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2023年9月12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的最新纲领性文件,《意见》的总体要求明确指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践行“两岸一家亲”理念。充分发挥福建对台独特优势和先行示范作用,善用各方资源,深化融合发展。《意见》第五部分关于深化闽台社会人文交流,第十七条指出“促进文化领域融合发展。鼓励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是贯彻习总书记对台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及时准确的国策方略,这为本课题提供了国家政策的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两岸同胞要共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其实现创新性转化、创造性发展”,本课题正是基于两岸融合发展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家战略背景下的特色研究,亦为两岸高校创新高素质、复合型两岸艺术交流人才的培养建设指明瞭方向。
两岸民间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非遗在闽台区域的重要内容。本文的海峡两岸民间艺术,主要指闽台地区的民间艺术,是闽台民众在日常生活、劳作中诞生,以满足民众的生活和审美需求而创造的艺术形式。作为共同文化区的闽台两地,地缘一衣带水、文化一脉相承,明清以来闽南人源源不断迁移台湾拓垦,随之带入的文化艺术,成为台湾民间文化艺术的主流,覆盖于台湾的大片土地上,成为连接两岸的文化情感纽带。
本文以流行于闽台两地的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曲为主要门类,以交流——探寻艺脉为切入点,回顾两岸民间艺术互动交流的历史进程与变迁,从传承创新为出发点,理出两岸民间艺术的文化传承新特点及其创新实践,进而探寻两岸民间艺术交融互鉴、合作共赢的发展路径策略。
一、海峡两岸民间艺术交流、传承与创新的历史回顾
(一)先秦至唐宋时期闽台民间艺术的亲缘关系
据古地理学的研究证明,在远古时期,台湾岛数度与大陆“陆桥相连”,物种相传,人类互移,已知最早居住在台湾的先民——“左镇人”和“长滨文化”的主人就是这个时期经“海上陆桥”迁入台湾岛。两地的考古发现表明,闽台早期人类具有原始文化的相似性,两地共同开辟了远古的家园。
闽台两地于先秦时期就有相同或相似的原始舞蹈艺术萌芽,遗存至今的商周时期华安仙字潭摩崖石刻的原始舞蹈崖画,记载着闽越人狩猎、游牧、祭祀时的舞蹈形态,它与高雄茂林乡鲁凯万山旧部落的“万山岩雕”遗址的原始舞谱遗存,年代相近、舞风相似,我们可从流传至今的闽台民间舞蹈的节奏、动态、服饰造型中,寻觅到远古时期闽与台相似的古闽越舞蹈文化遗痕。
唐宋时期闽地传统艺术土壤浓厚。初唐,开漳圣王陈元光奉诏入闽,建构了一个来自中原的入闽平蛮的汉人移民集团,屯兵闽南四境,施行“唐化”教育,先进的中原文化开始大规模南迁入闽扎根。唐末,王审知建立闽王朝,用中原河洛文化建设八闽大地,汉蛮民族文化融合,形成了中原民间艺术与闽土著文化交融的福建艺术新形态。该时期的闽台民间艺术交流与互动,在表达形式、承载功能以及展演空间上一直存在着“求同存异”的变绎,使中华文化从中原向闽地延伸拓展。而后闽与台的地缘亲缘的互动往来,更带来了信仰民俗迎神赛会的盛行,民间百戏杂陈、纷纷登场。中原带入的百戏与闽越文化交织,产生新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如“舞五兽”“大头和尚”“打狮”等民俗表演形式;“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之称的“南音”入闽,随两汉、晋、唐、两宋的中原移民带入闽南地区,并与当地民间音乐融合,形成了中原古乐遗韵在闽南的音乐遗响,也随闽南移民迁徙入台,在两岸间播传交流,以活态音乐形式承继下来。源于汉,兴于唐,而盛于宋的傀儡戏,魏晋南北朝时期随中原汉人南迁入闽,再由福建传入台湾。当傀儡戏流传闽地时,衍化为泉州提线木偶、漳州布袋木偶戏。傀儡戏传入台湾后,形成南、北两个流派:南部傀儡(即提线木偶戏)受泉州影响,主要在台南、高雄一带流传;北部傀儡(即布袋木偶戏)受漳州的影响主要在宜兰平原一带流传……这些历史佐证说明瞭唐宋时期闽台民间艺术密不可分的亲缘关系,中原文化入闽,与闽越土著文化大融合,为闽台两地民间艺术的交流、传衍、流播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明清以来闽台民间艺术交流的兴盛
明清时期是大量闽南籍移民赴台拓垦的高峰期,带来闽台民间艺术交流的繁盛。这里以明清时期闽台民间乐舞的两岸交流与传承为例分析:
1.明郑时期的中华传统经典乐舞的植入
台湾明郑时期,郑成功重视文化建设,推行儒家教育,中华传统乐舞随之在台湾盛行。中国古代宫廷雅乐传入台湾,至今保存完好的台南祭孔佾舞、雅乐,即是明朝雅乐佾舞的沿袭,成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闽南地区的民间舞蹈“拍胸舞、车鼓弄、竹马灯、舞龙舞狮”,随闽籍士兵带入的军事技艺舞蹈,如进退攻防的方阵舞、迂逥包抄的长蛇舞、雄浑多变的藤牌舞,皆先后出现在台湾迎神赛会之中。可见,台湾明郑时期,闽台的乐舞文化交流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繁盛之态。
2.清代以降以闽南民间舞蹈为主体的薪火传承
清康熙统一台湾后,闽台民间乐舞的交流与播传更加顺畅,进一步薪火相传。闽籍移民在台形成特殊的聚居形态,原乡的宋江阵、竹马灯、凉伞鼓、火鼎公婆、车鼓弄等闽南民俗表演艺术,随之在台湾各地风行开来。随着清朝大量闽移民入台后,民间艺术已糅入新社会环境之中,形成台湾特有的生动图景,如泉州拍胸舞在台湾衍化为七响阵的歌舞小戏,呈现漳泉混溶的新形态。
3.清末民初闽台戏曲(歌仔戏)形成的两岸互动
