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一家亲,闽台亲上亲。历史上,闽台两地在政治、地理、文化等方面的相通性,形成了“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亲缘关系,许多台胞台商因为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相近性,而选择长期定居在福建,在这里学习、工作、生活,深受着福建的文化影响。因而,福建在两岸统一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对台优势。从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的战略需求上,应充分利用闽台在经济、文化、地理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将“推动闽台两地应通尽通、能融尽融,形成闽台两地深度融合发展格局”是海峡两岸融合发展事业的重要研究课题。从研究的基本逻辑上,本文将从以下四点进行论述:一是站在祖国和平统一的角度,阐明闽台青少年教育互鉴的时代意义与历史使命;二是从立足两岸统一的历史大势,研究海峡两岸青少年教育在交流互鉴中面临的挑战,从中分析闽台两地青少年教育互鉴融合存在的历史机遇;三是在澄清闽台青少年教育的历史机遇后,进一步阐明闽台青少年教育互鉴在两岸教育融合发展中的重要价值;四是立足促进闽台两岸融合发展的角度,提出闽台青少年教育互鉴推进两岸教育融合发展的建设性意见。
一、闽台青少年教育互鉴的时代意义与历史使命
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来看,分久必合,两岸统一已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促进闽台两地各领域,如教育、文化、科技、产业等方面的深度融通,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有助于充分推动闽台两地人民的幸福生活和共同福祉,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一)闽台教育融合发展的根本在于两岸民心的深度融合
从两岸和平统一发展的视角看,需要做到“以人为本”,即闽台两地深度融合的根本在于闽台两地人民的深度融合。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和台湾当局的政治操弄,长期以来两岸人民在沟通交往上存在着许多误解,这种误解甚至造成巨大的矛盾分歧,影响了两岸人民有效的交往、合作与团结,对祖国的统一大业造成许多负面影响。然而,这种分歧并非无法化解。许多在闽工作的台湾青年,尽管前期接受过错误的历史教育,形成了错误的国家观、历史观,造成了错误的公民身份认同,但在来到大陆发展后,深受大陆的文化教育影响,许多错误观念已经得到矫正,重新建构起对中国人的身份认同,化解了一直以来对大陆的深刻误解。
由此可见,充分的交往、沟通、合作与互鉴,有助于消解两岸人民的分歧,化解矛盾,对祖国统一事业具有积极的影响。为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建立起长效的、可持续的互动机制,保障两地人民充分交往、沟通、合作与互鉴,消除和化解双方矛盾分歧,形成维护祖国统一的正确国家观。同时,要实现闽台两地的深度融合发展,就需要仔细研究推动促进闽台两地人民深度融合发展的路径和方向。从这个意义上,推动促进闽台两地人民的融合发展,首要的是必须认真研究闽台两地教育的融合发展,即如何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实效”的教育制度安排和设计,促进和推动闽台两地教育融合,助力国家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二)两岸教育融合发展的现实和未来在于青少年教育
众所周知,教育深刻影响着人的发展方向,人在早期国家观、历史观、公民观等价值观念和看法的形塑,无一绕不开教育的深刻影响,人的积极发展需要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来加以引导,使其在思想、意识、能力等方面朝着有益于社会发展。从人类社会化生长的基本阶段特点来看,青少年时期正好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对国家与民族的认同,对自我文化身份的形塑和建构,思维方式和关键能力的掌握,都与青少年时期的教育密不可分。由此可见,基于两岸统一的现实角度而言,该阶段的教育所取得的实质性成果,将深刻影响到台湾青少年未来参与两岸融合发展进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乃至参与融合发展建设的主体能力。例如,当台湾青少年建构了正确的国家观、公民观、文化观,他们能够对中国人的身份具有强烈的认同和归属,进而积极致力于两岸和平统一的历史事业,同时也会积极加强学习,更好为两岸和平发展贡献自身力量。
2023年9月,国新办举行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发布会上指出,目前在福建就读的全日制台生占全国的1/6,对台胞的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闽台两地的教育交流与融合主要发生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目前福建已经开放36所高校对台招生。福建也是全国唯一试点开展高校单独对台招生考试、依据台湾统测成绩招生的省份,福建积极推动70多所高校与台湾110多所高校建立合作协议,达成了200多个合作办学项目,联合培养技术技能人才2.4万多人。许多台湾青年在福建接受高等教育后,原有的错误历史观念得到纠正,甚至有许多台湾青年留在大陆就业、创业,积极为社会经济发展建设服务。当然,与高等教育方面取得的成果相比,闽台两地在基础教育领域尤其是青少年阶段的教育领域的交往与合作还有待加强。一方面,相较于大学,中小学校的自主权和独立性较弱,经常会受到“台湾当局”的政治控制;另一方面,青少年教育对“台湾当局”而言,是一个敏感而不可与大陆交往过密的领域,任何旨在促进两岸青少年交往交流的活动,往往都不可避免地被“台湾当局”冠以“统战”帽子加以限制和管控,导致闽台两地的中小学教育交流远不如高等教育“火热”。
(三)闽台青少年教育互鉴是两岸教育融合发展的助推器
由于政治制度、社会环境、教师文化等方面的不同,闽台两地实际上形成了各自特色的青少年教育体系,在青少年教育问题上,闽台两地既存在着各自独特的问题,也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但彼此之间在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了各自的教育方法和经验。
推进闽台青少年教育的交流互鉴,具有以下积极影响:一是从公民教育的角度,大陆中小学校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总结,已经形成一套较为系统、独具特色、卓有成效的公民教育模式,将当中的可取经验进行积极的创新和推广,变成重塑台湾青少年意识形态的重要教育途径,有利于帮助台湾青少年实现对国家观、民族观的重构,重新建立起“中国公民”的身份认同。二是从文化教育的角度,台湾文化本是闽南文化的分支之一,闽南文化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所以出现台湾青少年将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进行割裂和分离,其深层原因在于台湾当局尤其是台独分子对文化的“肢解”和“分割”,使台湾青少年缺乏对中华文化的充分瞭解和认识,自然也谈不上形成清晰的文化身份认同。因此,推动闽台青少年的文化交流,有助于帮助台湾青少年更好瞭解台湾文化的渊源,进而对闽南文化、中华文化的产生形成深刻、全面、细致的瞭解,消除长期以来因为缺失的文化教育而造成的文化误解,以及文化身份迷迭的问题。三是从学科教育的角度,台湾青少年时期所接受的学科教育,其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他们未来学科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成长,继而影响他们日后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的适应性。通过加强闽台两地学科教育的交流合作与经验互鉴,有利于巩固和提高闽台两地中小学阶段的教育质量,提高台湾青少年的学科知识和能力水平,帮助他们在未来更好适应高校学习,提高在大陆高校进行专业学习的适应能力,培养过硬的专业本领,更好地适应两岸融合发展的战略需要。
