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有的放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访“容桂优秀教师”邱相峰
高一(20)班 欧阳盈 张业宇
记:邱科长,您是一位经验丰富,硕果不断的骨干教师,今年我校高考再创佳绩,其中有您辛勤的付出和智慧,您认为备战高考化学,老师要做的首要工作是什么?
邱: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只有对自己的学生瞭如指掌,才能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备考措施,我们学校是镇一级学校,我的两届学生的特点是:学生差异较大,学习的基础相差较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瞭解学生,既要分析全班学生的共同特征,如基础知识的掌握、接受能力的强弱、学习习惯的好坏;又要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差异瞭如指掌,如智力水平、学习态度、兴趣爱好等。这项工作应在学期初做好,通过与学生谈话交流的方式,充分瞭解学生,做到有的放矢。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思路就是我们教学思路设计的中心,这就需要充分站在学生的角度研究学生的学习思路,加强教学,以帮助学生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人都有一种自我实现、取得成功、获得承认的愿望和需要,对于即将毕业的高三学生渴望成功的心情更为强烈,成功后的快乐是他们渴望学习精神力量的重要来源。因此,我把试题、知识按难度分成“3∶6∶1”,与全班学生的“好、中、差”建联系,我将所教每个班学生按照学习成绩和能力的不同分成“好、中、差”三种类型,紧密地和试题“3∶6∶1”挂起钩来,即30%的“识知型”的试题,60%的“灵活型”的试题,10%的“难题”。其中的前30%的题目是属于基础题,不需要花非常大的力气,这些知识只要学生能够理解、记住,就一定能答出来。60%的题目是大多数学生攻克的重点,也是教学的中心,做这种类型的题就得具备一定的能力,只要是能力较强的学生做出来还是没多大问题的。最后的10%的试题是为了考查尖子生的,这种试题是难度大,能力要求高的拉开档次的题,也就是学生要想考高分,所学的知识必须有条理,有规律,有高考所需的各种能力。我的具体做法是:让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只重视30%的习题和60%的一部分习题,让他们做到卷面分数能达到80分左右就可以了,达到这个分数应该是他们的成功;让学习成绩处在中间的学生重视前30%,中间60%,既使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不要在100%的试题上下功夫,让每一个学生都做好定位,给自己一个比较合理的位置。
在高考中常发现有这样一些学生,平时班内名次也在前面,高考遇到的试题他好像哪道题都会做,但就是有的考题只做对了一部分,最后成绩不理想。原因就是学习基础不扎实,只重视后面的“难题”,没有重视好前面的基础题,简单题结果丢了分。如果能坚持按以上谈到的方法去做,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可以学好,学习成绩中间的学生也可以学好,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就可以学得更好,就可以在高考中“拔尖”。在评讲上也给予区别对待,这样,每一名学生能做到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进步,以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概括的说就是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定位,因材施教,把握难度。
记:刚才是从教师的角度谈了备战高考的首要任务,就学生来说,在高考前要怎样进行复习工作呢?
邱: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主动去学习,以科学的方法去学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高三的学生我有以下几个建议:
1.学会自我分析和总结;作业、试卷讲评后,能及时发现知识的漏洞和思维的缺陷,总结自己失败原因的同时,也总结成功的经验,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总结做对的和自己感觉做得最满意的题,变反复失败的恶性循环为反复成功的良性循环。具体操作如下:选择你做得很满意的题目写下一些体会。(参考内容:这题考察了哪些知识点;你是如何审题的,题 “眼”即关键词是什么;记下你的每一步思路,特别是第一步,告诉我们为什么这样想,还有别的思路了吗?请给这类题做个小结给我们一些启示;这些成功的经验对你失败的地方会有帮助吗?)
2.学会仔细审题,避免“马虎”;“马虎”其实是“审题”能力差在作怪。由于某些知识的遗漏而造成审不出关键“题眼”,挖不出暗示“机关”。老师一语点破,便简单地归咎为自己没看见这些要点。倘若审题有误,便意味着失败已经来临。过好审题关就是成功的一半。我的办法是:a.越是觉得见过的熟题越要仔细审视。粗看题目,容易以自己的定式思维篡改原意。这时应该更加仔细反复审题,避免定式思维的干扰b.不要把读题当成审题。尽量训练自己只读一次题目,便明确解决什么问题。这就要边读边把关键的词语、数据翻译成化学用语和简洁的框图路线或把它用笔画上,以着重注意,找出内在联系。其实这就是在构建解题的思路,同时题中的数据、化学方程式也一目了然了。再深挖题目内涵,找出“题眼”,这样的审题为解题铺平了道路,然后分步求解或整体求解得出结论。这样反复地、有目的地进行训练,科学的审题方法就会逐渐形成,从而解题能力也将得到明显的提高。
3.掌握基本知识要点;准备一个听写本,在业余时间经常性的进行听写,主要有易被忘记的方程式、基本概念、公式、关系式、常见物质性质……通过一次次的听写,日积月累,使自己的基础得到加强和巩固。
记:化学考试中实验题往往是学生觉得头疼的难点之一,对此您是怎么看待的?
邱:可以说,在这两年中,实验的教学一直是一个难点,今年的新教材中实验内容大量增加,实验的思维方式有了较大的变化,在原来操作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基础上增加了探索性实验、研究性实验的方式,更多地体现了化学思维的过程,这应该是今年的特别注意的。但我也觉得,在实验上,我们每年花的功夫都比较多,但在真正的高考中,学生究竟提高了多少呢?据我所知,实验题也是一些重点中学比较头痛的问题,而我们的学生基础又比较差,花费过大的精力,能否使学生有较大的提高?我认为实验是需要学生长期实践过程中一点点积累的,不仅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知识,还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还包括学生要有较强的表达能力,这都不是在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所以我认为,实验的教学很重要,但也不能过于强求。
学生要用好《考试说明》。《考试说明》是高考化学命题的基本依据,对搞好高三总复习尤为重要。因此,在总复习中要深入分析,研究考纲,对照近五年的高考试题尤其是1999年以后的高考题和课本上的重点知识,要反复做高考题,找出知识点和考点,把知识进行适当的深化和提高。抓重点、抓规律,抓知识的归纳小结,抓知识点和考点的联系,不要死记硬背。结合《考试说明》的内容,合理分散教材的难点,强化知识的重点,对知识点的处理应源于教材。我强调一个观念:若答案中出现了陌生的知识点,就一定复查是不是自己搞错了,明确考试的目的、能力要求和考查内容,力求抓住知识点、考试点、能力点及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各个考点,不猜题、不压题,不要做死题,少走弯路,以求实效。高考化学试题命题的思路是起点高落点低,即知识一定是常用、常见的知识点、不超出考度说明的范围。因此,在总复习中不要随意拓宽知识范围。
记:到了高三常常有很多联考、模考,是不是应该在这些考试开始之前完成一轮总复习呢?模拟练习是不是越多越好呢?
邱:我认为应该按部就班地进行复习,第一轮复习一般在三月底结束,不要因联考、一模、二模而有所影响。不要过早地进入模拟训练阶段,因为学生的兴奋度是有时间限度的,过长时间的模拟训练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倦性情绪,不利于后期成绩的提高,成绩反而可能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