明清以来,闽台戏曲发展繁盛,闽地移民从原乡带入台湾,在保留原乡固定形态的基础上,加入新聚居地的文化特色,形成创新性的戏曲曲风,让闽台戏曲得以延续。以歌仔戏形成的两岸互动为例,歌仔戏缘于漳州锦歌(歌仔),台湾宜兰人陈建铭撰着的《锦歌过海成歌仔》写道:“早年台湾歌仔戏萌芽时期所演唱的曲调,都是由福建流传过来的锦歌发展而成的”。清末民初漳州籍移民入台拓垦,带去了家乡的锦歌、车鼓、采茶等民间曲艺、歌舞小戏,以解思乡之情,逐渐演化成迎神赛会的艺阵演唱形式“歌仔阵”,后又汲取四平戏、白字戏、京剧等戏曲艺术形式,糅合形成了新的“歌仔戏”剧种。20世纪20年代,台湾歌仔戏班渡海回闽,歌仔戏又二次回传闽南故里。20世纪40年代,漳州南靖都马剧团赴台湾演出,将歌仔戏一代宗师邵江海创作的【杂碎调】带到台湾并广泛流传,开辟了歌仔戏在大陆发展的新方向。可见,歌仔戏自诞生后,两岸戏班及艺人演出交流不断,成为海峡两岸人民共同创造共同拥有的戏曲艺术。
综上所知,明清以来,闽台民间艺术交流互动更加频繁,两岸文化艺术交流构建起“闽台民间艺术共同文化区”,为中华传统艺术在台湾地区的延伸,做出了闽台区域的典范。
(三)20世纪80年代以来海峡两岸民间艺术交流40年纪事
回顾20世纪80年代以来“共燃中华文化之光,联唱民间艺术之曲”的两岸艺术交流,代表性活动列表如下:
表格略
依上表可知,闽台两地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艺术交流已全面打开破冰之旅,两岸在民间音乐、舞蹈、戏曲、曲艺、美术工艺的交流再次回温,闽台艺术交流进入复苏时期,并向21世纪繁盛时期迈进。闽台两地民间艺术一脉相承、异彩纷呈,顺应时代潮流,形成了闽海地域特色的风格和流派,印证了中华民族艺术的辉煌与璀璨,也使得闽台民间艺术交流日趋兴盛,艺术文化得以流播赓续。
二、海峡两岸民间艺术交流、传承与创新的时代价值与新特点
(一)海峡两岸民间艺术交流、传承与创新的时代价值
用闽南文化点亮海峡融合发展新路,做深做透闽南文化中闽台两地的最大公约数,对深化闽台民间交流交往、促进闽台同胞心灵契合、服务海峡两岸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闽台民间艺术作为闽南文化的重要内容,在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与融合发展的时代价值,概括为以下两方面:
1.对批判文化台独,构建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新格局的重要意义
“人同宗、艺同源”,闽南民间艺术播植台湾的历史是两岸人民共同传扬中华文化的历史,体现了两岸一脉相承的文化亲缘关系。藴含乡土情怀的闽南传统艺术,从闽地传入又融入台湾民众生活,是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大中国意识与台湾本土意识的有机结合。丰富多彩的闽台民间艺术形式彰显着闽台共有的中华文化的民族性,成为台湾同胞怀乡念土的心理寄托,更为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奠定良好的基础,如今愈发彰显出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的时代价值。
长期以来,“台独”势力大搞“文化台独”,误导台湾民众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直接影响和冲击台湾社会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为此,两岸亟待加强弘扬中华文化的力度,才能遏制“文化台独”在台湾社会的蔓延,尤其对台湾青少年的毒害。加强统筹规划,缔造多形式、多平台、深层次的传扬闽台传统艺术新格局,开展寻根文化交流、研讨与展演活动,追寻中华文化在闽台区域的历史记忆,通过以乐促融、以舞会友、好戏连“台”,以艺术的语言诠释“和在中国”的理念,充分发挥闽台民间艺术在两岸同胞的情感纽带作用,形成强大的中华民族凝聚力,拉近心理距离,实现心灵契合,把两岸艺术联结成一个文化共同体,使中华文化在闽台区域薪火相传,促进两岸实现和平统一。
2.闽台民间艺术凸显当代新内涵,创新赋能两岸文化融通的时代价值
《意见》指出,鼓励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承载中华传统文化表达机能的闽台艺术形态被赋予新时代的内涵,闽台艺术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中华文脉连结,既印证台湾地区与福建乃至祖国大陆在文化上存在“两岸一家亲”的内在关系,又在创新、协调、緑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下焕发新动力。
首先,聚焦闽台民众同生共创的地方戏曲——歌仔戏,它的形成与发展一直是跨越海峡两岸的互动,是闽南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歌仔戏以独特的闽台唱腔声韵,两岸传唱,经久不衰,起强大的心灵契合的纽带作用,以歌仔戏为切入点,加强两岸同台展演和双向巡演交流,让两岸戏曲界融合创作,打开发展思路,台湾歌仔戏剧团到大陆寻根,追寻歌仔戏承载的中国戏曲文化精髓,而大陆歌仔戏团也借鉴台湾的舞美创意,共谋合作发展新形态,创新交流形式,多维度、深层次推进闽台戏曲的的高质量融合与创新,让台湾同胞深切感知家的温暖与幸福。
其次,加强两岸高校的传统艺术交流、学术对话与人才储备培养,建立艺术基地联盟的同台展演与传承的有效机制,以艺促融,为建构共享艺术形态、共享史料的大陆学术话语权,推进两岸民心沟通、心灵契合,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以艺术为媒,建立两岸民间艺人的交流渠道,回大陆寻根谒祖,创造两岸传统乐舞、民俗艺阵、曲艺奏唱的酬神巡境和同台竞技展演舞台,为互相学习与对话搭建平台。强化两岸非遗艺术的当代新内涵与创新赋能,以大数据的新媒体技术深入岛内民众,成为融通民心的有效沟通渠道,通过两岸非遗艺术的传媒效能展现非遗魅力,讲好闽南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明为核心的民间艺术在年轻群体中的渲染力,创新两岸新媒体传承的有效融通。
总之,闽台民间艺术是两岸民间社会心理的艺术表达,在百年历史发展过程中,承载着中华文化基因,在新时期愈发彰显对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推进融合发展的重要价值,对构建两岸弘扬中华文化新格局,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海峡两岸民间艺术交流、传承与创新的新特点