二、两岸和平统一中青少年教育互鉴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两岸的青少年教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之中形成了各有特色的制度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其中亦有可供交流互鉴之处,促进两岸青少年教育的交流互鉴,不仅有助于两岸基础教育领域的融合发展,也有助于两岸青少年增进来往,实现互促与合作,共同助力两岸社会融合发展事业和祖国统一大业。然而,由于两岸长期的历史对立,在促进青少年教育融合互鉴的工作中存在许多突出的矛盾和挑战。简言之,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台独势力的“去中国化”教育,导致台湾青少年产生错误的“一边一国”认知,对中国认同基本缺失,严重阻碍两岸青少年的正常交流;二是在文化教育上,台湾大力宣扬所谓的“台湾化”和“多元化”,媚日亲美,导致许多台湾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缺乏充分瞭解,甚至造成文化的身份迷迭。三是在学科教育上,由于台湾当局将教育改革“政治化”,发起违背教育规律的“教改运动”,导致台湾中小学教育质量下滑,台湾青少年在学力上与大陆青少年的差距越来越大,客观上影响到两岸教育互促发展。
(一)台湾公民教育去中化导致台湾青少年国家认同缺失
所谓公民,是指享有国家宪法所确定的一系列基本权利,并承担和履行宪法所规定的相应义务的一般性主体。以我国的公民为例,需要履行维护国家统一龢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祖国安全、荣誉龢利益等基本义务。公民教育意在培养人们有效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合理地行使公民权利,切实履行好公民的义务。总体上,台湾青少年的公民教育经历了日据统治时期、威权统治时期、民主改革时期三个阶段。通过对台湾青少年公民教育的历史回溯可知,目前台湾青少年对“中国公民”身份认同的缺失和“台湾公民”身份认同的强化并非“一日之寒”,其产生和发展存在着复杂深刻的历史因素。既有早期日据时期公民教育的“殖民化”,也有中期威权时期公民教育的“反共化”,更有当前愈演愈烈的公民教育“去中化”的交叠影响。
台湾公民历史叙事是建构台湾青少年公民角色认同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依据,通过构筑群体的历史记忆,形成一种区域内特殊性的、共同的公民身份记忆,继而影响着台湾青少年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回溯台湾史,作为远离中原大陆的海岛,台湾在17世纪世界的海权争霸中沦为荷兰、西班牙侵略者的殖民地,而当时的明朝政府并未充分意识到海权的重要性,加之内部矛盾重重,对台湾的问题难以兼顾到位,这就使得台湾民众长期受西方殖民侵略者的压迫掠夺,直到郑成功收复台湾,台湾公民被外来侵略者压迫的命运才得以改变,但随后又卷入郑氏与清廷的对峙中。直到康熙年,台湾才真正结束割据,回归中国大陆,进入到一段相对稳定和平的发展时期。但中日甲午战争后,台湾又被割让给日本,而当时的清政府饱受列强欺凌,在台湾主权问题上没有发言权,频频的“被割让”和“被分离”,使得台湾民众在心理上形成了一种“弃子心态”,反过来激起了强烈的“自立自强”意识。在日据时期,日本为加强对台湾的控制,使其真正成为“治下的领地”,除了残酷镇压反抗殖民统治的爱国台湾民众,更利用教育手段,在台湾大搞“皇民化”教育,从语言、服饰、信仰、习俗等方面进行粗暴的“文化殖民”,禁止在学校教育中使用和学习汉字,强迫使用日语,改用日本姓氏。这种带有强烈殖民奴化色彩的公民教育使得一部分台湾青少年在思想和意识上被异化和扭曲,沦为忠良的“日本臣民”,国家身份认同遭到削弱。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为实现“反攻大陆”的战略目标,通过威权政治,加强对内控制镇压进步人士,利用公民教育大力灌输“反共”思想,加强对台湾青少年的思想控制。如,1972年课标编订的国中教科书《国家和国民》中将中国共产党污蔑为受苏俄帝国主义操控“窃据中国大陆的叛乱者”“大陆同胞处于水深火热”。在错误的史观影响下,两岸青少年的意识形态对立愈发强化,阻碍了双方的有效理解和交流,甚至进一步扩大矛盾分歧,为后续“台独公民教育”埋下恶果。这种构建在反共基础上的中华认同,缺乏对大陆社会客观合理的诠释,“实际上所达到的效果,就是以台澎金马为范围界限的‘国家意识’”。蒋经国病逝后,作为台湾本土派代表的李登辉上台主政,开始通过新“课纲”的公民教育加强台湾青少年的“台湾意识”,否定削弱台湾同大陆的联系,美化日本殖民侵略统治,后又经陈水扁、蔡英文等台独分子强化,台湾的青少年公民教育不断“去中国化”甚至于“去中华民国化”,渐渐出现以“台湾公民”取代“中国公民”的严重认同危机。有相关民调显示,年龄越小的台湾民众就越强调其台湾人身份,75%的18至29岁年轻人认同台湾人身份,高出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仅15%的年轻人认为自己“既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低于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
(二)台湾文化教育多元化导致台湾青少年文化身份迷迭
文化身份(culture identity)亦称“文化认同”。它是某一群体对某种现实、具体文化的认可,这种共同认可的范畴包含了某种特定的形式、规范和价值观念,并由此诞生出对自我身份属性上的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而文化教育的价值在于,通过有组织地传播某民族或国家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风俗、习惯等文化内容,实现个体或显性或隐性的自我认同倾向性的变化,继而影响到他们的国家身份认同与民族认同。由此可见,文化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对青少年的本国文化认同的建构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正如我国学校教育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对青少年中华文化身份的确立和认同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与影响。回溯台湾青少年的文化教育历史,可以窥见这一过程发展的曲折与多元。在日据时期,日本帝国主义为达到文化上殖民与同化台湾人民的野心,而在长达五十年的统治中极力压制中华文化、汉文化,在历史、语言和文字等方面消除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在学校教育中推崇日本文化教育。在威权时期,为强调中华民国在文化与政治上的正统性,国民党政权积极在台湾进行“去皇民化”与“去殖民化”的教育,发起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在一定程度上重构了台湾青少年的中华文化身份认同。李登辉上台执政后,台湾开始大力推动台湾文化的本土化与去中化,大搞中华文化与台湾文化的分离主义,在历史教育上做“同心圆史观”文章。后又经陈水扁、蔡英文强化,废除了中学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基本教材”课程,并在中学课程中不断减少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占比,代之以所谓“多元化”,借此削弱台湾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使台湾青少年陷入到文化身份的混乱与迷迭当中。
