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打造侨乡文化使历史更辉煌——江门侨乡调研报告

 

  文/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馆)广东文化组/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侨乡文化项目组

  2006年10月中旬,我组的参事、馆员和珠江文化研究会的专家教授,到江门市进行了侨乡文化专题调研,先后到五邑大学、华侨华人博物馆、蓬江区、台山市、开平市等地考察,有不少新的发现,特将调研报告及相关建议提交如下:

  一、对历史文化遗存价值及文化现象的新发现

  (一)在蓬江区发现“后珠玑巷”

  在蓬江区棠下镇良溪村考察时,发现这村有一座罗氏大宗祠,建于清康熙46年(1707)5月,咸丰10年(1860)重修。这是该村罗姓村民为纪念南宋时到此定居的先祖罗贵而建的。祠堂内至今仍存一对长联,记述了罗贵从南雄珠玑巷迁此发祥的历史:“发迹珠玑,首领冯、黄、陈、麦、陆诸姓九十七家,历险际间尝独任;开基朗底,分居广、肇、惠、韶、潮各郡万千百世,支流百派尽同源”。这付对联,与史料记载南宋时罗贵率领从中原进入粤北南雄珠玑巷多姓民众南下开发的历史相契合,清楚地列举出这批民众到良溪(古名朗基)村后,又进一步扩展至广州、肇庆、惠州、韶州、潮州等地开发的走向和历史。这批民众,从南宋迁来至建造或重修罗氏大宗祠的清康熙或咸丰年间(现难确定这对联产生时间),约有四、五百年,这么长时间扩展至这些地域是可信的。我们曾先后在肇庆考察古村文化,见到从良溪村迁去的氏族。而在这个村,至今仍存清干隆年间修的罗贵墓,每年清明都有来自各地、以至港澳和海外人士专程祭拜;这次在台山考察时,又发现不少华侨华人的祖先,也是从南雄珠玑巷迁良溪村后,再转迁台山而出海外的。可见良溪村实际是中原移民南迁南雄珠玑巷后,再度南迁广东各地以至海外诸国的第二个中转站,因而称其为“后珠玑巷”是有理有据的。这个文化定位,能较好地体现其文化内涵和价值,拓宽其开发空间。

  (二)在台山市发现“侨圩文化”

  台山市是“中国第一侨乡”,有丰富多彩的侨乡文化,有口皆碑,名噪中外,但其中有种“侨圩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似乎尚未受到重视和开发。台山市有一些以圩日取名的乡镇,如:三八镇、四九镇,据说过去尚有:一六镇、二七镇、五十镇。即:每逢初三(十三、二十三)、初八(十八、二十八),或初四(十四、二十四)、初九(十九、二十九)为圩日。圩日是中国农村传统性集市,而台山独特之处,除以圩日定名之外,尤其表现在其圩集的场所及建筑风格具有西洋文化韵味。例如,端芬镇的汀江圩,是民国二十一年(1932)兴建的集商贸、居住于一体的集圩,占地30亩,位于大同河畔,今仍存船舶码头和小桥,整个圩由94栋各有特色的三、四层骑楼式建筑,从四面环抱一片广场而构成,建筑多用当时进口的洋材料,都具有中西合壁的建筑风格,有的是中国式硬山顶为屋顶,门面及窗户、阳台是希腊、罗马、西班牙风格,可见从圩集的性能、选地,到结构、风格,都甚有侨乡文化特色和底藴。据该市文化部门称,类似具有侨圩特色的乡镇、水埠,全市有70个之多。这种侨圩文化,从其圩日传统上说,当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此申请作为省级、国家、乃至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而其又体现于乡镇之名和圩场建筑之中,亦可列入物质文化遗产范畴,提出重点保护单位申请。但更为重要而有发展前景的是:如能作为一个文化旅游项目开发,可能会产生变废旧为新生的积极效果。

  (三)开平碉楼文化的新视角

  开平市昔有“无碉楼不成村”的说法,迄今全市尚有1833座碉楼,被称誉为“中国碉楼之乡”。近年来,该市碉楼和古村落作为一个项目,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已经国家提出申请,最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已派专家到该市进行了考察,估计通过的可能性甚大,现在应考虑通过后的宣传及其文化价值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该市碉楼从功能上说,可分为众楼、居楼、更楼三种类型。在申报材料中,对其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作瞭如下评语:1、它是中国乡村主动接受外来文化的历史见证;2、它是中国乡村移植外国建筑艺术的集中展示;3、它是中国华侨文化的杰出代表;4、它寄寓了中国传统环境意识,是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这些评语是正确的,但似乎尚可以在这基础上,更深一层地挖掘与弘扬其文化内藴和价值,以当今世界现代水文化理论为新的视角,去宣传和开发其文化内涵和意义。