1.连续性
(1)闽台的地理和人文造就两岸民间艺术交流、传承与创新的生动图景
从地理上看,闽南和台湾隔海相望的地缘关系为闽台艺术交流提供了便利,造就了两岸民间艺术流播互动的人文景观。宋元时期的福建迎来了它作为世界海洋商贸重要枢纽的黄金期,泉州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明中后期漳州月港世界对外贸易的兴起,清末厦门港成为中国近代第一批通商口岸。几经迭代,向海而生,三面临海的闽南始终扮演着对外传播的枢纽地位。明清以来两岸历史风云变换,闽南民众大量迁徙台湾拓垦,为开发建设台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使得福建成为广大台胞最主要的祖籍地。地理区位的毗邻与族群血缘的相通,使闽台民间艺术的交流拥有了便利的渠道、紧密的师承与广泛的群众认同基础,两者都是海洋文化滋润下对生活场景的艺术构思与对美好愿景的写意表达。闽台民间艺术曲同调、语同音,民众唱着一样的歌謡、跳着一样的律动、演着一样的戏码,依托人文纽带而衍生的闽南民间艺术在台湾新土壤吮吸近土民俗特质,继续承继发展,又在两岸民间交流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2)中华民族基因形塑闽台传统艺术的核心机理,彰显中华文明连续性特质
中华民族基因,从夏商周时期就开始藴含,在朝代更迭中不断发展丰富,成为潜藏于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民族精神龢民族记忆。虽然闽台地区远离政治、经济中心,并不代表闽台地区就是隔絶在中华民族之外,相反闽台地区在历史上一直接受着来自中原文化的洗礼,儒释道文化、程朱理学等中华传统文化在福建得以继承弘扬,换句话说,闽台地区的传统文化藴含着中华民族基因,它形塑着闽台传统艺术的核心机理,使纷繁多样的艺术形态表征涵化着中华传统哲理意象。
中国人讲求一个“和”字,讲究审美文化在动态平衡中的中和意境;喜爱“韵”的动律,以实现虚拟性与写意性的统一。“圆”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锻造的审美外在体现,教化人在无边循环中安贫乐道,顺应时光的轮逥。民间艺术通韵达圆,由技通道、由技达道,肩负着教化民众的人文使命。闽台传统艺术由一批批专业技艺大师的智慧与思想凝聚而成,是累世中华民族基因的沉淀,其中藴涵的天人合一、以人为本、贵和尚中、刚健有为等精神形塑着传统艺术“和而不同”的核心机理,融合于自上而下的宫廷与民众的意识形态构建中。
世界非遗“南音”代表着唐宋宫廷雅乐遗响,其表演形态至今仍保留着汉代“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演唱形式,以及横抱琵琶、吹洞箫八尺的中华古乐舞演绎形态,承袭了汉代“天人合一”的核心思想,以及对世界万物包容万象的胸襟。而在民间自发组织的岁时仪式中,各种音声舞律、百戏杂技、曲艺唱诵,在“阵头文化”的民俗场域中得以宣泄,如哪咤三太子傩舞在舞步跳跃轮换中,干坤圈与火尖枪穿插杂耍,脚踩“七星步”,身登“青云梯”,塑造少年神将英武,以“和”的精神内核、“韵”的智慧之光以及“圆”的轮廓形态延续着中华文化传统理念。可见,中华民族核心基因带来的哲理,形塑凝聚着两岸传统艺术,彰显连续性的特质,使闽与台的文化传承相辅相成、融为一体。
2.多元一体性
(1)闽台民间艺术在结构形态上的多元文化整合
在闽台地域范围内出现多样化的民间艺术表演形态,建于北宋的泉州开元寺甘露戒坛斗拱上的“24尊飞天妙音鸟女神”形态,手持南音乐器和舞具,如琵琶、洞箫、二弦、三弦、拍板、南嗳、扁鼓、云锣、双铃等,传载了北宋时代泉州佛教的且舞、且歌、且奏的大型初唐乐舞表演,这正是融合与保存了隋唐传入泉州的天竺及西域诸佛国的乐舞形态。由此可知,泉州的乐舞正是融合了闽南本土文化,中原文化和多种外来文化等多种文化结合而成的一种文化结合体。
台湾传统社会,主要由闽南人、客家人、原住民构成的三大族群,各自具有民间艺术表达的特质。在移民初期,他们聚族而居,按照各自的生活习俗巩固文化认同,漳州人信奉开漳圣王,泉州人信奉清水祖师,客家人信奉三山国王,依附神明信仰圈来凝聚族群力量,庙宇轩社成为堂会的阵地,因此早期台湾的民间乐舞巡游多以“较劲拼阵”来彰显各自族群力量。在移民社会转变为定居社会时期,商品经济繁荣打破小农经济的封闭,凝聚为共同推动地方经济的力量。族群互通有无,汲取多元文化互为采借现象比比皆是:如台湾芦洲的涌莲寺主奉观音,成为当地共同的祭祀场所,也吸引着外来新商户的香火。在观音神诞日庆典活动中,可以看到多种形态的民间艺术表演队伍,正所谓“舞龙弄狮招详瑞,除煞缉魔家将团,十二婆姐来照料,长长蜈蚣保平安”,闽、客与原住民的族群艺术,均融汇于出巡艺阵表演中,阐释不同族群对仪式的理解,演绎“输人不输阵”的强大气场。为增加观赏度,还设置“艺术奬项”,激发民间艺术的创造动力。多样化的表演形态是对多元整合的闽台民间艺术规律的自觉遵守。
(2)闽台民间艺术体现中华经典与民俗传统幷存的两岸艺术共体
经历千年传承的中华文化始终制约着现代人的思维方式与艺术表达语境, “八山一海一分田”的闽地天然屏障,积淀了历史传承的许多珍稀的民间艺术原生形态,为增加艺术感染力,不断采撷他人的表演精华,来丰富自身。在民俗表演场域中,民间艺术在时空变更中交织演绎着“古典+民俗”的多元表演程式:有肃穆祭典仪式的“三献仪礼-雅乐佾舞”中华宫廷经典遗存;有踩街巡游喧天欢快的闽南锣鼓乐;更有轻松庙庆踏摇戏弄的载歌载舞,直叙胸臆……亦雅亦俗的表演形态在闽台民间仪式中轮番表演,让观众感受既有遵守古法典制的合法权威性,又带有人性化的人神共娱的福祉关怀,反映了闽台民众世俗化的祈望、艺术化的想象,及其对中华文化“礼下庶人”的自觉遵守。
可见,闽台民间艺术遵循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轨迹,以闽台区域的艺术色彩,呈现中华文化一体格局中的闽台区域文化特质,构建起“中华经典与民俗传统幷存”的两岸艺术共体。
3.兼容创新性