台湾青少年之所以陷于文化身份的迷迭困境,根本原因在于两岸文化存在着“同根”与“异质”的矛盾冲突。“同根”意指台湾文化源自于中华文化,台湾的语言、信仰、饮食、礼俗等基本文化要素与大陆无任何本质区别。然而,在政治意识形态上,台湾深受西方民主思想影响,在社会性质和社会制度上与大陆存在质的区别,这个质的差别又经由意识形态斗争的催化,使台湾的文化教育对来自大陆的文化采取了“排斥”“否定”的态度,民进党当局对青少年的中华文化教育进行不断的肢解和删改。例如,在《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课程纲要》里砍掉中国史,压缩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利用全面国防课程试图强化青少年的台湾捍卫者职责,已经不足以用文化裂痕来形容,这是政治势力假借本土文化之名有心挖掘的文化鸿沟,使台湾青少年对自身中华文化身份的认知越发模糊,在认同上与大陆的距离越来越远。
(三)台湾教改运动的失败导致台湾青少年知识技能不足
两岸社会的融合发展需要两岸人民之间的深度融合发展,其核心意涵不仅是“融合”,还要求获得高质量发展,充分提升人口素质,满足两岸社会创新发展的时代要求。然而,由于台湾数十年的“教改乱象”,造成青少年基础教育质量下滑,这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台湾青少年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准备不足,不能充分适应两岸融合发展的现实要求。
台湾“教改”的初衷本意是要解决过度应试教育、功利式教育所带来的学业负担以及学生片面化发展与成长的问题。但却被台独分子操弄为“政治议题”,别有用心地进行民粹化、非理性的煽动,使得台湾教改被一群非专业人士裹挟,成为民进党兑现“政治支票”的牺牲品,造成教育改革严重背离教育实际和科学规律。有学者措辞犀利地指出,台湾的教改运动基本上是以“反专业、反菁英、反权威”作为主轴,带有强烈的“反智主义”色彩。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外行领导内行”。当时参与改革的“教育部长”许多并非为教育行政系统出身,缺乏充分的教育行政管理经验。如,当时主导台湾教改的李远哲是完全的外行,毫无教育学背景,由他主持改革的原因竟是其“非体制内人士”的身份,不属于当时教育行政体系的既得利益者,结果就是李远哲在回台后不足一年就被仓促安排上教改工作,造成“瞎指挥”的乱象。二是“一纲多本”造成台湾青少年发展参差不齐,学业压力增大。过去,台湾教科书采用“一纲一本”模式,被当政的台独分子定义为灌输中华大一统思想,阻挠台湾的“本土化”和“民主化”进程,遂十分激进地在未准备充分的情形下推动“一纲多本”改革,造成教科书良莠不齐、版本多元,造成学生学业上的衔接困难。一些教科书甚至错漏百出,严重影响台湾青少年的知识学习,为了学到完整、正确的知识,学生不得不同时学习多版教材,参加补习班,学业压力不降反升。有关统计显示,截至2013年1月,台湾立案的补习班共有18956家,升学文理补习班则有10626家,其中,八成的招生对象为中、小学生。三是学校、教师准备不足,直接导致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下降,影响台湾青少年的知识技能学习。教改提出“九年一贯制”的课程改革,力图打破传统学科本位教学模式,实现课程内容的科学整合与教学形式的创新发展,促进台湾青少年关键能力的发展。然而,由于教改的非理性与急功近利,改革尚未经过充分的试点检验便仓促推行,许多学校和教师并不具备开展领域教学的能力,难以适应教改要求,在教学上受挫严重,最终导致了教学质量的下滑。
三、闽台青少年教育互鉴在两岸教育融合发展中的价值
两岸统一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近年来,随着国家诸多惠台利好政策的释放,吸引越来越多台胞来大陆工作、生活、定居,而反观民进党当局,由于施政不尽人意,逐渐有越来越多台湾人离岛谋出路。根据这一判断,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台湾青少年得以随父母来大陆发展,幷且在大陆接受中小学教育。因此,讨论闽台青少年的教育互鉴,使其有益于促进两岸的融合发展,已经是刻不容缓的富有重要价值的研究课题。
(一)大陆中小学校公民教育与台湾青少年国家与民族认同构建
由于大陆的民族多样性的特点,加之早期“藏独”“疆独”“港独”等事件的发生,国家越发意识到在学校教育阶段加强国家认同教育龢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新时代以来,大陆十分重视在中小学校开展国家认同与民族团结教育,将其作为中小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力图使学生在青少年这一世界观、价值观建构与形成的关键时期,确立正确的国家认同龢民族意识。例如,2017年《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指出:“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树立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的意识”。首先,大陆中小学校结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将国家认同教育与民族认同教育的目标分为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年段、高中年段四个基本阶段,阶段之间相互衔接,层层推进,这种模式安排既关注到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也关注到教育工作的连续性和衔接性。其次,为保证教育工作在思想、方向、政治等方面的正确性和一致性,大陆在开展爱国主义的国家认同教育龢民族团结教育中,始终坚持党对中小学校公民教育工作的领导。再次,为保证教育过程中的全局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大陆十分强调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实现家庭、学校、社会之间系统配合与协调一致,这是为了整合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系统合力,使国家认同教育与民族团结教育贯穿青少年生活的每一处细节、每一个过程,最大程度地确保教育的深度和质量。最后,大陆中小学校公民教育不仅强调显性课程的直接影响,也强调隐性课程的潜移默化和渗透,通过制度建设和环境建设,创设各种教育形式载体和途径,使国家认同龢民族认同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融入中小学校的各项日常工作中。大陆地区民族成分多元得益于有效的公民教育,在国家认同与民族团结教育等方面产生了显着的积极成效。例如,有关研究显示,蒙古族高中生的国家认同在赞同性认同和归属性认同方面都具有较高程度的认同态势。针对西藏中小学生国家认同的研究也显示,西藏中小学生国家认同感强。由此可见,大陆中小学校公民教育对青少年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构建具有重要作用,其中的许多合理之处值得在台湾青少年公民教育中应用和借鉴。
