用共同的话题、共同的文化开展接地气、贴近台胞生活的活动,增加台胞的参与度、融入感。尤其是对台湾青年一代,更要重视他们的心态与需求, 以文润心,在交流中推进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亲近,逐渐达成对“一个中国”理念的认同。
两岸协同、两岸同心的“朱子之路”研习营这一接地气活动克服以往文化交流活动中存在的“形式单一、内容老套”“深度不够、互动性差、参与度弱、融入感不强”“参与人员不平衡”等问题,积极探索交流形式,用心设计活动方案,推进朱子文化交流往深里走、实里走、心里走。整个活动,两岸学子手牵手、心连心,同拜一圣人、同走一条路、同诵一家训、同唱一首歌、同研一思想……从物质到精神全方位地感受朱子文化,在文化认同上培养“共同记忆”,建立新的文化记忆。研习营还特别从大陆院校中挑选一些综合素质比较高有研习营经历的大学生做志愿者,全程陪同台湾青年学子,让台湾学子真切感受大陆学子的热情。在这个共同学习、互动交流的平台,两岸学子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生活经历和文化观念,拉近心灵距离,增进相互瞭解,结下深厚友谊。这种情感交流有助于消除误解和隔阂,促进两岸学子的心灵契合,更深地理解“两岸一家亲”的内在含义。
同时,“朱子之路研习营”创新传播方式,通过H5新媒体系统推出“云上朱子之路”,通过网络平台直播与线下互动的形式开启旅程,用先进的载体对朱子文化进行诠释与传播,使得朱子文化更加适应新时代,更能够为两岸学子所接受,这也是朱子文化“利用新媒体、流行文化、互联网广泛开展体验式、沉浸式、互动式交流活动,不断扩大闽台青年共同‘朋友圈’和‘事业圈’”的有力尝试,为两岸文化融合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二)“朱子之路”研习营的举办是赓续中华文脉、共建两岸精神家园的积极举措。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强调“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文明承载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血脉。文明的传续即文脉。先秦诸子、汉唐气象、宋明风韵……五千年文脉涵养了泱泱华夏。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保持赓续中华文脉的自豪感和主动性,肩负起赓续中华文脉的神圣使命,推动中华文脉绵延繁盛、中华文明历久弥新。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朱子是中华文脉不可或缺的一环。朱子的“存天理”“道问学”“尊经典”“贵持敬”“化民成俗”“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等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承载着中国千年传统文化的起承转合,反映和塑造了宋以降历代中国人的许多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基本的文化基因。中华的文脉,因朱子而得以传承。中华的文脉,因朱子而发扬光大。
海峡两岸“朱子之路”研习营这一具有祖地文化特色的体验式研学活动,实地考察朱熹生活、讲学和著述过的地方,以瞭解朱子思想、传承朱子文脉为宗旨,共续中华文脉,共建两岸精神家园。
两岸学子赴朱子文脉传承之约,从武夷精舍、兴贤书院到考亭书院、星溪书院,从紫阳楼、朱子社仓到寒泉精舍、朱子墓、五经博士府……走在朱子之路上,走进朱子的历史世界与思想世界,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交汇。“朱子”跳出书本,不再是仅存活于纸张上的一个名字、一个符号,更是鲜活的可亲可敬的师者、学者、长者,一位承载中华文脉的圣贤。朱子形象在师生心中“活起来”,朱子文化在实践中“活起来”,两岸学子在渊源文脉中充分感悟朱子理学的魅力,感悟两岸文脉同源、文化同宗,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
同时,“朱子之路”研习营致力于培养青年学者对朱子学的研究兴趣,播撒火种,为海峡两岸为中华民族培养赓续文脉传播朱子学的后备人才。许多曾参加过这个活动的学子,如今已经成长为学界的新鋭,成为朱子学、朱子文化研究的中坚力量,成为朱子文化坚定的传承者、践行者、传播者。
此外,“朱子之路”研习营活动不仅在两岸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还吸引了韩国、日本、越南、美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学者积极参与。这些国际学者的加入,进一步丰富了朱子文化的内涵,提高了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推动朱子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发展。
(三)“朱子之路”研习营所访之处皆是中华文化遗产“用”起来“活”起来的鲜活例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文化遗产藴含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情怀。文化遗存遗迹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处遗存遗迹,都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保护好历史印记,让文化遗存留下来,让文化遗存活起来,挖掘文化遗存中藴含的精神价值、文化价值、时代价值,使之成为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建设文化强国的强大动力,是历史使命、时代课题。
朱子文化遗存是朱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800多年来由朱子本人亲手创立和后人在传承弘扬朱子文化过程中形成的文献资料、活动场所、使用物件、遗址的总和,是历史积淀、人类记忆、精神载体、血脉联系。朱子一生足迹遍及大江南北。福建、江西、浙江、安徽、湖南等地都留下朱子诸多印记,这些都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朱子之路”营员们参访所经之地的各方政府、各个部门守护文化根脉,充分挖掘、整合发展朱子文化资源,扎实推进朱子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有效保护和恢复朱子文化遗存,朱子文化遗迹网络和保护圈得以逐渐形成完善。
福建作为朱子故里和朱子理学发祥地,拥有丰富的朱子文化资源,朱子文化遗存颇多。比如南平“县县有朱子,处处有遗存”,朱子文化遗产最多。在南平境内,目前大量朱子文化重点遗存得以物化呈现,69处朱子遗存保护标志设立,重点修缮11处朱子文化遗存,有考亭书院、延平书院、寒泉精舍、朱子社仓、兴贤书院、兴贤古街、朱子墓、紫阳楼、朱子书院等,朱子祭祀礼、朱子成年礼、朱子敬师礼和朱子婚礼完整复原,并在每年朱子诞辰日举办朱子祭祀大典。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生机的朱子文化遗产,为朱子之路的顺利行走打下了坚实基础。
研习营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各方团体、各部门单位的精心筹划、周密组织,更是得益于每个朱子过化之地在朱子文化遗存保护、活化传承、品牌打造、融合发展等的不懈努力。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陈支平教授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主导与协调两岸学者、学生共襄盛举的促进作用。两岸学子在八百多年后追寻朱子足迹,在丰富的朱子文化遗存中感受朱子文化昌盛、理学繁荣之风,在“用”起来 “活”起来的朱子文化遗产里领略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的风采神韵,增强中华文化同根同源之共识。“朱子之路”也通过海峡两岸专业学者的视角传播朱子文化,共同为文化遗产赋能,向海峡两岸民众向世界展示朱子足迹所到之处的历史文化之韵、自然生态之美,带动更多国内外青年学子参与考察研学,也促动“朱子之路”所经之处进一步活化文化遗产,融合多元文化,两岸携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附:
朱子家训
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仇者以义解之,怨者以直报之,随所遇而安之。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处世无私仇,治家无私法。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物命。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守我之分者,礼也;听我之命者,天也。人能如是,天必相之。此乃日用常行之道,若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可不慎哉!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