闽台民间艺术受地理环境、劳作方式的影响,带来浓厚的地域色彩,反映闽台民众对生活的艺术创造。正如笔者在《台湾“跳鼓阵”与闽南“大鼓凉伞”的关系探析》一文中写到:“源于漳州‘大鼓凉伞’的台湾‘跳鼓阵’,在台湾多元融合中,外化为‘矮、蹲、跳’的动律特征,这种动态藴含典型的移民文化特征。闽南籍台湾移民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活,劳累艰苦,且在多族群的夹缝中生存,形成了忍辱负重、爽直乐天的特殊性格,在舞蹈中就外化为‘跳鼓阵’屈蹲、跳跃的独特特征”。可见,闽台民间艺术是民众生活环境与劳作的凝练与反映,表演形态贴合当地文化语境,是包容互补性的艺术写照。台湾海峡的波涛起伏的物理特征与开放包容的精神象征也深深影响了闽台民众的创造,造就了民间艺术的闽海气质:首先,对闽台民间艺术的创作者而言,他拥有博采众长的心理,尽力于每个角落的观众都得以关照;其次,在艺术文本融合了多元因子,原始的巫傩、典雅的礼乐舞、市井丑角的插科打诨等,多种元素揉合于民间自发的故事建构与演绎中,并自觉检验于观众的口碑市场,以“输人不输阵”的人文性格拼阵较技,不断汲取他人的素材来丰富自身,拣剔提升艺术形态,最后落实在观众的包容度与赞许声中,得到了心灵的慰借与满足。因此,歌舞艺术的原始形态往往也在闽台民间沃土中逐渐孕育,进而不断推陈出新,展现闽台民间艺术的海洋开放性特征。换句话说,闽台民众的包容性格练就了海洋文化的开放胸怀,在求同存异中彰显闽台民间艺术创造的包容互补、交流互鉴的人文品格。
三、海峡两岸民间艺术交流、传承与创新的问题与发展路径探索
(一)两岸民间艺术交流、传承与创新存在的问题
1.两岸文化体制与政策的差异
下面主要从两岸戏曲剧团的文化体制差异进行分析:
两岸剧团的所有制差异:20世纪50年代,大陆通过戏曲改革,将历史上的私营班社改为国营剧团,过去流动搭班的演员成为国家发工资的固定单位职工;而台湾地区的剧团,除国光剧团、台湾京昆剧团和宜兰兰阳歌仔戏团等少数公立剧团外,大多数专业团体属民营性质,靠市场养活自身。 因两岸戏曲剧团的体制不同,以及两岸政治因素的影响,带来两岸合作与交流的规模受限。
两岸剧团的运营差异:一是资金问题。大陆公立戏曲剧团的经营资金主要由国家或地方财政的投入,生存经营没有太大压力。而台湾戏曲剧团大多属民营性质,运营资金主要依靠演出自收自支,资金短缺不仅限制了台湾剧团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且影响了两岸的交流合作。二是运行模式与理念差异。大陆一些国有剧团习惯于靠国家拨款过日子,主要依托国家投入排大戏、创精品,经营性的竞争市场演出少,也出现“铁饭碗”带来的服务惠民、创新活力意识不强。而台湾歌仔戏剧团,大多坚持走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道路,市场服务意识较强。如何发挥两岸剧团“私营善市场、国营钻精品”双轮驱动互补优势,已是面临的问题。三是两岸同台合作排演问题。因两岸戏曲剧团的国营和私营性质不同,带来在两岸同台合作的“体制的障碍”。大陆国有制院团,排练一出戏,可以停掉业务演出,专心致志地磨戏,而台湾多为私营剧团,合排时,台湾剧团要兼顾接营生演出等来支撑剧团花销,为此无法全力投入排练,怕丢了生计,而大陆国营剧团对艺术精品化的表演追求,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公立剧团面对“公私合作”两岸模式,如何考量解决台湾剧团的部分现实需要。因此,针对两岸文化体制差异,需要双方加强交流和互补,合理打开两岸戏曲融合共赢之道。
2.两岸人才培养长效机制与数字化共享问题
(1)两岸民间艺术的人才培养机制问题
关于两岸艺术人才培养机制,涵盖两岸高校的教学体系、艺术实践平台构建、两岸师资人才引进、艺术研究交流、非遗传承创新等方面,形成“两岸一体”的教育教学体系,仍存在如何深度互通共融的问题。
从两岸艺术师资的互聘来看,目前基本停留于大陆引进台籍教师的单向举措,而两岸艺术师资互聘互访等常态化机制,还有待形成共识。又如教学模式设计:针对两岸学子设置闽台民间艺术技能的教学模块,构建“进校园”与“走出去”的两岸双向交流平台,推动台湾民间艺人与名师走进大陆高校,大陆艺人与名师走进台湾高校的双向联结实践,等等,均有待取得共识。如何更好培养通晓两岸民间艺术的高素质人才,还有待常态化的构建与推进。
(2)民间艺术的数字化工作没有形成合力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迅速,数字技术可将传统技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让两岸传统技艺得到更好地弘扬。闽台民间艺术的根脉关系,其保护定是捆绑在一起的保护系统,迫切需要“两岸一体”的数字化共享共赢的机制系统。以歌仔戏为例,它根在大陆,形成于台湾,是在两岸长期互动共创中形成的闽台唯一的地方戏曲剧种,在百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抒写了海峡两岸可歌可泣的文化艺术交流史。为此,歌仔戏传承保护的数字化,需要两岸一起形成合力,而目前闽与台的数字化系统,依然是各自为战。福建在积极打造“中国戏曲音像工程”“地方戏曲剧种文献、资料数字化影像化保存”,开展福建戏曲数字电影、《寻访老艺人》专题片等一系列戏曲保护传承的数字化工程。台湾地区的歌仔戏数字化传承保护工程也做得相当好,但是两岸的数字化合作系统打造,显然没形成更好的合力。虽然两岸在非遗项目申报与合作已有先例,但在实际执行上,台湾方面采取了建构“重要无形文化资产数位化保存与展示网络”,施行“数位典藏与研习计划”,设立虚拟式教育机构“文化资产学院”等相关举措,这些举措中几乎没有邀请大陆方面参与合作。为此,两岸传统艺术的数字化保护传承工程,需要深入的布局与有效施行,亟待形成合力。
3.两岸创作扶持与同台展演机制问题
两岸的创作扶持与同台展演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但如何深化、开拓新局面,仍有许多问题急需解决:
(1)两岸创作扶持项目出精品与推广度不高
近年来,两岸创作扶持项目合作模式在数量与规模上有所增长,如厦门市闽南大戏院与台湾中华创意产业协会联合设立的“2019两岸艺术跨界扶青计划”、“2023艺术扶青计划”,福建广电网络集团与桂湖美术馆启动“2022海峡两岸青年艺术家扶持计划”,等等,创造了两岸艺术家交流、传承创新的平台,推出了不少两岸合创作品,但两岸合创规模与精品数量远远不够。由于两岸团队常常在专业技艺同台演出的磨合度不够,带来了作品的精深度不高。
此外,各项扶持计划总体上较为松散,带头计划与子计划的协作关系,扶持项目创作主题又受到商业因素(如艺术机构、拍卖行等)、学术因素(如艺术家、策展人、艺术院系学者等)与传播因素(如媒体、观众市场)的影响,带来了两岸创作人的作品导向走向单一化、扁平化,停留于两岸作品题材的表面,未能深入发掘更多深层内涵、富有真实感的内容,导致作品生命力不强。