从台湾公民教育历史发展脉络分析可知,台湾青少年在思想意识形态上的“去中化”与“台独化”,有着复杂的历史因素,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长期以来的台湾公民教育,都强调在意识形态层面确立其政权的“正统性”而否定中国共产党的“法理性”。基于这一政治逻辑,台湾当局无论是国民党还是民进党,都极力在政治、历史内容上对大陆的发展历史加以扭曲与误导,对大陆进行不实的宣传和教育。例如,与大陆的历史教科书不同,台湾历史教科书几乎没有讲述中国共产党的敌后抗战,将中国共产党在近现代所做的历史贡献进行掩盖,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七十多年时间的历史,在台湾教科书中仅仅只有寥寥几百字,大篇幅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掩盖使得台湾青少年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认知十分肤浅化、片面化,最终出现了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因此,要切实解决台湾青少年在思想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需要积极推进两岸青少年广泛的合作交流,消除台湾青少年对大陆和中国共产党的误解。更具体来讲,就是帮助台湾青少年填补他们长期以来缺失的“历史内容”,使他们对中国近现代的整体历史形成一个更加全面、深刻、系统的认识,帮助他们建立理性的中国近现代史观。
从长远来讲,两岸统一是不可逆的大势,台湾势必会回归祖国怀抱,因而对台湾青少年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逐步进行国家与民族认同的重构,也需要提上议程。我国的青少年公民教育内容主要渗透在《品德与社会》《道德与法治》以及中学政治课等课程中,这属于显性课程的部分,学生经过有组织、系统的课程知识学习,建构起国家与民族的认同。而公民教育更多是一种渗透在日常教育教学乃至生活当中的隐性课程。如每周的升旗仪式、学校的黑板报、宣传栏上的标语等,属于校内的教育环境建设,也包括校外的社会实践活动,比起课堂上的照本宣科、间接知识的传授,学生直接参与到一系列社会实践中,让他们亲眼去看、亲耳聆听、亲身体会,获得一手的直接经验,充分发挥思维的主动性进行能动思考,更有助于建立牢固的国家认同龢民族认同。例如,开展一系列红色研学教育实践活动,带领青少年参观各种档案馆、文史馆、纪念馆、博物馆,亲身进行志愿服务,做义务讲解员和引导员,撰写研学报告和实践心得,使感性体验上升为理性思考,建构起爱国的情感龢民族团结的精神。这不仅需要学校的参与,更需要政府与社会的支持。以延安的红色教育基地建设为例:“近年来,延安军地积极挖掘红色资源,打造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延安精神教育基地和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等445处,国家级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1个,建立一地与多校、一校与多地联系机制,形成红色教育基地链……成为不挂牌的‘团校’‘队校’、青少年思想教育的最佳阵地”。对台湾青少年国家认同龢民族认同的重构而言,可充分利用大陆丰富的红色资源开展教育活动,帮助台湾青少年建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例如,由福州市海外联谊会主办的榕港澳台青少年闽西红色之旅研学夏令营走过了龙岩、永定、古田、长汀、中复村、松毛岭等地,完成了一场沉浸式的闽西红色之旅。
(二)大陆中小学校文化教育与台湾青少年中华文化身份的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与风险挑战幷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在迈向新征程的道路上,我们需要不断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软实力。中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有着非常悠久的文明发展史,内部形成了许多辉煌、灿烂、丰富的文化资源。当前,我们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时刻面对着外来的文化冲击和挑战,如果不能对我国历史悠久、底藴深厚的文化加以继承、保护、创新,安于现状,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无动于衷,将可能使中国丢失自身的“文化高地”,本土的优秀传统文化也将受到西方霸权主义的文化侵蚀、削弱、占据。因此,构筑起独立自主、繁荣发展的文化体系,建立坚定的文化认同,这是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的重要保障。而文化认同是个体对某种共有文化的确证,它的建构是一个复杂的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心理现象。发展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深度探索”“广度探索”与“承诺”的三因素互动模型解释了个体文化认同的形成机制。简言之,个体在与文化环境的交互活动中探索适宜自我倾向的文化价值观与文化身份,随着理解和诠释的深入,最终能达到某种对文化的“承诺”,也可指一种对文化的认同状态,如认同延缓、认同达成、认同混乱、认同拒斥。例如,我们从小接触传统汉族文化的优秀精华,学习汉字、穿汉服、欣赏美好的书法字画,从中感受、体验到传统文化的美妙,在历史之中学习和理解汉文化的发展与演变,在这种对文化的探索和加深的过程当中,我们逐步建构起对汉文化的高度认同,在自我意识层面确立了自身的文化身份。当然,这种对文化的认同形态并非静态的、不可改变的,如今,世界的文化交往充满了开放性,互联网技术使文化交流的成本大幅下降、速度方便快捷,仅通过一部手机,就能够轻易接触到来自世界各国不同文化的精华。因此,生活在当下的我们,在探索本土文化的过程中,同样也在广泛比较、分析、反思其他文化,不同文化价值观的碰撞与结合,影响着原有的文化身份,甚至在量的积累下,最终动态性地改变文化的认同状态,这就是“广度探索”,在文化比较和文化批判的“广度探索”中,原本“认同拒斥”的状态也可以转化为“认同达成”。例如,一些台湾青少年在其成长过程中处于一种政治化的文化环境中,这种被政治特殊安排的文化环境对中华文化持有“拒斥态度”,而偏于宣扬“台湾本土文化”“欧美文化”“日本文化”,造成了许多台湾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拒斥、认同混乱和认同延缓。然而,通过文化交往,逐渐会使台湾青少年在文化的探索、体验、反思中,逐步消弭对中华文化认知的不全面,重构正确的文化身份。
由此可见,加强闽台两地、大陆与台湾青少年的中小学文化教育互动的价值在于,通过文化环境的转换,使台湾青少年得以学习和体验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加深文化理解,打破自我封闭的、被政治异化的台湾文化场域。从溯源上,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分支与延伸,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湾人的文化身份也天然地包含在中国人的文化身份当中。无论如何,这种一衣带水的文化联系,都注定了台湾文化不可能脱离中华文化独立存在,以民进党为首的台独分子其险恶的政治野心,妄图通过“文化台独”的方式培养所谓的“天然独”青少年,其险恶用心必然不可能得逞,只要两岸的文化交流在续,随着文化互动和理解的加深,一时的谎言终究会被揭穿。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台湾人也是中国人,这一客观现实不会改变,是无法通过政治手段彻底扭曲的。