  因为自十九世纪以来,一些西方学者一直以海洋文化先进论而论断各国文化的性质和地位,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就认为中国“并没有分享到海洋所赋予的文明,既然他们的航海—不管这种航海发展到怎样的程度—没有影响于他们的文化。”显然这种说法是片面的、武断的,但它却是影响甚大、甚深的。从开平碉楼的文化内涵上看,清楚而深刻地具有海洋文化的性质和意义,完全可说是对黑格尔所代表的西方学者理论的有力回击。而当今联合国通过其为世界文化遗产,也就等于对这个回击作出了肯定,也即是认同了以开平碉楼为标志的中国早有接受并具有海洋文化的历史事实。

  我们应当特别注重以此为视角去认识和发挥开平碉楼和古村落被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因为这是在中国大陆首个非单纯的传统文化、而又有鲜明海洋文化印痕的文化遗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同时,这又是作为具有鲜明海洋文化特色和悠久历史的文化大省—广东首个世界级的文化遗产,由此,也就意味着是对广东具有如此文化特色和历史的承认和肯定。所以,我们应当将开平碉楼文化的宣传,与中国和广东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联系起来,与爱国主义教育、华侨史教育、文化遗产教育、建设文化大省教育等任务结合起来。

  (四)侨资办学的新现象

  江门所属的新会、开平、恩平、台山、鹤山,通称五邑,都是著名侨乡,历来有华侨华人回乡投资办学的传统,所以侨资办学的学校遍布各地,历史长,影响大,蔚然成风。这次考察我们发现有两种新现象值得注意:

  首先,是一种值得倡导的新现象:在江门五邑大学,几乎每栋楼都是海外华侨华人捐资兴建的,有的还以个人名义设立奬学金,鼓励教学。学校为了对这些热心人士表示感激,弘扬其精神和传统,除冠其名为楼名、并将其事绩在展览室陈列之外,还组织学生分别采访他们,写成文章,写出每栋楼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编成《洒向大学都是爱—旅外乡彦热心捐建五邑大学实録》一书出版。这做法是有新意的。我们还注意到,该校对侨彦的宣传,不着重于张扬其捐助数量的多寡,而是着力宣扬其捐建办学的热情,尤其是他们爱国爱乡、奋斗创业的精神,并以此教育学生,形成校风。这种做法,使侨乡的学校更有侨乡文化的内涵和特色,当是值得倡导的新现象。

  其次,是一种具有较普遍性的新现象,即在乡村有些侨资办学的小学、甚至中学的校舍荒废了。据说,皆是生源逐年减退的缘故,而且有日益发展的趋势。这种现象是过去罕见的,恐怕也是难以逆转的。这现象很可能会影响侨资办学的积极性。迫切的问题在于:一是如何使乡村学校布局调整更合理?二是如何利用这些废旧校舍?

  与此相关的还有另一种现象:在五邑侨乡不少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碉楼、洋楼、骑楼、别墅、古屋,许多都无人居住了,已成废旧建筑,又无力修缮,长此下去更难以维护。这也是不可忽视的现象,是不可逥避的问题。

  二、侨乡文化概念及特征刍议

  长期以来,对于海外华人华侨和侨乡对祖国和革命事业的贡献,都举世公认,有口皆碑。“文化大革命”的干扰破坏,已逐渐修复。改革开放以来,华人对于华侨的贡献更是重大,侨乡的发展变化也是十分巨大。海内外学者都意识到:应当认真研究和大力宣传华人华侨和侨乡的文化,但究竟是用“华人华侨文化”,还是用“侨乡文化”的名称和概念,文化学术界却有争议。我们认为,这是两个密切联系而又有所区别的概念:前者是一种族群性质的文化概念,是指旅居和定居于海外的华侨华人,他们有相同或相通的文化意识、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他们是中华民族中的一部分或一个分族群,但却定居或族居海外各国属于所在国的公民或居民,因而海外华人华侨文化就有二重性:一是就其属性而言,仍是中华民族文化之一支,二是就其所在而言,则是所在国之地域或水域文化之一部分。侨乡指在中国本土中旅居海外华人华侨较多的地方。这些地方,因海外华人华侨多、关系深、影响大,使这些地方形成具有明显特质的侨乡文化。所以,侨乡文化是中国本土的一种地域或水域的文化概念,与海外华人华侨文化关系密切,但各属不同的文化系统,而且范畴与内涵也有所不同:前者属族群文化,后者属地域或水域文化。