(2)两岸艺术同台展演未形成规模
两岸共创展演的相关实践受台海形势影响,变得更加困难,继两岸同台共创《蝴蝶之恋》在两岸展演广受好评后,一直没有后续的接力作品呈现,没有形成规模化布局。除歌仔戏外,两岸传统音乐与舞蹈的交流,虽已连续多届举办了“海峡两岸南音(南管)老艺术家座谈会”“海峡两岸舞蹈节”“海峡两岸原创广场舞展演”等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但遗憾的是,舞蹈节目基本上没有采用两岸共创合演的形式,而传统音乐(南音与北管)的共演也只是让台湾演奏家或指挥家加入大陆的表演团队。此外,参加这些活动的两岸艺术团体,有的只是怀着一时热情参与交流,没有长期关注、长期参与。
4.两岸合作共赢的文化市场产业问题
两岸因文化体制与政策、表演团体资质的不同,带来发展的差异:台湾文化产业起步早,但受制于地域的市场,主要问题是如何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这就需要大陆市场的支持。当下,关于两岸如何在合作中共赢,做好传统艺术与商业运作的有机结合,存在如下问题:
(1)两岸文化产业市场化程度有待提高
虽然两岸市场是一个整体,但是存在市场化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台湾市场化程度虽高,但市场狭小;而大陆的市场化程度低,却市场广阔。两岸市场的协调问题,实际上是还没有建立起适应两岸市场经济体制差异的演出经营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两岸文化市场以大陆为主体,在文化供给侧上结构性问题比较多,主要产业结构低端,缺乏与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其次是文化企业分散,小企业多,分散在各地,未能形成集群效应。目前两岸的文化产品主要是公共性的,无偿消费的,例如“海峡两岸闽南文化节”、“郑成功旅游文化节”、“海丝文化节”、“闽台对渡文化节”等活动举办频率很高,但也出现消费者习惯于看免费的演出,造成民间艺术演出市场化的售票销量机制受影响,带来两岸艺术消费的动力不足,导致文化生产端市场需求没打开,两岸产业化合作受到影响。
(2)两岸文化市场的产业链问题
两岸规划了一批文化产业园区,在园区搭建形成了产业的供需链、企业链等,但总体上两岸的文化产业联结还不够紧密,闽台民间艺术的相关产业群尚未形成,互补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大陆与台资文化企业的研发设计、行销渠道的核心模块合作,尚未达到高层次与深度融合,有待形成协同合作、一体化的产业链条。
我们注意到,台湾文化产业的特点是小微企业多,带来“庶民文创”特色,大量民众的参与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未来可在增强台湾民众对两岸文化合作项目的认知度,提升参与合作的便利性和紧密性等方面多做工作。
(二)两岸民间艺术交流、传承与创新的发展路径探索
1.建构两岸一体的交流、传承与展演的长效机制
发挥福建“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制度型开放平台,共同探讨两岸优秀传统艺术的交流、传承与创新发展,理性思考、携手推进其未来发展策略与协同工作体系,建构起“两岸一体”的民间艺术交流、传承创新机制:
(1)两岸合作共建民间艺术传习保护项目:以“加强统筹规划,推动传统艺术的维护、研究、发展、传习展演与推广”为宗旨,执行两岸共建的民间艺术保存传习计划与项目,依托合作的项目做整体规划,使闽与台的民间艺术得以有效交流、共同筹划、施行推进,获得民间艺术的再生与创新。
(2)两岸建立民间艺术传承、创作的合作框架性机制
首先,在传承方面,完善民间艺术项目传承机制。搭建两岸文化部门的对话沟通渠道,互换意见,推进双方传承机制共识的达成。近年来,关于闽台传统艺术的非遗项目认定和传承人评选,福建在2017年先行先试,开拓了台胞申报渠道,目前已有七位台胞获评福建省、市级非遗传承人称号:如《南音》项目的省级传承人林素梅、卓圣翔、罗纯祯;闽派古琴项目的省级传承人陈雯;厦金民间舞蹈《宋江阵》的省级传承人吴腾达,等等。建议继续深耕闽台传统艺术项目的抢救与挖掘,调动两岸高校与地方的专业力量,组成两岸评审专家团队,各级文化部门牵头推进两岸非遗项目、台籍传承人的认定机制,提高审批效率。简化两岸艺术专家学者赴台、赴闽开展田野调研的审批流程,有意识邀请台湾中南部地区的民间艺人和青少年来闽参加非遗交流与创意活动,这些举措能够实现两岸民间艺术资源的优化配置,增进闽台两地艺术家、民间艺人的交流互鉴、情感融合。
其次,在创作方面,深化两岸共同创作的运行机制,基于“两岸文化共同体”和中华文化复兴与交流制度化原则,倡议两岸共同探索“文化部门—艺术院校—民间剧团”的可行性合作创作方式,推进签署两岸文化机构、艺术院校与民间剧团的互动交流和共创展演的合作框架协议,全方位实现闽台传统艺术的可持续性创作机制构建,为此,建议如下两点举措:
一是扶持两岸青年艺术创作计划和两岸艺术院团共创机制。联动各级各类文艺家专业协会、高等艺术院校、艺术基金委员会,建立国家级、省部级专项,有计划资助一批闽台青年拔尖人才进行创作,面向海内外市场,推动两岸艺术的传承创新。
二是加强两岸艺术院团的同台共创机制。以厦门市歌仔戏剧团和台湾唐美云歌仔戏剧团合作创作演绎的闽台歌仔戏剧目《蝴蝶之恋》为例(见图1),该作品斩获了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奬、中国文华大奬特别奬、“五个一工程”奬等国家级大奬,不仅为两岸交流合作提供了成功性示范,更是抛砖引玉地开启了两岸文化艺术合作的先河,为两岸文化深入交流合作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探索两岸艺术团体的全面合作、共同创作、同台展演,健全文化艺术产业合作“试验点”,以实现两岸资源共享共创、优势互补的传承创新之路。
2.健全两岸高等教育“协同育人”培养模式——以闽南师范大学的实践探索为例
两岸高校共建“传统艺术”人才培养体系,是推进两岸高等教育“协同育人”培养模式的关键要素。闽南师范大学以构建两岸高校合作培养艺术专业人才为宗旨,培养从事两岸传统艺术的组织、策划与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在课程体系构建、特色教材建设、实践平台创设基础上,确立“教学、创作与实践”三位一体模式,推行“研习展演实训”复合式教学模式,有步骤推进闽台传统艺术特色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学校还承担民间艺术传承创新的任务,“以传扬传统艺术”为宗旨,担负传授技艺、培养人才和作品创作任务,携手两岸高校传统艺术学科建设与特色人才培养的交流合作。