综上,加强闽台青少年间文化互动的意义就在于此,台湾青少年的中华文化教育经过了大量的“阉割”和片面的阐述,对中华文化的理解较为片面化、碎片化、肤浅化,对社会主义文化更是充满了误读和偏见,这种“文化拒斥”的形态,需要通过大力增强文化宣传工作来加以改变和治理。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指出,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扛在肩上,确保党中央关于文化建设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各级宣传文化部门要强化政治担当,勇于改革创新,敢于善于斗争,不断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因此,需要增进台湾青少年的中华文化体验活动,通过对中华文化的亲历与描述,使台湾青少年得以借此直观感受获取中华文化的直接经验,并以此激发“深度探索”的行动,引发台湾青少年对长期以来接受的偏颇文化教育的批判、思考、比较与分析,最终从深度探索和广度探索上,引发台湾青少年对自身文化身份认同的反思与重构,重新构建起对中华文化的身份认同。例如,2023年在厦门举办海峡两岸中学生闽南文化夏令营、闽台1+1海峡两岸青少年闽南文化探索夏令营等活动,通过闽台青少年共同参与的夏令营活动,台湾青少年与大陆青少年建立起“一对一”结对的交流关系,与大陆青少年一同沉浸式体验台湾遗失的闽南传统文化和中华文化,如参观闽台缘博物馆,瞭解台湾和大陆,尤其是与闽南地区的地缘、血缘、法缘、商缘、文缘关系,使台湾青少年瞭解到台湾与大陆的紧密联系,与闽南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法缘相循、商缘相连、文缘相承,形成对中华文化和闽南文化浓厚的文化情感,为两岸文化相融奠定重要基础;参观开台文化公园,瞭解台湾开发的古代历史,从溯源上瞭解闽南地区与台湾的历史关系,增强对祖国大陆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再如,学习中华礼仪、制作海丝服装、观看木偶戏表演等多种形式直观感悟两岸血水相融的民族情缘,使他们在文化比较中直观意识到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共性部分,建立“两岸一家亲”的文化意识,增进台湾青少年的中华文化情感,化“文化拒斥”为“文化认同”。从大陆的角度来讲,也需通过文化交流的形式,瞭解闽台两岸文化的契合点、交汇点,如,闽南师范大学组织师生前往澎湖、金门等地开展闽南文化田野调查,发掘两岸文化“同根同源”的交叉点,更好开展两岸交流互鉴工作。
(三)大陆中小学校学科教育与台湾青少年知识技能素质的养成
2019年,福建省出台《关于探索海峡两岸融合教育发展新路的实施意见》中强调要“满足台胞子女就学需求”,2023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 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强调对台胞在闽中小学和公立幼儿园就读实行“欢迎就读、一视同仁、就近入学”的政策。目前,已有越来越多台胞子女在闽接受中小学教育。以平潭综合实验区为例,2019年《平潭综合实验区关于进一步支持和鼓励台胞来岚就业创业办法实施细则(暂行)》中提到“台胞子女就读公立学校从学前至高中阶段可自主择校并免学费”。一些学校还专门设立“台生班”供台商子女就学,如厦门一中、福州华侨中学等,范围涵盖全学段,与大陆青少年享受同等优质教育。除直接就读大陆公立中小学,台湾青少年还可以选择台商子弟学校、国际学校就读,但由于其私立性质,学费普遍较为高昂。在未来,随着各项惠台政策的推进和落实,将会有越来越多台胞子女在闽接受公立中小学教育。因此,针对台湾青少年教育的相关研究也要提上议程。从教育对象的来源上讲,来闽接受基础教育的台湾青少年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从小就跟随父母来到大陆,这类青少年往往在学前期就接受了大陆的幼儿教育,也接受了大陆系统的小学教育,在知识结构方面,他们学习和掌握的知识技能与大陆青少年的差距很小,在衔接上较为容易;另一类是前期在台湾接受教育,进入青少年时期后,有一部分时间是在台湾就读,后才转入到大陆学校就读,由于台湾课程内容与大陆课程内容的异质性乃至对立性,这类台湾青少年在进入大陆中小学教育环境后,往往会出现认知冲突和“适应难”的问题,也是最需要进行重点关照和支持的对象;还有一类则是“身份漂移不定型”,即经常在大陆和台湾之间反复“转学”,接受教育的连续性受到很大干扰,这一类台湾青少年尽管数目占比较少,但同样不容忽视。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青少年是儿童转变为一名青年的重要过渡时期,青年人能否有效参与国家建设的各项工作,也需要青少年时期基础教育的奠基和发展。同样,两岸青年要携手为民族的复兴、强国的建设奋斗,必须具备有高素质的知识技能,成为各行各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在这过程中,青少年时期是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做好青少年教育工作,是培养青少年成为各行各业创新人才、领军人才过程中必不可缺的重要一环。由于受到两岸对峙政策的限制和基础教育固有办学模式的影响,台湾地区的青少年教育与大陆相比具有较强的异质性,这使得许多来闽、来大陆就学的台湾青少年往往存在适应难的问题,直接造成学业不良的问题,影响日后的知识技能发展,且也不能充分满足两岸融合发展的现实需要。因此,面对这部分“适应难”的台湾青少年,如何加强其学科教育,提升相应的知识技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就,得以顺利升入大学进一步接受高等教育,培养创新能力,推动两岸和平统一,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从大陆的具体实践来看,近几年搭建的闽台基础教育交流论坛,促进了两岸研究者、教师、青少年在基础教育领域深度交流、合作、互鉴。如闽南师范大学承办海峡两岸(漳州)教育融合发展研究生论坛暨第四届海峡两岸(漳州)乡村教育与行动研究研讨会,积极助力两岸教育的多领域多层次合作,实现两岸高校师生和两岸中小学一线教师的互学共鉴。又如,闽南师范大学组织闽南诗歌节,邀请两岸从事文学教育工作的大中小学教师,共同探讨诗歌的教育问题,分享诗歌教育的经验和创新方法,探讨如何将诗艺融入教育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文化自信。
四、闽台青少年教育互鉴推进两岸教育融合发展的建议
目前,由于两岸尚未实现完全统一,闽台青少年教育方面的学习与互鉴主要以民间的交往交流为主,从推进两岸融合发展的角度上讲,可以进行以下方面的积极探索:一是充分利用好福建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不断创新红色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加强红色教育活动的宣传和推广工作,从而吸引更多台湾青少年参与到福建的红色研学活动中,通过自主的文化探索、文化体验、文化比较、文化批判、文化思考,实现对过去扭曲的国家民族身份认同的重构,建立“中国人”的身份认同,矫正错误的国家观、民族观、政治观。二是深度挖掘和创新闽南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联系台湾青少年的文化心理特点和文化需要,开展特色的文化研习活动和交往活动,通过文化的直观体验、感悟、思考和创新,使台湾青少年逐步摆脱狭隘的“台湾文化观”和混乱的“多元文化观”,建立起“中华民族主体文化”的认知与认同。三是增进闽台两地在学科教育教学方面交流、合作、沟通与互鉴,通过开展闽台两地教师教学观摩活动、教学研讨活动、教学技能比赛、科学项目研究等多种形式,促进闽台两地教师学科教学能力的共同发展和进步,促进彼此学科教育质量的提高,促进两地青少年的学科素养与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福建红色研学活动促进台湾青少年对国家民族身份的认同