  我们提出江门应打造侨乡文化,根据是这里的五邑地带,早具有侨乡文化传统,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形态,具有了自身的文化特征。这些特征,都是与海外华人华侨有密切关系的,可以说主要是华人华侨文化在这些地域的辐射或投影。具体表现在下列四字上:(一)根,即本根文化意识,具体是指:侨乡是海外华人华侨的故土之根、乡情之根;(二)桥,桥梁作用,即:沟通中外经济文化和信息之桥,又是贯通历史与现代之桥;(三)义,即:义气、义举,这种传统精神是侨乡与海外华人华侨联结的纽带,又是海外华人华侨回乡投资、办学助学的精神动力;(四)和,即:结合、融和、和谐,从建筑上说,是中西文化和古今文化的结合,如碉楼、侨圩等;从精神上说,是侨乡人与华侨华人及其相互之间的和谐。这四个特征,既鲜明地显示出江门侨乡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而且有侨乡人特有的精神和风格,这就是:艰苦创业、爱国爱乡、开放兼容、情义和谐。显然,这是一种内藴丰厚的文化,应当继续深挖、永远弘扬。

  这种侨乡文化,也应当属于我国乃至世界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一个部分,因为海外华人华侨过去大都是从海上丝绸之路赴海外各地的,华人华侨回乡,以及外国商人经商、教士传教,也大都经海上丝绸之路到中国,并有不少在江门侨乡上岸,迄今上川岛、下川岛仍有传教士遗址。可见以此视角去研究开发侨乡文化,空间更大,必有收获。

  三、打造侨乡文化的几点建议

  (一)鲜明亮出侨乡文化品牌,加强加速侨乡文化的理论学术建设。建议省高教和文化部门考虑在江门五邑大学设立侨乡文化研究基地,作为省的学术重点,并与暨南大学作为海外华人华侨文化研究基地的重点分工,分别完成广东侨乡文化理论、侨乡文化史,以及广东华侨史和华侨文化理论等学术著作,并为此需要,举办相关专题的全省、全国或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

  (二)加深扩大“后珠矶巷”的研究开发。我们为篷江区良溪村定位为“后珠玑巷”,是初步的,仍需继续搜集史料,深入论证,进一步成熟,即:做出规划,建设开发;在取得初步成效之后,可以与南雄珠玑巷联系起来,举办前后珠玑巷与海外华人华侨关系学术研讨会,邀请海内外学者与侨领参加,扩大影响。

  (三)打造“侨圩文化”。以台山市为中心,以汀江圩为基点,从史料与建筑、历史圩集传统与当今贸易需求、节日活动与旅游度假、非物质与物质文化等方面,开拓其文化价值与活动内容及方式,制定出统筹开发规划,然后招商开发。同时,专请学者编写侨圩文化学术论著和普及读物,组织作家、艺术家撰写文艺作品,制作影视片或光碟,多方式多途径地大力宣传。

  (四)抓好开平碉楼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如被正式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应举办世界性的学术研讨会,现即应着力准备;我省和开平市为这项申遗作出了长时间的艰苦努力,整个过程有许多动人的故事,值得大书特写,应请作家采写专题报告文学,既是建设文化大省的成果,又是普及文化遗产教育的好教材;应在保护文化遗产不受损害的前提下,开拓多种的节日、文化、宣传、教育、旅游、度假活动,尤其是可以组织中小学生的夏令营活动,既扩大文化教育效果,使保护与弘扬文化遗产观念代代相传,又可获适当经济收入,作为保护修缮遗产之用,使遗产得到有效、长期的保护龢利用,这才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使历史更辉煌。这样做,还可能会为许多荒废侨居找到新生的出路,使难办的问题得到逐步解决。

  (五)着力发展具有侨乡特色的文化教育。希望省市有关部门将侨乡文化教育作为一个有特殊性的领域看待,在政策上有所倾斜,如:在文艺评奬或选拔中应有其代表作列入,在文化科技人才和经典作品的宣传上应注意侨乡代表学者、专家、作家、画家、戏剧家、音乐家、摄影家等等及其代表著作的研究和宣传,编写出系列丛书或选本;并利用现有多家报刊在海外发行之有利条件,大力向海外推介侨乡最新发展成果和信息;在侨资办学的学校,应注意开展对海外华人华侨爱国爱乡和艰苦奋斗的传统教育,讲述侨乡史,组织回乡华人华侨与学生联谊活动,使侨乡文化成为侨乡学校的校风特点之一。

  (六)考察研究本地域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和相关文化遗存。前不久国家文物局正式宣布,我国正联合相关国家将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所有文化遗产和相关文化遗存,统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在江门市所属五邑侨乡,应调查瞭解,如有这方面史料,应积极汇总上报,以免漏报或错失时机。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