闽南师范大学长期以来践行“两岸高等教育协同育人模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探索,阐述如下:
(1)闽南师范大学“立足闽南,面向两岸”的特色办学举措
构建服务国家特需的“本-硕-博”闽台传统艺术人才培养体系。长期以来闽南师范大学深谙闽南文化的战略价值,主动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与一带一路战略,把传承、弘扬闽南文化融入到学校建设的全过程,已形成鲜明的闽南文化办学特色。闽台民间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两岸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闽南师大充分挖掘闽南传统艺术资源,2012年建立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交流、社会服务为一体的闽南文化研究院平台,十多年来构建了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的闽南文化特色人才培养体系,积极培养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具有闽台传统艺术人文素养,从事两岸文化交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以“立足闽南,面向两岸”特色办学为宗旨,在艺术学科与全校美育领域推进落实。以艺术学院为例,从2004年建院以来,在发展音乐、美术教育等传统专业基础上,坚持走“协调发展、结构合理、特色突出、优势互补”的综合发展道路。2014年设立闽南师范大学首个社科研究基地“闽南传统艺术研究中心”,下设闽台歌仔戏(芗剧)研究室、闽台传统音乐舞蹈研究室、闽台非遗传承保护研究室、闽台传统美术研究室。邀请一批闽台传统艺术领域的表演艺术家、台湾专家学者加盟研究中心,壮大特色学科建设与两岸师资办学力量。以闽南文化创新设计研究院为平台,积极构建“立足专业、融合企业、提升就业”三业融合的服务闽南地区的设计类人才培养模式。
开展两岸传统艺术学术研讨交流与展演活动。相继举办2015首届海峡两岸歌仔戏·邵江海学术研讨会暨两岸歌仔戏交流展演(图2);2015弘扬闽台传统艺术特色教学成果展(图3);2014海峡两岸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京展演等系列活动(图4);2013“舞缘相承·两岸同心”海峡两岸舞蹈发展与合作论坛(图5);2021闽南文艺集锦展演活动(图6)等闽台传统艺术学术交流研讨与展演活动,有效打造传统艺术品牌,深受两岸业界一致好评和两岸媒体大量报导,影响深远。
(2)推进闽台合作项目的办学模式。
闽南师范大学长期走两岸融合办学之路,人才培养的办学模式取得的成效,主要如下:
①闽台合作项目“4+0”模式。闽南师范大学与台湾东海大学在音乐学专业、公共艺术项目建立“4+0”合作模式,于2018年经福建省教育厅批准,列入本二批次招生计划,同批次録取。合作办学项目双方均设立相关教学、管理部门,负责本项目的日常教学及学生管理工作,并制定了专项规章制度。本项目“分段对接”教学合作模式,按照培养方案,学生第一、二学年、第三学年上学期和第四学年在闽南师范大学学习,第三学年下学期到台湾东海大学学习,两个项目分别植入台方课程体系(均开设台湾课程近25门,占35%),以台方师资和业界师资介入培养,发挥东海大学创新创业型大学的优势,吸收台湾优质教育资源和办学经验,相互借鉴、相互提升,共同开设《西方音乐学史学基础》《艺术概论》《音乐美学基础》等课程,占比达40%,从而保持两岸高等教育的师资、资源共享与专业的互通与交流。
闽南师范大学与台湾东海大学签署《学术交流培育优秀学生项目协定书》,协议强调搭建合作平台,可派遣相对应师资到对方学校学术交流与和科研合作,强化专业师资力量;协议还规定两校共同开设专精课程(详见核心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和实地考察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开拓视野的机会。音乐学、共同艺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如下:
◇音乐学核心课程:钢琴演奏、声乐演唱、乐器(中外管弦乐器)、合唱与指挥、基本乐理、视唱练耳、论文写作、曲式与作品分析、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等。
◇公共艺术核心课程:形态结构造型基础、视觉与空间设计基础、数码图形处理、浮雕与壁画、材料与工艺、环境雕塑造型设计、公共展示设计基础、公共设施设计、公共景观设计等。
闽台合作项目“4+0”模式促进两岸高校聚焦于人才培养项目的合作交流,台湾方面吸收了大陆生源,增强了教育内部改革的活力,大陆方面主动融合了台湾课程,强化了育人环节的两岸衔结,并有效协同了艺术实践资源,真正做到了两岸教育的深度融合。2023年10月,我校获批单独招收台湾学生试点高校,从而在“4+0”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台湾学生招生培养工作。
②与台湾戏曲学院建立“姊妹校”,签订合作框架协议。2014年,闽南师范大学为共同弘扬两岸唯一地方戏曲“歌仔戏”,与台湾戏曲学院签订了合作协议,多次邀请台湾戏曲学院副校长蔡欣欣教授来闽南师大讲学与交流,并前往台湾戏曲学院参访交流,双方签署了“戏曲师资互访交流;教材、学术研究与艺术实践展演等”共享互动协议,为两岸共同弘扬歌仔戏艺术,先行先试。并于2015年在北京国家大剧院共同举办“海峡两岸非遗进京展演”,在两岸引起广泛赞誉。
③一以贯之的闽台艺术实践。闽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系坚持“取材于民间、规范于教学、形成于实践、升华于舞台”的创新思路。举办“艺术之声”综合音乐会、“同唱一首歌”主题音乐会、组建交响乐团、舞蹈团,多次在海峡两岸大学生微电影艺术节颁奬晚会等各级各类大型晚会演出。