福建是全国红色文化最为集中和最为凸显的地域之一。2011年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国家民政部共同认定的97个原中央苏区县中福建占37个,仅次于江西,福建还有67个革命老区县、2502处革命遗址、33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14处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可见,福建具有十分丰富的红色资源,这为有效开展红色教育,改造台湾青少年被扭曲化的世界观、历史观、政治观提供了珍贵的教育条件。首先,闽南两地隔海相望,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便利,闽台两地青少年的交流与来往相较其他地域而言,更加的频繁密集。其次,闽台两地人民在语言、民俗等文化的联系十分紧密,不少台湾青少年的祖父母辈就是从福建漂洋过海而来,这使他们在来到福建省后,天然地形成一种亲切感,地域之间的文化隔阂很小,这为有效开展红色教育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因此,应当充分利用好福建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面向台湾青少年,以重塑国家龢民族身份认同为指向,开展广泛的红色教育研学活动。首先,两岸目前尚未得到统一,学校制度上也无法实现有效和实质的融合,除了本身就读于大陆中小学校的台湾青少年,能够有机会接受大陆的中小学教育,实际上广大台湾青少年是难以通过正规的学校教育改变国家与民族认同的,除非在学校教育制度、课程教学内容上实现与大陆的完全融合,开展研学这种非学校教育形式的活动,也就自然成为当前形塑台湾青少年正确国家民族观念的主要途径。其次,相比较单纯知识灌输型的课堂教学,研学更加凸显青少年主体的能动参与和沉浸式体验,这能使台湾青少年在积极的观察、体验、实践、思考中,逐步消解错误的国家民族观,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国家观和公民观。
很长一段时间,台湾青少年深受错误的教科书影响,对台湾与大陆间的历史产生了割裂和分离,将台湾当作“国家”,把自己视作“台湾人”,将大陆看作是“外来的侵略者”,这是在以民进党为首的台独分子错误的宣传教育影响之下的产物。导致台湾青少年居住在“信息茧房”中,在受政治操控的媒体有意筛选和引导下,他们所接收、所见到的都是与大陆有关的负面信息,对大陆和中国共产党的认知极度片面化和负面化,甚至将中国共产党执政下的中国视为“黑闇的专制政权”,而将自身视为“民主的典范”。如此众多负面的评价,是一代代错误的公民教育和历史教育所造成的认知上的巨大误解。当前,仍有不少台湾人认为中国非常贫穷落后,人民饱受压迫,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通过引导台湾青少年参加红色研学活动,让他们自主观察、自主体验、自主实践、自主思考,可以逐步消解他们原先对历史、对大陆、对中国共产党的片面化、负面化的认知,重新建构其对中国的国家认同和自身的民族认同。
开展红色研学活动的具体思路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建设好一批红色教育基地,使台湾青少年在直观的历史文物和景观欣赏中,主动进行思考,瞭解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和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消解他们对中国共产党人错误的负面评价,真正理解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好政党,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奋斗拼搏的好政党;二是加强活动的沉浸式体验,利用好音、画、影像等现代技术,创造让台湾青少年仿佛身在其中的历史体验感;三是结合台湾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红色研学活动方案。来自台湾不同区域的青少年,所受的社会环境、文化熏陶亦有不同。例如,高雄地区的台湾青少年相较台北地区而言,其台独思想总体上更加明显,其研学活动的设计、组织和实施要结合不同地域台湾青少年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安排;四是积极开发具有互动性的研学活动,静态的展示展览往往较为枯燥,过程之中缺乏主体之间的有效互动,甚至可能让台湾青少年产生一种“被灌输”“说教”的想法,继而产生扺触情绪。因此,红色研学内容的设计和实施应当加强互动感,设计更具有故事性、体验性和互动感的红色研学教育内容;五是加强红色研学的成效宣传,积极用好线下旅社、教育机构、社区等线下宣传渠道,同时大力用好线上宣传渠道,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小红书、朋友圈、说说等传播性强的自媒体宣传平台,吸引和鼓励更多台湾青少年瞭解红色研学活动成效,引导更多台湾青少年积极加入研学活动;六是加强专业研学导师队伍建设,一支专业能力强大的研学导师团队对有效开展台湾青少年红色研学活动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开展红色研学活动主体单位应当在实践中积极发展研学导师队伍的专业化工作能力,使其帮助台湾青少年更好地学习红色文化、感知红色精神、发扬红色传统,增强国家与民族身份的认同。
(二)闽台民间文化交往促进台湾青少年对中华文化价值的交融
从文化溯源上讲,台湾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深受闽南文化影响。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从移民史的角度来看,迁往台湾的移民大多数是闽南人,尤其以泉、厦、漳的闽南人为主,这些祖籍为闽南地区的人民,同时也将文化带入到台湾,台湾文化实质上成为了闽南文化的一个分支。而从中华文化的整体上看,闽南文化又可谓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因为从历史上讲,闽台文化与古老的中华文化密不可分,它孕育于晋唐时期,成熟发展于宋元,本就是晋代中原河洛文化南迁后形成的产物,明清时期,大量闽南人迁往台湾,带去了闽南的民俗风情、宗教信仰、文艺戏剧、建筑风格、饮食文化。所以,台湾文化的实质是闽南文化的分支,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之所以当前出现台湾青少年文化身份迷迭的问题,其原因在于以民进党为首的台独分子当权后,在文化教育上大搞“文化多元”和“文化台独”,他们针对现有的教科书进行“文化肢解”,减少中华文化在教育内容中的比重,意图抹去中华文化的影响,同时又拔高日本文化和欧美文化,以“文化多元”来压缩中华文化的内容和空间,这导致台湾青少年文化教育中传统中华文化的大幅缺位,使许多台湾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十分片面、狭隘。例如,他们将大陆的北方区域文化等同为中华文化,认为所有大陆人过年都吃饺子,将多元的中华文化给同质化,而两岸长期在文化交往上的阻隔,又反过来不断强化两岸青少年之间的文化分歧。为此,从重塑台湾青少年的文化价值认同,消解其身份迷迭的角度看,需要不断加强闽台两地的民间文化交往与互动,这种文化上的分歧与误解,本质上讲是台湾对中华文化的瞭解不足造成的,惟有不断加强闽台两地青少年的文化交往与融合,才能从根本消弭这种因缺乏文化交流所带来的片面、狭义的误解,使台湾青少年真正认识到,他们的“台湾文化”源于“闽南文化”,“闽南文化”属于“中华文化”。
根据习近平文化思想,增强闽台两地青少年间的文化交往,应当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坚持和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如此可保证交往过程方向的先进性和正确性,以免在文化交往过程中反受错误意识形态影响;二是在文化交往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改造台湾青少年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从而为其日后融入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奠定重要的思想意识形态准备;三是在文化交往当中坚持文化自信,帮助台湾青少年在文化交往中逐步树立中华文化自信;四是要在文化活动的组织和文化内容建设上渗透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台湾青少年深受先进价值观感召,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上与大陆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五是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创新中华传统文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随时代发展不断创新,始终保持对台湾青少年的吸引力,在闽台文化交往的过程中,如果不能持续在内容、形式上做到推陈出新,将对台湾青少年的文化教育效果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具体而言,增进闽台两地青少年民间文化交往的形式,可参考的路径如下:一是开展闽台青少年信俗溯源寻根活动。