相关部分获奬情况:
2018年国家教育部音乐教育专业基本功展示获团体三等奬,学生个人全能三等奬2项,单项奬3项;2019年福建省首届音乐教育专业基本功展示获团体二等奬,学生获个人全能三等奬2项,个人单项奬6项;“闽之南”合唱团——先后取得福建省大学生合唱节展演一等奬、首届中国大学生合唱比赛铜奬、第九届海峡两岸闽南语原创歌曲歌手大赛暨首届世界闽南语原创歌曲歌手大赛合唱金奬及原创歌曲金奬等殊荣;2021年福建省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基本功展示团体三等奬,学生获个人全能二等奬1项,个人单项奬2项。2021年第八届福建省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获初中音乐三等奬1项。
公共艺术专业通过举办实践活动,增进交流合作。举办2020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论坛、“跨越时空的家国童话”角色 IP 动漫设计大赛、星光灿烂,未来可期——艺术学院第一届毕业纪念品文创设计大赛。在2019年第四届海峡两岸工业设计创新大赛斩获一金三银。
④建设闽台两岸融合发展基地。闽南师大先后建立全国台联“海峡两岸闽南文化研习交流基地”(2012)、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闽南文化研究中心”(2014)、“台湾学生国情教育实践示范基地”(2022)、“福建省高校闽台戏曲(歌仔戏)传承基地”(2019,笔者为基地首席专家)等教学科研支撑平台。主办开展了国台办重点交流项目——八届“海峡两岸闽南文化研习营”、海峡两岸大学生微电影大赛等系列青年学生交流活动。2022年先后于漳州市林语堂纪念馆、漳州市博物馆授牌“台港澳学生国情教育实践示范基地”,开展“丹青画扇忆往昔 彩墨油伞展担当”林语堂文化园主题活动、“新时代文创设计新思路”主题讲座、“文物舞动生活 新传语堂文化”文创设计大赛(见图7)等系列台港澳学生国情教育实践活动,为台港澳青年学子搭建瞭解祖国、融入祖国的桥梁,丰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厚植中华儿女的精神纽带。
综上所述,闽南师范大学践行两岸高等教育协同育人模式,立足闽南、面向两岸,开展多层次高规格的两岸传统艺术学术研讨会,拓宽闽台合作项目办学模式,推动两岸传统艺术创作与展演活动,有效构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办学特色。
(3)两岸高校、地方政府共建“民间艺术”数字化应用体系
一是搭建两岸高校融合创新数字博物馆,构建闽台两地高校的融媒体网络系统。“智能博物馆”涵盖民间音乐、舞蹈、戏曲等艺术门类表演记録、艺术创作与体验传习等非遗内容,建立“传统艺术主题数据库”知识网,联合举办“主题艺术数据库”创意加值竞演计划,以及信息团队合作研发,为两岸民间艺术的传承创新提供交流学习的便利条件。两岸共建、共享数字博物馆,又可通过高校融媒体矩阵传播,增强两岸高校学子的文化认同,扩大闽台民间艺术的影响力。
二是融合两岸非遗艺术IP,使民间艺术形式更智能化、优质化、普及化。通过两岸非遗艺术培育文化IP,把闽台民间盛行的,如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东山关帝文化旅游节、开漳圣王文化节中的民俗艺术表演,以网络直播、数字社群、短视频(抖音)等IP新形式,在两岸民间架起跨时空、跨地域的传播桥梁。
闽台高校与地方文化部门可将积累的两岸非遗艺术IP融合成果,运用5G、VR、AR等新技术,进行两岸非遗艺术资源的数字化与可视化表达,通过沉浸式、强互动的“非遗艺术数字体验中心”,打造“线上+线下”的全方位传播效果,辅助闽台高校产学研用的教学实践活动。
此外,两岸高校可充分利用地方非遗保护工程的资源优势,共享数字化的现代科技资源,以世界非遗的南音为例,泉州打造了“泉州南音记録工程网站”,以数字读曲试听体验模式,点击主页的智能曲谱,即点即唱、声谱同步。网站设有南音声弦管曲、工乂谱-五线谱-简谱对照、南音唱古诗文等近二十项栏目,还有台湾、东南亚等地名家、弦友的唱段,运用电脑、手机登録网站,搜索曲名、演唱者,即可显示曲谱、音响,听声见字,见字知音。据“阿里云”服务器抽查,平均每天都有一万人次登録,已成为海内外南音弦友的学习公共平台。为此,加强两岸高校、地方的互动交流,资源共享共建,对两岸传统艺术传承创新的数字化应用体系构建,具有直接的成效与现实意义。
3.藉助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平台,推动两岸融合发展新计划
发挥福建“中央海丝法务区”优势,衔接贯通两岸-东南沿海大动脉,利用一带一路海陆空网四位一体的海丝大通道,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推动两岸、延伸至东南亚的闽南民间艺术融合发展“三计划”:
(1)民间艺术文化使者计划:创设优秀艺术家互访、人才培训交流平台
(2)民间艺术创作扶持计划:实施国家、省部级艺术基金专项扶持机制
(3)民间艺术人才培养计划:成立两岸-海丝艺术院校联盟,储备两岸民间艺术人才资源。
“三计划”的推动,具有服务国家统一战略的长远效应,将为构建世界认同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话语体系作出贡献。
4.构建向岛内传播的新媒体矩阵平台,推动合作共赢的文化产业市场
(1)向岛内打造有影响力的网络媒体,构建新媒体传播矩阵平台
第一,综合运用图文、影音频、云直播、抖音等新媒体方式,向岛内立体化推出传播中华传统艺术的融媒体产品。
利用不同的新媒体渠道特点,横向布局,量身定制闽台传统艺术专题内容,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视频号、今日头条等新媒体联结,打造“两岸艺术主题传播矩阵平台”(见图8),同步向岛内传播共享多维载体的内容,有效引发两岸民间社会的关注和对闽台传统艺术的认知;或设计锦歌→歌仔戏、大鼓凉伞→跳鼓阵等由闽至台的对应形态主题,结合历史场景,抓住戏曲身段、舞蹈主题动作的三维立体动画设计,提升观感,从而把两岸历史文化鲜活呈现在社会大众眼前。
第二,发挥两岸艺术名师的影响力,以口耳相传的“点播”形式传播岛内