例如,在2023年第二届两岸青年信俗渊源寻根之旅中,100余名两岸青年欢聚一堂, “追寻闽风南苑 走进非遗南音”,欣赏“弘扬非遗文化,绽放指尖艺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掌中木偶戏、高甲戏表演,观看并参与体验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剪瓷雕、砖雕、惠女服饰银腰带制作技艺等惠安县三大国家级非遗项目。通过对闽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观赏和体验,台湾青少年在这种自觉的文化探索和体验中形成文化比较,在交往中有效促进闽台文化交融,增进双方的血脉亲情。二是进一步深化交往机制,积极探索两岸青少年文化合作的创新机制。例如,在开展两岸青少年文化研学活动的过程中,鼓励两岸青少年进行文化合作,共同开展文创活动,以成果促合作,助力闽台青少年在文化的交流、合作、创新中实现人心相通。三是为两岸青少年共享文化搭建重要平台,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享中华文化,具备开展文化融合的深厚基础。例如,福建开办的海峡论坛,是闽台共享文化平台的一大典范。15年来,海峡论坛广邀两岸同胞共叙亲情乡谊、共话民生福祉、共商交流合作、共扬中华文化,成为规模最大、参与最广泛的两岸民间交流盛会,被誉为跨越海峡的“百姓论坛”。我们可以进一步打造“海峡两岸青少年论坛”,让两岸青少年依托这一文化共享平台,加深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合作,增强文化共识。
(三)闽台学科教育交流促进台湾青少年对提高综合素养的互鉴
台湾青少年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是他们未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依托。青少年时期是培养和发展综合素养的重要时期,主要通过中学时期开展的学科教育来实现。通过分科教学,青少年得以学习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知识,这些学科基础知识的有效掌握,将发展青少年的学科素养,为他们日后进入大学,学习更加专业的学科知识奠定重要的学科基础和能力基础。由于台湾早期教育改革的政治化、反智化和去专业化,导致台湾中小学质量下滑,影响到台湾青少年的基础学力,也使他们在来到大陆接受高等教育时,出现了适应性问题,许多台湾青年到大陆读书后,无法很好适应大陆的学业压力,甚至有在台湾名列前茅的优等生,在进入大陆的高校后成绩排名靠后。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两岸高等教育的融合,乃至闽台青年的融合。因此,必须积极推动闽台教育各方面的融合发展,不单纯是高等教育领域的融合,同样需要密切关注中小学教育的融合与发展,因为在中小学时期所接受的学科教育,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台湾青少年学科素养的发展,继而对他们能否适应大学高深知识的学习,产生重要的直接影响。
闽台教育在融合发展上取得了许多可喜成绩。如2022年,福建省就近安排台胞子女接受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全省中小学、幼儿园现有在读台生3500多人,邀请15000多名台湾师生来闽交流访学,300多所两岸大中小学缔结姊妹学校。无论是为了保证在闽就学的每位台生都能接受优质的学科教育,让他们为更好融入大陆工作生活做准备,还是为日后台湾回归祖国大陆,进一步从教育制度和系统上进行两岸基础教育的统整,实现两岸青少年融合发展的长远目标,都需要推动两岸的学科交流互鉴,提高台湾青少年的综合素养。主要可包含以下举措:一是促进两岸基础教育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学科教育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都是教师。因此,最根本的途径还在于提高两岸教师的学科教学能力,使他们能够将正确的学科知识有效教授给学生,促进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充分发展。例如,近期在泉州石狮举办的第十届“新课堂·新教师”海峡两岸交流研讨活动,以“基于新课标 实施单元整体教学”为主题,邀请两岸一线教师同台切磋,展示各自教学方式,从而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共同助力两岸基础教育融合发展。两岸教师通过“同台切磋”的方式进行现场的教学与观摩,直观感受各自在不同学科教学中所关注的难点、重点,体会各自不同的教学设计、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促进两岸教师在这种积极现场交流互动中,充分交流、分享自身的教学实践感悟,借鉴对方合理有效的教学经验,彼此在教学上共同的进步与成长,从而促进两岸学科教育质量的提高,引导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二是鼓励两岸中小学校形成姊妹学校,开展长期深度的交往与合作,闽台两地在文化、地理上相近,学校之间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定期互派教师、学生到合作学校中跟岗学习、交流研学,这有助于促进两岸中小学校教师与学生的交流,适应彼此不同的工作环境,增强在闽台两地开展教学的工作适应性,这有利于消除双方的陌生感,有助于在未来两岸统一后,双方能够继续保持良好的工作适应和交往关系。三是鼓励两岸中小学教师聚焦共同关注的教育教学课题,协同合作,开展基于问题导向的项目研究和行动研究,通过建立教学研究层面的合作关系,一方面,有助于解决双方在学科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共性问题,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在问题解决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增强双方科研能力。四是要从高等教育融合发展的视角,探索两岸中小学教师联合培养的模式与路径,要促进两岸基础教育和学科教育的深度融合,从教师培养的角度上讲,就需要培养既能有效胜任大陆教育教学场域,也能适应台湾教育教学场域的中小学校学科教师。如此,在知识层面上既涵盖大陆的教育风格,也包含台湾的教育风格,才能进行批判性的对比、整合,真正意义上实现大陆学科课程内容和台湾学科课程内容的有机统合,为此,大陆与台湾的师范院校要积极开展战略合作,制定联合培养培训闽台中小学教师的战略协议,组织多种多样的交流互鉴活动,包括但不限于两岸教师学术教研论坛、两岸中小学校教师互请互聘,指派专门人员考察参访,学习彼此的优秀经验,建立闽台两地的名师工作室,为两地教师的交流合作提供现实的平台支持,举办闽台师范生、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竞赛,以竞赛促交流、促互鉴,建立学习共同体关系。
五、闽南师范大学助力闽台青少年融合互鉴的未来展望
推动闽台两岸青少年教育进一步深化交流互鉴,是完成两岸融合发展课题的重要子课题。1958年“为台而设”的福建第二师范学院、1986年复办的漳州师范学院、2013年更名的闽南师范大学,在推进闽台教育交流互鉴中已经取得显着成绩。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今后在推进闽台青少年教育互鉴的工作方向,闽南师范大学可聚焦以下方面着力:
(一)用好数字传媒技术助力闽台青少年融合