通过两岸艺术名师的专题云讲座、云剧场展播等云点播形式,传播岛内,既能发挥两岸名师效应,提升两岸青年对两岸艺术传承保护的兴趣与认同,同时这种互动学习体验与云端名师对话,又能打破时空壁垒,改变两岸现实存在的交流困境,达事半功倍之效。
第三,全国各大剧院建立对台云演播、云剧场等“互联网+演艺”新模式
发挥闽南文化艺术资源优势,利用福建大剧院、厦门闽南大戏院、国家大剧院“闽台艺术专栏”的联动“云展播”,通过对台云演播、云剧场等互联网形式向岛内传播,获得对闽台传统艺术的最佳感悟,进而可将文化资源转化为产品服务,推进文化价值共创和文化传承创新。
依托互联网,打造“新媒体+两岸”云驻演合作计划,支持台湾独立艺术家以个体或团队形式进驻大陆线上演艺平台、申请在闽演艺场所等形式,推动两岸民间艺术深度扎根的常态化机制。
第四,启动服务两岸的国家数字化“上云用数赋智”战略行动,构建“政府引导—平台赋能—龙头引领—协会服务—机构支撑”的联合推进机制
启动“政府引导—平台赋能—龙头企业引领—两岸高校对接—艺术家协会服务—文化机构支撑”的政产学研用联动机制,培育壮大两岸对接“云演艺、云展览、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等新型文艺业态,以期加强两岸数字文化与互联网的对接应用,使之成为两岸赓续中华文脉、共研共学的新媒体矩阵交流阵地。
(2)推动闽台民间艺术合作共赢的文化产业市场
开拓对民间艺术交流、传承创新的合作共赢、文化产业开发新思路:
第一,推进闽台民间艺术“文+旅”产业市场
《意见》发布后,2023年9月27日,中共中央台办、国家发改委会同48个部委和福建省召开贯彻落实专题会议,文化和旅游部谋划举措,其中把民间艺术“文+旅”融合产业,提上议事日程。加强闽台两地文旅融合,开展文化旅游节活动,让民俗艺术融入旅游之中,使文化遗产在海峡两岸赓续延播,至关重要。关于福建各地举行的闽台民间艺术交流“文+旅”的代表性活动如下:
表格略
依上表可知,2023年闽台民间艺术交流“文+旅”活动丰富且规范,是各级政府与社会对文旅活动的支持与重视,以“艺术”为媒,推动两岸传统艺术的弘扬与发展,共创文化复兴之路。下面就深化闽台民间艺术交流“文+旅”融合,提两点建议:一是藉助地方高校与文旅部门的有机合作,培养挖掘人才,打开文创研发产业市场空间,发挥高校艺术设计院系与旅游学院资源,推进校地合作开发项目。二是政府协同,有序推进两岸传统艺术与文化产业市场活动,营造良好的文化市场新气象。
第二,打造闽台民间艺术品牌效应产业市场
关于进一步打造以艺术品牌为效应的产业市场,长期以来大陆开展了很多活动,这里总结亮点举措:
①以戏为媒,架起两岸戏曲合作的文化产业市场
首先,点燃闽台“歌仔”新引擎,助力两岸文产新发展。福建是戏曲大省,其历史悠久、剧种众多、剧目丰富、表演精湛。其中,歌仔戏是闽台唯一共创的地方戏曲艺术,因此,福建应以“歌仔戏”为抓手,增加两岸交流互动,以“歌仔戏”品牌,推进两岸戏曲合作产业市场。
其次,畅谈闽台“梨园”,打造戏剧艺术节。应积极加强两岸学者面对面的交流,让两岸民间艺术互鉴合作达到新的高度。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福建省实验闽剧院院长周虹提出:“应设立闽台戏曲交流试验点,以闽台地缘为契机,以闽台共同信仰为基点,以剧目共建、人才共建等形式促进闽台加强交流合作,深化两岸文旅融合发展。”以泉州“梨园”为例,应秉持“一地一特色”原则,打造“以戏曲带动文产”的两岸共鸣优秀剧目,统筹“乡音乡曲”入台巡演,促进闽台戏剧院团合作,重点打造具有品牌影响力的戏曲IP。
②用“匠心”讲好两岸故事,共建两岸工艺文创产业市场
首先,赓续“匠心意藴”情缘,同建闽台文创活力。在民间美术工艺领域,福建省积极举办以两岸工艺为主题的文创活动卓有成效,以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呈现两岸匠心与创意之美,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保护民间传统手艺人的同时,领略中华传统工艺文化的创意魅力,夯实闽台两岸工艺精神。2023年7月,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闽台文化交流中心主办的第八届“匠心意藴”闽台文创周,在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晋江五店市传统文化旅游区举办,围遶“加强闽台潮流文化深度合作”为主题展开探讨交流,以大胆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为文创带来新的精粹与成就。基于闽台文创活力的良好氛围,建议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注重两岸企业、社会联动,拓展特色文创产业市场,用“匠心”讲好两岸故事。
其次,以民间信俗艺术为主题,打造闽台工艺文创品牌。随着人们旅游观念的转变,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文创产品备受青睐。围遶民间信俗艺术文化超级IP,推出特色文创新产品,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丰富全域旅游新内涵,让文创成为活态传承载体,已成为两岸交流的抓手、赋能文旅发展的引擎。如妈祖文化的“默娘文创”是目前湄洲岛业务体量最大的妈祖文化创意品牌,已在湄洲岛搭建了体系较为完善的营销渠道,以直营形式在岛上开有终端店铺,进行品牌展示和产品销售,线上线下以特许形式将产品展位进驻其中,且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为此,各地应充分挖掘两岸信俗传统艺术的情感纽带,以信仰习俗为主题的活动在闽台两地应加快进程,涉及传承展演、文创产品、艺术创展等多元内容,力求打造该民俗特色的文化产业品牌,树立闽台文化品牌效应,从活动内容上彰显两岸创新元素,宣传闽台民间艺术的同时,也进一步打开文化产业市场。
综上所述,赓续文化根脉,深化两岸共同印记,是闽台人民对根脉艺术的文化认同。以闽台民间艺术为基石,宣传推广两岸原创精品与文创产品,在对台交流的同时,推动民间艺术品牌的创新,以更加新颖的模式打开两岸文化产业市场,凸显闽台两地“互利共赢”,其根本目的是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求同存异”的创新性发展与“取其精华、去其糟泊”的有效性传承。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