当前,数字化是文化传媒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当代青少年的文化交流同样离不开各式各样的数字媒介。因此,大力推进数字媒体技术与文化传媒、出版业的深度融合,对推进闽台青少年深度开展文化交流,实现文化互融,具有深远的意义。2023年12月2日,闽南师范大学召开2023年海峡两岸高校数字出版专业教育研讨会暨第二届闽台文化与传播研讨会,围遶“两岸文化传播融合与数字出版教育创新”课题,共商两岸数字出版教育与业态发展,为两岸文化与传播的融合发展建言献策。未来,闽南师范大学可以积极探索以数字出版融合为依托,借两岸数字出版产业协同发展、数字出版技术的合作创新,积极探索构建闽台青少年文化与传播的融合发展道路,藉助数字媒体和数字出版技术应用,推动闽台青少年文化交流合作,推动闽台青少年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闽台青少年心灵相印相契。
(二)加强硕博人才培养助力闽台青少年融合
切实推动闽台两岸青少年在教育方面的深度融合互鉴,必须提前做好战略布局,尤其是涉台高层次文教人才的培育与储备,借此为实现闽台青少年的融合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基础。为此,涉及新闻传媒、基础教育、闽台文化等多领域文教人才的系统培养,闽南师范大学始终坚守“培育涉台文教人才,服务祖国统一大业”的立校初心,现已形成本、硕、博齐备的闽南文化与两岸交流特色人才培养体系,将在未来更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继续推动文教领域的人才培养高层次化,探索“闽台文化+教师教育”“闽台文化+新闻传媒”“闽台文化+乡村振兴”等特色硕博培养方向,努力服务两岸融合发展、祖国统一大业的国家战略需要。同时,将闽台文化内容深度嵌入文化宣传工作和党校日常培训中,做好课程开发、闽台教师互聘、学分互认等各项工作,突显办学特色,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培训质效,实现双融双促。
(三)推动特殊教育发展助力闽台青少年融合
2023年12月2日,为加强海峡两岸特殊儿童发展与教育领域的学术探讨与实践经验交流,闽南师范大学与福建省心理学会联合主办首届海峡两岸(漳州)特殊儿童发展与教育学术交流会,邀请两岸特教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分享和探讨关于特殊儿童发展和教育的经验,为两岸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积极贡献智慧力量。闽台青少年的教育融合不仅仅包括心智正常的青少年,还应该加强特殊青少年的教育帮扶,如自闭症谱系障碍青少年的康复训练、聋哑青少年的社会教育等问题,也需要积极推动闽台特教教师专业能力的共同发展。为此,闽南师范大学可以在闽台青少年孤独症谱系障碍与家庭成长、闽台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闽台特殊青少年教育的融合与转衔、特殊青少年发展的家校社协同机制等主题开展探索研究,努力服务闽台青少年特殊群体的教育需求。同时,进一步促进闽台中小学教师的交流融合,特别是台湾中小学教师引进和培训工作,在保证政治意识形态正确的基础上,探索台湾中小学教师在闽工作的教师资格认定机制和专业发展机制,引导教师同步提升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能力,并探索在职称晋升、培训、评先评优等方面与大陆教师平等竞争,对于表现突出、政治立场坚定、有大局观的优秀台湾教师,可在该方面予以适当的倾斜。
(四)扩大乡村教育合作助力闽台青少年融合
推动闽台青少年教育融合发展是全领域、全方位的融合发展。闽台两地都有乡村学校,乡村学校教育质量的相对薄弱是两岸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共同挑战,推动闽台乡村教育走向互融,加强闽台乡村教育行动研究和反思性实践,促进协同融合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台湾教师和青少年提供更大的学习、实践、工作平台,鼓励台湾教师参与福建的乡村教育振兴工作,让台湾青少年深入乡村,在福建乡土中学习、实践,以拓展视野、开阔思维,对祖国大地产生更深刻认识。2023年11月18日,闽南师范大学组织召开第二届海峡两岸(漳州)教育融合发展研究生论坛暨第四届海峡两岸(漳州)乡村教育与行动研究研讨会,以“两岸城乡教育融合发展的互学共鉴”设立两岸乡村学校特色教育实践的行动研究、两岸乡村教师成长叙说研究、两岸流动家庭儿童教育家校社协作的行动研究、劳动叠影教育论坛、两岸校园教育辅导的社会实践与专业实践、两岸儿童生命教育的实践探索等6个专题论坛,9场主题报告,23场分享报告,2个工作坊,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充分发挥对台区位优势,聚焦两岸乡村教育,深耕祖地文化,整合优势资源,在拓宽两岸教育融合发展路径、夯实两岸青年心灵契合平台、构筑服务祖国统一人才高地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立足未来,闽南师范大学可以积极主动满足闽台乡村青少年多元化的教育需要,在闽台乡村学校特色教育、闽台乡村教师专业成长、闽台流动家庭青少年教育家校社协作机制构建、闽台青少年教育辅导、闽台青少年生命教育等领域发力,以论坛促合作,以报告促交流,以工作坊搭平台,推动闽台乡村青少年教育的共同发展。
(五)利用漳州文化资源助力闽台青少年融合
根据国家和福建省的政策支持,闽南师范大学可以简化闽台青少年交流合作项目的审批程序,为闽台青少年教育交流提供更多的便利,增强闽台青少年教育交流的流畅性,优化资金、要素的投入渠道,使有关项目得到社会各界更多支持与援助。2023年10月28日,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和漳州市作协主办“游古城,写小诗”活动,来自漳州、台湾的作家一起探讨文学创作,带领闽南师大文学院学生游古城,写小诗,以文学之光,映闽台深情。漳州具有十分丰富的闽南文化资源,古城、牌坊、文庙、泮池等景物无不透露着深厚的闽南韵味。台湾文化源于闽南文化,闽南师范大学可以在未来邀请更多台湾青少年,一同游古城、逛云洞岩等漳州历史文化景物,建立写作工作坊,推动闽台青少年共游闽南历史名胜,阅读传统文化经典,进行诗词歌赋创作,感悟闽台诗歌共同的艺术魅力,促进两岸青少年文化教育的交流与发展。
(六)做好台生招收培养助力闽台青少年融合
2024年起,闽南师范大学本科专业将单独考试、单独选拔、单独招收台湾毕业生,这对做好台湾青少年教育工作而言是重要的机遇和挑战。学校争取将“促进青少年教育交流互鉴”纳入闽台融合发展重大项目清单中,争取更多资金、政策、人才、项目支持,汇集闽台社会各界的积极要素形成系统合力,共同勠力推动闽台青少年的教育交流互鉴工作;可以积极研究台湾“学测”“综测”“分科测验”等评价特点,持续优化“对台单招”学生的考试考查机制、选拔进退机制和招收録取机制,以保证招收到更多优秀的台湾学子来校就读,接受培养。此外,做好台湾青少年在入校后的适应与学业衔接工作,开展“闽南—台湾”学生结对生活帮扶、学业帮扶模式的探索,确保台湾青少年在学校融得进、学得好,与大陆青少年一起筑梦追梦圆梦,为两岸青少年融合发展贡献力量。
(七)增加台生社会实践助力闽台青少年融合
来大陆就学的台湾青少年,要真正融入到大陆的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同频共振”,就不能局限于学校生活的融入,同时要积极引导台生参与到社会服务中,让台湾青少年走出校园,探索真实的祖国,更多地瞭解祖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为此,闽南师范大学要在未来积极做好来陆台生的社会实践工作,让在闽台生多走走、多看看,并积极投入到社会服务工作中。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参与支教工作,瞭解支教工作的意义,树立正确的历史认知和使命担当;二是助力乡村振兴,让台湾青少年深入乡村,不仅停留于光鲜亮丽的城市,也去感受日新月异发展的乡村;三是让台湾青少年帮助推广农副产品、传承乡土文化,以此来构建台生的家国认同感,消除过往的误解分歧,做好“融”的文章。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